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超声波回灌管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质工程、岩土工程技术领域,主要是一种装配式超声波回灌管井。
背景技术
在基坑施工中,为保证土方开挖及基础施工处于干燥状态或提高基坑边坡的稳定
性,常采用降水方法将坑内或坑外地下水位降低至开挖面以下。但随着地下水位的降低,地
基中原水位以下土体的有效自重应力增加,导致地基土体固结,进而造成降水影响范围内
的地面和建(构)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倾斜、开裂等现象,严重时可能危及其安全和正常使
用。为了消除基坑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常采用回灌法来消除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的
影响,是比较经济、简便、可行的方法。但是回灌过程会使空气随着水一起灌到含水层,造成
气相堵塞,破坏人工回灌的进行,时间一长,使井的使用年限降低,甚至会使管井报废。另外
有的井由于井身结构不合理或使用操作不当,新井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回灌量逐渐减少,甚
至完全阻塞不能回灌,并且部分管井因为操作方法不当,缺乏定期的排污和回扬,致使回灌
水中所含有的粘土颗粒、结垢物等逐步淤塞过滤层,产生物理和生物化学堵塞,影响井的透
水性能,长期使用会使回灌井报废。同时,目前所采用的管井中多采用焊接技术,然而施工
现场焊接质量不稳定容易产生气孔、裂纹、夹渣等焊接缺陷,并且耗时太多,不管是经济上
还是时间上都有很大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装配式超声波回灌管井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装配式超声波回灌管井,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分节式管井单元1和两种感应
装置,各分节式管井单元1间隔串接形成管井;两种感应装置设置于管井内;可根据深度需
要进行组装,内层装置通过螺栓组装完成后与内层管井连接,外部各管井之间通过快速接
头连接。所述两种感应装置为超声波‐水位感应装置2和水泵‐流速感应装置3,在回灌过程
中,当装配有超声波-水位感应装置的管井显示水位已淹没超声波换能器时,可开启超声波
装置;当装有水泵-流速感应装置显示流速下降时,可开启水泵。
所述的分节式管井单元1是由本领域通用的分节式管井11改造而得,连接处设有
卡箍式快速接头12,同时在侧壁上设置管井内壁滑槽13,滑槽13位于分节式管井单元1侧壁
的中部区域,共对称分布8道。
所述的水泵-流速感应装置3包括小型水泵31、流速传感器32、不锈钢外壳33,所述
流速传感器32位于水泵31正上方,流速传感器32与水泵31通过外接电线固定在立方体不锈
钢外壳33中。所述的水泵-流速感应装置3与管井外电源由防水管线连接。
所述的超声波‐水位感应装置2包括片式超声波换能器21、水位传感器22、不锈钢
外壳23。一节管井中有四个超声波‐水位感应装置。水位传感器22位于超声波换能器21正上
方,水位传感器22与超声波换能器21通过外接电线固定在立方体不锈钢外壳23中。超声波‐
水位感应装置2与管井外超声频电源由防水管线连接。
本发明装配式超声波回灌管井,管井为分节式可快速装配结构。超声波可解决回
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管井堵塞问题,清理出的杂质可由水泵回扬出管井,从而对管井进行
彻底清理,提高回灌速率。本发明适用于地质工程、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能够广泛应用于工
程中的回灌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水泵‐流速感应装置侧面安装详图
图2水泵‐流速感应装置
图3超声波‐水位感应装置侧面安装详图
图4超声波‐水位感应装置
图5分节式管井(带有滑槽的情况)
图6整体结构示意图
数字标记:
1-分节式管井,101-带有感应装置的分节式管井,102-不带有感应装置的分节式
管井,2-超声波-水位感应装置,3-水泵-流速感应装置,4-角钢,5-螺栓,11-普通分节式管
井,12-卡箍式快速接头,13-滑槽,21-超声波换能器,22-水位传感器,23-不锈钢外壳,31-
小型水泵,32-流速传感器,33不锈钢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装配式超声波回灌管井,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分节式管井单元1和两种感应
装置,各分节式管井单元1间隔串接形成管井;两种感应装置设置于管井内;可根据深度需
要进行组装,内层装置通过螺栓组装完成后与内层管井连接,外部各管井之间通过快速接
头连接。所述两种感应装置为超声波‐水位感应装置2和水泵‐流速感应装置3,在回灌过程
中,当装配有超声波-水位感应装置的管井显示水位已淹没超声波换能器时,可开启超声波
装置;当装有水泵-流速感应装置显示流速下降时,可开启水泵。
所述的分节式管井单元1是由本领域通用的分节式管井11改造而得,连接处设有
卡箍式快速接头12,同时在侧壁上设置管井内壁滑槽13,滑槽13位于分节式管井单元1侧壁
的中部区域,共对称分布8道。(图5)
所述的水泵-流速感应装置3包括小型水泵31、流速传感器32、不锈钢外壳,所述流
速传感器32位于水泵31正上方,流速传感器32与水泵31通过外接电线固定在立方体不锈钢
外壳33中。(图1、图2)。所述的水泵-流速感应装置3与管井外电源由防水管线连接。
所述的超声波‐水位感应装置2包括片式超声波换能器21、水位传感器22、不锈钢
外壳23。一节管井中有四个超声波‐水位感应装置。水位传感器22位于超声波换能器21正上
方,水位传感器22与超声波换能器21通过外接电线固定在立方体不锈钢外壳23中。(图3、图
4)。超声波‐水位感应装置2与管井外超声频电源由防水管线连接。
安装过程中,角钢4一端通过螺栓5连接超声波‐水位感应装置2或者水泵‐流速感
应装置3的不锈钢外壳,角钢4另一端通过螺栓5与分节式管井内壁滑槽13连接。从而实现超
声波‐水位感应装置2或者水泵‐流速感应装置3与分节式管井1的固定。
不安装超声波‐水位感应装置2及水泵‐流速感应装置3的分节式管井与安装有超
声波‐水位感应装置2或者水泵‐流速感应装置3的管井交叉连接,如图6所示,连接过程迅
速,质量稳定,并且可以承受较大水流冲击。
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已经钻井完毕的施工现场,根据现场地质环境情况,初步决定
不同深度处需要的不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