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便器便盖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座便器结构,更具体地,涉及智能座便器的便盖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有电脑操作的智能座便器通常由陶瓷的便器(座)、冲刷便座水箱和便盖组成,所述便盖包括冲洗体表用水的水箱、座圈、座圈盖和电脑控制系统。其构成和安装结构可见图1,便盖和陶瓷便座之间用两套螺栓、垫圈和紧固螺母联结固定,要清洗便座等时,如不拆卸便盖,二者之间有卫生死角,但拆卸便盖是麻烦的事,螺栓经常拆卸极易损坏,而且拆卸时必需卸开便盖进水管的联接,它们使用的是软管,多次拆卸极易造成密封不佳,漏水,以至损坏。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智能座便器便盖安装结构,它拆卸简单方便,可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智能座便器便盖安装结构,包括陶瓷便座1和便盖2,便座1上的凸起3,其特征是:在所述便座1上平面上位于凸起3前沿设进水孔12和电源连接插座13;所述进水孔12内有进水嘴14,供与便盖上的进水开关22抵接,进水嘴14的另一端连接供水水管16;便盖2有和便座1上的凸起3扣合的配合部;便盖2的后部设便盖水箱体21,在和便座2上进水孔12相应位置处有进水开关孔,孔内设进水开关22,所述开关22为带凸缘222的圆柱体221,所述圆柱体下端有朝外开口的槽223,其侧壁上在所述凸缘222以下部位开设通水孔224;便盖水箱体下部于所述进水开关孔上方有进水挡板24,进水档板24和进水开关22的凸缘222上平面之间有进水开关弹簧225,其弹力使进水开关22下半部向下突出于便盖2的进水开关孔外,凸缘下平面上设密封垫226;在便盖上相应于电源连接插座13位置设电源连接插头23,和所述电源连接插座13插连接。
本实用新型便盖和便座不使用螺栓连结,将便盖套扣在便座上即可,便盖水箱供水通过进水开关,而不使用供水软管和便盖作固定连结,电源通过插头插座连接供电,没有固定的电源线连接。此外,即使提起便盖,将其和便座分开,作无死角的清洁工作时,由于进水开关的密封关闭,便盖内存留的水也不会溢出。所以便盖装卸方便、简单,清洁工作无卫生死角。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智能座便器便盖便座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座便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沿图3的A-A线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水开关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便盖脱开便座时进水开关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座便器便盖和便座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智能座便器详细地俯视图,图4是图3中沿A-A线的剖面图。
由图2可见,本实用新型智能座便器的便盖和便座之间没有螺栓连接,在便座1后部有冲刷用水的水箱3,它突起于便座上平面之上,沿水箱3之前沿的便座上平面上设固定条11,便盖2上配合于所述水箱3和固定条11的突起有相应的凹进部,供互相扣合,扣合后便座和便盖的外边缘正好对齐。便座固定条11上设进水孔12及电源连接插座13,该插座通过电源线15从电源馈电。便盖2上对应于插座13设电源插头23,插头23和插座13在便座和便盖扣合到位时互相插接,从而将电源引到便盖2上,对其上的电控部分及冲洗用水加热用电的供电,这种插接头和座的具体结构不再图示和描述,市上已有其它电器上使用了类似产品,例如水壶和加热座可分离的电热水壶就是此种电器之一。
由于便盖上有供使用者便后冲洗体表的冲洗头需用清洁水,甚至是加热了的水,通常在便盖2上带有一个水箱,见图4上标号21的水箱体,图4是图3中沿A-A剖面线剖示的图。此图可清楚表示便盖2(在图4的上部)和便座1(在图4的下部)之间的安装结构。除了已经说过的扣合配合外,图4在中部的电源插头、插座已如上述外,固定条11上所设进水孔12内设进水嘴14,这是个圆柱形管,下端连接供水软管16,其连接、固定、密封是常规技术,不再描述。便盖2上对应于进水孔14位置有进水开关孔,孔内设进水开关22,向上连通水箱体21,供存储便后冲洗体表用水。在该部位水箱体内设进水挡板24,它和水箱体底之间构成一个进水腔241,进水挡板24不挡住水从进水腔部位进入水箱体内。所述进水开关22包括一个圆柱体221,外圆周上带凸缘222,凸缘222上平面和进水挡板24之间设进水开关弹簧225,其弹力使圆柱体221趋向图示下方。圆柱体221中央下半部有向下开口的槽223,在有槽部分的圆柱体221的侧壁上所述凸缘222以下部位开有通水孔224,当便盖和便座扣合状态下连通所述进水腔241,所述凸缘222的下平面上贴设密封垫226,所述圆柱体221一端伸入设在进水挡板上的孔中,此孔对准进水孔12和进水开关孔,另一端伸入水箱体21的进水开关孔中,因此,圆柱体可以沿此二孔轴线作上下移动,当便盖2脱开便座1时,在进水开关弹簧225弹力作用下,进水开关22(圆柱体221)下移,直到凸缘222下平面处的密封垫压到水箱体21下底面,进水开关孔被封住,同时,圆柱体221下半部侧壁上的通水孔224移出水箱体21(进水腔241),见图6。便盖2扣上便座1时,进水嘴14上端顶着进水开关22的圆柱体221下端,圆柱体上移,压缩所述弹簧225,所述通水孔224进入进水腔241范围内,水将从供水软管、进水嘴14、进水开关22的圆柱体221下部的槽223、通水孔241,经进水腔241进入水箱体21内。至于进水量的多少由水箱体21内另设停止机构达到,一则此为已知技术,二则它不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不再赘述。
为了保证在便盖和便座扣合时,水箱体21内的水不会顺着进水开关孔渗漏出来,水箱体21还可以在进水开关孔处向水箱体21外突出一个密封嘴227,此嘴伸入便座1固定条11上的进水孔12内,密封嘴227的内圆周面和进水嘴14的外圆周面配合,在该进水嘴14的外圆周面上设密封圈141,使水密,保证没有水的渗漏。
以上实施例中便座1上的固定条11并不是个必需的结构部件,如果电源插座13和进水孔12直接安排在便座1上也是可以的。
此外,在以上实施例中,便座上平面上的凸起3是作为水箱来描述的,实质上,对于便盖和便座的安装结构而言,此凸起3是扣合的定位边,至于它还可以是水箱或其它都是可以的,即凸起3并非必需限定为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