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支架控制阀组.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961804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20052477.6

申请日:

2004.07.26

公开号:

CN2723678Y

公开日:

2005.09.0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21D 15/48申请日:20040726授权公告日:20050907终止日期:20110726|||授权

IPC分类号:

E21D15/48

主分类号:

E21D15/48

申请人:

李文洁;

发明人:

李文洁

地址:

262400山东省昌乐县昌乐镇昌乐镇中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支架控制阀组,用于操作和控制液压支架及喷雾设备工作,主要由操作及控制液压支架的液压缸使用的换向控制阀和操作及控制液压支架的喷雾设备使用的喷雾控制阀组成。所说的换向控制阀和喷雾控制阀装配成一体,喷雾控制阀的两个控制腔和换向控制阀的两个工作接口分别有阀内通道对应连通。操作换向控制阀即可驱动喷雾控制阀开启或关闭,使喷雾与操作液压支架联动。使用该液压支架控制阀组,去掉了现有技术中喷雾控制阀与换向控制阀之间的高压管路,简化了液压支架管路系统,安装和使用更加方便快捷、简单易行;减少了液压支架管路系统的故障点,使液压支架工作更加安全可靠;可以有效地避免液压支架管路错接酿成事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液压支架控制阀组,包括操作及控制液压支架的液压缸使用的换向 控制阀和操作及控制液压支架的喷雾降尘设备使用的喷雾控制阀,其特 征在于所说的换向控制阀和喷雾控制阀装配成一体,喷雾控制阀的两个 控制腔之一和换向控制阀的工作接口A有阀内通道连通,喷雾控制阀的 两个控制腔中不与换向控制阀的工作接口A连通的一个控制腔和换向控 制阀的工作接口B有阀内通道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支架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换向控制 阀和喷雾控制阀是片式叠加控制阀。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支架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换向控制 阀和喷雾控制阀是嵌入式控制阀。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压支架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换向控 制阀是人力换向控制阀。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压支架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换向控 制阀是电液换向控制阀。

说明书


液压支架控制阀组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液压支架使用的阀组,尤其是操作及控制液压支架的液压缸以及液压支架的喷雾降尘设备使用的阀组,一种液压支架控制阀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领域的操作及控制液压支架的液压缸使用的换向控制阀组有片式叠加人力换向控制阀组和嵌入式电液换向控制阀组。与操作液压支架的液压缸联动的喷雾控制阀独立地安装在液压支架的另外的位置,其控制接口通过管路与液压支架的液压控制系统连接,接受液压支架液压控制系统的控制。操作及控制液压支架的液压缸使用的换向控制阀组和操作及控制液压支架的喷雾降尘设备使用的喷雾控制阀的这一组合方式增加了液压支架管路系统的复杂程度,也增加了液压支架地不安全因素。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操作及控制液压支架的液压缸使用的换向控制阀和操作及控制液压支架的喷雾降尘设备使用的喷雾控制阀的这一组合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将操作及控制液压支架的液压缸使用的换向控制阀和操作及控制液压支架的喷雾降尘设备使用的喷雾控制阀组合在一起的液压支架控制阀组。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液压支架控制阀组,包括操作及控制液压支架的液压缸使用的换向控制阀和操作及控制液压支架的喷雾降尘设备使用的喷雾控制阀,所说的换向控制阀和喷雾控制阀装配成一体,喷雾控制阀的两个控制腔之一和换向控制阀的工作接口A有阀内通道连通,喷雾控制阀的两个控制腔中不与换向控制阀的工作接口A连通的一个控制腔和换向控制阀的工作接口B有阀内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换向控制阀和喷雾控制阀是片式叠加控制阀。

    换向控制阀和喷雾控制阀是嵌入式控制阀。

    换向控制阀是人力换向控制阀。

    换向控制阀是电液换向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

    1、使用该液压支架控制阀组,去掉了现有技术中喷雾控制阀与换向控制阀之间的高压管路,简化了液压支架的管路系统,安装和使用更加方便快捷、简单易行。

    2、使用该液压支架控制阀组,减少了液压支架管路,从而减少了液压支架管路系统的故障点,使液压支架工作更加安全可靠。

    3、使用该液压支架控制阀组,可以有效地避免液压支架管路错接酿成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由两片片式叠加人力换向控制阀和一片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组成的片式叠加液压支架控制阀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M1-M1剖视图。

    图3:图1的M2-M2剖视图。

    图4:图1的M3-M3剖视图。

    图5:图1所示液压支架控制阀组的原理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由一组人力换向控制阀和一组喷雾控制阀组成的嵌入式液压支架控制阀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图6的M4-M4剖视图。

    图8:图6的M5-M5剖视图。

    图9:图6的M6-M6剖视图。

    图10:图6所示液压支架控制阀组的原理图。

    图11:本实用新型的由两片片式叠加电液换向控制阀和一片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组成的片式叠加液压支架控制阀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图11的M7-M7剖视图。

    图13:图11的M8-M8剖视图。

    图14:图11的M9-M9剖视图。

    图15:图11所示液压支架控制阀组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1、图2、图3、图4和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片式叠加液压支架控制阀组的一种结构。这一结构的片式叠加液压支架控制阀组包括一片未经改造的片式叠加人力换向控制阀(1)、一片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人力换向控制阀(2)、一片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3)和连接螺栓(4)。

    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人力换向控制阀(2)由阀体(5)、手柄(6)、销轴III(7)、压板I(8)、压板II(9)、销轴I(10)、销轴II(11)、挡圈I(12)、挡圈II(13)、推杆I(14)、推杆II(15)、导向套I(16)、导向套II(17)、密封件I(18)、密封件II(19)、挡板I(20)、挡板II(21)、导流套I(22)、导流套II(23)、密封件III(24)、密封件IV(25)、导流套III(26)、导流套IV(27)、阀芯I(28)、阀芯II(29)、阀座I(30)、阀座II(31)、钢球I(32)、钢球II(33)、弹簧座I(34)、弹簧座II(35)、弹簧I(36)、弹簧II(37)、螺套I(38)、螺套II(39)、导流套V(40)、导流套VI(41)等构成。其阀体(5)的叠加连接面上有与工作接口A(42)连通的阀内通道(43)和与工作接口B(44)连通的阀内通道(45)。

    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3)由阀体(46)、阀芯(47)、阀座(48)、挡板(49)、推杆(50)、导流套I(51)、导流套II(52)、密封件I(53)、密封件II(54)、密封件III(55)、密封件IV(56)、隔离套I(57)、隔离套II(58)、导流套III(59)、导流套IV(60)、螺套I(61)、螺套II(62)等构成。其阀体(46)的一侧有喷雾水进口C(63)、对侧有喷雾水出口D(64)。其阀体(46)的叠加连接面上有与控制腔I(65)连通的阀内通道(66)和与控制腔II(67)连通的阀内通道(68)。

    未经改造的片式叠加人力换向控制阀(1)、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人力换向控制阀(2)和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3)通过连接螺栓(4)装配成一体。阀内通道(43)与阀内通道(66)对应连通,阀内通道(45)与阀内通道(68)对应连通。

    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人力换向控制阀(2)的进流接口P(69)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进流管(70)连通,出流接口T(71)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回流管(72)连通。工作接口A(42)和工作接口B(44)通过管道或其它液压阀分别与液压支架的液压缸的两腔对应连通。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3)的喷雾水进口C(63)与采煤工作面喷雾水进流管连通,喷雾水出口D(64)通过管道与液压支架的喷雾降尘设备连通。

    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人力换向控制阀(2)的手柄(6)处于中间位置(图3所示位置)时,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人力换向控制阀(2)的弹簧座I(34)在弹簧I(36)的作用下推动钢球I(32)、阀芯I(28)、推杆I(14)轴向移动,钢球I(32)与阀座I(30)一端的锥面孔紧密接触实现密封,装配在推杆I(14)一端孔内的密封材料与阀芯I(28)的一端脱离接触解除密封。弹簧座II(35)在弹簧II(37)的作用下推动钢球II(33)、阀芯II(29)、推杆II(15)轴向移动,钢球II(33)与阀座II(31)一端的锥面孔紧密接触实现密封,装配在推杆II(15)一端孔内的密封材料与阀芯II(29)的一端脱离接触解除密封。工作接口A(42)和工作接口B(44)都通过出流接口T(71)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回流管(72)连通。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3)的控制腔I(65)通过阀内通道(66)、阀内通道(43)、工作接口A(42)、出流接口T(71)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回流管(72)连通,控制腔II(67)通过阀内通道(68)、阀内通道(45)、工作接口B(44)、出流接口T(71)也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回流管(72)连通。与工作接口A(42)和工作接口B(44)连接的液压缸不工作。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3)的控制腔I(65)和控制腔II(67)内的压力相等并且很低,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3)的阀芯(47)和推杆(50)所受的轴向力取决于喷雾水的压力而保持原工作状态不变,即阀芯(47)和推杆(50)不产生轴向移动,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3)不产生换向、不改变工作状态,与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3)的喷雾水出口D(64)连接的喷雾降尘设备不改变工作状态。

    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人力换向控制阀(2)的手柄(6)向右摆动至右工作位置时,手柄(6)通过压板I(8)、推杆I(14)、阀芯I(28)、钢球I(32)推动弹簧座I(34)压缩弹簧I(36)轴向移动,装配在推杆I(14)一端孔内的密封材料与阀芯I(28)的一端压紧接触实现密封,钢球I(32)与阀座I(30)一端的锥面孔脱离接触解除密封。工作接口A(42)通过进流接口P(69)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进流管(70)连通,而与出流接口T(71)及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回流管(72)断开。弹簧座II(35)在弹簧II(37)的作用下推动钢球II(33)、阀芯II(29)、推杆II(15)轴向移动,钢球II(33)与阀座II(31)一端的锥面孔紧密接触实现密封,装配在推杆II(15)一端孔内的密封材料与阀芯II(29)的一端脱离接触解除密封。工作接口B(44)通过出流接口T(71)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回流管(72)连通,而与进流接口P(69)及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进流管(70)断开。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3)的控制腔I(65)通过阀内通道(66)、阀内通道(43)、工作接口A(42)、进流接口P(69)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进流管(70)连通,控制腔II(67)通过阀内通道(68)、阀内通道(45)、工作接口B(44)、出流接口T(71)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回流管(72)连通。与工作接口A(42)和工作接口B(44)连接的液压缸向一个方向工作。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3)的控制腔I(65)内的压力高,控制腔II(67)内的压力低,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3)的推杆(50)推动阀芯(47)轴向移动,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3)开启,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3)的喷雾水进口C(63)和喷雾水出口D(64)导通,与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3)的喷雾水出口D(64)连接的喷雾降尘设备开始工作。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人力换向控制阀(2)的手柄(6)返回中间位置后,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3)保持开启状态继续工作。

    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人力换向控制阀(2)的手柄(6)向左摆动至左工作位置时,手柄(6)通过压板II(9)、推杆II(15)、阀芯II(29)、钢球II(33)推动弹簧座II(35)压缩弹簧II(37)轴向移动,装配在推杆II(15)一端孔内的密封材料与阀芯II(29)的一端压紧接触实现密封,钢球II(33)与阀座II(31)一端的锥面孔脱离接触解除密封。工作接口B(44)通过进流接口P(69)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进流管(70)连通,而与出流接口T(71)及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回流管(72)断开。弹簧座I(34)在弹簧I(36)的作用下推动钢球I(32)、阀芯I(28)、推杆I(14)轴向移动,钢球I(32)与阀座I(30)一端的锥面孔紧密接触实现密封,装配在推杆I(14)一端孔内的密封材料与阀芯I(28)的一端脱离接触解除密封。工作接口A(42)通过出流接口T(71)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回流管(72)连通,而与进流接口P(69)及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进流管(70)断开。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3)的控制腔I(65)通过阀内通道(66)、阀内通道(43)、工作接口A(42)、出流接口T(71)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回流管(72)连通,控制腔II(67)通过阀内通道(68)、阀内通道(45)、工作接口B(44)、进流接口P(69)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进流管(70)连通。与工作接口A(42)和工作接口B(44)连接的液压缸向另一个方向工作。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3)的控制腔I(65)内的压力低,控制腔II(67)内的压力高,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3)的阀芯(47)推动推杆(50)轴向移动,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3)关闭,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3)的喷雾水进口C(63)和喷雾水出口D(64)断开,与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3)的喷雾水出口D(64)连接的喷雾降尘设备停止工作。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人力换向控制阀(2)的手柄(6)返回中间位置后,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3)保持关闭状态继续工作。

    图5是本实施例的片式叠加液压支架控制阀组的原理图。

    使用该液压支架控制阀组,去掉了现有技术中喷雾控制阀与换向控制阀之间的高压管路,简化了液压支架管路系统,安装和使用更加方便快捷、简单易行。    

    使用该液压支架控制阀组,减少了液压支架管路,从而减少了液压支架管路系统的故障点,使液压支架工作更加安全可靠。

    使用喷雾控制阀与换向控制阀组合在一起的液压支架控制阀组,可以防止象现有技术中喷雾控制阀与换向控制阀之间的高压管路接错的现象,有效地避免事故发生。

    本实施例的片式叠加液压支架控制阀组的换向控制阀可以是两片,也可以是一片或者多片,还可以是其它结构形式的片式叠加换向控制阀,还可以是嵌入式换向控制阀,喷雾控制阀可以是一片,也可以是两片或者多片。

    实施例二

    图6、图7、图8、图9和图10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嵌入式液压支架控制阀组的一种结构。这一结构的嵌入式液压支架控制阀组由一组换向控制阀和一组喷雾控制阀组成,换向控制阀和喷雾控制阀共用一个阀体(73)而装配成一体。

    如图6、图7、图8所示,阀体(73)的左部、手柄架(74)、螺栓(75)、手柄(76)、销轴III(77)、压板I(78)、压板II(79)、销轴I(80)、销轴II(81)、挡圈I(82)、挡圈II(83)、推杆I(84)、推杆II(85)、导向套I(86)、导向套II(87)、密封件I(88)、密封件II(89)、挡板I(90)、挡板II(91)、导流套I(92)、导流套II(93)、密封件III(94)、密封件IV(95)、导流套III(96)、导流套IV(97)、阀芯I(98)、阀芯II(99)、阀座I(100)、阀座II(101)、弹簧I(102)、弹簧II(103)、螺套I(104)、螺套II(105)、导流套V(106)、导流套VI(107)等构成换向控制阀部分。

    如图6、图7、图9所示,阀体(73)的右部、阀芯(108)、阀座(109)、挡板(110)、推杆(111)、导流套I(112)、导流套II(113)、密封件I(114)、密封件II(115)、密封件III(116)、密封件IV(117)、隔离套I(118)、隔离套II(119)、导流套III(120)、导流套IV(121)、压板I(122)、压板II(123)、螺栓(124)等构成喷雾控制阀部分。

    换向控制阀部分有与实施例一相同的进流接口P(69)和出流接口T(71)。换向控制阀部分有工作接口A(125)和工作接口B(126)。进流接口P(69)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进流管(70)连通,出流接口T(71)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回流管(72)连通,工作接口A(125)和工作接口B(126)通过管道或其它液压阀分别与液压支架的液压缸的两腔对应连通。

    喷雾控制阀部分有喷雾水进口C(127)和喷雾水出口D(128),喷雾水进口C(127)与采煤工作面喷雾水进流管连通,喷雾水出口D(128)通过管道与液压支架的喷雾降尘设备连通。

    换向控制阀部分的工作接口A(125)与喷雾控制阀部分的控制腔I(129)通过阀体(73)上的阀内通道(130)连通,换向控制阀部分的工作接口B(126)与喷雾控制阀部分的控制腔II(131)通过阀体(73)上的阀内通道(132)连通。

    图10是本实施例的嵌入式液压支架控制阀组的原理图。其工作原理和积极效果同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嵌入式液压支架控制阀组的换向控制阀可以是一组,也可以是两组或者多组,还可以是其它结构形式的嵌入式换向控制阀,喷雾控制阀可以是一组,也可以是两组或者多组。

    实施例三

    图11、图12、图13、图14和图15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片式叠加电液控制液压支架控制阀组的一种结构。这一结构的片式叠加电液控制液压支架控制阀组包括一片未经改造的片式叠加电液换向控制阀(133)、一片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电液换向控制阀(134)、一片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135)和连接螺栓(136)。

    如图11、图12、图14所示,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135)与实施例一中的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3)相同。

    连接螺栓(136)与实施例一中的连接螺栓(4)相同。

    如图11、图12、图13所示,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电液换向控制阀(134)由电磁铁I(137)、电磁铁II(138)、先导阀(139)、主阀体(140)、推杆I(141)、推杆II(142)、导向套I(143)、导向套II(144)、密封件I(145)、密封件II(146)、密封件III(147)、密封件IV(148)、导流套I(149)、导流套II(150)、阀芯I(151)、阀芯II(152)、阀座I(153)、阀座II(154)、钢球I(155)、钢球II(156)、弹簧座I(157)、弹簧座II(158)、弹簧I(159)、弹簧II(160)、螺套I(161)、螺套II(162)、导流套III(163)、导流套IV(164)等构成。有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工作接口A(42)、工作接口B(44)、进流接口P(69)和出流接口T(71)。其主阀体(140)的叠加连接面上有与工作接口A(42)连通的阀内通道(165)和与工作接口B(44)连通的阀内通道(166)。

    未经改造的片式叠加电液换向控制阀(133)、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电液换向控制阀(134)和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135)通过连接螺栓(136)装配成一体。阀内通道(165)与阀内通道(66)对应连通,阀内通道(166)与阀内通道(68)对应连通。

    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电液换向控制阀(134)的进流接口P(69)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进流管(70)连通,出流接口T(71)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回流管(72)连通,工作接口A(42)和工作接口B(44)通过管道或其它液压阀分别与液压支架的液压缸的两腔对应连通。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135)的喷雾水进口C(63)与采煤工作面喷雾水进流管连通,喷雾水出口D(64)通过管道与液压支架的喷雾降尘设备连通。

    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电液换向控制阀(134)的电磁铁I(137)和电磁铁II(138)都断电(图13所示位置)时,电磁铁I(137)、电磁铁II(138)和先导阀(139)都不工作。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电液换向控制阀(134)的控制腔I(167)通过先导阀(139)的通道(168)、通道(169)和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电液换向控制阀(134)的主阀体(140)的通道(170)、出流接口T(71)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回流管(72)连通,控制腔II(171)通过先导阀(139)的通道(172)、通道(169)和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电液换向控制阀(134)的主阀体(140)的通道(170)、出流接口T(71)也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回流管(72)连通。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电液换向控制阀(134)的控制腔I(167)和控制腔II(171)内的压力很低。弹簧座I(157)在弹簧I(159)的作用下推动钢球I(155)、阀芯I(151)、推杆I(141)轴向移动,钢球I(155)与阀座I(153)一端的锥面孔紧密接触实现密封,装配在推杆I(141)一端孔内的密封材料与阀芯I(151)的一端脱离接触解除密封。弹簧座II(158)在弹簧II(160)的作用下推动钢球II(156)、阀芯II(152)、推杆II(142)轴向移动,钢球II(156)与阀座II(154)一端的锥面孔紧密接触实现密封,装配在推杆II(142)一端孔内的密封材料与阀芯II(152)的一端脱离接触解除密封。工作接口A(42)和工作接口B(44)都通过出流接口T(71)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回流管(72)连通。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135)的控制腔I(65)通过阀内通道(66)、阀内通道(165)、工作接口A(42)、出流接口T(71)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回流管(72)连通,控制腔II(67)通过阀内通道(68)、阀内通道(166)、工作接口B(44)、出流接口T(71)也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回流管(72)连通。与工作接口A(42)和工作接口B(44)连接的液压缸不工作。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135)的控制腔I(65)和控制腔II(67)内的压力相等并且很低,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135)的阀芯(47)和推杆(50)所受的轴向力取决于喷雾水的压力而保持原工作状态不变,即阀芯(47)和推杆(50)不产生轴向移动,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135)不产生换向、不改变工作状态,与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135)的喷雾水出口D(64)连接的喷雾降尘设备不改变工作状态。

    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电液换向控制阀(134)的电磁铁I(137)供电,电磁铁II(138)断电时,电磁铁I(137)和先导阀(139)的E端工作,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电液换向控制阀(134)的控制腔I(167)通过先导阀(139)的通道(168)、通道(173)和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电液换向控制阀(134)的主阀体(140)的通道(174)、进流接口P(69)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进流管(70)连通,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电液换向控制阀(134)的控制腔I(167)内的压力升高,推杆I(141)推动阀芯I(151)、钢球I(155)、弹簧座I(157)压缩弹簧I(159)轴向移动,装配在推杆I(141)一端孔内的密封材料与阀芯I(151)的一端压紧接触实现密封,钢球I(155)与阀座I(153)一端的锥面孔脱离接触解除密封。工作接口A(42)通过进流接口P(69)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进流管(70)连通,而与出流接口T(71)及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回流管(72)断开。电磁铁II(138)和先导阀(139)的F端不工作,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电液换向控制阀(134)的控制腔II(171)通过先导阀(139)的通道(172)、通道(169)和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电液换向控制阀(134)的主阀体(140)的通道(170)、出流接口T(71)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回流管(72)连通,控制腔II(171)内的压力很低,弹簧座II(158)在弹簧II(160)的作用下推动钢球II(156)、阀芯II(152)、推杆II(142)轴向移动,钢球II(156)与阀座II(154)一端的锥面孔紧密接触实现密封,装配在推杆II(142)一端孔内的密封材料与阀芯II(152)的一端脱离接触解除密封。工作接口B(44)通过出流接口T(71)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回流管(72)连通,而与进流接口P(69)及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进流管(70)断开。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135)的控制腔I(65)通过阀内通道(66)、阀内通道(165)、工作接口A(42)、进流接口P(69)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进流管(70)连通,控制腔II(67)通过阀内通道(68)、阀内通道(166)、工作接口B(44)、出流接口T(71)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回流管(72)连通。与工作接口A(42)和工作接口B(44)连接的液压缸向一个方向工作。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135)的控制腔I(65)内的压力高,控制腔II(67)内的压力低,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135)的推杆(50)推动阀芯(47)轴向移动,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135)开启,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135)的喷雾水进口C(63)和喷雾水出口D(64)导通,与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135)的喷雾水出口D(64)连接的喷雾设备开始工作。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人力换向控制阀(134)的电磁铁I(137)和电磁铁II(138)都断电后,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135)保持开启状态继续工作。

    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电液换向控制阀(134)的电磁铁II(138)供电,电磁铁I(137)断电时,电磁铁II(138)和先导阀(139)的F端工作,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电液换向控制阀(134)的控制腔II(171)通过先导阀(139)的通道(172)、通道(173)和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电液换向控制阀(134)的主阀体(140)的通道(174)、进流接口P(69)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进流管(70)连通,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电液换向控制阀(134)的控制腔II(171)内的压力升高,推杆II(142)推动阀芯II(152)、钢球II(156)、弹簧座II(158)压缩弹簧II(160)轴向移动,装配在推杆II(142)一端孔内的密封材料与阀芯II(152)的一端压紧接触实现密封,钢球II(156)与阀座II(154)一端的锥面孔脱离接触解除密封。工作接口B(44)通过进流接口P(69)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进流管(70)连通,而与出流接口T(71)及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回流管(72)断开。电磁铁I(137)和先导阀(139)的E端不工作,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电液换向控制阀(134)的控制腔I(167)通过先导阀(139)的通道(168)、通道(169)和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电液换向控制阀(134)的主阀体(140)的通道(170)、出流接口T(71)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回流管(72)连通,控制腔I(167)内的压力很低,弹簧座I(157)在弹簧I(159)的作用下推动钢球I(155)、阀芯I(151)、推杆I(141)轴向移动,钢球I(155)与阀座I(153)一端的锥面孔紧密接触实现密封,装配在推杆I(141)一端孔内的密封材料与阀芯I(151)的一端脱离接触解除密封。工作接口A(42)通过出流接口T(71)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回流管(72)连通,而与进流接口P(69)及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进流管(70)断开。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135)的控制腔I(65)通过阀内通道(66)、阀内通道(165)、工作接口A(42)、出流接口T(71)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回流管(72)连通,控制腔II(67)通过阀内通道(68)、阀内通道(166)、工作接口B(44)、进流接口P(69)与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进流管(70)连通。与工作接口A(42)和工作接口B(44)连接的液压缸向另一个方向工作。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135)的控制腔I(65)内的压力低,控制腔II(67)内的压力高,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135)的阀芯(47)推动推杆(50)轴向移动,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135)关闭,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135)的喷雾水进口C(63)和喷雾水出口D(64)断开,与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135)的喷雾水出口D(64)连接的喷雾降尘设备停止工作。经过改造的片式叠加人力换向控制阀(134)的的电磁铁I(137)和电磁铁II(138)都断电后,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135)保持关闭状态继续工作。

    图15是本实施例的片式叠加电液控制液压支架控制阀组的原理图。

    使用该片式叠加电液控制液压支架控制阀组,去掉了现有技术中喷雾控制阀与换向控制阀之间的高压管路,简化了液压支架管路系统,安装和使用更加方便快捷、简单易行。

    使用该片式叠加电液控制液压支架控制阀组,减少了管路液压支架管路从而减少了液压支架管路系统的故障点,使液压支架工作更加安全可靠。

    使用片式叠加喷雾控制阀与片式叠加电液换向控制阀组合在一起的片式叠加电液控制液压支架控制阀组,可以防止象现有技术中喷雾控制阀与换向控制阀之间的高压管路接错的现象,有效地避免事故发生。

    本实施例的片式叠加电液控制液压支架控制阀组的电液换向控制阀可以是两片,也可以是一片或者多片,还可以是其它结构形式的片式叠加换向控制阀,还可以是嵌入式换向控制阀,喷雾控制阀可以是一片,也可以是两片或者多片。

液压支架控制阀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液压支架控制阀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液压支架控制阀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压支架控制阀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支架控制阀组.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支架控制阀组,用于操作和控制液压支架及喷雾设备工作,主要由操作及控制液压支架的液压缸使用的换向控制阀和操作及控制液压支架的喷雾设备使用的喷雾控制阀组成。所说的换向控制阀和喷雾控制阀装配成一体,喷雾控制阀的两个控制腔和换向控制阀的两个工作接口分别有阀内通道对应连通。操作换向控制阀即可驱动喷雾控制阀开启或关闭,使喷雾与操作液压支架联动。使用该液压支架控制阀组,去掉了现有技术中喷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