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杆防脱器.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963996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0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20084680.1

申请日:

2004.08.04

公开号:

CN2713119Y

公开日:

2005.07.2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5.7.27|||授权

IPC分类号:

E21B17/00; E21B17/02; E21B17/10

主分类号:

E21B17/00; E21B17/02; E21B17/10

申请人:

王研; 杜文刚

发明人:

王研; 杜文刚

地址:

163001黑龙江省大庆市会战大街1号采油一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曹洪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杆防脱器,它包括:一壳体,其右端具有内螺纹盲孔;壳体的左端具有一左盲孔,壳体左盲孔的右端内壁由圆弧面、偏心圆弧面和相互垂直的平面组成;一设置于壳体左盲孔中的阶梯轴,阶梯轴细轴的外端具有外螺纹,阶梯轴的粗轴位于壳体左盲孔的右端;阶梯轴的粗轴的侧面设一矩形槽,矩形槽的底部沿轴向设有四个圆孔;一设于阶梯轴矩形槽处的平键,平键的上表面和四个圆孔的底部之间设有四个弹簧,平键的下表面和外侧面与壳体左盲孔的右端内壁的相互垂直的平面相配合;一套设于阶梯轴的细轴上的端盖,端盖与壳体左盲孔相螺接,端盖通过左调整环紧抵在阶梯轴的轴肩处。本实用新型抽油杆防脱器可防止螺杆泵从抽油杆柱上脱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抽油杆防脱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壳体,所述壳体右端具有内螺纹盲孔,所述壳体右端外表面有一扳手平面; 所述壳体的左端具有一左盲孔,所述左盲孔的左端具有内螺纹,所述壳体左盲孔 的右端内壁由圆弧面、偏心圆弧面和相互垂直的平面组成; 一设置于所述壳体左盲孔中的阶梯轴,所述阶梯轴细轴的外端具有外螺纹, 所述阶梯轴细轴的中部具有一扳手平面,所述阶梯轴的粗轴位于所述壳体左盲孔 的右端,所述阶梯轴端面与所述壳体左盲孔的底部之间设有一调整环;所述阶梯 轴的粗轴的侧面设一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底部沿轴向设有四个圆孔; 一设于所述阶梯轴矩形槽处的平键,所述平键的上表面和所述四个圆孔的底 部之间设有四个弹簧,所述平键的下表面和外侧面与所述壳体左盲孔的右端内壁 的相互垂直的平面相配合; 一套设于所述阶梯轴的细轴上的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左盲孔相螺接, 所述端盖内壁具有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一O形密封圈,所述端盖 的右端面与所述阶梯轴的轴肩之间设有左调整环,所述端盖通过左调整环紧抵在 所述阶梯轴的轴肩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杆防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调整环的数 量为1个或2个。

说明书


抽油杆防脱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连接抽油杆和螺杆泵的抽油杆防脱器。

    背景技术

    螺杆泵抽油杆系统主要由地面驱动装置(主要包括电控箱、电机和减速器)、抽油杆柱(由一根抽油光杆和许多根抽油杆通过接箍连接而成)和与抽油杆柱通过螺纹相连接的井下的螺杆泵组成。地面驱动装置通过抽油杆柱带动螺杆泵地转子轴顺时针旋转,从而使井下的螺杆泵将原油提升到地面上来。

    抽油杆柱长达数百米到数千米,抽油杆柱在工作过程中承受扭矩的作用。在扭矩的作用下,抽油杆柱发生扭转变形(大约1000米长的抽油杆柱要扭转16圈),而将扭转变形的能量贮存起来。停机时地面驱动装置和螺杆泵的转子轴都停止运动,但是抽油杆柱内贮存的扭转变形能量要释放出来,使抽油杆柱逆时针旋转,可能引起抽油杆柱与螺杆泵的连接脱扣,而发生螺杆泵从抽油杆柱上脱落下来的事故。

    本创作人积极努力研究,经潜心研发,终于发明出确具实用功效与产业利用价值之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止螺杆泵从抽油杆柱上脱落的抽油杆防脱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抽油杆防脱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壳体,所述壳体右端具有内螺纹盲孔,所述壳体右端外表面有一扳手平面;所述壳体的左端具有一左盲孔,所述左盲孔的左端具有内螺纹,所述壳体左盲孔的右端内壁由圆弧面、偏心圆弧面和相互垂直的平面组成;

    一设置于所述壳体左盲孔中的阶梯轴,所述阶梯轴细轴的外端具有外螺纹,所述阶梯轴细轴的中部具有一扳手平面,所述阶梯轴的粗轴位于所述壳体左盲孔的右端,所述阶梯轴端面与所述壳体左盲孔的底部之间设有一调整环;所述阶梯轴的粗轴的侧面设一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底部沿轴向设有四个圆孔;

    一设于所述阶梯轴矩形槽处的平键,所述平键的上表面和所述四个圆孔的底部之间设有四个弹簧,所述平键的下表面和外侧面与所述壳体左盲孔的右端内壁的相互垂直的平面相配合;

    一套设于所述阶梯轴的细轴上的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左盲孔相螺接,所述端盖内壁具有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一O形密封圈,所述端盖的右端面与所述阶梯轴的轴肩之间设有左调整环,所述端盖通过左调整环紧抵在所述阶梯轴的轴肩处。

    所述左调整环的数量为1个或2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抽油杆防脱器由于采用以上设计方案,使用时,抽油杆防脱器的阶梯轴的外端通过接箍与抽油杆柱底部的抽油杆相连接,抽油杆防脱器的壳体的右端内螺纹盲孔与螺杆泵转子轴相连接。

    当螺杆泵正常工作时,地面驱动装置通过抽油杆柱带动抽油杆防脱器的阶梯轴顺时针旋转,置于阶梯轴粗轴的矩形槽内的平键在四个弹簧的作用下,其外侧面和下表面始终与壳体左盲孔右端内壁相互重直的平面相接触,使壳体与阶梯轴一起顺时针旋转,从而带动螺杆泵的转子轴顺时针旋转,将抽油杆柱的扭矩传递给螺杆泵的转子轴。

    当螺杆泵停止工作时,地面驱动装置和螺杆泵的转子轴均停止运动。贮存在抽油杆柱中的扭转变形能量释放,使抽油杆柱逆时针旋转,带动抽油杆防脱器的阶梯轴逆时针旋转,这时置于阶梯轴粗轴矩形槽中的平键也跟着轴反复地相对于壳体左盲孔右端内表面转动,即在抽油杆防脱器阶梯轴转动时抽油杆防脱器的外壳并不随着转动,直到抽油杆柱释放完扭转变形能量为止,抽油杆柱和抽油杆防脱器的阶梯轴也就停止转动,从而防止了螺杆泵从抽油杆上脱落的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4为图1的C-C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抽油杆防脱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壳体7,壳体7右端具有内螺纹盲孔8,壳体7右端外表面有一扳手平面9;壳体7的左端具有一左盲孔10,左盲孔10的左端具有内螺纹,壳体7左盲孔10的右端内壁由圆弧面11、偏心圆弧面12和相互垂直的平面13、14组成;

    一设置于壳体7左盲孔10中的阶梯轴1,阶梯轴1细轴的外端具有外螺纹15,阶梯轴1细轴的中部具有一扳手平面16,阶梯轴1的粗轴位于壳体左盲孔的右端,阶梯轴1端面与壳体7左盲孔10的底部之间设有一调整环4;阶梯轴1的粗轴的侧面设一矩形槽17,矩形槽17的底部沿轴向设有四个圆孔18;

    一设于阶梯轴1矩形槽17处的平键5,平键5的上表面和四个圆孔18的底部之间设有四个弹簧6,平键5的下表面和外侧面与壳体7左盲孔10的右端内壁的相互垂直的平面13、14相配合;

    一套设于阶梯轴1的细轴上的端盖3,端盖3与壳体7左盲孔10相螺接,端盖3内壁具有一环形凹槽19,环形凹槽19内设有一O形密封圈2,端盖3的右端面与阶梯轴1的轴肩之间设有左调整环20,端盖3通过左调整环20紧抵在阶梯轴1的轴肩处。

    左调整环20的数量为1个或2个。

    上述抽油杆防脱器的结构新颖,其主要的零件采用40CrNiMo钢材,壳体镦锻成型,调质热处理,抽油杆防脱器通过了实验室试验,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抽油杆防脱器防脱性能很好,具有很好的抗拉和抗扭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所以凡是在本实用新型之创作精神下,所作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之范围。

抽油杆防脱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抽油杆防脱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抽油杆防脱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抽油杆防脱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抽油杆防脱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杆防脱器,它包括:一壳体,其右端具有内螺纹盲孔;壳体的左端具有一左盲孔,壳体左盲孔的右端内壁由圆弧面、偏心圆弧面和相互垂直的平面组成;一设置于壳体左盲孔中的阶梯轴,阶梯轴细轴的外端具有外螺纹,阶梯轴的粗轴位于壳体左盲孔的右端;阶梯轴的粗轴的侧面设一矩形槽,矩形槽的底部沿轴向设有四个圆孔;一设于阶梯轴矩形槽处的平键,平键的上表面和四个圆孔的底部之间设有四个弹簧,平键的下表面和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