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绿化方法及堤防.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61327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9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926646.7

申请日:

2015.12.14

公开号:

CN106869080A

公开日:

2017.06.2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B 3/10申请日:20151214|||公开

IPC分类号:

E02B3/10; A01G1/00

主分类号:

E02B3/10

申请人:

关隆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信铭; 陈孟达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市东区大兴街12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宋焰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堤防绿化方法,用以制作一堤防,该堤防包括一混凝土外层与一位于该混凝土层内的泥土层,且该混凝土层顶部具有一平台及一堤坡。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在该混凝土外层的顶部平台上施工开设至少一透空的栽植区,以露出该泥土层;种植多个植物在该栽植区中的泥土层;借此,在这些植物成长时,使这些植物由该平台沿该堤坡的表面往下生长而覆盖在该堤坡上。借此,为原本给人冰冷观感的堤防带来绿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堤防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堤防包括一混凝土外层与一位于该混凝土外层
中的泥土层,且该混凝土外层具有至少一平台与至少一连接于该平台且往下倾斜的堤坡;
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在该混凝土外层的该平台上施工开设至少一透空的栽植区,以露出该泥土层;
在该栽植区中的泥土层种植多个植物;
借此,在这些植物成长时,使这些植物由该平台沿该堤坡的表面往下生长而覆盖于该
堤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栽植区位于该堤顶邻近该
堤坡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堤防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是在该平台沿该堤防的延伸
方向开设一长槽,该长槽构成该栽植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堤防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是在该平台沿该堤防的延伸
方向开设多个穿孔,这些穿孔构成多个该栽植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堤防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平台为堤顶;该至少一栽
植区的数量为二;该至少一堤坡的数量为二且该二堤坡相背对;该方法是在该平台邻近该
二堤坡处分别施工开设该二栽植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这些植物成长时,更包含
借由外力将这些植物由该平台上往该堤坡拨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这些植物为藤蔓植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堤防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这些植物为星草、鸡屎藤或
巴拉草。
9.一种堤防,包含一混凝土外层与一位于该混凝土外层中的泥土层,且该混凝土外层
具有至少一平台与至少一连接于该平台且向下倾斜的堤坡;其特征在于:
该平台上施工开设有至少一透空的栽植区,且该栽植区中裸露出该泥土层;
种植在该栽植区中的泥土层的多个植物,且这些植物是沿该堤坡的表面往下生长而覆
盖于该堤坡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堤防,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栽植区位于该平台邻近该堤坡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堤防,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栽植区为一长槽,该长槽是沿该
堤防的延伸方向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堤防,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栽植区的数量为多个,且
这些栽植区为多个穿孔,这些穿孔是沿该堤防的延伸方向排列。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堤防,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平台为堤顶;该至少一栽植区的
数量为二;该至少一堤坡的数量为二且该二堤坡相背对;该二栽植区位于该平台邻近该二
堤坡处。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堤防,其特征在于,其中这些植物为藤蔓植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堤防,其特征在于,其中这些植物为星草、鸡屎藤或巴拉草。

说明书

堤防绿化方法及堤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绿化,特别涉及一种堤防绿化方法及堤防。

背景技术

堤防是设置在河岸或海岸,用以防止河水或海水倒灌至河岸或海岸旁的土地,保
护人民生命及财产的安全。现今的堤防的结构包含有一混凝土外层且具有互相背对的第一
堤坡与第二堤坡,该第一堤坡背对河川或海,该第二堤坡面对河川或海。而堤防旁通常铺设
道路供车辆、人员行走,堤防所在之处大多是在空旷的地区,人员看到空旷的地方应有心旷
神怡的感受,然而,人员在堤防旁,最易看见的是堤坡,但是,堤防的混凝土外层所给人的却
是冰冷生硬的观感,如此将造成视觉上的不协调。

目前的堤防绿化方法是在堤坊建造时,在第一堤坡或第二堤坡上制作多个混凝土
框,再在混凝土框中填入土壤种植植物,以对堤坡绿化。对于现有的堤防,则是在第一堤坡
或第二堤坡上装设多个网格,再在网格中填入土壤种植植物,以对堤坡绿化。然而,前述的
两种方法的施工步骤繁复,且养护植物时,必须对整片堤坡上的植物的根部进行浇水或施
肥的程序,养护上更加麻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堤防绿化方法及堤防,可有效地使堤防绿
化,且简化后续养护的流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堤防绿化方法,该堤防包括一混凝土外层
与一位于该混凝土外层中的泥土层,且该混凝土外层具有至少一平台与至少一连接于该平
台且往下倾斜的堤坡;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在该混凝土外层的该平台上施工开设至少一
透空的栽植区,以露出该泥土层;在该栽植区中的泥土层种植多个植物;借此,在这些植物
成长时,使这些植物由该平台沿该堤坡的表面往下生长而覆盖在该堤坡上。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堤防,包含一混凝土外层与一位于该混凝土外层中的泥土层,
且该混凝土外层具有至少一平台与至少一连接于该平台且往下倾斜的堤坡;该平台上施工
开设有至少一透空的栽植区,且该栽植区中裸露出该泥土层;多个植物种植在该栽植区中
的泥土层中,且这些植物沿该堤坡的表面往下生长而覆盖在该堤坡上。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只需在平台上施工,无需破坏堤坡,堤坡被植物覆盖
后,为原本给人冰冷观感的堤防带来绿意,堤防上的植物长成时,亦可吸取二氧化碳,降低
温室效应。在后续对植物进行养护时(例如浇水或施肥),人员只需在平台上对栽植区中的
植物的根部进行养护程序即可,有效节省养护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立体图,揭示第一实施例的堤防的堤顶开设长槽;

图2为一立体图,揭示植物种植于长槽中的泥土层中;

图3为一示意图,揭示植物覆盖第一堤坡;

图4为一示意图,揭示第二实施例的堤防;

图5为一立体图,揭示第三实施例的堤防;

图6为一示意图,揭示第四实施例的堤防;

图7为一示意图,揭示第五实施例的堤防。

【附图标记说明】

100 堤防

10 混凝土外层 102 堤顶 104 第一堤坡

106 第二堤坡 12 泥土层 14 长槽

P 植物

200 堤防

16 缺口

300 堤防

18 穿孔

400 堤防

20 长槽

500 堤防

22 混凝土外层

222、222' 平台

224、224' 第一堤坡

24、24' 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现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发明
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堤防绿化方法是应用于河岸、海岸堤防。图1至图3所示为使用本发明的
堤防100,该堤防100是以本发明的堤防绿化方法所制作,后面将对本发明的堤防100及堤防
绿化方法一同说明。

该堤防100包括一混凝土外层10与一位于该混凝土外层10中的泥土层12,且该混
凝土外层10具有一以堤顶102为例的平台、一第一堤坡104与一第二堤坡106,该第一堤坡
104是背对河川或海,该第二堤坡106朝向河川或海。由于堤防100的混凝土外层10给人冰冷
的观感,但其泥土层12因被混凝土外层10所包覆,而有良好的保湿性,有利于植物生长,因
此,本发明是在该堤防100的堤顶102开设以一长槽14为例的透空的至少一栽植区,使该泥
土层12露出于该长槽14中(参照图1)。

本实施例中该长槽14是开设在堤顶102邻近该第一堤坡104处且沿该堤防100的延
伸方向延伸。该长槽14与该第一堤坡104之间的距离小于该长槽14与该第二堤坡106之间的
距离。

请继续参考图2,将多个植物P种植于该长槽14中的泥土层12中,这些植物P为藤蔓
植物,本实施例中为星草,实务上亦可采用鸡屎藤、巴拉草等。采用星草的优点在于,星草茎
部匍匐生长非常旺盛,每节皆可长芽,芽成株后其每一节又可长芽,切断后亦具有很强的再
生能力。若采用鸡屎藤,则成长出的鸡屎藤亦可作为保健用途,形成可食用的地表景观。

在这些植物P生长时,借由这些植物P会往容易生长的方向延伸的特性,这些植物P
将由该堤顶102上的长槽14沿着该第一堤坡104的表面往下生长。请继续参考图3,在这些植
物P垂到该第一堤坡104之后,植物P受重力影响即会沿第一堤坡104往下生长延伸,并覆盖
于该第一堤坡104上。借此,形成本发明的堤防。

为了让这些植物P只往该第一堤坡104生长而不往该第二堤坡106的方向生长,亦
可在植物P生长时,定期地以外力(例如人力)将这些植物P由该堤顶102往该第一堤坡104拨
动,让该长槽14至该第二堤坡10c之间的路面不被这些植物P覆盖而裸露在外。

在这些植物P成长至大于一预定长度后,欲修剪时,即可由第一堤坡104的下方处
截断这些植物过长的末端,可避免人员要站上第一堤坡104修剪的不便。其次,由于末端多
为嫩叶,因此,截下的末端亦可作为动物的食草。

请参照图4,为第二实施例的堤防200,其绿化方法是在堤顶102与第一堤坡104的
交界处设置一以缺口16为例的栽植区,并将植物种植在缺口中的泥中。此外,请参照图5,为
第三实施例的堤防300,其绿化方法是在堤顶102沿该堤防300的延伸方向开设多个穿孔18,
这些穿孔18构成多个该栽植区,而将植物P种植在这些穿孔18中的泥土层12。

请参照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堤防绿化方法所制作的堤防400,其是以第一
实施例的步骤及结构为基础,更在该堤顶102接近该第二堤坡106处施工开设以另一长槽20
为例的栽植区,并将植物P种植于该另一长槽20之中。此外,亦可在植物P生长时,定期地以
外力(例如人力)将该二长槽14、20中的植物P分别由该堤顶102往该第一堤坡104及该第二
堤坡106拨动,让该二长槽14、20之间的路面不被这些植物P覆盖而裸露在外。借此,人员在
堤顶102上行走时,更能明显区别堤顶102二侧边缘的位置。

请参照图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堤防绿化方法所制作的堤防500,与第一实施
例的堤防100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堤防500的混凝土外层22具有多个平台222、222’与多个
第一堤坡224、224’,本实施例平台222、222’与第一堤坡224、224’数量分别以二个为例。最
高处的平台222为堤顶,而另一该平台222’连接于其中一该第一堤坡224下方,另一该第一
堤坡224’连接于该平台222’下方。本实施例的步骤与第四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是分别在该二平台222、222’上施工开设以二长槽24、24’为例的栽植区,并将植物
P种植于该二长槽24、24’之中,使植物P往位于各该平台222、222’下方的第一堤坡224、224’
延伸。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堤防绿化方法易于施工,只需在平台上施工,无需破坏堤坡,
且为原本给人冰冷观感的堤防带来绿意,堤防上的植物长成时,亦可吸取二氧化碳,降低温
室效应。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后续对植物进行养护时(例如浇水或施肥),人员只需在平台上
对栽植区中的植物的根部进行养护程序,有效节省养护的成本。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
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
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的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的内。

堤防绿化方法及堤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堤防绿化方法及堤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堤防绿化方法及堤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堤防绿化方法及堤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堤防绿化方法及堤防.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堤防绿化方法,用以制作一堤防,该堤防包括一混凝土外层与一位于该混凝土层内的泥土层,且该混凝土层顶部具有一平台及一堤坡。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在该混凝土外层的顶部平台上施工开设至少一透空的栽植区,以露出该泥土层;种植多个植物在该栽植区中的泥土层;借此,在这些植物成长时,使这些植物由该平台沿该堤坡的表面往下生长而覆盖在该堤坡上。借此,为原本给人冰冷观感的堤防带来绿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