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960556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0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055808.5

申请日:

2016.11.25

公开号:

CN106747595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4B 38/06申请日:20161125|||公开

IPC分类号:

C04B38/06; C04B38/00; C04B33/13; E01C5/06; E01C11/22

主分类号:

C04B38/06

申请人:

贵州欧玛陶瓷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李建顺

地址:

5560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炉碧经济开发区碧波工业园大坪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0

代理人:

管宝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透水砖的结构设置成透水基层和透水表层,并对透水基层和透水表层采用连接件连接,使得上下两层不易分离,并且能够整体成型,有效的提高透水砖的抗折、抗压强度,而且还在两层之间形成一定的缝隙,提高了透水效率,改善了透水砖的透水性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透水砖,该透水砖分为透水基层和透水表层,其特征在于,透水基层和透水表层
之间通过设置连接件,实现透水基层与透水表层的可拆卸连接;其中连接件是在透水基层
上表面设置孔,在透水表层下表面上设置丁字钩,丁字钩能够刚好进入孔中,并在孔中设置
有横杆,能够将丁字钩固定,使得透水基层与透水表层形成整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基层,其原料成分为骨料和粘
土按照质量比为1.5~2.7:0.7~1混合均匀后,搅拌,陈化,挤压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表层,其原料成分为骨料和粘
土按照质量比为1.3~1.9:0.6~0.9混合均匀后,搅拌,陈化,挤压成型。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基层,其骨料为0.4~1mm的
砂,粘土含水率为40-50%。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表层,其骨料为0.4~0.9mm
的砂,粘土含水率为35~45%。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土中含有以质量百分计的秸
秆粉5-15%。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料为球体,并且在挤压成型
后,相邻四颗骨料相切紧靠,形成沙漏状的孔隙。
8.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土中还含有占粘土质量1-2%
的纳米二氧化钛。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透水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透水基层:将骨料与粘土混合均匀后,将其搅拌、陈化,挤压成型,获得透水基
层;
(2)制备透水表层:将骨料与粘土混合均匀后,将其搅拌、陈化、挤压成型,获得透水表
层;
(3)制备透水砖:将透水基层上表面上设置成一个孔,并且在透水表层的下表面上设置
与孔相对应的丁字钩,并将丁字钩挤压进入孔中,使得透水基层与透水表层紧密贴合在一
起,并且形成整体,获得坯体;将坯体采用红外线照射干燥10min,红外线照射控制温度为
200℃;再对透水表层上色处理,置于烧制炉中,在1h升温至1180℃,保温10min,并在10min
冷却至700℃,再在50min冷却至30-60℃,再置于常温环境中放置,即可获得透水砖。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水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土是改性粘土,改性方
法是:将粘土与水玻璃按照质量比为3:0.5-1.1混合均匀后,加入占粘土质量0.1-3.5%的
氧化铝,搅拌混合均匀后,置于研磨机中研磨,并喷雾干燥,获得粉末;再将粉末调整为含水
率为30-50%的浆,得到改性粘土;其中水玻璃模数为0.5~3.1。

说明书

一种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人们居住的环境逐步实现了地面硬化,降低
了居住环境的泥土覆盖率,使得人们出行更加方便;但是,由于传统的地面硬化处理是采用
混凝土以及其他不透水的材料进行覆盖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容易导致人们居住环境的恶
化,如:出现“城市荒漠化”及“热岛效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市内涝,并且大量的水
资源通过排水设施排放,造成城市地下水回升幅度较差,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城市水平衡。

基于此,透水砖的研发,引起了材料、环境、建筑工程等领域技术人员的关注,使得
透水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大量关于透水砖的研究方案,使得透水砖的透水性能以
及保湿性得到了改善,同时还有大量的技术文献报道了多种功能的透水砖,如透水砖能够
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透水砖能够实现自清洁,实现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分解等。

对于透水砖的质量追求,依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不断考虑的方向,尤其是透水砖
的透水性能和保水性能的改善。也正是基于此,本研究者在对透水砖的保水性和透水性做
出综合考虑后,为透水砖的生产和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水砖及其制备方
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透水砖分为透水基层和透水表层,透水基层和透水表层之间通过设置连接件,实
现透水基层与透水表层的可拆卸连接;其中连接件是在透水基层上表面设置孔,在透水表
层下表面上设置丁字钩,丁字钩能够刚好进入孔中,并在孔中设置有横杆,能够将丁字钩固
定,使得透水基层与透水表层形成整体。通过对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之间的连接关系采用
连接件处理,避免了传统的两层结构的透水砖结合不紧密,导致两层分散,影响产品的整体
质量。

为了能够使得透水砖的透水性能更优,对于透水基层,其原料成分为骨料和粘土
按照质量比为1.5~2.7:0.7~1混合均匀后,搅拌,陈化,挤压成型。所述的透水表层,其原
料成分为骨料和粘土按照质量比为1.3~1.9:0.6~0.9混合均匀后,搅拌,陈化,压制成型。

为了能够使得透水砖的透水性能更优,并且抗折、抗压强度更好,则,透水基层,其
骨料为0.4~1mm的砂,粘土含水率为40-50%。所述的透水表层,其骨料为0.4~0.9mm的砂,
粘土含水率为35~45%。

为了能够确保透水砖的抗折、抗压强度,使得透水砖的透水性能提高,避免传统的
粘土透水性能较差,使得加入粘土后的骨料透水性能大幅度降低,则,所述的粘土中含有以
质量百分计的秸秆粉5-15%。所述的骨料为球体,并且在挤压成型后,相邻四颗骨料相切紧
靠,形成沙漏状的孔隙。

为了能够增强透水砖的抗污能力,提高自我清洁能力,则,所述的粘土中还含有占
粘土质量1-2%的纳米二氧化钛。

除此之外,为了能够使得透水砖的成品率更高,制作陈本更低,具体采用了如下制
备方法:

(1)制备透水基层:将骨料与粘土混合均匀后,将其搅拌、陈化,挤压成型,获得透
水基层;

(2)制备透水表层:将骨料与粘土混合均匀后,将其搅拌、陈化、挤压成型,获得透
水表层;

(3)制备透水砖:将透水基层上表面上设置成一个孔,并且在透水表层的下表面上
设置与孔相对应的丁字钩,并将丁字钩挤压进入孔中,使得透水基层与透水表层紧密贴合
在一起,并且形成整体,获得坯体;将坯体采用红外线照射干燥10min,红外线照射控制温度
为200℃;再对透水表层上色处理,置于烧制炉中,在1h升温至1180℃,保温10min,并在
10min冷却至700℃,再在50min冷却至30-60℃,再置于常温环境中放置,即可获得透水砖。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其通过预先红外干燥处理,有效的避免了透水砖直接烧制过
程温度过高导致的开裂现象,提高了透水砖砖坯的受热均匀性,而且还结合变温升温,和急
冷、变温急冷的处理,使得砖体结构发生变化,提高了砖体结构的抗折抗压强度。

为了能够使得透水砖的透水性能和抗折、抗压强度均得到保障,所述的粘土是改
性粘土,改性方法是:将粘土与水玻璃按照质量比为3:0.5-1.1混合均匀后,加入占粘土质
量0.1-3.5%的氧化铝,搅拌混合均匀后,置于研磨机中研磨,并喷雾干燥,获得粉末;再将
粉末调整为含水率为30-50%的浆,得到改性粘土;其中水玻璃模数为0.5~3.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性效果体现在:

通过对透水砖的结构设置成透水基层和透水表层,并对透水基层和透水表层采用
连接件连接,使得上下两层不易分离,并且能够整体成型,有效的提高透水砖的抗折、抗压
强度,而且还在两层之间形成一定的缝隙,提高了透水效率,改善了透水砖的透水性能。

尤其是对骨料和粘土在透水基层和透水表层中的配比设计,使得透水砖的整体透
水性能得到综合性的提高,而且确保了透水砖的抗折抗压强度较高,使得抗折强度达到6-
9MPa,单块砖的抗压强度达到41.5MPa以上;并且透水砖的透水系数为0.068cm/s左右。并且
在陈化作用下,有效的增强了粘土对骨料之间的粘结性能,这里采用的骨料,主要为石英
砂、花岗岩砂中的一种。

对于骨料颗粒度以及粘土的含水率的限定,能够有效的使得透水砖的透水性能提
高,而且确保了透水砖的抗折、抗压强度较优,尤其是提高了透水砖的成型率,降低加工成
本。

在秸秆粉的加入,并且对秸秆粉的加入量进行限定,使得确保了粘土的粘性较高,
而且使得在后续加工的透水砖的孔隙率增多,提高透水砖的透水性能,改善透水砖的品质。

纳米二氧化硅对有机污染物具有催化分解的作用,尤其是在光照条件下,能够促
使羟基自由基等的形成,提高了对有机污染物的催化分解,提高了透水砖自我清洁能力。

水玻璃与氧化铝的加入,能够有效的使得粘土的孔隙率提高,并且确保粘土的粘
性较强,提高透水砖的抗折、抗压强度,改善透水砖的品质;通过改性后的粘土,其在低温下
氮吸附分析,其吸附孔体积为0.2~3.0ml/g。再将其作为透水砖制备时的粘结剂使用后,能
够有效的避免传统的粘土粘结导致大部分孔隙被填充,提高了透水砖的透水性能,而且也
使得透水砖的抗折、抗压强度均较优;具体通过实验对比,其透水系数为0.078cm/s,单块抗
压强度为40.8MPa以上,抗折强度达到6-9MP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
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一种透水砖,透水砖砖体分为透水基层和透水表层,透水基层和透水表层之间通
过设置连接件,实现透水基层与透水表层的可拆卸连接;其中连接件是在透水基层上表面
设置孔,在透水表层下表面上设置丁字钩,丁字钩能够刚好进入孔中,并在孔中设置有横
杆,能够将丁字钩固定,使得透水基层与透水表层形成整体。通过对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之
间的连接关系采用连接件处理,避免了传统的两层结构的透水砖结合不紧密,导致两层分
散,影响产品的整体质量。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使得透水砖的透水性能更优,对于透水基层,其原料成
分为骨料和粘土按照质量比为1.5~2.7:0.7~1混合均匀后,搅拌,陈化,挤压成型。尤其以
1:0.4混合较佳;所述的透水表层,其原料成分为骨料和粘土按照质量比为1.3~1.9:0.6~
0.9混合均匀后,搅拌,陈化,挤压成型。尤其以1.5:0.7较佳。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使得透水砖的透水性能更优,并且抗折、抗压强度更
好,则,透水基层,其骨料为0.4~1mm的砂,粘土含水率为40-50%。含水率在45%更优;所述
的透水表层,其骨料为0.4~0.9mm的砂,粘土含水率为35~45%。尤以40%的含水率更优。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确保透水砖的抗折、抗压强度,使得透水砖的透水性能
提高,避免传统的粘土透水性能较差,使得加入粘土后的骨料透水性能大幅度降低,则,所
述的粘土中含有以质量百分计的秸秆粉5-15%。所述的骨料为球体,并且在挤压成型后,相
邻四颗骨料相切紧靠,形成沙漏状的孔隙。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增强透水砖的抗污能力,提高自我清洁能力,则,所述
的粘土中还含有占粘土质量1-2%的纳米二氧化钛。

对于透水砖制备方法的实施例,其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透水基层:将骨料与粘土混合均匀后,将其搅拌、陈化,挤压成型,获得透
水基层;

(2)制备透水表层:将骨料与粘土混合均匀后,将其搅拌、陈化、挤压成型,获得透
水表层;

(3)制备透水砖:将透水基层上表面上设置成一个孔,并且在透水表层的下表面上
设置与孔相对应的丁字钩,并将丁字钩挤压进入孔中,使得透水基层与透水表层紧密贴合
在一起,并且形成整体,获得坯体;将坯体采用红外线照射干燥10min,红外线照射控制温度
为200℃;再对透水表层上色处理,置于烧制炉中,在1h升温至1180℃,保温10min,并在
10min冷却至700℃,再在50min冷却至30-60℃,再置于常温环境中放置,即可获得透水砖。

通过预先红外干燥处理,有效的避免了透水砖直接烧制过程温度过高导致的开裂
现象,提高了透水砖砖坯的受热均匀性,而且还结合变温升温,和急冷、变温急冷的处理,使
得砖体结构发生变化,提高了砖体结构的抗折抗压强度。

本发明创造优选在某些实施例中,对于粘土采用改性粘土处理较优,而对于改性
粘土,具体采用以下这种改性方法处理:

将粘土与水玻璃按照质量比为3:0.5-1.1混合均匀后,加入占粘土质量0.1-3.5%
的氧化铝,搅拌混合均匀后,置于研磨机中研磨,并喷雾干燥,获得粉末;再将粉末调整为含
水率为30-50%的浆,得到改性粘土;其中水玻璃模数为0.5~3.1。

有效的提高了粘土的粘性以及孔体积,提高了透水砖的透水性能。

本发明创造尤其是以沙漏状的孔隙设置,使得透水砖的保水性能较优。

具体的本发明创造的研究通过以下的操作方式来进行处理的:

实施例1

一种透水砖,其包括透水基层和透水表层,透水基层和透水表层通过连接件紧密
贴合为一个整体,连接件为在透水基层上表面设置一个孔,在透水表层设置一个丁字形钩,
并通过丁字形钩能够刚好进入孔中,使得透水基层与透水表层紧密贴合为一个整体,避免
了两层结构的设置导致错开现象,提高了透水砖的品质;而使得在透水砖两层结构之间形
成毛细输水通道,提高透水性能,而且还能够有效的增强透水砖的保水性能,避免水蒸气直
接散发到空气中。

其制备过程中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的:

(1)制备透水基层:将骨料与粘土混合均匀后,将其搅拌、陈化,挤压成型,获得透
水基层;

(2)制备透水表层:将骨料与粘土混合均匀后,将其搅拌、陈化、挤压成型,获得透
水表层;

(3)制备透水砖:将透水基层上表面上设置成一个孔,并且在透水表层的下表面上
设置与孔相对应的丁字钩,并将丁字钩挤压进入孔中,使得透水基层与透水表层紧密贴合
在一起,并且形成整体,获得坯体;将坯体采用红外线照射干燥10min,红外线照射控制温度
为200℃;再对透水表层上色处理,置于烧制炉中,在1h升温至1180℃,保温10min,并在
10min冷却至700℃,再在50min冷却至30-60℃,再置于常温环境中放置,即可获得透水砖。

在透水基层制备过程中,是将骨料和粘土按照质量比为1.5:0.7混合均匀;

在透水表层的制备过程中,是将骨料和粘土按照质量比为1.3:0.6混合均匀。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1,在透水基层制备过程中,是将骨料和粘土
按照质量比为2.7:1混合均匀;

在透水表层的制备过程中,是将骨料和粘土按照质量比为1.9:0.9混合均匀。透水
基层,其骨料为0.4~1mm的砂,粘土含水率为40%。透水表层,其骨料为0.4~0.9mm的砂,粘
土含水率为35%。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1,在透水基层制备过程中,是将骨料和粘土
按照质量比为2:0.8混合均匀;

在透水表层的制备过程中,是将骨料和粘土按照质量比为1.5:0.7混合均匀。透水
基层,其骨料为0.4~1mm的砂,粘土含水率为50%。透水表层,其骨料为0.4~0.9mm的砂,粘
土含水率为45%。粘土中含有以质量百分计的秸秆粉5%。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1,粘土中还含有占粘土质量1%的纳米二氧
化钛。

实施例5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2,粘土中还含有占粘土质量2%的纳米二氧
化钛。

实施例6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3,粘土中还含有占粘土质量1.5%的纳米二
氧化钛。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采用的粘土为改性粘土,改性方法为:将粘土与水玻璃按
照质量比为3:0.8混合均匀后,加入占粘土质量2%的氧化铝,搅拌混合均匀后,置于研磨机
中研磨,并喷雾干燥,获得粉末;再将粉末调整为含水率为40%的浆,得到改性粘土;其中水
玻璃模数为2.1。

实施例8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其采用的粘土为改性粘土,改性方法为:将粘土与水玻璃按
照质量比为3:0.5混合均匀后,加入占粘土质量3.5%的氧化铝,搅拌混合均匀后,置于研磨
机中研磨,并喷雾干燥,获得粉末;再将粉末调整为含水率为30%的浆,得到改性粘土;其中
水玻璃模数为0.5。

实施例9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其采用的粘土为改性粘土,改性方法为:将粘土与水玻璃按
照质量比为3:1.1混合均匀后,加入占粘土质量0.1%的氧化铝,搅拌混合均匀后,置于研磨
机中研磨,并喷雾干燥,获得粉末;再将粉末调整为含水率为50%的浆,得到改性粘土;其中
水玻璃模数为3.1。

本发明创造分别对上述实施例中制备的透水砖的性能指标检测,其结果如下表所
示:



除此之外,本发明创造的研究者还做了如下实验:

将碗中装满水后,采用上述实施例制备的透水砖盖在碗上,并置于阳光下照射7
天,再观察透水砖上的水分情况以及碗中的剩余水量,具体得出,透水砖覆盖碗的一面上,
残留着大量的水珠,并且碗中的水并未被完全晒干;与此同时的是,采用传统的透水砖(如
专利号为200610140628.7的复合透水砖)按照上述实验进行操作,并在同样的天气下照射7
天,再观察,其结果为:透水砖砖体较为干燥,碗中的水无剩余。

由此可见,本发明创造的透水砖,具有较优的保水性能,能够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水
平衡起到调节作用。

一种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透水砖的结构设置成透水基层和透水表层,并对透水基层和透水表层采用连接件连接,使得上下两层不易分离,并且能够整体成型,有效的提高透水砖的抗折、抗压强度,而且还在两层之间形成一定的缝隙,提高了透水效率,改善了透水砖的透水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