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管网漏失控制效率的方法及系统.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960415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82550.6

申请日:

2017.02.16

公开号:

CN106869247A

公开日:

2017.06.2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3B 7/07申请日:20170216|||公开

IPC分类号:

E03B7/07; G06Q10/06(2012.01)I; G06Q50/06(2012.01)I

主分类号:

E03B7/0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发明人:

徐强; 强志民; 马金锋

地址: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代理人:

王加贵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管网漏失控制效率的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每个独立计量区域的基础属性M,最小夜间流量MNF以及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值P,建立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通过获取任意一个独立计量区域的基础属性M1、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以及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平均值P1,并结合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对该独立计量区域进行评价,确定相应的管网漏失控制措施,解决在漏失控制工作中存在漏失控制策略选择缺乏科学依据的问题,避免因盲目采取控制措施而降低供水管网漏失控制效率。因此,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及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供水管网漏失控制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提高管网漏失控制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每个独立计量区域的基础属性M;
实时监测每个所述独立计量区域的入水口流量和压力,获取每日最小夜间流量MNF以
及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值P;
根据所述基础属性M、所述最小夜间流量MNF以及所述压力值P,建立管网漏失控制效果
评价模型;
获取任意一个独立计量区域的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以及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
对应的压力平均值P1
根据所述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以及所述压力平
均值P1,确定相应的管网漏失控制措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每日最小夜间流量MNF以及所
述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值P之前,还包括:对每个所述独立计量区域进行全面漏
失检测,直至无法检出新的漏水点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监测每个所述独立计量区域的入
水口流量和压力,获取每日最小夜间流量MNF以及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值
P,具体包括:
选择一定的监测周期和固定的监测时间间隔,实时监测每个所述独立计量区域的入水
口流量和压力,获取多组数据;每组数据包括所述每日最小夜间流量MNF以及所述最小夜间
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值P。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具
体包括:
根据获取的所述多组数据,计算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以及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
对应的压力平均值Pave
根据所述基础属性M、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以及所述压力平均值Pave,采用多
元统计回归方法,建立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所述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表示
为MNFave=f(La,Lb,N,A,Pave);其中,MNFave表示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Pave表示最小夜间流量
发生时对应压力平均值;所述基础属性M包括铸铁管总长La、非铸铁管总长Lb、用户数N、按管
长加权的平均管龄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相应的管网漏失控制措施,具体
包括:
获取所述任意一个独立计量区域的基础属性M1
根据所述基础属性M1、所述压力平均值P1以及所述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计算当
前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1
判断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是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
MNFave,sim1,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最小夜间流
量平均值MNFave,sim1时,不采取检漏修漏措施;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大于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
MNFave,sim1时,采用所述检漏修漏措施并判断所述压力平均值P1是否小于或者等于当地水压
标准值P2,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示所述压力平均值P1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当地水压标准值P2时,
不采取管网压力调控措施;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示所述压力平均值P1大于所述当地水压标准值P2时,将所述当
地水压标准值P2代入所述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得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
MNFave,sim2,并根据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2和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
MNFave,sim1,计算为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2时所述管网压力调控措施的投资回
报期值;
判断所述投资回报期值是否低于系统预期值,得到第三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示所述投资回报期值低于所述系统预期值时,采用所述管网压
力调控措施,使漏水点泄漏速度减慢;
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示所述投资回报期值不低于所述系统预期值时,不采用所述管
网压力调控措施。
6.一种提高管网漏失控制效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个独立计量区域的基础属性M;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每个所述独立计量区域的入水口流量和压力,获取每日
最小夜间流量MNF以及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值P;
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础属性M、所述最小夜间流量MNF以及所述压力值P,建
立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任意一个独立计量区域的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以及所述
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平均值P1
管网漏失控制措施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所述最小夜
间流量平均值MNF1以及所述压力平均值P1,确定相应的管网漏失控制措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漏失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获取每
日最小夜间流量MNF以及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值P之前,对每个所述独立计
量区域进行全面漏失检测,直至无法检出新的漏水点为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多组数据获取单元,用于选择一定的监测周期和固定的监测时间间隔,实时监测每个
所述独立计量区域的入水口流量和压力,获取多组数据;每组数据包括所述每日最小夜间
流量MNF以及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值P。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建立模块具体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多组数据,计算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以及最小夜
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平均值Pave
模型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础属性M、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以及所述压
力平均值Pave,采用多元统计回归方法,建立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所述管网漏失控
制效果评价模型表示为MNFave=f(La,Lb,N,A,Pave);其中,MNFave表示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
Pave表示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压力平均值;所述基础属性M包括铸铁管总长La、非铸铁
管总长Lb、用户数N、按管长加权的平均管龄A。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网漏失控制措施确定模块,具体包
括:
基础属性M1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任意一个独立计量区域的基础属性M1
当前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1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础属性M1、所述压力平
均值P1以及所述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计算当前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1
第一结果得到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是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最
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1,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最小夜间流
量平均值MNFave,sim1时,不采取检漏修漏措施;
第二结果得到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大于
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1时,采用所述检漏修漏措施并判断所述压力平均值P1
否小于或者等于当地水压标准值P2,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示所述压力平均值P1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当地水压标准值P2时,
不采取管网压力调控措施;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示所述压力平均值P1大于所述当地水压标准值P2时,将所述当
地水压标准值P2代入所述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得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
MNFave,sim2,并根据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2和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
MNFave,sim1,计算为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2时所述管网压力调控措施的投资回
报期值;
第三结果得到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投资回报期值是否低于系统预期值,得到第三判断
结果;
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示所述投资回报期值低于所述系统预期值时,采用所述管网压
力调控措施,使漏水点泄漏速度减慢;
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示所述投资回报期值不低于所述系统预期值时,不采用所述管
网压力调控措施。

说明书

一种提高管网漏失控制效率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水管网漏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管网漏失控制效率的方
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供水管网漏失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是一个严重的行业问题,为了实现水资源的
高效利用,必须减少管网漏失。而在漏失控制中,必须选取适当的控制手段,来提高漏失控
制的经济有效性。目前减少管网漏失的两个主要常规手段是:检漏修漏和压力调控。检漏修
漏是查找管网中的漏水点,并对其进行修复。压力调控是通过安装减压装置来降低管网中
的水压,使漏水点泄漏速度减慢。

但是,在漏失检漏修漏方面,主要依赖于在管道历史破损记录(而非漏失水量)的
基础上得到的经验或模型。但管道破损与漏失水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存
在破损点检出很多,但漏失水量并没有减少很多的情况;在管网压力控制方面,往往是根据
管网的平均压力来确定,经常选择压力较高的管网进行控制。但是,压力高不代表漏失高,
所以有时会存在压力控制对漏失控制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以上两方面的缺点,导致在漏失
控制工作中漏失控制策略的选择缺乏科学的依据,使得供水管网漏失控制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管网漏失控制效率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及系统充
分考虑管网的基础属性与运行压力,通过定量的计算可以明确不同特征管网的漏失水平,
确定最优控制策略,提高管网漏失的控制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管网漏失控制效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
括:

获取每个独立计量区域的基础属性M;

实时监测每个所述独立计量区域的入水口流量和压力,获取每日最小夜间流量
MNF以及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值P;

根据所述基础属性M、所述最小夜间流量MNF以及所述压力值P,建立管网漏失控制
效果评价模型;

获取任意一个独立计量区域的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以及所述最小夜间流量
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平均值P1

根据所述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以及所述压
力平均值P1,确定相应的管网漏失控制措施。

可选的,在所述获取每日最小夜间流量MNF以及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
压力值P之前,还包括:对每个所述独立计量区域进行全面漏失检测,直至无法检出新的漏
水点为止。

可选的,所述实时监测每个所述独立计量区域的入水口流量和压力,获取每日最
小夜间流量MNF以及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值P,具体包括:

选择一定的监测周期和固定的监测时间间隔,实时监测每个所述独立计量区域的
入水口流量和压力,获取多组数据;每组数据包括所述每日最小夜间流量MNF以及所述最小
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值P。

可选的,所述建立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具体包括:

根据获取的所述多组数据,计算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以及最小夜间流量发
生时对应的压力平均值Pave

根据所述基础属性M、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以及所述压力平均值Pave,采
用多元统计回归方法,建立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所述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
表示为MNFave=f(La,Lb,N,A,Pave);其中,MNFave表示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Pave表示最小夜间
流量发生时对应压力平均值;所述基础属性M包括铸铁管总长La、非铸铁管总长Lb、用户数N、
按管长加权的平均管龄A。

可选的,所述确定相应的管网漏失控制措施,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任意一个独立计量区域的基础属性M1

根据所述基础属性M1、所述压力平均值P1以及所述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计
算当前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1

判断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是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
MNFave,sim1,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最小
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1时,不采取检漏修漏措施;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大于所述最小夜间流量
平均值MNFave,sim1时,采用所述检漏修漏措施并判断所述压力平均值P1是否小于或者等于当
地水压标准值P2,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示所述压力平均值P1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当地水压标准值P2
时,不采取管网压力调控措施;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示所述压力平均值P1大于所述当地水压标准值P2时,将所
述当地水压标准值P2代入所述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得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
MNFave,sim2,并根据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2和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
MNFave,sim1,计算为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2时所述管网压力调控措施的投资回
报期值;

判断所述投资回报期值是否低于系统预期值,得到第三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示所述投资回报期值低于所述系统预期值时,采用所述管
网压力调控措施,使漏水点泄漏速度减慢;

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示所述投资回报期值不低于所述系统预期值时,不采用所
述管网压力调控措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管网漏失控制效率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个独立计量区域的基础属性M;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每个所述独立计量区域的入水口流量和压力,获取
每日最小夜间流量MNF以及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值P;

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础属性M、所述最小夜间流量MNF以及所述压力值
P,建立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任意一个独立计量区域的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以及
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平均值P1

管网漏失控制措施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所述最
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以及所述压力平均值P1,确定相应的管网漏失控制措施。

可选的,还包括漏失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获取每日最小夜间流量MNF以及所述最
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值P之前,对每个所述独立计量区域进行全面漏失检测,直至
无法检出新的漏水点为止。

可选的,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多组数据获取单元,用于选择一定的监测周期和固定的监测时间间隔,实时监测
每个所述独立计量区域的入水口流量和压力,获取多组数据;每组数据包括所述每日最小
夜间流量MNF以及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值P。

可选的,所述模型建立模块具体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多组数据,计算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以及最
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平均值Pave

模型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础属性M、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以及所
述压力平均值Pave,采用多元统计回归方法,建立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所述管网漏
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表示为MNFave=f(La,Lb,N,A,Pave);其中,MNFave表示最小夜间流量平均
值,Pave表示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压力平均值;所述基础属性M包括铸铁管总长La、非铸
铁管总长Lb、用户数N、按管长加权的平均管龄A。

可选的,所述管网漏失控制措施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基础属性M1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任意一个独立计量区域的基础属性M1

当前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1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础属性M1、所述压
力平均值P1以及所述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计算当前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
MNFave,sim1

第一结果得到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是否小于或者等于所
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1,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最小
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1时,不采取检漏修漏措施;

第二结果得到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
大于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1时,采用所述检漏修漏措施并判断所述压力平均值
P1是否小于或者等于当地水压标准值P2,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示所述压力平均值P1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当地水压标准值P2
时,不采取管网压力调控措施;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示所述压力平均值P1大于所述当地水压标准值P2时,将所
述当地水压标准值P2代入所述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得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
MNFave,sim2,并根据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2和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
MNFave,sim1,计算为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2时所述管网压力调控措施的投资回
报期值;

第三结果得到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投资回报期值是否低于系统预期值,得到第三
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示所述投资回报期值低于所述系统预期值时,采用所述管
网压力调控措施,使漏水点泄漏速度减慢;

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示所述投资回报期值不低于所述系统预期值时,不采用所
述管网压力调控措施。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管网漏失控制效率的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每个独立计量
区域的基础属性M,最小夜间流量MNF以及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值P,建立管
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通过获取任意一个独立计量区域的基础属性M1、最小夜间流量
平均值MNF1以及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平均值P1,并结合管网漏失控制效果
评价模型、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以及压力平均值P1,对该独立计量区域进行评价,确定
相应的管网漏失控制措施,解决在漏失控制工作中存在漏失控制策略选择缺乏科学依据的
问题,避免因盲目采取控制措施而降低供水管网漏失控制效率。因此,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
法及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供水管网漏失控制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
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提高管网漏失控制效率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管网漏失控制措施确定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提高管网漏失控制效率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管网漏失控制效率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及系统充
分考虑管网的基础属性与运行压力,通过定量的计算可以明确不同特征管网的漏失水平,
确定最优控制策略,提高管网漏失的控制效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
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提高管网漏失控制效率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
提供的一种提高管网漏失控制效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每个独立计量区域的基础属性M;

其中,所述步骤101具体包括:选择一定数量(根据分析的需要,以20个以上为宜)
的独立计量区域,统计每个独立计量区域的基础属性M,可包括铸铁管总长La、非铸铁管总
长Lb、用户数N、按管长加权的平均管龄A等(如果以上信息不全,只统计部分也可以)。

独立计量分区,是指供水管网中划分出的一小块区域,该区域一般只有一个入水
口,即区域内所有的用水均来自于这一入水口。一般区域大小为3000-8000户居民。

步骤102:实时监测每个所述独立计量区域的入水口流量和压力,获取每日最小夜
间流量MNF以及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值P;

其中,步骤102具体包括:在操作步骤102之前,先对每个所述独立计量区域进行全
面漏失检测,直至无法检出新的漏水点为止;

选择一定的监测周期(连续7日为宜)和固定的监测时间间隔(15min监测一次为
宜),实时监测每个所述独立计量区域的入水口流量和压力,获取多组数据;每组数据包括
所述每日最小夜间流量MNF(即每日发生的最小流量,一般发生在1:00am至5:00am之间)以
及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值P。

步骤103:根据所述基础属性M、所述最小夜间流量MNF以及所述压力值P,建立管网
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

其中,步骤103具体包括:根据获取的所述多组数据,计算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
MNFave以及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平均值Pave

根据所述基础属性M、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以及所述压力平均值Pave,采
用多元统计回归方法,建立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所述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
表示为MNFave=f(La,Lb,N,A,Pave);其中,MNFave表示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Pave表示最小夜间
流量发生时对应压力平均值;所述基础属性M包括铸铁管总长La、非铸铁管总长Lb、用户数N、
按管长加权的平均管龄A。

步骤104:获取任意一个独立计量区域的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以及所述最小
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平均值P1;其中,步骤104中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以及压力
平均值P1的获取方法与步骤102和步骤103所述的方法相同,在此不再重复。

步骤105:根据所述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
及压力平均值P1,确定相应的管网漏失控制措施。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管网漏失控制措施确定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确定相应
的管网漏失控制措施,具体包括:

步骤201:获取任意一个独立计量区域的基础属性M1、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
及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平均值P1

步骤202:根据所述基础属性M1、所述压力平均值P1以及所述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
价模型,计算当前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1

步骤203:判断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最小夜间流量
平均值MNFave,sim1,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步骤204: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小于或者等于
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1时,不采取检漏修漏措施;

步骤205: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大于所述最小
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1时,采用所述检漏修漏措施;

步骤206:判断所述压力平均值P1是否小于或等于当地水压标准值P2,得到第二判
断结果;

步骤207: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示所述压力平均值P1小于或者等于当地水压标
准值P2时,不采取管网压力调控措施;

步骤208: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示所述压力平均值P1大于当地水压标准值P2时,
将当地水压标准值P2代入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得到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2;并
根据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2和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1,计算为最小夜间流
量平均值MNFave,sim2时管网压力调控措施的投资回报期值;

其中,计算为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2时所述管网压力调控措施的投资回报
期值具体包括:首先用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1减去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2
得到一年节水量;

其次,将根据该节水量,计算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再者,将该所取得的经济效益除以压力控制设备的投入成本,计算投资回收期。

步骤209:判断所述投资回报期值是否低于系统预期值,得到第三判断结果;

其中,系统预期值根据当地经济情况或者其他因素确定的,不是固定值。

步骤210: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示所述投资回报期值低于所述系统预期值时,采
用所述管网压力调控措施,使漏水点泄漏速度减慢;若否,则执行步骤207。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提高管网漏失控制效率系统结构图。如图3所示,所述系统,
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每个独立计量区域的基础属性M;

第二获取模块302,用于实时监测每个所述独立计量区域的入水口流量和压力,获
取每日最小夜间流量MNF以及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值P;

其中,在所述第二获取模块302之前,还包括漏失检测模块,所述漏失检测模块,用
于对每个所述独立计量区域进行全面漏失检测,直至无法检出新的漏水点为止。

第二获取模块302,具体包括:

多组数据获取单元,用于选择一定的监测周期和固定的监测时间间隔,实时监测
每个所述独立计量区域的入水口流量和压力,获取多组数据;每组数据包括所述每日最小
夜间流量MNF以及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值P。

模型建立模块303,用于根据所述基础属性M、所述最小夜间流量MNF以及所述压力
值P,建立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

其中,模型建立模块303,具体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多组数据,计算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以及最
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平均值Pave

模型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础属性M、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以及所
述压力平均值Pave,采用多元统计回归方法,建立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所述管网漏
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表示为MNFave=f(La,Lb,N,A,Pave);其中,MNFave表示最小夜间流量平均
值,Pave表示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压力平均值;所述基础属性M包括铸铁管总长La、非铸
铁管总长Lb、用户数N、按管长加权的平均管龄A。

第三获取模块304,用于获取任意一个独立计量区域的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
以及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平均值P1

其中,第三获取模块304中的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以及压力平均值P1的获取方
法与第二获取模块303和模型建立模块304提供的获取方法相同,在此不再重复。

管网漏失控制措施确定模块305,用于根据所述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所述
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以及压力平均值P1,确定相应的管网漏失控制措施。

其中,管网漏失控制措施确定模块305,具体包括:

基础属性M1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任意一个独立计量区域的基础属性M1

当前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1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础属性M1、所述压
力平均值P1以及所述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计算当前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
MNFave,sim1

第一结果得到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是否小于或者等于所
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1,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最小
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1时,不采取检漏修漏措施;

第二结果得到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
大于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1时,采用所述检漏修漏措施并判断所述压力平均值
P1是否小于或者等于当地水压标准值P2,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示所述压力平均值P1小于或者等于当地水压标准值P2时,
不采取管网压力调控措施;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示所述压力平均值P1大于所述当地水压标准值P2时,将所
述当地水压标准值P2代入所述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得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
MNFave,sim2,并根据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2和所述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
MNFave,sim1,计算为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ave,sim2时所述管网压力调控措施的投资回
报期值;

第三结果得到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投资回报期值是否低于系统预期值,得到第三
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示所述投资回报期值低于所述系统预期值时,采用所述管
网压力调控措施,使漏水点泄漏速度减慢;

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示所述投资回报期值不低于所述系统预期值时,不采用所
述管网压力调控措施。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漏失评估方法是根据管网基本特征和运行压力确定的,该方
法不仅可以确定管网中漏失严重的区域,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漏失控制的效率;同时本发
明实施例提出的漏失控制策略是在漏失水平科学评估基础上得到,根据管网特征的不同,
可以给出不同的控制策略,可以在一定的成本投入基础上,得到更好的控制效果,提高投资
回报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高管网漏失控制效率的方法或系统,通过获取每个独
立计量区域的基础属性M,最小夜间流量MNF以及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值P,
建立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通过获取任意一个独立计量区域的基础属性M1、最小夜
间流量平均值MNF1以及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平均值P1,并结合管网漏失控
制效果评价模型、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以及压力平均值P1,对该独立计量区域进行评
价,确定相应的管网漏失控制措施,解决在漏失控制工作中存在漏失控制策略选择缺乏科
学依据的问题,避免因盲目采取控制措施而降低供水管网漏失控制效率。因此,采用本发明
提供的方法及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供水管网漏失控制效率。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或系统,可以根据管网的基础属
性与运行压力,通过定量的计算明确不同特征管网的漏失水平,确定最优控制策略,提高管
网漏失的控制效率。

实施例一:

第一步:在某管网选择了20个独立计量区域,统计了每个独立计量区域的铸铁管
总长La、非铸铁管总长Lb、用户数N;

第二步:连续7日实时监测了每个独立计量区域入水口流量和压力,监测时间间隔
为每15min监测一次,提取每日最小夜间流量MNF与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P;

第三步:将上述7日的MNF与P分别求平均值,记作MNFave,Pave

第四步: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MNFave与La、Lb、N、Pave的关系,如下所示:MNFave
=(0.02La+0.00134Lb+0.0336N)·Pave(1)

式中,MNFave的单位为L/s;La、Lb的单位为km;N的单位为千户;Pave的单位为m。

第五步:选择任一独立计量区域进行分析,统计其铸铁管总长La=1.45km,Lb
0km,N=1.56千户,Pave=35.3m,将上述变量代入的公式(1)中,得到MNFave,sim1=2.87L/s。,
实际监测到的MNF1=1.12L/s,可以看出MNF1<MNFave,sim1,表明目前该独立计量区域的漏失
情况不严重,不必采取控制措施。

实施例二:

对某独立计量区域进行分析,统计其铸铁管总长La=9.3km,Lb=0.4km,N=7.36千
户,Pave=28.8m,将上述变量代入公式(1)中,得到MNFave,sim1==12.5L/s。而实际监测到的
MNF1=17.3L/s,可以看出MNF1>MNFave,sim1,表明目前该独立计量区域的漏失情况高于应有
的水平,应当进行漏失检测。

实施例三:

对某独立计量区域进行分析,统计其铸铁管总长La=3.7km,Lb=0km,N=2.33千
户,Pave=35.7m,将上述变量代入公式(1)中,得到MNFave,sim1=5.44L/s。而实际监测到的
MNF1=9L/s,可以看出MNF1>MNFave,sim1,表明目前该独立计量区域的漏失情况高于应有的水
平,应当进行漏失检测。另外,当前管网压力Pave(35.7m)高于当地压力标准值P2(28m),将P2
代入公式(1)中的Pave,得到MNFave,sim2=4.26L/s,与上述MNFave,sim1=5.44L/s相比,可进一
步降低漏失1.18L/s,则全年可节水3.7万立方米,假定单位供水成本为3元/立方米,则该独
立计量区域的压力控制所取得效益为3.7*3=11.1万元/年,而压力控制设备的投入成本约
为10万元,则该投资回收期为0.9年。本次实施例设定的系统预期值为2年,可以看出投资回
收期低于系统预期值,故该独立计量区域应该进行压力控制。

本实施例是通过管网基本特征和运行压力确定的漏失评估方法,不仅可以确定管
网中漏失严重的区域,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漏失控制的效率;同时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漏
失控制策略是在漏失水平科学评估基础上得到,根据管网特征的不同,可以给出不同的控
制策略,可以在一定的成本投入基础上,得到更好的控制效果,提高投资回报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
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
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
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提高管网漏失控制效率的方法及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种提高管网漏失控制效率的方法及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种提高管网漏失控制效率的方法及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提高管网漏失控制效率的方法及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提高管网漏失控制效率的方法及系统.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管网漏失控制效率的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每个独立计量区域的基础属性M,最小夜间流量MNF以及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值P,建立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通过获取任意一个独立计量区域的基础属性M1、最小夜间流量平均值MNF1以及所述最小夜间流量发生时对应的压力平均值P1,并结合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评价模型,对该独立计量区域进行评价,确定相应的管网漏失控制措施,解决在漏失控制工作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