一种地漏.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965252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8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20104424.X

申请日:

2003.12.16

公开号:

CN2677462Y

公开日:

2005.02.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5.2.9|||授权

IPC分类号:

E03C1/282

主分类号:

E03C1/282

申请人:

曾昭智;

发明人:

曾昭智

地址:

402195重庆永川市三教镇双安村二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杨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排水装置中的一种地漏,包括由外腔体以及与外腔体固定连接的下水管组成的外槽、隔离盖以及由内腔体以及与内腔体密封连接的导管组成的内槽,内槽设置在外槽内,导管插入下水管中,内槽与外槽之间的连接为密封和可拆卸连接,隔离盖设置在内槽内而形成水流通道。该地漏使用了一段时间或者是阻塞了以后,可以将内槽方便的取出进行清洗,去除地漏内槽中的杂物、附着物、污泥等阻塞物,解决了地漏容易阻塞且疏通清洗不便的不足。另外,在取出内槽进行清洗疏通时,可以连同导管内的管壁污泥及其阻塞物一起清洗疏通,这样就减少了不便于疏通和清洗的下水管被阻塞的可能性。同时,该地漏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使用方便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地漏,包括由外腔体(1)以及与外腔体(1)固定连接 的下水管(2)组成的外槽(5)、隔离盖(7),其特征是:还包括由 内腔体(3)以及与内腔体(3)密封连接的导管(4)组成的内槽(6), 内槽(6)设置在外槽(5)内,导管(4)插入下水管(2)中,内槽 (6)与外槽(5)之间的连接为密封和可拆卸连接,隔离盖(7)设 置在内槽(6)内而形成水流通道(8)。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其特征是:所述内槽(6)与外槽 (5)之间设置有密封件(9)。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漏,其特征是:所述密封件(9)设置 在内腔体(3)或导管(4)与下水管(2)之间。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漏,其特征是:所述密封件(9)设置 在外腔体(1)与内腔体(3)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其特征是:所述内槽(6)与外槽 (5)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为螺纹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漏,其特征是:所述外腔体(1)与内 腔体(3)之间相对的周边上设置有相互适配的螺纹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其特征是:所述外腔体(1)的周 边内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凸出的边沿(10),内腔体(3)的周边外侧设 置有与上述边沿(10)匹配的凸块(11),所述凸块(11)的形状和 大小与相邻边沿(10)之间的间隔(13)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其特征是:所述水流通道(8)上 或导管(4)内设置有滤网(12),所述滤网(12)覆盖水流通道(8) 或导管(4)内孔的横截面。

说明书


一种地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装置中的附属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是用于排放流残于地面的废水的主要排水装置之一,目前现有的地漏都是一体而不可拆卸的结构。由于排放的废水中存在大量废弃的固体或粘绸物质等渣子,混和形成较多的不易被废水冲走的物质,容易造成排水地漏的阻塞;并且由于水中含有的油污等有机物较多,造成排水管管壁细菌滋生而形成粘度较大的污泥,久而久之污泥沉积而变厚,使得排水管内径越来越小并阻挡住排放的废水中的固体物、悬浮物质、粘稠的物质等杂物,久而久之就容易造成管道阻塞,这在家庭中使用的地漏中尤其明显。地漏管道阻塞后,由于地漏的安装位置通常都是不容易操作的地方,如水槽内、橱柜内的地面上等,疏通管道费时费力,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地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地漏堵塞后清理疏通不便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清理疏通的地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地漏包括由外腔体以及与外腔体固定连接的下水管组成的外槽、隔离盖以及由内腔体以及与内腔体密封连接的导管组成的内槽,内槽设置在外槽内,导管插入下水管中,内槽与外槽之间的连接为密封和可拆卸连接,隔离盖设置在内槽内而形成水流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内槽设置在外槽内且导管插入下水管中,内槽与外槽之间的连接为密封和可拆卸连接的双层结构形式,使得在地漏使用了一段时间或者是阻塞了以后,可以将内槽方便的取出进行清洗,去除地漏内槽中的杂物、附着物、污泥等阻塞物,解决了地漏容易阻塞且疏通清洗不便的不足。另外,由于排水是通过导管进入下水管中的,因此插入下水管中的导管可以做的很长,使得由于水中含有的油污等有机物造成的管壁细菌滋生而形成的粘度较大的污泥在导管中生成、沉积、变厚,在取出内槽进行清洗疏通时,可以连同导管内的管壁污泥及其阻塞物一起清洗疏通,这样就减少了不便于疏通和清洗的下水管被阻塞的可能性。同时,该地漏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件5的俯视图。

    图4是图2中件6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地漏,包括由外腔体1、下水管2、隔离盖7、内腔体3和导管4,外腔体1与下水管2固定连接而形成外槽5,内腔体3与导管4密封连接而形成内槽6。内槽6设置在外槽5内,同时其内槽6上的导管4插入外槽5上的下水管2中,隔离盖7设置在内槽6内而形成水流通道8,从而形成水封结构,其作用是利用滞留在水流通道8内的一定高度的水,来隔离来自下水管2中的臭气、爬虫等从地漏进入室内。内槽6与外槽5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可以是密封件密封、填料密封等多种形式,其作用是使水封起作用,不至于使自下水管2中的臭气、爬虫等从内槽6与外槽5之间的间隙进入室内。内槽6与外槽5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即螺纹连接、限位压接、卡口限位连接等多种形式均可,其目的是可以随时、方便的将内槽6在外槽5内安装到位,并可随时、方便的将内槽6从外槽5内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和疏通。

    当内槽6与外槽5之间采用密封件9进行密封时,密封件9可以设置在内腔体3与下水管2之间,也可以设置在导管4与下水管2之间,还可以设置在外腔体1与内腔体3之间,只要是可以达到内槽6与外槽5之间的密封功能即可。

    上述内槽6与外槽5之间的可拆卸连接采用螺纹连接时,其螺纹连接的部位可以设置在外腔体1与内腔体3之间相对的周边上,也可以设置在下水管2与导管4之间。

    当内槽6与外槽5之间的可拆卸连接采用限位压接时,可以采用盖板20限制内槽6的上下位置,并将盖板20利用螺钉等固定在外槽5上的方式。

    当内槽6与外槽5之间的可拆卸连接采用卡口限位连接时,可以采用在所述外腔体1的周边内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凸出的边沿10,内腔体3的周边外侧设置有与上述边沿10匹配的凸块11,所述凸块11的形状和大小与相邻边沿10之间的间隔13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装配时,将凸块11对准间隔13装入,将内槽6旋转一定的角度,边沿10即将凸块11卡住并限位;取出时,将内槽6旋转一定的角度,即可将凸块11从间隔13处退出,此时即可卸出内槽6进行清洗和疏通。

    上述水流通道8上或导管4内还可以设置滤网12,所述滤网12可以呈各种形状,只要覆盖水流通道8或导管4内孔的横截面即可。滤网12为网状结构,如采用金属网、塑料网等制成。其作用是过滤掉排水中的固体物、悬浮粘绸物等,减缓地漏的阻塞,滤网的活动安装方式还可以采用活动安装,便于将其取出清洗。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地漏,包括由外腔体1、下水管2、隔离盖7、内腔体3和导管4,外腔体1与下水管2固定连接而形成外槽5,内腔体3与导管4密封连接而形成内槽6。内槽6设置在外槽5内,同时其内槽6上的导管4插入外槽5上的下水管2中,隔离盖7设置在内槽6内而形成水流通道8,从而形成水封结构。内槽6与外槽5之间采用密封件9进行密封,密封件9设置在内腔体3与下水管2之间。内槽6与外槽5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其螺纹连接的部位设置在外腔体1与内腔体3之间相对的周边上。上述导管4内还设置有金属网制成的滤网12。

    实施例2: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地漏,包括由外腔体1、下水管2、隔离盖7、内腔体3和导管4,外腔体1与下水管2固定连接而形成外槽5,内腔体3与导管4密封连接而形成内槽6。内槽6设置在外槽5内,同时其内槽6上的导管4插入外槽5上的下水管2中,隔离盖7设置在内槽6内而形成水流通道8,从而形成水封结构。内槽6与外槽5之间采用密封件9进行密封,密封件9设置在内腔体3与下水管2之间。内槽6与外槽5之间采用卡口限位连接,在所述外腔体1的周边内侧设置有四个凸出的边沿10,内腔体3的周边外侧设置有与上述边沿10匹配的四个凸块11,所述凸块11的形状和大小与相邻边沿10之间的间隔13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装配时,将凸块11对准间隔13装入,将内槽6旋转一定的角度,边沿10即将凸块11卡住并限位;取出时,将内槽6旋转一定的角度,即可将凸块11从间隔13处退出,此时即可卸出内槽6进行清洗和疏通。

    上述水流通道8上还设置有滤网12,所述滤网12可以呈近似的“W”形,并覆盖水流通道8的横截面。滤网12为网状结构,采用塑料网等制成。

一种地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地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地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地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地漏.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排水装置中的一种地漏,包括由外腔体以及与外腔体固定连接的下水管组成的外槽、隔离盖以及由内腔体以及与内腔体密封连接的导管组成的内槽,内槽设置在外槽内,导管插入下水管中,内槽与外槽之间的连接为密封和可拆卸连接,隔离盖设置在内槽内而形成水流通道。该地漏使用了一段时间或者是阻塞了以后,可以将内槽方便的取出进行清洗,去除地漏内槽中的杂物、附着物、污泥等阻塞物,解决了地漏容易阻塞且疏通清洗不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