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立柱的混凝土空心砌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包裹立柱的混凝土空心砌块。
背景技术
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基本结构部分(《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国家标准——GB 8239-1997)包括壁和肋,它的主要用途是砌筑墙壁,其一个主要地优点就是施工方便。但是它仍然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在墙壁的砌筑过程中需要浇注立柱,则需要另加安装专门的模板,而在砌筑好的墙壁上加装模板是一件困难而麻烦的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在于弥补以上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不需要另加安装专门的模板,就可以浇注立柱的,从而提高施工效率的一种包裹立柱的混凝土空心砌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包裹立柱的混凝土空心砌块,包括:左壁(1)、右壁(2)、肋(3),其特征在于:在砌块的一端连接有直立的柱壁(4),这些柱壁(4)中:其壁面有的与肋(3)平行,有的与壁平行。即这些增加的“壁”,它们互相垂直而组成一个直立的不完整的“空心柱筒”,以便在施工中用于包裹立柱,这些直立的柱壁(4)就成了已经与墙壁一体的浇注混凝土柱的“模具”板。这样就省略了加模具的工序,也就没有了加装模板的困难和麻烦。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由于砌块上的左壁(1)、右壁(2)和柱壁(4)都是预先在工厂采用模具大批量制造的,所以在制造时,可以预先采用水泥砂浆在板材制的另一个小模具上浇注这个壁面层,待其成型后,再放入模具中定位并浇注混凝土的壁和肋,使这个水泥砂浆的壁面层成为混凝土的壁的外表面,由于水泥砂浆颗粒比较细,所以其形成的表面层是比较光滑的,这在施工中可以省略或者减少粉刷操作。这样的外表面可以是光滑的平面也可以制出凸起的条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剖视)。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4也为图2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左壁,2.右壁,3.肋,4.柱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左壁(1)、右壁(2)、肋(3)所组成的结构就是一个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基本结构(《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国家标准——GB 8239-1997)。其结构中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在砌块的一端连接有直立的柱壁(4),这些柱壁(4)中:其壁面有的与肋(3)平行有的与壁平行。这样就好象在砌块的一端增加了几个新的“壁”或“肋”,这些新的“壁”或“肋”的结构组成也与原有的壁和肋一样,它们互相垂直而组成一个直立的不完整的“空心柱筒”,这种直立的不完整的“空心柱筒”就可以在施工中用于包裹立柱,成为已经与墙壁一体的浇注混凝土柱的“模具”板。这样就省略了加模具的工序,也就没有了加装模板的困难和麻烦。
由于砌块一般都是预先在工厂采用模具大批量制造的,所以在制造时,可以预先采用水泥砂浆在板材制的另一个小模具上浇注这个壁面层——即左壁(1)、右壁(2)和柱壁(4)上外表面的一层薄薄的壁面层,待其成型后,再放入模具中定位并浇注混凝土的壁和肋,使这个水泥砂浆的壁面层成为它们混凝土的外表面,由于水泥砂浆颗粒比较细,所以其形成的表面层是比较光滑的,这在施工中可以省略或者减少粉刷操作。这样的外表面可以是光滑的平面也可以制出凸起的条纹。
为了进一步说明柱壁(4)的不同的结构状态,附图上列出了三种结构示例:
图1和图2所示的是:一个柱壁(4)的壁面与肋(3)平行,且其宽度与肋(3)相近,另两个柱壁(4)的壁面与壁平行,其宽度则仅仅相当与前者的一半。很显然,如果把两个这样的砌块头对头地连接在一起,这些柱壁就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四方的立柱筒,从而用于浇注立柱。
图3所示的是:一个柱壁(4)的壁面与肋(3)平行,另一个柱壁(4)的壁面与壁平行,且它们的宽度相同并与肋(3)相近。同样,如果把两个这样的砌块头对头地连接在一起,这些柱壁就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四方的立柱筒,从而用于浇注立柱。
图4上则有两个与肋平行的柱壁,同时又有一个与壁平行的柱壁,而且它们的宽度相等,已经基本“围”成了一个立柱筒,如果在其空缺的一边连接一个普通砌块,则就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立柱筒。
采用上面不同的柱壁结构的砌块以及普通砌块进行不同的组合,可以用于浇注不同位置的立柱:两道平行连续的墙壁之间夹住的“墙中柱”,两道互相垂直的墙壁之间的“角柱”、“丁字形夹柱”、“十字形夹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