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支撑公路或马路上的设施,例如人孔盖、栅栏、或检查井盖的支撑架。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盖的标准类型的支撑架均包括垂直壁,在其底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凸缘。还设置有向内延伸的装置来支撑盖。
当道路初步建造完毕时,支撑架可通过其凸缘支撑到混凝土的人孔的环形梁之上。然后涂覆道路表面材料,在这之后,支撑架必须被重新定位以保证盖能够与已完成的道路表面保持齐平。但是这需要先挖出支撑架周围的道路表面材料,才能调节支撑架的高度,然后再把支撑架周围填平(补坑)。显然,由于该方法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进行必要的道路表面修补,因而不太可取。
在重铺路面时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支撑架在铺路机到达之前是突出地,因此支撑架需要再次挖掘、再次定位、以及在周围进行补坑作业。
已知的,瑞典说明书第384,238中披露了一种用于人孔盖的支撑架,该支撑架在垂直壁的顶端,而非在该垂直壁的底端包括向外延伸的凸缘。支撑架的壁通过可伸缩的连接件而连接到人孔的环形梁上,并且该向外延伸的凸缘通过与路石或其他表面材料的接合而支撑该支撑架和盖。支撑架临时支撑到所需的最终高度之上,当进行表面操作时,该支撑架被按压到所需的高度。
该现有技术中披露的支撑架虽然可能不需补坑作业,但是支撑架的结构受到限制,因而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自调节”其高度的用于公路设施的人孔盖及其类似的支撑架。
为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用于在铺设表面上支撑物件,该支撑架包括围绕开口的壁部,开口的横截面与要支撑的物件相匹配;向外延伸的凸缘,从壁部的一端突出;以及向内延伸的支撑装置,当壁部的一端位于最上端时,利用与壁部的一端齐平的顶部表面支撑物件,当壁部的另一端位于最上端时,利用与壁部的另一端齐平的顶部表面支撑物件。
该支撑架既可作为普通支撑架,通过其向外延伸的凸缘安装到人孔的环形梁上,也可作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用于定位。
优选地,该支撑架由球墨铸铁一体制成。使用该材料的优点在于:首先,会比通常使用的铸铁更轻;其次,该球墨铸铁可加工到非常高的公差,因而可与相匹配的盖(该盖优选也由球墨铸铁制成)精确配合;第三,不易受材料特性变化的影响,例如,在使用铸铁加工后,通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来消除应力,因此该球墨铸铁制成的支撑架更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无论是首次铺设路面还是再铺路面,都会“浮动”到新铺设的路面材料上。此外,支撑架能够自调节,也就是说,支撑架可调整其位置以占据空腔或环绕路面形状。因此,无需再进行使用传统形式的支撑架时所必须的补坑工作。而且,支撑架与人孔盖周围的完工后路面会非常平整。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将在以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从图1中的II-II线截得的剖视图;
图3和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及断面立体图;
图5为从图4中的V-V线截得的剖视图;
图6为类似于图4的立体图,但示出了颠倒了的支撑架;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不完整立体图;
图8示出了图7所示实施例中采用的横向杆;以及
图9为从图8中的IX-IX线截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以下部分中,将仅讨论用于盖的支撑架,但是可以理解,该支撑架还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公路或马路设施。同样的,以下部分仅以该支撑架设置在道路表面上为例进行描述,但是可以理解,该支撑架也可设置在其他表面,例如运动场等铺有混凝土、沥青、柏油、或其他铺路石的地面。
参照图1和图2所示,用于圆形人孔盖的支撑架包括垂直壁部10,在该垂直壁部10的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缘11。三个向内延伸的突出部12、13、14在壁部10上形成。每一个突出部12、13、14都具有斜面,例如,突出部12上的斜面15、16、17、18,因此这些突出部在壁部10的中间部分较宽,而两头部分较窄。这样,相邻的一对突出部可限定出一个凹槽,该凹槽用于容置要配合到框架上的盖(未示出)上形成的配合凸块。如图1、2所示,当支撑架以最上端的凸缘11安装时,盖上的凸块与突出部12的斜面15、16相接合,并与突出部13、14的相应斜面相接合。另一方面,当支撑架在相对的方向安装时,就会与斜面17和18相接合。
当支撑架以最上面的凸缘11接合时,如图1、2所示,在道路初步建造完毕的情况下,支撑架由砖块、木料、或其他类似的临时支撑装置构成的填料(未示出)而支撑在混凝土的人孔的环形梁19上。该支撑架支撑在完全低于路面最终高度的位置。形成顶层表面的铺路石层20通过各种类型的铺路机(未示出)铺设到道路的表面,此时,填料将框架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人孔盖之前就已放置到突出部12、13、14上。当铺路机压过支撑架之后,铺路石层20将围绕在支撑架周围,而且将会被挤压到凸缘11之下。新铺设的铺路石20然后通过压路机(未示出)被滚压,该滚压过程使得铺路石被推入到凸缘11之下,因而将支撑架“漂浮”而离开填料。从而,压路机的辊子通过滚压可将盖和支撑架抬高到适当的高度。此外,由于该“漂浮”或“自调节”作用,盖可自动调整其位置而占据道路上的空腔。
当重铺路面时,同样采用类似的方式,支撑架可以像从瓶颈中拔出软木塞一样而抬高到原先的路面之上。因此,无论是初次铺设还是重新铺设路面,人孔盖和支撑架的位置都能通过单独而简单的操作来实现而无需之后的补坑工作。此外,无论支撑架是初次安装还是后来的重新定位,人孔盖和支撑架的定位在压路机到达之前无需精度很高,因为,当压路压过人孔盖和支撑架时,如果发现人孔盖过高或过低时,可简单地完成人孔盖的重新定位,因为此时周围的路面材料还相当松软。
如需要,可以在支撑架周围间隔设置锥形凸耳,例如在凸缘11的下侧和壁部10的外侧之间延伸的凸耳21。当铺路石被碾压的时候,这些凸耳的最外面的斜面会压到铺路石19下面的更加坚硬层20a,以减少凸缘11传递到铺路石19的负载比例。这样,即可使用较窄的凸缘。
当图1和图2中所示类型的支撑架用于正方形的或矩形的盖时,必须在邻近每个拐角处都要能支撑该盖。这需要设置四个与支撑架的各个拐角相邻的凹槽。可选择地,在支撑架的两个相对侧设置两个凹槽,每一个凹槽的长度可允许沿着盖的两个相对侧边的相对应的凸块伸入。此种结构的优点在于,盖仅需支撑在该两个相对的侧边,因此,该细长的支撑架可通过一排盖来覆盖,并且无需在两个邻近的盖的接缝下方加设横向杆。
用于该多个盖排布的支撑架优选包括多个单元,各个单元之间的接头与各个盖之间的接头相符。图3还示出了多支撑架,该多支撑架由两个U形端部23、24组成,每一排的端部,都可用于支撑盖(未示出),该多支撑架还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中间单元,每一个中间单元在开口的各个侧面由两组单独部件25a、25b和26a、26b组成。因此支撑架可支撑起四个盖。
图4与图5详细示出了单元23与中间单元25a之间的连接。如图5所示,凸耳27在单元23的壁部28的外侧形成,并位于向外延伸的凸缘29之下。凸耳27紧邻中间单元25a上相应的凸耳,并通过两个销子30和31而连接起来。
单元23和中间单元25a的壁部内侧形成有相应的突出部32和33。这两个突出部32和33紧靠在一起以形成与图2中所述的突出部12的形状类似的突出部,该突出部32具有两个斜面34、35,同样突出部33也具有两个斜面36和37。
突出部32与邻近单元23的拐角处形成的突出部38相配合,以形成凹槽,从而可使得盖上的凸块配合到该单元23中。突出部33与中间单元25a的另一拐角处形成的突出部39相配合,以形成凹槽,从而使得盖上的凸块可配合到该中间单元25a中。类似地,在其他拐角和单元之间的连接处也形成有突出部,以与盖上相应的凸块相配合。安装过程如上所述,支撑架将配合到人孔的环形梁40上。
图3至图5所示的支撑架是以图1和图2中所示的方式,将向外延伸的凸缘29设置在人孔的环形梁上。图6示出了另一种单元23和中间单元25a的连接。在以图4所示的方式进行使用时,该支撑架的尺寸必须保证壁部28能够安放到人孔的环形梁40之上,而以图6所示的方式进行使用时,该支撑架必须设置另外的连接件42。该连接件42通常具有T形截面,该T形截面的杆部设置在凸缘29的底部和人孔的环形梁40的顶部之间。该T形截面的横杆部与支撑架的内表面以及人孔的环形梁的内表面邻接,该横杆部的两端用于补偿支撑架与环形梁的尺寸上的差异。
实际上,填料(未示出)将进入到凸缘29与连接件42之间和/或连接件42与环形梁40之间,用于把盖垫到所需的路面铺设高度。当图1和图2中所示的支撑架以凸缘11的下方接合时,也需设置与连接件42类似的连接件。
参照图7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用于与盖上的凸块或盖接合的突出部也可以凸肩替代,该凸肩围绕支撑架的整个内周面设置。图7所示的支撑架可与一排矩形盖配合使用,并由参照图4和5所述的相互连接的单元形成,包括壁部44和向外延伸的凸缘45。在壁部44的一半高的位置上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凸肩46,该凸肩46具有可选择支撑的表面47和48,用于通过凸缘连接到其上的壁部的一端及另一端分别支撑该盖平面。
向内延伸的突出部49在凸肩46上的邻近支撑架的其他单元的连接处形成。该突出部可选择形成挂钩50和51,用于与图8所示的横向杆55的一端上的凹槽52接合(如图9所示),从而利用该支撑面47或48中任何一个处于上部的表面来支撑该横向杆。该横向杆的另外一端与支撑架另外一边上的相应突出部接合。该横向杆的使用,例如杆55,在盖被移动时,可以被移动从而使一排盖中的每一个盖的外围都能够得到支撑。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实施例中,支撑架优选由球墨铸铁一体制成。盖也由球墨铸铁制成,以确保两个部件可以紧密地安装在一起。尽量避免盖在支撑架中横向移动或是摆动是非常重要的。可选择地,其他的材料,例如铸铁或塑料也可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