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尿分离节水便器.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963129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1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20200298.1

申请日:

2006.03.29

公开号:

CN2898145Y

公开日:

2007.05.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3D 5/012申请日:20060329授权公告日:20070509终止日期:20150329|||授权

IPC分类号:

E03D5/012(2006.01); E03D11/02(2006.01)

主分类号:

E03D5/012

申请人:

万若(北京)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健

地址:

100037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金贸中心416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朱丽岩;李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粪尿分离节水便器,包括蹲便器或座便器,在池体前部池壁上开有小便喷水嘴,在池体后部两侧池壁开有大便喷水嘴;池体前部是小便区,后部是大便区,小便区与大便区之间有隔离凸沿,池体底部呈双凹形底,小便区的底部开有与专用尿液通道相连的小便排泄口,大便区的底部开有大便排泄口,大便排泄口与大便排污管连接。解决传统蹲便器和座便器的耗水量大、污水处理费用高的问题,并解决传统蹲便器和座便器不能实现分别收集,不易实现资源化处理的技术难题。大便排水可选择传统重力流排泄方式或负压排泄方式,负压排泄方式较传统重力流节水90%以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粪尿分离节水便器,在池体上部有喷水嘴,底部有排泄口,其特征在于:在池体前部池壁上开有小便喷水嘴,在池体后部两侧池壁开有大便喷水嘴;
池体前部是小便区,后部是大便区,小便区与大便区之间有隔离凸沿,池体底部呈双凹形底,小便区的底部开有与专用尿液通道相连的小便排泄口,大便区的底部开有大便排泄口,大便排泄口与大便排污管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粪尿分离节水便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池体是蹲便池。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粪尿分离节水便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池体是座便池。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粪尿分离节水便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小便排泄口向下延长成一管接头。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粪尿分离节水便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小便喷水嘴和大便喷水嘴罩在池体外环的罩圈内。

6.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粪尿分离节水便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双凹形底中的小便区凹形底较浅,大便区凹形底较深。

7.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粪尿分离节水便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小便排泄口与另一端通向集尿容器的尿液排放管道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粪尿分离节水便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尿液排放管道包括U形液封段。

9.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粪尿分离节水便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池体小便排泄口上有密封盖。

10.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粪尿分离节水便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大便排污管与常压污水管道连接或与负压污水管道连接。

说明书

粪尿分离节水便器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洁具。
(二)、背景技术
人粪尿是城市生活污水中绝大部分污染物和营养盐的来源。传统蹲便器和座便器的排水模式是将污染物和营养盐先进行上百倍的稀释,然后再消耗大量能量再分离。其排水模式耗水量大,从理念上把水作为废弃物的载体,既浪费了水资源,又增加了污水处理费用。由传统蹲便器和座便器排泄出的污染物和营养盐不能够实现分别收集,一般经历混合、稀释、运输、降解/转移、浓缩分离后,进入地表水体和产生污泥。传统蹲便器和座便器排泄的污水成分复杂,从技术和管理上难以实现成分复杂的污泥返田,污泥处置的费用已经达到和超过污水处理本身,并呈继续上升趋势。污染物的降解和浓缩分离是污水处理中两大基本过程,在各个单元操作达到较高技术水平后,污泥问题仍是污水处理中一大难题。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粪尿分离节水便器,解决传统蹲便器和座便器的耗水量大、污水处理费用高的问题,并解决传统蹲便器和座便器不能实现分别收集,不易实现资源化处理的技术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这种粪尿分离节水便器,在池体上部有喷水嘴,底部有排泄口,其特征在于:
在池体前部池壁上开有小便喷水嘴,在池体后部两侧池壁开有大便喷水嘴;
池体前部是小便区,后部是大便区,小便区与大便区之间有隔离凸沿,池体底部呈双凹形底,小便区的底部开有与专用尿液通道相连的小便排泄口,大便区的底部开有大便排泄口,大便排泄口与大便排污管连接。
上述池体是蹲便池或座便池。
上述小便排泄口向下延长成一管接头。
上述小便喷水嘴和大便喷水嘴罩在池体外环的罩圈内。
上述双凹形底中的小便区凹形底较浅,大便区凹形底较深。
上述小便排泄口与另一端通向集尿容器的尿液排放管道连接。
上述尿液排放管道包括U形液封段。
上述池体小便排泄口上有密封盖。
上述大便排污管与常压污水管道连接或与负压污水管道连接。
小便区收集的尿液靠重力流排泄,直接汇入专用尿液通道。小便区前方的池壁设有一个喷水嘴,保证用少量的水可将尿液冲洗干净。
大便排水可选择传统重力流排泄方式或负压排泄方式,均可实现干净冲厕与节水。负压排泄方式较传统重力流节水90%以上。
大便区与小便区之间设计隔离凸沿,既保证大便区污水不进入小便区,又能保证小便区过量的清洗水及尺寸大的污物进入大便区,防止小便通道的堵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传统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
1、节约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采用大、小便两级分别冲厕,可根据其具体应用条件,采用不同冲水量的设置。如:小便冲水量在0-0.1升。本实用新型的大便冲水既可以采用负压排水,也可以采用常规的、靠重力排水,大便冲水在采用负压排水时冲水量仅为0.5-0.8升。
2、实现人粪尿分别收集
本实用新型设于池体的喷水嘴和排泄口均为两个,小便通过单独的尿液排放管道单独收集,靠重力流进入集尿容器,实现源头的单独收集。
3、有利于实现人粪尿的资源化
占城市污水总量不到1%的人粪尿含有污水有机负荷60%以上和绝大部分的营养盐,单独收集人粪尿不仅减少营养盐的流失,而且可有效实现资源化,一方面从源头实现了污染控制,另一方面也为人粪尿的资源化提供了方便。
4、降低污水处理费用。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源头分离粪尿,不仅有效减少污染负荷,大大降低污水处理费用,而且可以易于污泥返田,实现良性的城乡物质交换。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池体、2-小便喷水嘴、3-大便喷水嘴、4-小便区、5-小便排泄口、6-大便区、7-大便排泄口、8-大便排污管、9-座体、10-尿液排放管道、11-密封盖、12-液封、13-隔离凸沿、14-罩圈。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这种粪尿分离节水便器上述池体1是蹲便池,在池体前部池壁正中开有小便喷水嘴2,在池体后部两侧池壁开有大便喷水嘴3;池体前部是小便区4,后部是大便区6,池体底部呈双凹形底,小便区与大便区之间有隔离凸沿13。
小便区的底部开有与专用尿液通道相连的小便排泄口5,上述池体小便排泄口上有密封盖11。小便区下水口位置可以模拟不同人群而设计。小便区池内形状为流线型设计。
大便区的底部开有大便排泄口7,大便排泄口7与大便排污管8连接。大便区池内形状也为流线型设计,实现干净冲厕与节水。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池体1是蹲便池,小便排泄口5向下延长成一管接头,便于与尿液排放管道连接。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池体1是蹲便池,小便喷水嘴2和大便喷水嘴3罩在池体外环的罩圈14内。
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池体1是蹲便池。上述小便排泄口5与另一端通向集尿容器的尿液排放管道10连接。尿液排放管道可采用U形液封12封住管道内的气味。
实施例五如图5所示:池体1是座便池,小便喷水嘴2和大便喷水3嘴罩在座便池的座体9或罩圈14内。
实施例六如图6所示。池体1是座便池。与实施例五不同的是:小便排泄口5与另一端通向集尿容器的尿液排放管道10连接。尿液排放管道含有U形液封12。

粪尿分离节水便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粪尿分离节水便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粪尿分离节水便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粪尿分离节水便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粪尿分离节水便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粪尿分离节水便器,包括蹲便器或座便器,在池体前部池壁上开有小便喷水嘴,在池体后部两侧池壁开有大便喷水嘴;池体前部是小便区,后部是大便区,小便区与大便区之间有隔离凸沿,池体底部呈双凹形底,小便区的底部开有与专用尿液通道相连的小便排泄口,大便区的底部开有大便排泄口,大便排泄口与大便排污管连接。解决传统蹲便器和座便器的耗水量大、污水处理费用高的问题,并解决传统蹲便器和座便器不能实现分别收集,不易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