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砌体、砌体墙以及两者的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961196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0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71466.4

申请日:

2017.02.09

公开号:

CN106869362A

公开日:

2017.06.2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B 2/02申请日:20170209|||公开

IPC分类号:

E04B2/02; E04B1/41

主分类号:

E04B2/02

申请人:

深圳瑞和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和桂; 于波; 李昂; 张雪辉; 宣体健; 黄名昂

地址:

518028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3027号瑞和大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代理人:

陈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砌体、砌体墙以及两者的制造方法。其中,砌体包括砖体、埋件以及混凝土,砖体侧面上开设有开凹槽,混凝土填充于开凹槽内,埋件一侧面上延伸出连接部,连接部嵌置于混凝土内。砌体墙包括由若干砖体堆砌而成的墙体、埋件及混凝土,墙体一侧面上开设有开凹槽,混凝土填充于开凹槽内,埋件一侧面上延伸出连接部,连接部嵌置于混凝土内。本发明的砌体或砌体墙解决了在传统砌体或砌体墙上不能满足埋件生根点的问题,避免了埋件及膨胀螺栓或化学螺栓外露所需的隐蔽工序,省工省料、省时快捷,提高了工效,降低造价。同时结构牢固,满足了结构受力要求,兼顾了效果与安全,提高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及进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砌体,包括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砌体还包括埋件以及混凝土,所述砖体的侧
面上开设有开凹槽,所述混凝土填充于所述开凹槽内,所述埋件的一侧面上延伸出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嵌置于所述混凝土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的槽口宽度小于槽内空间的宽
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为内八角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开口槽槽口的一端向
侧边弯折。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骤:
S11、用开槽机在砖体的一侧面上开凿出开口槽,并清理开口槽内的残余碎块;
S12、在开口槽的内部涂刷界面剂,定位好所述埋件;
S13、向开口槽内浇筑混凝土,然后压实抹平;
S14、待混凝土干结后,即制得砌体。
6.一种砌体墙,包括由若干砖体堆砌而成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砌体墙还包括埋件
以及混凝土,所述墙体的侧面上开设有开凹槽,所述混凝土填充于所述开凹槽内,所述埋件
的一侧面上延伸出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嵌置于所述混凝土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砌体墙,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开口槽分布于一块砖体上,或分
布于至少两块砖体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砌体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开口槽槽口的一端
向侧边弯折。
9.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砌体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骤:
S21、用开槽机于在墙体的一侧面上开凿出开口槽,并清理开口槽内的残余碎块;
S22、在开口槽的内部涂刷界面剂,定位好埋件;
S23、向开口槽内浇筑混凝土,然后压实抹平;
S24、待混凝土干结后,即制得砌体墙。

说明书

一种砌体、砌体墙以及两者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砌体、砌体墙以及两者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往往需要扶手或龙骨等埋件在砌体上生根,砌体就需要有满足其
生根点。在现实中,往往会遇到在砌块中打入膨胀螺栓或化学螺栓后满足不了结构受力要
求;或采用穿墙螺栓墙,但未必两面都会有操作工作面,并且两面都难免会露出螺栓,就不
能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或在砌体上打入膨胀螺栓或者化学螺栓后还需隐蔽后置埋件及膨
胀螺栓或化学螺栓或穿墙螺栓等外露的工序,但这显然费时费力,工效低下,既增加人工成
本,又大大影响了施工进度。

为此,需要研发一种既能使扶手或龙骨等材料在砌体上建立生根点,同时又能满
足工序简单以及结构受力要求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砌体、砌体墙以及两者的制造方法,旨
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砌块上建立埋件的生根点所存在的满足不了结构受力要求以及工序
较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砌体,包括砖体,所述砌体还包括埋件以及混凝土,所述
砖体的侧面上开设有开凹槽,所述混凝土填充于所述开凹槽内,所述埋件的一侧面上延伸
出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嵌置于所述混凝土内。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槽的槽口宽度小于槽内空间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槽为内八角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开口槽槽口的一端向侧边弯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砌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S11、用开槽机在砖体的一侧面上开凿出开口槽,并清理开口槽内的残余碎块;

S12、在开口槽的内部涂刷界面剂,定位好所述埋件;

S13、向开口槽内浇筑混凝土,然后压实抹平;

S14、待混凝土干结后,即制得砌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砌体墙,包括由若干砖体堆砌而成的墙体,所述砌体墙还包
括埋件以及混凝土,所述墙体的侧面上开设有开凹槽,所述混凝土填充于所述开凹槽内,所
述埋件的一侧面上延伸出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嵌置于所述混凝土内。

进一步地,一个所述开口槽分布于一块砖体上,或分布于至少两块砖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开口槽槽口的一端向侧边弯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砌体墙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S21、用开槽机于在墙体的一侧面上开凿出开口槽,并清理开口槽内的残余碎块;

S22、在开口槽的内部涂刷界面剂,定位好埋件;

S23、向开口槽内浇筑混凝土,然后压实抹平;

S24、待混凝土干结后,即制得砌体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砌体或砌体墙解决了在传统砌
体或砌体墙上不能满足埋件生根点的问题,本实施例只需在传统砌体或砌体墙上开设开口
槽,然后用混凝土填平开口槽并及时预埋埋件即可完成制造工序。本发明避免了后期埋件
及膨胀螺栓或化学螺栓外露所需的隐蔽工序,省工省料、省时快捷,提高了工效,降低造价。
同时混凝土与开口槽连接结构牢固稳定,满足了结构受力要求,兼顾了效果与安全,考虑了
极限承载的安全性及正常使用状态美观性,提高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及进度。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
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
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砌体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砌体的横向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砌体墙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砌体墙沿a-a剖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砌体墙沿b-b剖线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
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
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及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砌体,包括砖体1、埋件2以及
混凝土3,所述砖体1的侧面上开设有开凹槽11,所述混凝土3填充于所述开凹槽11内,所述
埋件2的一侧面上延伸出连接部21,所述连接部21嵌置于混凝土3内。

具体地,所述开口槽11的槽口宽度小于槽内空间的宽度。例如,开口槽11可以是内
八角凹槽;从而,开口槽11内部的混凝土3能受到槽口的限制,可牢固地嵌置于开口槽11内。
所述连接部21的远离开口槽11槽口的一端可向侧边弯折,从而,能增强埋件2的抗拉能力。

制造上述的砌体包括以下的步骤:

S11、用开槽机在砖体1的一侧面上开凿出开口槽11,并清理开口槽11内的残余碎
块;

S12、在开口槽11的内部涂刷界面剂,定位好埋件2,使埋件2的连接部21伸入开口
槽11内;

S13、向开口槽11内浇筑混凝土3,然后压实抹平;

S14、待混凝土3干结后,即制得砌体。

可见,本实施例的砌体与传统的砌体构造相比,解决了在传统砌体上不能满足埋
件生根点的问题,本实施例只需在传统砌体上开设粗糙的内八角开口槽11,然后用细石混
凝土3将粗糙的内八角开口槽11填平并及时预埋埋件2即可完成制造工序。保持埋件2后表
面与墙体整体平整,避免了后期埋件及膨胀螺栓或化学螺栓外露所需的隐蔽工序,省工省
料、省时快捷,提高了工效,降低造价。同时混凝土3与开口槽11连接结构牢固稳定,满足了
结构受力要求,兼顾了效果与安全,考虑了极限承载的安全性及正常使用状态美观性,提高
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及进度。

如图3至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砌体墙,包括由若干砖体1堆
砌而成的墙体100、埋件2以及混凝土3。墙体100的侧面上开设有开凹槽101,混凝土3填充于
开凹槽101内,埋件2的一侧面上延伸出连接部21,连接部21嵌置于混凝土3内。具体地,所述
开口槽101的槽口宽度小于槽内空间的宽度。例如,开口槽101可以是内八角凹槽;从而,开
口槽101内部的混凝土能受到槽口的限制,可牢固地嵌置于开口槽内。所述连接部21的远离
开口槽101槽口的一端可向侧边弯折,从而,能增强埋件2的抗拉能力。

一个所述的开口槽101分布于一块砖体1上,也可以分布于两块砖体1上或者多块
砖体1上。

制造上述砌体墙包括以下的步骤:

S21、用开槽机于在墙体100的一侧面上开凿出开口槽101,并清理开口槽101内的
残余碎块;

S22、在开口槽101的内部涂刷界面剂,定位好埋件2,使埋件2的连接部21伸入开口
槽101内;

S23、向开口槽101内浇筑混凝土3,然后压实抹平;

S24、待混凝土3干结后,即制得砌体墙。

可见,本实施例的砌体墙与传统的砌体墙构造相比,解决了在传统砌体墙不能满
足埋件生根点的问题,本实施例只需在传统砌体墙上开设粗糙的内八角开口槽101,用细石
混凝土3将粗糙的内八角开口槽101填平并及时预埋埋件2即可完成制造工序。保持埋件2后
表面与墙体100整体平整,避免了后期埋件及膨胀螺栓或化学螺栓外露所需的隐蔽工序,省
工省料、省时快捷,提高了工效,降低造价。同时混凝土3与开口槽101连接结构牢固稳定,满
足了结构受力要求,兼顾了效果与安全,考虑了极限承载的安全性及正常使用状态美观性,
提高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及进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砌体、砌体墙以及两者的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砌体、砌体墙以及两者的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砌体、砌体墙以及两者的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砌体、砌体墙以及两者的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砌体、砌体墙以及两者的制造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适用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砌体、砌体墙以及两者的制造方法。其中,砌体包括砖体、埋件以及混凝土,砖体侧面上开设有开凹槽,混凝土填充于开凹槽内,埋件一侧面上延伸出连接部,连接部嵌置于混凝土内。砌体墙包括由若干砖体堆砌而成的墙体、埋件及混凝土,墙体一侧面上开设有开凹槽,混凝土填充于开凹槽内,埋件一侧面上延伸出连接部,连接部嵌置于混凝土内。本发明的砌体或砌体墙解决了在传统砌体或砌体墙上不能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