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96372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8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23874.3

申请日:

2014.05.24

公开号:

CN104056059A

公开日:

2014.09.2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6/898申请公布日:201409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8申请日:20140524|||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8; A61P19/02; A61K33/34(2006.01)N; A61K35/64(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8

申请人:

邹峰

发明人:

邹峰

地址: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高新区创业大厦4楼416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方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桔梗10-12、甘草5-8、大黄2-4、山慈菇5-7、七叶一枝花2-4、楮实子1-3、天花粉4-6、乳香2-4、僵蚕1-3、荆芥5-6、威灵仙3-5、细辛2-4、川断1-3、自然铜2-4、骨碎补7-9、六棱麻2-3、过江藤1-3、白三百棒2-4和羊屎条根3-5;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无毒副作用,见效快,具有舒筋活血、止痛、消肿等功效,对肩周炎的预防也有很好的作用,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治愈率为87%。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桔梗10-12、甘草5-8、大黄2-4、山慈菇5-7、七叶一枝花2-4、楮实子1-3、天花粉4-6、乳香2-4、僵蚕1-3、荆芥5-6、威灵仙3-5、细辛2-4、川断1-3、自然铜2-4、骨碎补7-9、六棱麻2-3、过江藤1-3、白三百棒2-4和羊屎条根3-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桔梗11、甘草6.5、大黄3、山慈菇6、七叶一枝花3、楮实子2、天花粉5、乳香3、僵蚕2、荆芥5.5、威灵仙4、细辛3、川断2、自然铜3、骨碎补8、六棱麻2.5、过江藤2、白三百棒3和羊屎条根4。

说明书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肩周炎的发病以肝肾亏损,气血虚衰,血不荣筋为内因;风寒湿邪侵袭,劳损或外伤为外因,病位早期在关节囊,晚期则波及关节囊以外的软组织,病机关键在经脉痹阻,属于中医学的“痹证”范畴,辩证当分虚实,但多见以风寒湿邪为主,兼有瘀滞和气血虚衰者,病程较长,治以湿经通络,兼顾祛风、散寒、化湿、补益气血等等,各证均应配合功能锻炼,中医在临床上分风寒湿证、瘀滞证、气血虚证等症型辨证治疗,取得很好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桔梗10-12、甘草5-8、大黄2-4、山慈菇5-7、七叶一枝花2-4、楮实子1-3、天花粉4-6、乳香2-4、僵蚕1-3、荆芥5-6、威灵仙3-5、细辛2-4、川断1-3、自然铜2-4、骨碎补7-9、六棱麻2-3、过江藤1-3、白三百棒2-4和羊屎条根3-5。
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桔梗11、甘草6.5、大黄3、山慈菇6、七叶一枝花3、楮实子2、天花粉5、乳香3、僵蚕2、荆芥5.5、威灵仙4、细辛3、川断2、自然铜3、骨碎补8、六棱麻2.5、过江藤2、白三百棒3和羊屎条根4。
制备及使用方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研磨粉碎,过筛,加入适量的水混合均匀,外涂敷于患处,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无毒副作用,见效快,具有舒筋活血、止痛、消肿等功效,对肩周炎的预防也有很好的作用,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治愈率为8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桔梗11、甘草6.5、大黄3、山慈菇6、七叶一枝花3、楮实子2、天花粉5、乳香3、僵蚕2、荆芥5.5、威灵仙4、细辛3、川断2、自然铜3、骨碎补8、六棱麻2.5、过江藤2、白三百棒3和羊屎条根4。
制备及使用方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研磨粉碎,过筛,加入适量的水混合均匀,外涂敷于患处,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
病例1:韩某,男,57岁,患有肩周炎3年多,肩部疼痛剧烈,夜不能寐,涂敷本发明中药治疗,半个月后,肩部疼痛明显缓解,继续治疗三个疗程后,手臂可自由活动,随访无复发。
病例2:毕某,男,53岁,肩周炎患者,夜间肩部疼痛难耐,西药治疗多次无效,涂敷本发明中药,每日一次,治疗三个疗程后,治愈,随访无复发。
病例3:梁某,女,71岁,患有肩周炎十年,涂敷本发明中药,每日一次,两个疗程后,疼痛减轻;继续治疗1个月,治愈,随访无复发。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56059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56059A21申请号201410223874322申请日20140524A61K36/898200601A61P19/02200601A61K33/34200601A61K35/6420060171申请人邹峰地址233000安徽省蚌埠市高新区创业大厦4楼41672发明人邹峰74专利代理机构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代理人方琦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桔梗1012、甘草58、大黄24、山慈菇57、七叶一枝花24、楮实子13、。

2、天花粉46、乳香24、僵蚕13、荆芥56、威灵仙35、细辛24、川断13、自然铜24、骨碎补79、六棱麻23、过江藤13、白三百棒24和羊屎条根35;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无毒副作用,见效快,具有舒筋活血、止痛、消肿等功效,对肩周炎的预防也有很好的作用,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治愈率为87。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56059ACN104056059A1/1页21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桔梗1012、甘草58、大黄24、山慈菇57、七叶一枝花24、楮实子13、天。

3、花粉46、乳香24、僵蚕13、荆芥56、威灵仙35、细辛24、川断13、自然铜24、骨碎补79、六棱麻23、过江藤13、白三百棒24和羊屎条根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桔梗11、甘草65、大黄3、山慈菇6、七叶一枝花3、楮实子2、天花粉5、乳香3、僵蚕2、荆芥55、威灵仙4、细辛3、川断2、自然铜3、骨碎补8、六棱麻25、过江藤2、白三百棒3和羊屎条根4。权利要求书CN104056059A1/2页3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属于中药领域。背景技术0002肩周炎的发病以肝肾亏损,气血虚衰,血不。

4、荣筋为内因;风寒湿邪侵袭,劳损或外伤为外因,病位早期在关节囊,晚期则波及关节囊以外的软组织,病机关键在经脉痹阻,属于中医学的“痹证”范畴,辩证当分虚实,但多见以风寒湿邪为主,兼有瘀滞和气血虚衰者,病程较长,治以湿经通络,兼顾祛风、散寒、化湿、补益气血等等,各证均应配合功能锻炼,中医在临床上分风寒湿证、瘀滞证、气血虚证等症型辨证治疗,取得很好效果。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0004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桔梗1012、甘草58、大黄24、山慈菇57、七叶一枝花24、楮实子13、天花粉46、乳香24、僵蚕13、荆芥56、威。

5、灵仙35、细辛24、川断13、自然铜24、骨碎补79、六棱麻23、过江藤13、白三百棒24和羊屎条根35。0005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桔梗11、甘草65、大黄3、山慈菇6、七叶一枝花3、楮实子2、天花粉5、乳香3、僵蚕2、荆芥55、威灵仙4、细辛3、川断2、自然铜3、骨碎补8、六棱麻25、过江藤2、白三百棒3和羊屎条根4。0006制备及使用方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研磨粉碎,过筛,加入适量的水混合均匀,外涂敷于患处,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无毒副作用,见效快,具有舒筋活血、止痛、消肿等功效,对肩周炎的预防也有很好的作用。

6、,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治愈率为87。具体实施方式0008实施例1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桔梗11、甘草65、大黄3、山慈菇6、七叶一枝花3、楮实子2、天花粉5、乳香3、僵蚕2、荆芥55、威灵仙4、细辛3、川断2、自然铜3、骨碎补8、六棱麻25、过江藤2、白三百棒3和羊屎条根4。0009制备及使用方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研磨粉碎,过筛,加入适量的水混合均匀,外涂敷于患处,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0010典型病例病例1韩某,男,57岁,患有肩周炎3年多,肩部疼痛剧烈,夜不能寐,涂敷本发明中药治疗,半个月后,肩部疼痛明显缓解,继续治疗三个疗程后,手臂可自由活动,随访无复发。0011病例2毕某,男,53岁,肩周炎患者,夜间肩部疼痛难耐,西药治疗多次无效,涂敷说明书CN104056059A2/2页4本发明中药,每日一次,治疗三个疗程后,治愈,随访无复发。0012病例3梁某,女,71岁,患有肩周炎十年,涂敷本发明中药,每日一次,两个疗程后,疼痛减轻;继续治疗1个月,治愈,随访无复发。说明书CN10405605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