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内侧联接的门锁.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962743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5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20001288.0

申请日:

2005.01.21

公开号:

CN2761783Y

公开日:

2006.03.0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6.3.1|||授权

IPC分类号:

E05B63/04(2006.01)

主分类号:

E05B63/04

申请人:

沈洪德;

发明人:

沈洪德; 黄俊雅

地址:

325000浙江省温州市府前街文华大厦11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板内侧联接的门锁,其包括安装状态扣设在门体表面的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以及锁体,第一面板的内侧表面固设第一联接杆;第二面板的内侧表面固设第二联接杆;锁体上开设有穿过锁体的通孔;锁体的侧板上设有螺孔;第一联接杆及第二联接杆穿入所述通孔并重叠贴合在锁体内;紧固螺栓顶触在第一联接杆及第二联接杆的贴合处。本实用新型通过预先设置在两个面板内侧的连接杆以及在锁体的用于安装的侧板上设置的螺栓,使两个相对应的连接杆能够在螺栓顶触下紧密贴合,起到固定两个面板的作用,取消了传统门锁面板上开设的过孔,生产厂家无需再考虑生产左开或右开两种门锁款式,从而不会因市场信息难以把握而造成库存积压。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面板内侧联接的门锁,其包括在安装状态扣设于门体表面的第 一面板、第二面板以及嵌入门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的 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内侧表面固定设有第一联接杆;所述第 二面板的内侧表面与所述第一联接杆相对应位置处固定设有第二联接杆; 所述锁体上与所述第一联接杆、第二联接杆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穿过锁体 的通孔;所述锁体的用于安装并具有锁舌出入孔的侧板上设有供紧固螺栓 拧入的螺孔;在安装状态,所述第一联接杆及第二联接杆穿入所述通孔并 重叠贴合在所述锁体内;所述紧固螺栓拧入所述螺孔并顶触在所述第一联 接杆及第二联接杆的贴合处,将所述第一联接杆及第二联接杆紧固贴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内侧联接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联接杆及第二联接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通孔、螺孔及紧固螺栓的数 量与所述第一联接杆及第二联接杆的数量相等。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板内侧联接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联接杆及第二联接杆均由固定座及杆体组成;所述固定座的底面固定 在所述第一面板及第二面板的内侧表面,或者与所述第一面板及第二面板 的内侧一体成形;所述固定座的顶面设有连接螺孔;所述杆体包括贴合板 条及用于与所述连接螺孔旋转连接的连接螺栓;所述贴合板条上具有贴合 面;所述连接螺栓的一端与所述贴合板条的一端固接或与所述贴合板条为 一体成形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内侧联接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 板条的轴线与所述连接螺栓的轴线之间具有间距。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板内侧联接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 板条的贴合面上设有多个并排的凸棱。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板内侧联接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 并排的凸棱的设置方向与所述贴合板条的轴线垂直。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面板内侧联接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 贴合板条上与所述贴合面相反的另一面上设有多个并排的凸棱。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板内侧联接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 面上设有多个凸台和/或凹陷。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内侧联接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联接杆或第二联接杆的贴合板条为两条,且相互平行设置并于固接所述连 接螺栓的一端处相互连接,构成具有间隔空间的“U”字形贴合板条,与该 “U”字形贴合板条相贴合的另一个所述贴合板条为一条且呈直线形;所述 直线形的贴合板条在安装状态插入所述“U”字形贴合板条的间隔空间中。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面板内侧联接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U” 字形贴合板条的相向表面和/或所述直线形的贴合板条的两个贴合面上设 有多个并排的凸棱。

说明书


面板内侧联接的门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板内侧联接的门锁,尤其是一种通过预先设置在两个面板内侧的连接杆的贴合并在侧向紧固件的压设下将两个面板联接在一起的门锁。

    背景技术

    锁具与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现代社会的消费者在选用门锁时,已经不仅注重其防盗功能和使用性能上,而且还要求所选购的锁具具有美观时尚的外形和更加易于安装使用。

    图1所示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门锁,该门锁主要是由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和锁体3组成,其中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上安装有把手4,锁体3上装设有锁头31。安装时,将锁体3从门5的侧面嵌入,将锁头31和连接两个把手4的转动杆(图中未示出)穿过门5的表面和锁体3上开设的相应的孔后再将螺钉紧固在相应的位置上,即完成了锁具地安装。值得注意的是,在安装过程中,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的安装是通过两条螺栓6实现的,其连接关系参见图2所示。图2中,为了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的连接,在生产这两个面板时,分别给予了不同的处理,假设第一面板1安装在门5的外侧,第二面板2安装在门5的内侧,那么生产时,在第一面板1的内侧预先设置了具有螺孔的连接柱11,在第二面板2的表面与所述连接柱11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过孔21,为了连接牢固,通常设有两个连接柱11以及开设两个过孔21。锁具安装时,将两条螺栓6各自分别穿过一个过孔21及锁体3上开设的孔与连接柱11上的螺孔连接。上述锁具及其安装方式具有以下缺陷。

    出于安全的考虑,通常人们将第二面板2(具有开孔21的面板)安装在门5的内侧。在实际的建筑物中,由于门可以设计为左开式或者右开式,因此就会出现当同一款门锁安装在不同方向开启的门上时,有一部分门锁需要颠倒安装,这样不仅给安装带来不便,也给使用带来麻烦,同时门锁安装的不统一,也造成了装修不整齐、不美观的现象。

    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门锁的生产厂家在生产中,同一款锁往往需要生产左开锁和右开锁两个规格。然而市场到底需要多少左开锁或右开锁,自己的产品在销售中究竟能够卖出多少把左开锁或右开锁,这些信息对于厂家来说是很难把握的,因此也就无法准确安排产量。为了应付市场的需求,不得不预先生产一定数量各款门锁,这样非常容易造成产品积压,尤其是在市场多变的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转变,经常会出现过时的积压产品无法适应市场实际需求,从而造成几乎是永远的积压,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这是非常不经济的。

    即使能够做到合理安排生产并将全部产品销售出去,但是,在消费者追求美观时尚产品外表的今天,无论厂家如何努力去设计漂亮的门锁(由于门锁的外形装饰性设计集中在两个面板和把手上),图1、图2中所示的第二面板2上的两个螺栓始终无法去除,从而给锁具的整体美观造成了影响,同时也影响了设计者对两个面板的统一美化设计。

    基于上述传统门锁的两个面板在相互连接方式上所存在的缺陷,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厂家都希望能够改革这种门锁的结构,为消费者提供真正美观、且易于安装的门锁,为生产厂家彻底消除产品积压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传统门锁由于两个面板的连接方式所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面板内侧联接的门锁,该门锁通过预先设置在两个面板内侧的连接杆的贴合并从侧向利用紧固件进行压设,将两个面板联接在一起,取消了传统门锁面板上开设的过孔,进而在安装时,无需考虑门是左开还是右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面板内侧联接的门锁,其包括在安装状态扣设于门体表面的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以及嵌入门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的锁体,所述第一面板的内侧表面固定设有第一联接杆;所述第二面板的内侧表面与所述第一联接杆相对应位置处固定设有第二联接杆;所述锁体上与所述第一联接杆、第二联接杆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穿过锁体的通孔;所述锁体的用于安装并具有锁舌出入孔的侧板上设有供紧固螺栓拧入的螺孔;在安装状态,所述第一联接杆及第二联接杆穿入所述通孔并重叠贴合在所述锁体内;所述紧固螺栓拧入所述螺孔并顶触在所述第一联接杆及第二联接杆的贴合处,将所述第一联接杆及第二联接杆紧固贴合。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通过预先设置在两个面板内侧的连接杆以及在锁体的用于安装并具有锁舌出入孔的侧板上设置的螺栓,使门锁在安装时,两个相对应的连接杆能够在螺栓顶触下紧密贴合,起到固定两个面板的作用。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面板连接方式,从而取消了传统门锁面板上开设的过孔,生产厂家在制造任何款式的门锁时,无需再考虑生产左开或右开两种款式,从而不会因市场信息难以把握而造成库存积压。对于门锁的安装来说,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面板上没有螺栓,因此,生产厂家可以设计出任何漂亮、美观的门锁。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门锁安装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传统门锁面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联接杆与锁体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联接杆与面板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联接杆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联接杆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联接杆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联接杆的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联接杆的第五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面板内侧联接的门锁,包括安装时扣设在门体表面的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以及嵌入门体内的锁体3。第一面板1的内侧表面固定设有第一联接杆12。第二面板2的内侧表面与第一联接杆12相对应位置处固定设有第二联接杆22。锁体3上与第一联接杆12、第二联接杆22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穿过锁体3的通孔32。锁体3的用于安装并具有锁舌出入孔的侧板33上设有供紧固螺栓7拧入的螺孔34。当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以及锁体3安装在门体上时,第一联接杆12及第二联接杆22穿入通孔32(如图4中箭头所示)并重叠贴合在锁体3内(图3示出了贴合状态,为描述清楚,省略了锁体3)。紧固螺栓7拧入螺孔34(如图3中箭头所示)并顶触在第一联接杆12及第二联接杆22的贴合处,使第一联接杆12及第二联接杆22紧固贴合。

    通过上述方式的联接,第一联接杆12及第二联接杆22在紧固螺栓7的顶压下,其相互贴合的面上具有较强的摩擦力,从而阻止了两个面板的向外移动,能够确保安装牢固。

    图3、图4中,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的内侧设置了两组第一联接杆12及第二联接杆22,为了更加牢固也可以如图5所示在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的内侧设置三组两两相互贴合的第一联接杆12及第二联接杆22。当采用三组第一联接杆12及第二联接杆22时,锁体上的通孔、螺孔及紧固螺栓的设置数量自然与第一联接杆12及第二联接杆22设置的数量相等。

    为便于实际生产,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联接杆及第二联接杆均可以采用由固定座及杆体组成的方式来构成,如图6所示(图中仅示出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上的设置方式相同)。在图中,固定座121圆台形,其底面固定在第一面板1的内侧表面。固定座121也可以与第一面板1的内侧一体铸造成形。固定座121的形状也可以是为柱形体或棱台形。固定座121的顶面设有连接螺孔1211。杆体122包括贴合板条1221及用于与连接螺孔1211旋转连接(如图中箭头所示)的连接螺栓1222。贴合板条1221上具有贴合面。连接螺栓1211的一端与贴合板条1221的一端为一体成形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联接杆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以下通过五个具体实施例给予说明。

    联接杆第一实施例

    如图7所示,贴合板条1221的轴线与连接螺栓1211的轴线可以为不重合,即两个轴线之间具有间距。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实际生产中,可以不用区分第一面板以及第二面板,将联接杆的固定座设置在面板内侧相同的位置,当贴合板条1221连接在固定座上时,可以利用贴合板条1221的轴线与连接螺栓1211的轴线之间的间距将第一面板上的贴合板条与第二面板上的贴合板条相互错位,从而使第一联接杆能够恰好与第二联接杆贴合。本实施例中,在贴合板条1221的贴合面上还设有多个并排的凸棱1221a,并且多个并排的凸棱1221a的设置方向与贴合板条1221的轴线垂直。由于设置了多个并排的凸棱1221a,使得第一、第二联接杆之间能够产生相互咬合效应,从而不会使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产生滑动。当多个并排的凸棱1221a的数量足够多时,其密度变得足够大,这样可以在安装时根据不同厚度的门任意调整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的间距,并且几乎可以达到无级调整,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广泛的应用。

    联接杆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在贴合板条1221上与贴合面相对的另一面上也设有多个并排的凸棱1221a,此处的多个并排的凸棱1221a的作用是可以在螺栓顶触时与螺栓的顶触面或者锁体上通孔的边缘产生良好的摩擦,进一步提高了安装的牢固度。

    联接杆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贴合板条1221的贴合面上设有具有一定间隔的凸缘1221b,凸缘1221b的咬合作用较强,但是由于凸缘1221b之间具有一定间隔,并且当间隔过大时只能实现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间距的级别性咬合调整。

    联接杆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贴合板条1221的贴合面上设有多个凸台1221c和凹陷1221e。在第一、第二联接杆贴合时,一个联接杆贴合面上凸台1221c可以嵌入对面另一个联接杆贴合面上的凹陷1221e,因此,本实施例也具有良好的咬合作用。

    联接杆第五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上述四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贴合板条的轴线与连接螺栓的轴线相重合。图中示出了两个联接杆相互贴合的状态,假设其中一个是第一联接杆12,另一个第二联接杆22。第一联接杆12的贴合板条1221为两条,且相互平行设置并于固接连接螺栓1211的一端处相互连接,构成具有间隔空间的“U”字形贴合板条。第二联接杆22的贴合板条2221为一条且呈直线形,其厚度与“U”字形贴合板条的两个贴合板条1221之间的间距相匹配,能够插入该两个贴合板条1221之间。这种方式如同螺栓、螺母的配合,在安装时,需要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上。为提高贴合的牢固度,还可以在两个贴合板条1221的相向表面上以及贴合板条2221的贴合面上设置多个并排的凸棱。

面板内侧联接的门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面板内侧联接的门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面板内侧联接的门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面板内侧联接的门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板内侧联接的门锁.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板内侧联接的门锁,其包括安装状态扣设在门体表面的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以及锁体,第一面板的内侧表面固设第一联接杆;第二面板的内侧表面固设第二联接杆;锁体上开设有穿过锁体的通孔;锁体的侧板上设有螺孔;第一联接杆及第二联接杆穿入所述通孔并重叠贴合在锁体内;紧固螺栓顶触在第一联接杆及第二联接杆的贴合处。本实用新型通过预先设置在两个面板内侧的连接杆以及在锁体的用于安装的侧板上设置的螺栓,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