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深井气动采油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油设备,特别是指一种油田深井气动采油泵。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较普遍的油田采油机械设备,体积庞大而笨重,投资成本高,采油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油田深井气动采油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油田深井气动采油泵,组成有壳体,所述的油田深井气动采油泵还含有气动元件、主轴、扶正杆,所述的气动元件套装在主轴上,所述的主轴和扶正杆固定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内有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的主轴是空心的,其内壁设置有空心递进式螺旋双叶片,其一端采用八字型内置叶轮腔头。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动元件是由圆周均匀分布的用金属铸成的曲形叶片组成的转子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气管道的出气孔正对着气动元件的曲形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外表面装有两个密封环。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采油泵体积小,动力源使用工业压缩气体,不会产生电火花、电磁场等,在易燃易爆的深油井底部工作情况下,运行安全可靠,效率高,易制造,投资小;
2、可省去地面采油驱动机械,并代替油井现有采油泵,使地面井口密封性强,不易造成原油泄漏,维护方便;
3、本气动采油泵型号大小,可根据油井管内径粗细,多型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深油井气动采油泵总成示意图;
图2为复合型空心轴总成示意图;
图3为气动元件总成示意图;
图4为气动采油泵安装于油井套管底部状况和工作示意图。
图示说明
1......主轴 2......密封件 3......进气管 4......进气孔
5......键 6......气动元件 7......前压盖 8......前端盖
9......前轴承 10......进油 11......内置叶轮腔头 12......排气管
13......排气孔 14......壳体 15......密封圈 16......后端盖
17......后压盖 18......后轴承 19......出油孔 20......螺旋双叶片
21......曲形叶片 22......扶正杆 23......出油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组成有有壳体14、气动元件6、主轴1和扶正杆22,壳体14有前端盖8和后端盖16,两端盖分别装有轴承,轴承处分别装有压盖,用螺栓固定在端盖上。壳体14内安装有主轴1,主轴1是一个空心钢管铸造,管内壁设置由递进螺旋式双叶片20;主轴1一端连接于后轴承18上,并穿过后压盖17,轴承后压盖17内装有轴的密封件2,主轴1伸出端安装有出油阀23,其上设有出油孔19;主轴1另一端连接于前轴承9上,穿过前压盖7和前端盖8,主轴1此端是八字型内置叶轮腔头11,与进油口10相通,主轴1上套装有气动元件6,气动元件6是由圆周均匀分布用金属铸成的曲形叶片21组成的转子元件,用键5固定在主轴1上,一端用螺帽锁紧。壳体14内有进气管3和排气管12,进气管3的进气孔4正对着气动元件6地曲形叶片21。
当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如图4所示,采油泵的壳体14上下端均等距安装有耐腐蚀的密封圈15,使用一头固定于后端盖16上的多节垂直丝扣连接的扶正杆22,将采油泵安装至油井套管底部,扶正杆22上端固定于地面油井封盖上。由地面供给的气体通过供气管进入进气管3,由进气管3至进气孔4直接作用于气动元件6的曲形叶片上21,使之转动,而气体从排气孔13经排气管道排出;气动元件6带动主轴1旋转,油通过进油口10被吸进叶轮腔头11内,沿主轴1内的空心递进式螺旋双叶片20上升至出油阀23,从出油孔19喷出,完成抽油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