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钮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钮构造,特别是指一种兼具有横向与纵向调整功能,且构造简单的门钮构造。
背景技术
早期的门钮结构通常无法调整,因此,当门钮装设于门板与门框后,一旦产生偏斜误差,导致门板无法关上或顺利操作时,则必需再修改门钮安装的位置,或藉由刨削、敲打门板加以解决,如图1所示,该门钮10主要是由一轴枢座11、一基座体12、二基套13、二调节套14、二调整轴栓15及二锁掣元件16所组成,其中,该轴枢座11与基座体12藉由二调整轴栓15上下相互轴枢串接,并藉由旋转调整轴栓15带动调节套14作偏心转动,并透过基座13掣动基座体12,以调整修正基座体12与轴枢座11即门板与门框启闭的间距。
该前述专利案虽具有调整门板与门框启闭的间距以解决习知结构的问题,但仍有下列尚待改良之处:
1.该门钮10的调整轴栓15需设外柱端151与凸形顶掣部152,藉以与轴枢座11的穿置孔111二端相互撑抵而稳定该调整轴栓15,另需于中段设有一啮掣槽153,以供轴枢座11锁入锁掣元件16与之啮合固定,故其调整轴栓15结构较为复杂,且需多道加工程序,制作成本较高。
2.该门钮10仅具有横向间距的调整功能,而无纵向的调整功能,因此,若门板与门框在纵向间距产生偏差时,同样会存在习知结构需修改门钮安装位置或刨削、敲打门板,方能解决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钮构造,其可调整横向间距及纵向间距,且调整轴杆的构造简单,生产制造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门钮构造,该门钮具有一轴枢座与一基座体,该轴枢座中间形成有一凹部,其上下端各对称形成有一轴枢部,该等轴枢部间设有纵向的穿置孔,且轴枢部侧边设有锁掣孔,可供锁设一锁掣元件,该基座体中间凸设有一枢结部可容入轴枢座的凹部中,且枢结部设有一纵向地轴枢孔,同时,该枢结部侧边设有一基板部;其特征在于:该轴枢座,其轴枢部至少一穿置孔的外侧端具有一较大孔径的容置槽;二轴套,分别套设定位于基座体的轴枢孔上下端,其上更分别贯设有一纵向的通孔;一轴垫,其中央具有一通孔,侧身设有一剖沟,使该通孔可被弹性外撑扩张,且该轴垫外周缘恰可从轴枢座上端的容置槽穿伸定位于内侧端的穿置孔中;一调整轴杆,具有一段预定长度的偏心卡合部及一较大的调整头部,且于调整头部与卡合部间形成有一杆径略小于卡合部的颈部,恰可供轴垫弹性外撑扩张卡合定位于颈部处,并使调整轴杆的卡合部可分别上下贯穿套合于该等轴套的通孔,同时,其调整头部置于轴枢座上端容置槽中与轴垫相互压抵,且调整头部恰可受轴枢座相对轴枢部上的锁掣元件予以锁抵固定。
该轴枢座的轴枢部容置槽内壁缘设有内螺牙,使其下端容置槽可供锁设一调整栓体,该调整栓体内侧端设有一较小径的顶撑部,可随基座体于纵向调整时,而容伸于容置槽的穿置孔中,另,该下端轴枢部的穿置孔内侧穿伸定位有一轴垫,可供调整轴杆末端穿伸轴设及抵撑其上相对的轴套,且轴垫底端可受调整栓体的顶撑部向上顶撑连动其上的轴套,据以纵向调整位移该基座体。
该轴枢座的容置槽封设有一封盖。
该调整轴杆的调整头部外周缘具有复数纵向的卡掣沟,可供锁掣元件锁抵定位。
该调整轴杆的卡合部为一呈具偏心圆弧的导柱,使其可与轴套相互套合定位。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门钮构造,不仅可藉由旋动调整轴杆控制轴枢座与基座体即门框与门板启闭的横向间距,更可藉由旋动调整栓体同时控制轴枢座与基座体即门框与门板启闭的纵向间距,且调整轴杆的构造简单,生产制造容易,整体确具极佳的实用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门钮的局部侧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门钮的外观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门钮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门钮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门钮的横向调整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门钮的纵向调整动作示意图。
符号说明
习知结构
10......门钮 11......轴枢座
111......穿置孔 12......基座体
13......基套 14......调节套
15......调整轴栓 151......外柱端
152......顶掣部 153......啮掣槽
16......锁掣元件
本实用新型
20......门钮 30......轴枢座
31......凹部 32......轴枢部
33......穿置孔 34......锁掣孔
35......锁掣元件 36......容置槽
37......封盖 40......基座体
41......枢结部 42......轴枢孔
43......基板部 50......轴套
51......定位缘 52......通孔
60......上轴垫 61......通孔
62......剖沟 63......定位缘
70......调整轴杆 71......卡合部
72......调整头部 73......栓孔
74......卡掣沟 75......颈部
80......下轴垫 81......槽孔
82......定位缘 90......调整栓体
91......顶撑部 a......门框
b......门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4,为本实用新型门钮构造的较佳实施例,该门钮20大致具有与习知构造雷同的一轴枢座30与一基座体40,该轴枢座30中间形成有一凹部31,其上下端各对称形成有一轴枢部32,该等轴枢部32间设有纵向的穿置孔33,且轴枢部32侧边设有与穿置孔33相通的锁掣孔34,可锁设锁掣元件35,该基座体40中间凸设有一枢结部41可容入轴枢座30的凹部31中,并与上枢轴部32形成有一可位移的间距“d”,且枢结部41设有一纵向的轴枢孔42,同时,该枢结部41侧边设有一基板部43;其中:
该轴枢座30,其轴枢部32的穿置孔33外侧端各具有一较大孔径且具螺牙的容置槽36,该轴枢部32二端侧面各嵌设有一封盖37,可用以封闭二端容置槽36;
二轴套50,其一端各径向延伸有一较大径的定位缘51,可分别藉以套设定位于基座体40的轴枢孔42上下端,其上更分别贯设有一纵向的通孔52;
一上轴垫60,概呈管状体,而于中央形成一通孔61,于侧身设一剖沟62,再于一端径向延伸一较大径的定位缘63,使该上轴垫60可从轴枢座30的容置槽36穿伸定位于内侧端的穿置孔33中,且该通孔61可藉由剖沟62向外弹性撑开扩张;
一调整轴杆70,具有一段预定长度且中段呈具偏心圆弧导柱的卡合部71,并于一端设有一较大径的调整头部72,该调整头部72顶端具有一栓孔73,其外周缘设有复数纵向的卡掣沟74,且与卡合部71间形成有一杆径略小于卡合部71的颈部75,使该上轴垫60向外弹性外撑扩张后,而可卡合定位于颈部75位置,并使调整轴杆70的卡合部71可分别上下贯穿套合于上、下轴套50的通孔52中,同时,该调整头部72恰可置于轴枢座30的容置槽36中与上轴垫60的定位缘63顶面相互压抵,再藉其卡掣沟74供上端轴枢部32上的锁掣元件35锁抵固定;
一下轴垫80,概呈管状体,而于中央形成有一槽孔81,且于一端径向延伸有一较大径的定位缘82,使该下轴垫80恰可穿伸定位于轴枢座30下端轴枢部32的穿置孔33中,并藉槽孔81与调整轴杆70末端穿伸轴设,再藉定位缘82的顶面支撑上方轴套50的定位缘51;
一调整栓体90,与轴枢座30的容置槽36相互锁设,且于内侧端设有一较小径的顶撑部91,可随基座体40于纵向调整时,该顶撑部91恰可容伸于容置槽36的穿置孔33中,而与下轴垫80底端缘相互作为一顶撑的型态;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各构件的构造、位置及其相互连接关系的概述;现将本实用新型各元件的动作及其所预期达成的功效陈述如后:
本实用新型的门钮可供横向与纵向调整,将其分述如下:
(一)横向调整:请再配合图5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的门钮20安装于门框a与门板b后,若该门板b与门框a在闭合时,其横向间距过大或不吻合无法关闭时,使用者可将门钮20的轴枢座30上端轴枢部32的封盖37取下,利用内六角扳手调整工具(图中未示)置入调整轴杆70上方的栓孔73中,再往预定方向旋调调整轴杆70,此时,即可藉由调整轴杆70的卡合部71同步连动上、下轴套50作偏心转动,而带动被上、下轴套50限位的基座体40作一横向偏摆动作,并使结合于基座体40上的门板b可产生横向运动,而可藉此调整控制门板b与门框a间的横向间距“h”,以达到最佳的闭合效果。
(二)纵向调整:请再配合图6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的门钮20安装于门框a与门板b后,若该门板b与门框a在闭合时,其纵向间距过大或不吻合无法关闭时,使用者可将门钮20的轴枢座30下端轴枢部32的封盖37取下,利用内六角扳手调整工具(图中未示)将调整栓体90往预定方向旋调,此时,即可藉由调整栓体90顶端的顶撑部91向上抵顶下轴垫80的底端缘,再藉下轴垫80上方的定位缘82顶撑下轴套50的定位缘51,即可藉以连动基座体40与结合其上的门板b向上纵向位移,而可达到调整控制门板b与门框a间的纵向间距“d”,以产生最佳的闭合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特色与可达成的功效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门钮20兼具有横向与纵向的调整功能,可使门板b与门框a达到最佳的闭合效果。
2、本实用新型可以一调整轴杆70直接动作上、下轴套50,使基座体40旋转偏摆调整时,能产生灵活枢转及稳定确实的功能,且构造简单,生产组装均较为容易。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故举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