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抗滑锚的斜拉桥索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拉桥拉索用索鞍,特别是带防滑锚具的索鞍。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斜拉桥拉索一般采用塔上索鞍支撑,由于结构原因,在建造和营运中不可避免带来塔两侧拉索受力不平衡,因此对索鞍段的拉索要限制,即必须有抗滑锚。为解决现有整束拉索穿过斜拉桥索鞍时存在的索鞍内灌注浆困难、索与索之间容易打绞、受力情况很差;换索时必须将索从索鞍的两头整体割断、因而需要有大型的设备,施工不方便、成本高的问题,申请人于2003年提出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带抗滑锚的矮塔斜拉桥索鞍”专利号:03261531.0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但该技术方案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由于抗滑锚是机械抗滑,必须夹持钢绞线,虽然其夹持的力较小,但总有一定的力,对施工要求很高,如果在施工中操作不好,就会影响到拉索的疲劳性能;(2)、抗滑锚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地技术问题是:本申请人上述“带抗滑锚的矮塔斜拉桥索鞍”实用新型专利所存在的施工要求很高、容易影响到拉索的疲劳性能、成本偏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施工更简便、安全可靠、且成本较低的带有抗滑锚的斜拉桥索鞍。
解决其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抗滑锚的斜拉桥索鞍,包括索鞍及位于两端的抗滑锚具,所述的索鞍由2~120根钢绞线组成的拉索及与组成拉索的钢绞线根数对应相同的2~120根分丝小弯管组成,拉索的各根钢绞线各自穿过与之对应的分丝小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滑锚具由垫板、与垫板相连的抗滑锚固筒、位于抗滑锚固筒内的密封垫以及灌注在抗滑锚固筒内的握裹剂构成,组成拉索的各根钢绞线均匀分散地穿过抗滑锚固筒。
由于本实用新型之带有抗滑锚的斜拉桥索鞍是对本申请人已有实用新型专利“带抗滑锚的矮塔斜拉桥索鞍”的进一步改进,因而,该索鞍除具有现有“带抗滑锚的矮塔斜拉桥索鞍”所具有的容易穿索、施工便利,钢绞线不相互挤压,受力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方便换索及单根调索等优点外,还具有施工操作更方便、成本较低,能改善拉索的抗疲劳性能,抗滑性能可靠的特点。这是由于本实用新型之带有抗滑锚的斜拉桥索鞍的抗滑锚具内采用环氧砂浆或水泥砂浆或环氧砂浆和水泥砂浆的混合物组成的握裹剂锚固钢绞线代替机械夹持钢绞线,拉索的各根钢绞线在抗滑锚筒内是均匀分散的,各根钢绞线的表面均与握裹剂接触,各根钢绞线受到的握裹力很均匀,因而提供给整个抗滑锚块的抗滑力是均匀可靠的,使拉索的抗疲劳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带有抗滑锚的斜拉桥索鞍”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A-A剖视图;
图3: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带有抗滑锚的斜拉桥索鞍”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带有抗滑锚的斜拉桥索鞍,包括索鞍及位于两端的抗滑锚具,所述的索鞍由31根钢绞线组成的拉索1及与组成拉索1的钢绞线根数相同的31根分丝小弯管6组成,拉索1的各根钢绞线各自穿过与之对应的分丝小弯管6,所述的抗滑锚具由垫板5、与垫板5通过螺栓7相连的抗滑锚固筒4、位于抗滑锚固筒4内的密封垫2以及灌注在抗滑锚固筒4内的握裹剂3构成,拉索1的各根钢绞线均匀分散地穿过抗滑锚固筒4,拉索1的各根钢绞线表面均与握裹剂3均匀接触。图中,8是所述抗滑锚固筒4的加强筋。
所述的握裹剂3可以是环氧砂浆或水泥砂浆,也可以是环氧砂浆和水泥砂浆的混合物等以及其他能与钢绞线产生较好握裹力的物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变换,所述组成拉索1的钢绞线根数及与之对应相同的分丝小弯管的根数可以根据施工需要而改变,一般为2~120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