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构件,尤其涉及一种适合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桥梁工程中,现场施工方便,经济指数可观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背景技术
以前被建筑行业广泛采用的预制空心板,这种预制空心板由于设计、施工等方能原因,用量已经日趋减少。目前被建筑行业广泛采用的方法是现场浇注的方法,既先将模板放置好后,铺设钢筋,然后浇注混凝土,但这种方法需要用大量的模板,养护时间长,容易产生板材裂缝从而影响质量与使用效果,且板的厚度较大,自重较重,管线设置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它节省大量模板,便于现场施工,抗震效果好,混凝土折算厚度小,自重轻,管线铺设容易,经济指标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的截面为一个或若干个连接在一起的倒“T”形,截面也可以是一个或若干个连接在一起的“凹”字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地凹槽内设有填充物或挡板,填充物或挡板的上方为浇注混凝土叠合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的肋的上部设有伸出肋的锚拉筋。
上述的填充物或挡板可以是填充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的凹槽内的聚苯、珍珠岩等轻质材料。
上述的填充物或挡板可以是设置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的凹槽的上部的模板,凹槽的下部为中空。
上述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肋上设有吊装管线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的凹槽部分可以是中空的或轻质材料填充的,因此在施工后期管线设置更加方便,不再使用模板,降低了建筑成本,方便现场施工,抗震效果好,混凝土折算厚度小,不易断裂,便于运输,自重轻,管线铺设容易,利于实施,具有广泛的市场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图中,1.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2.凹槽,3.填充物或挡板,4.浇注混凝土叠合层,5.肋,6.锚拉筋,7.吊装管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的结构图。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1的截面为两个连接在一起的倒“T”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1的凹槽2内设有填充物或挡板3,填充物或挡板3为填充的聚苯、珍珠岩等轻质材料,填充物或挡板3的上方为浇注混凝土叠合层4,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的肋5的上部设有伸出肋5的锚拉筋6,肋5上设有吊装及管线孔8。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1的长度为不大于21000mm,高度为120-500mm,宽度为600-2400mm。浇注混凝土叠合层4厚度为40-100mm。
实施例二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1的截面为“凹”字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1的肋5的上部内侧设有缺口或突起,在所述缺口或突起处设置填充物或挡板3,填充物或挡板3可以是木板等材料的模板,凹槽的下部为中空的,便于设置管线。其它同实施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