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轨。
背景技术
铁路运输具有输送人员能力强,运输货物单位成本低,速度快等特点,是许多国家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但每个乘坐过火车的旅客都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火车在正常运行时,车体始终存在着一种有节律的震动,这是由于在两根铁轨的接头处都留有一定宽度的间隙,以免温度变化产生地热胀冷缩使铁轨扭曲变形,由此造成车体出现了一种有节律的震动。由于在两根铁轨的接头处留有间隙,不仅限制了火车车速的进一步提高,火车在行进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还会造成火车上相关零部件的疲劳损伤,进而影响火车的正常运行。此外,车体有节律的震动也使得乘坐火车的乘客夜晚休息不好,容易感觉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弱或消除火车在行进时车体出现有节律震动的铁轨。
本实用新型的铁轨,包括多个串联的导轨,导轨之间留有间隙,每个所述导轨的左、右两端分别为与相邻导轨相互配合的交错插接形。
本实用新型的铁轨,其中所述相邻导轨两端部的俯视图为分别为形和形。
本实用新型的铁轨,其中所述导轨位于外侧凸出端的宽度大于相邻导轨内侧凸出端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铁轨,其中所述外侧凸出端的宽度为所述内侧凸出端宽度的1.2-2.0倍。
本实用新型的铁轨,其中所述外侧凸出端的宽度为所述内侧凸出端宽度的1.5倍。
本实用新型的铁轨,其中所述相邻导轨两端部的俯视图分别为形和形或形和形。
本实用新型的铁轨,其中所述形和形端部与所述导轨长边之间夹角为30°-40°。
与现有的铁轨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铁轨在使用时,其每个导轨的左、右两端分别为与相邻导轨相互配合的交错插接形。当火车的车轮通过两个导轨之间的间隙时,车轮会交替与两个导轨的两端的上端面相接触,使得车轮的最底端不会仅仅与导轨之间的间隙接触,从而减弱或消除了火车在行进时车体出现有节律震动的现象,从而可使火车车速得以进一步提高,还可避免或减轻火车上相关零部件的疲劳损伤,进而可保证火车的正常运行。此外,由于车体消除或减少了有节律的震动,也使得乘坐火车的乘客夜晚能够好好的休息,不会感觉疲劳。
本实用新型的铁轨的其他细节和特点可通过阅读下文结合附图详加描述的实施例便可清楚明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铁轨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铁轨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铁轨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铁轨处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铁轨,
包括多个串联的导轨1,导轨1之间留有间隙,每个导轨1的左、右两端分别为与相邻导轨1相互配合的交错插接形。相邻导轨1两端部的俯视图为分别为形和形。导轨1位于外侧凸出端2的宽度大于相邻导轨1内侧凸出端3的宽度。外侧凸出端2的宽度一般为内侧凸出端3宽度的1.5倍。或者是外侧凸出端2的宽度为内侧凸出端3宽度的1.2-2.0倍。两根铁轨接头处预留的间隙,可以根据导轨1的长度和制造导轨1的材料的热胀冷缩系数等数据计算确定。令位于双铁轨外侧的外侧凸出端2的宽度大于内侧凸出端3的宽度,是由于目前火车车轮的宽度标准不一,考虑到两根铁轨接头处的承载需要,应使位于双铁轨外侧的外侧凸出端2的宽度大于内侧凸出端3的宽度。
采用图1、图2和图3所示的铁轨,两个导轨1之间的间隙为形,当火车的车轮通过形间隙时,车轮会交替与两个导轨1的形间隙两端的外侧凸出端2和内侧凸出端3的上端面相接触,使得车轮的最底端不会仅仅与接缝接触,从而减弱或消除了火车在行进时车体出现有节律震动的现象。
如图4、图5或者图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铁轨,也可以是包括多个串联的导轨1,导轨1之间留有间隙,每个导轨1的左、右两端分别为与相邻导轨1相互配合的交错插接形。导轨1两端部的俯视图分别为形和形或形和形,形和形端部与导轨1长边之间的夹角为30°-40°。
采用图4、图5或者图6、图7所示的铁轨,两个导轨1之间的俯视间隙为/形,或者是>形(图中未画出),当火车的车轮通过两个导轨1之间的/形或<形(图中未画出)间隙时,车轮会交替与两个导轨1的/形或>形间隙两端的导轨1的上端面相接触,使得车轮的最底端不会仅仅与间隙接触,从而减弱或消除了火车在行进时车体出现有节律震动的现象。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