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停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停放车辆用建筑物,尤其是一种双层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增多的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但随之而来的停车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现有的专用停车场、车库等多为单层停车,也即在垂直空间上只能停放一辆汽车,存在着占用面积大、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告号为CN2379549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层机械停车架”。其包括有底层停车板、上层停车板及上层停车架。上层停车板可沿上层停车架的立柱垂直升、降,底层停车板下部和上层停车架立柱的下部分别装有轨道轮,并设有垂直于进出车通道供轨道轮行走的内外两组轨道。内侧的一组轨道供底层停车板使用,外侧的一组轨道供上层停车架使用,可分别将车平行移至进出车通道、或停车位。底层停车板移至进出车通道后,即可进出底层车辆,上层停车架移至进出车通道后,停车板沿着停车架的立柱垂直落下放至地面,上层车即可开进或开出。上层停车板开入车辆后沿停车架立柱升至停车架上部,然后整个停车架整体横向移离进出车通道至停车位,即完成上层停车。
上述实用新型专利的“双层机械停车架”虽然解决了可双层停车、增加车辆存放量的问题,但其具有固定设置的两组轨道,此两组轨道从停车位伸出至进出车通道位,仍占用了一定的地面空间,因此未能达到停车装置的占地面积最小化。
公告号为CN2423348Y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上下平推双层停车台”。其主要由下停车台底座、下停车台电机、下停车台螺杆、下停车台滚轮、下停车台、上停车台钢架、上停车台升降电机、上停车台平推电机、上停车台、上停车台滚轮、上停车台伸缩悬臂、上停车台伸缩悬臂滚轮、上停车台平推螺杆、上停车台框架和上停车台升降螺杆组成。下停车台由电机驱动,沿地面水平推出,供汽车上下。上停车台先由平推电机驱动,将上停车台水平推出,而后由升降电机驱动,将上停车台垂直降下,供小汽车上下。这种“上下平推双层停车台”不需要象上述“双层机械停车架”中那样设置占用地面面积的轨道,解决了占用面积小的问题。但是由于其上停车台的操作是直接通过平推驱动机构推出悬立于上停车台钢架上,因此整个停车台的稳定性较差。
另外,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双层机械停车架”中,其设置的两组轨道除了占地面积大外,并且需要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因此无法整体移动该停车架。同样在上述另一现有技术的“上下平推双层停车台”中,其下停车台底座和上停车钢架也需要通过土建工程固定安装在地面基础上,使整个上下平推双层停车台只能固定在某一地方使用而无法移动。另外该双层停车台整体为开放的框架式,影响其外观美感。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缺陷的双层停车装置,其占地面积小,具有稳定、美观的构造,且能够整体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具有稳定结构的双层停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且能够整体移动的双层停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还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表美观、可同时具备多种功能的双层停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停车装置,包括:外框架;下层停车板,设于所述外框架内;下层停车板移动机构,用于使所述下层停车板相对所述外框架水平移动;内框架,可容纳于所述外框架内;内框架移动机构,用于使所述内框架相对所述外框架水平移动;上层停车板,设于所述内框架内;以及上层停车板升降机构,设于所述内框架上,用于使所述上层停车板在所述内框架内垂直升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内框架移动机构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包括:齿轮,安装于所述内框架的侧面底部;齿条,安装于所述外框架的内侧面下部,并与所述齿轮相啮合;以及第一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内框架上,用于驱动所述齿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所述内框架移动机构也可以是螺纹螺杆传动机构,包括:螺母,固定于所述内框架上;螺杆,安装于所述外框架上,与所述螺母相配合;以及第二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外框架上,用于驱动所述螺杆转动。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停车装置中,所述内框架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下层停车板的底部也设有滚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所述下层停车板移动机构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机构,也可以是与内框架相配合的机构,在后一种情况下,其包括:销钉,固定安装于所述下层停车板上;销钩,安装于所述内框架上;以及第一电控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销钩钩于所述销钉上或从所述销钉上脱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所述上层停车板升降机构为液压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固定于所述上层停车板上;液压缸,安装于所述内框架上;以及第二电控装置,安装于所述内框架上,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杆垂直上下升降,从而带动所述上层停车板上下升降。显然,该上层停车板升降机构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升降机构,如卷扬机升降机构、螺纹螺杆传动升降机构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所述内框架上设有固定上层停车板用的锁定装置。包括:销钉,设于所述上层停车板上;吊钩,设于所述内框架上;以及第三电控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吊钩可以钩于所述销钉上或从所述销钉上脱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该双层停车装置还可设置成:在内框架移动收进外框架时,停车装置的各侧面为封闭式。这样,使整个双层停车装置外形美观,其封闭侧面可以配以广告画或公益宣传画,使该双层停车装置具有多种功能,且美化了环境。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停车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一、由于采用了独特的外框架与内框架的结构设计,使其稳定性能大为提高、安全性好;
二、又由于通过所设置的内框架移动机构,可使内框架移动收入外框架内,实现了占地面积最小化,且安装时无需土建工程,并可整体移动。
三、由于整个框架体设计成在完成停放车后其侧面为封闭式,所以外形美观,可在其上布设广告、宣传画,达到一物多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在随后的说明中给出,部分地可从该说明中明显看出,或可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中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从以下书面说明、权利要求以及附图特别给出的结构来理解、获得。附图中:
图1为一立体图,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停车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
图2为一立体图,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停车装置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
图3为一局部俯视图,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停车装置中的下层停车板移动机构;
图4a-4c为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停车装置进行下层停放车时的工作原理的示意简图;以及
图5a-5d为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停车装置进行上层停放车时的工作原理示意简图。
附图中各零部件标号如下:
10:外框架
102:齿条 104:螺杆 106:第二驱动电机
108:螺杆 110:第三驱动电机
20:下停车板
202:滚轮 204:销钉
30:内框架
302:齿轮 304:第一驱动电机 306:滚轮
308:销钩 310:升降杆 312:液压缸
314:第二电控装置316:吊钩 318:第三电控装置
40:上停车板
402: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优选实施例。
参见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停车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该双层停车装置包括:外框架10,该外框架10可以采用由角钢制成的金属框架体;下层停车板20,设于外框架10内的底部,用于在其上停放车辆;内框架30,可容纳于外框架10内,该内框架30可以采用由角钢制成的金属框架体;内框架移动机构,用于使内框架30相对外框架10移动;下层停车板移动机构,用于使下层停车板20相对外框架10水平移动;上层停车板40,设于内框架30内;以及上层停车板升降机构,设于内框架30上,用于使上层停车板40在内框架30内垂直升降。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其中内框架移动机构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包括:齿轮302,安装于内框架30的侧面底部;齿条102,固定安装于外框架10的内侧面下部,齿轮302与齿条102相啮合;以及第一驱动电机304,安装于内框架30上,用于驱动齿轮302转动。可以理解,第一驱动电机304并非直接与齿轮302相连接,而是通过减速机构再与齿轮302相连接,由于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内容,故其详细结构从略。另外,在内框架30的底部,设置有滚轮306,便于内框架30相对于外框架10的移动。
参见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停车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内框架移动机构为螺纹螺杆传动机构,包括:螺母320,固定于内框架30上;螺杆104,安装于外框架10上,与螺母320相配合;以及第二驱动电机106,安装于外框架10上,用于驱动螺杆104转动,通过与之相配合的螺母320,带动内框架30移动。可以理解,第二驱动电机106并非直接与螺杆104相连接,而是通过减速机构减速后再与其相连接,由于该具体结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其详细说明从略。
如图1与图3所示,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停车装置中,下层停车板移动机构可以是与内框架30相配合的机构,其包括:销钉204,固定安装于下层停车板20上;销钩308,安装于内框架30上;以及第一电控装置(未示出),用于控制销钩308可钩于销钉204上或从销钉204上脱开。另外在下层停车板20的底面设置有滚轮202,便于下层停车板20的移动。
显然,下层停车板移动机构也可以是一个不与内框架30相配合的独立机构,例如可以是如图2所示,分别在外框架10与下层停车板20上安装设置螺杆传动机构,通过一设置在外框架10上的第二驱动电机110来独立地驱动安装在外框架10上的螺杆108,通过与该螺杆108相配合的安装于下层停车板20上的螺母(未示出),带动下层停车板20使其水平移动。
再参见图1,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停车装置中,上层停车板升降机构可以是液压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310,该升降杆310固定于上层停车板40上;液压缸312,安装于内框架30上;以及第二电控装置314,安装于内框架30上,用于控制升降杆310上下垂直升降,从而带动上层停车板40上下升降。由于液压升降机构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内容,故详细结构与说明从略。显然,该上层停车板升降机构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升降机构,如常用的卷扬机升降机构、螺纹螺杆传动升降机构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进一步增加双层停车装置的安全性,还可以在内框架30上设置固定上层停车板40用的锁定装置。如图1所示,该锁定装置包括:销钉402,设于上层停车板40上;吊钩316,设于内框架30上;以及第三电控装置318,用于控制吊钩316可以钩于销钉402上或从销钉402上脱开。图中仅示出一个吊钩316,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停车装置中,有四个相对称的吊钩316及销钉402。可以理解,上述锁定装置中,也可以取消销钉402,而使吊钩316直接钩于上层停车板40上,同样能达到锁定的效果。
下面借助于图4a-4c及图5a-5d具体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停车装置的工作原理。
如图4a所示,进行下层停车时,上层停车板40处于升起位置。操纵第一电控装置,使内框架30上的销钩308钩住下层停车板20上的销钉204(参见图3),以便下层停车板20能够随内框架30同时移动,再启动内框架移动机构中的第一驱动电机304,使齿轮302转动,从而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机构使内框架30移出外框架,下层停车板20也随之移出,如图4b所示。当内框架30移出到一定位置时,车辆50即可驶上下层停车板20,随后再启动第一驱动电机304反转,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机构使内框架30移回外框架10内,如图4c所示,即完成下层停放车。当需要取出车辆50时,其动作过程与停放车时相反。
参见图5a,当进行上层停放车时,首先启动第一驱动电机304,使内框架30移出外框架10,如图5b所示,然后启动第二电控装置314,垂直降下上层停车板40,再将车辆50开上上层停车板40,如图5c所示,然后再次启动第二电控装置314,使上层停车板40升起至上层位置,此时可以启动第三电控装置318,使锁定装置将上层停车板40锁定在上层位置,然后再次启动第一驱动电机304,通过内框架移动机构,使内框架30移回外框架10内,如图5d所示,即完成上层停放车。当需要取出所停放的车辆50时,其操作顺序与此相反。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停车装置中,各操作控制机构也可以集中设置在一控制板上,便于实际操作。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停车装置中,可以设置成内框架30的一个侧面为封闭式,外框架10的至少两个侧面为封闭式。这样,当内框架30移动收进外框架10内时,该双层停车装置的侧面为封闭状,使整个双层停车装置外形美观,其封闭侧面可以用作广告位配以广告画或公益宣传画,使该双层停车装置具有多种功能,且美化了环境。
尽管本实用新型已经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更改和变化。例如,在内框架移动机构中,采用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时,显然也可以将齿条设于内框架上而将齿轮设于外框架上,第一驱动电机也设于外框架上,这样也能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更改、变化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的内容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