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自动门.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961512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5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152532.0

申请日:

2017.03.15

公开号:

CN106894718A

公开日:

2017.06.2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6B 3/48申请日:20170315|||公开

IPC分类号:

E06B3/48; E05F15/73(2015.01)I; E06B7/16

主分类号:

E06B3/48

申请人:

宁波欧尼克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荔

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晶源路7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代理人:

俞涤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自动门,包括:一框架,框架包括两立柱和一与两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的横梁,两立柱相背对的侧面分别与墙体固定连接,横梁的上端面与墙体固定连接;两边门,两边门的一侧分别与两立柱相正对的侧面铰接;两中门,两中门的一侧分别与两边门的另一侧铰接,两中门的另一侧相接触;两动力梁结构,动力梁结构设置于横梁的内部,每一动力梁结构分别控制一组相铰接的边门和中门的折叠或伸展;一微波传感器,微波传感器设置在横梁的外侧面,微波传感器控制两动力梁结构的运作。本发明在出入空间有限的场所能够充分利用空间,门体以及动力梁均安装有密封条能够满足医院等场所的卫生要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折叠自动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两立柱和一与两所述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的横梁,两所述立柱
相背对的侧面分别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横梁的上端面与墙体固定连接;
两边门,两所述边门的一侧分别与两所述立柱相正对的侧面铰接;
两中门,两所述中门的一侧分别与两所述边门的另一侧铰接,两所述中门的另一侧相
接触;
两动力梁结构,所述动力梁结构设置于所述横梁的内部,每一所述动力梁结构分别控
制一组相铰接的所述边门和所述中门的折叠或伸展;
一微波传感器,所述微波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横梁的外侧面,所述微波传感器控制两所
述动力梁结构的运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动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动力梁结构均包括:
一转轴座,所述转轴座与所述横梁的内壁固定连接;
一第一动力臂,所述第一动力臂的一端通过一转轴与所述转轴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
一动力臂能够围绕所述转轴座转动;
一第二动力臂,所述第二动力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动力臂的另一端通过一铰链铰接;
三固定件,所述第一动力臂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动力臂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固定件固
定连接;
两密封条,所述第一动力臂和所述第二动力臂的相铰接处分别设置有一密封条,两所
述密封条分别与两所述固定件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自动门,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二动力臂分别与两所述中
门的上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自动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动力梁结构中的所述固定
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固定连接部和一卡口部,两所述固定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动力臂或
所述第二动力臂固定连接,两所述卡口部分别与所述密封条卡合,所述卡口部为一“凸”字
型的卡槽,两所述密封条的一端分别卡合在两所述卡槽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自动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动力梁结构中的两所述密
封条均为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形的柱状体,两所述密封条的一侧面均具有一凸起,两所述
凸起分别卡合于两所述卡槽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自动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动力梁结构中的所述铰链
设置于所述第一动力臂和所述第二动力臂的同一侧面,两所述密封条的与所述凸起相邻的
另一侧面分别与所述铰链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密封条和铰链的动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边门和所述中
门之间的铰接处、以及所述中门和所述中门之间的接触处均设有密封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密封条和铰链的动力梁,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边门和两所
述中门的下端分别设置有一地轮,两所述边门和两所述中门的下端面还分别设置有毛刷
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兼具密封条和铰链的动力梁,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边门和两所
述中门的下方开设有一轨道,所述地轮均设置在所述轨道内。

说明书

一种折叠自动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自动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自动门一般分为平移式自动门或大转页式旋转自动门。平移式
自动门是按照门得平面方形平息移动的,这类技术虽已比较成熟,但具有一定缺陷。例如门
的伸缩需要空间,安装复杂,成本较高,美观性较差,安全性不足等,而且不符合人们开门习
惯。而大转页式旋转自动门多用于大型的宾馆酒店大门,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出入不方便,
此外还存在一定安全问题。此外,在一些特殊场合,比如医院、护理站、洁净厂家等具有较高
卫生要求和开门空间要求的地方,现有的平移门和转页式自动门并不适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自动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折叠自动门,其中,包括:一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两立柱和一与两所述立柱的
上端固定连接的横梁,两所述立柱相背对的侧面分别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横梁的上端面
与墙体固定连接;两边门,两所述边门的一侧分别与两所述立柱相正对的侧面铰接;两中
门,两所述中门的一侧分别与两所述边门的另一侧铰接,两所述中门的另一侧相接触;两动
力梁结构,所述动力梁结构设置于所述横梁的内部,每一所述动力梁结构分别控制一组相
铰接的所述边门和所述中门的折叠或伸展;一微波传感器,所述微波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横
梁的外侧面,所述微波传感器控制两所述动力梁结构的运作。

上述的折叠自动门,其中,每一所述动力梁结构均包括:一转轴座,所述转轴座与
所述横梁的内壁固定连接;一第一动力臂,所述第一动力臂的一端通过一转轴与所述转轴
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臂能够围绕所述转轴座转动;一第二动力臂,所述第二动力臂
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动力臂的另一端通过一铰链铰接;三固定件,所述第一动力臂的另一端
和所述第二动力臂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两密封条,所述第一动力臂和所
述第二动力臂的相铰接处分别设置有一密封条,两所述密封条分别与两所述固定件卡合。

上述的折叠自动门,其中,两所述第二动力臂分别与两所述中门的上端固定连接。

上述的折叠自动门,其中,每一所述动力梁结构中的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分别设有
一固定连接部和一卡口部,两所述固定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动力臂或所述第二动力臂固
定连接,两所述卡口部分别与所述密封条卡合,所述卡口部为一“凸”字型的卡槽,两所述密
封条的一端分别卡合在两所述卡槽的内部。

上述的折叠自动门,其中,每一所述动力梁结构中的两所述密封条均为横截面为
四分之一圆形的柱状体,两所述密封条的一侧面均具有一凸起,两所述凸起分别卡合于两
所述卡槽的内部。

上述的折叠自动门,其中,每一所述动力梁结构中的所述铰链设置于所述第一动
力臂和所述第二动力臂的同一侧面,两所述密封条的与所述凸起相邻的另一侧面分别与所
述铰链相贴合。

上述的折叠自动门,其中,所述边门和所述中门之间的铰接处、以及所述中门和所
述中门之间的接触处均设有密封条。

上述的折叠自动门,其中,两所述边门和两所述中门的下端分别设置有一地轮,两
所述边门和两所述中门的下端面还分别设置有毛刷条。

上述的折叠自动门,其中,两所述边门和两所述中门的下方开设有一轨道,所述地
轮均设置在所述轨道中。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在出入空间有限的场所能够充分利用空间,门体以及动力梁均安装有
密封条能够满足医院等场所的卫生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折叠自动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折叠自动门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折叠自动门的动力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折叠自动门的动力梁结构打开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折叠自动门的动力梁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11、立柱;12、横梁;2、边门;3、中门;41、第一动力臂;42、第二动力臂;43、
转轴座;44、铰链;45、固定件;451、固定连接部;452、卡口部;46、密封条;461、凸起;47、啮合
件;5、微波传感器;6、地轮;7、毛刷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图1是本发明的折叠自动门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折叠自动门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折叠自动门的动力梁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
施例的折叠自动门,包括:一框架,框架包括两立柱11和一与两立柱11的上端固定连接的横
梁12,两立柱11相背对的侧面分别与墙体固定连接,横梁12的上端面与墙体固定连接。

此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折叠自动门还包括:两边门2和两中门3,两边门2的一
侧分别与两立柱11相正对的侧面铰接。两中门3的一侧分别与两边门2的另一侧铰接,两中
门3的另一侧相接触。

另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折叠自动门还包括:两动力梁结构,动力梁结构设置
于横梁12的内部,每一动力梁结构分别控制一组相铰接的边门2和中门3的折叠或伸展。

进一步,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折叠自动门还包括:一微波传感器5,微波传感器5
设置在横梁11的外侧面,微波传感器5控制两动力梁结构的运作。通过微波传感器5感应是
否有人或物需要通过,并同时控制两动力梁带动边门2和中门3打开。微波传感器5也可以由
其他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等代替。

再进一步,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动力梁结构包括:转轴座43、第一动力臂41和第
二动力臂42,转轴座43与墙体或柱体固定连接。第一动力臂41 的一端通过转轴与转轴座43
可转动连接,第一动力臂41能够围绕转轴座43转动。第二动力臂42的一端与第一动力臂41
的另一端通过铰链44铰接。

还有,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动力梁结构包括:三固定件45,第一动力臂41的另一
端和第二动力臂42的两端分别与一固定件45固定连接。第一动力臂41和第二动力臂42可分
别与一门体的上端连接,当第一动力臂41与第二动力臂42折叠时带动边门2和中门3折叠,
形成开门的动作,当第一动力臂41与第二动力臂42伸展时带动边门2和中门3伸展,形成关
门的动作。

再有,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动力梁结构包括:两密封条46,第一动力臂41和第二
动力臂42的相铰接处分别设置有一密封条46,两密封条46分别与两固定件45卡合。通过密
封条46达到医院、护理站、洁净厂家等场所的卫生要求,防止夹缝内细菌滋生,密封条6的卡
合结构允许密封条快速拆装更换。此外密封条46还能够降低运行时的噪音。

图4是本发明的折叠自动门的动力梁结构打开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折叠自动门
的动力梁结构放大示意图,请参见图3至图5所示。

进一步,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动力梁结构包括:固定件45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固定
连接部451和一卡口部452,两固定连接部451分别与第一动力臂41或第二动力臂42固定连
接,两卡口452部分别与密封条46卡合。

再进一步,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动力梁结构包括:卡口部452为一“凸”字型的卡
槽,两密封条46的一端分别卡合在两卡槽的内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
围。

本发明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3至图5所示。两密封条46均为横截面为
四分之一圆形的柱状体,两密封条46的一侧面均具有一凸起461,两凸起461分别卡合于两
卡槽的内部。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铰链44设置于第一动力臂41和第二动力臂42的同一侧
面。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两密封条46的与凸起461相邻的另一侧面分别与铰链
44相贴合。此时两密封条46的圆弧面背对于铰链44,当铰链44牵引第一动力臂41和第二动
力臂42折叠时,两密封条46的圆弧面相正对并且互相挤压,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位于第二动力臂42相对于第一动力臂41的另一端的固
定件45上还设置有一啮合件47。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5所示,边门2和中门3之间的铰接
处、以及中门3和中门3之间的接触处均设有密封条62。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横梁12上也设置有密封条63,当边门2和中门3关合时,
边门2和中门3的上侧与密封条63相贴合,配合边门2和中门3之间的铰接处的密封条62,以
及中门3和中门3之间的接触处的密封条62形成完全的密封结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两边门2和两中门3的下端分别设置有一地轮6,两边门
2和两中门3的下端面还分别设置有毛刷条7。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两边门2和两中门3的下方开设有一轨道8,地轮6均设
置在轨道8内。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边门2和中门3采用铝合金框架镶嵌大平面玻璃,增强
采光提高通透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
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
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折叠自动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折叠自动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折叠自动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折叠自动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折叠自动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自动门,包括:一框架,框架包括两立柱和一与两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的横梁,两立柱相背对的侧面分别与墙体固定连接,横梁的上端面与墙体固定连接;两边门,两边门的一侧分别与两立柱相正对的侧面铰接;两中门,两中门的一侧分别与两边门的另一侧铰接,两中门的另一侧相接触;两动力梁结构,动力梁结构设置于横梁的内部,每一动力梁结构分别控制一组相铰接的边门和中门的折叠或伸展;一微波传感器,微波传感器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