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壁条带固体钾盐采矿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钾盐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壁条带固体钾盐采矿方
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是世界上钾资源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我国钾资源短缺,每年有一
半钾肥需要依赖进口。为了解决钾资源短缺问题,国内一些钾肥生产厂商在政府大力支持
下开发境外固体钾盐资源。
由于国内固体钾盐矿藏赋存较少,对固体钾盐开采技术研究和认识基本处于空
白。国内企业在境外已投产的固体钾盐开采项目中,由于缺少相关开采技术和实践经验,开
采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在老挝已投产运营的几个固体钾盐矿,主要采用短壁条带开采工
艺方式,矿房与矿柱长度一般在100m左右,采用间断运输设备配套方式。开采过程中,设备
搬家倒面频繁,后配套运输设备运输能力与连续采矿机采矿能力不匹配,制约连续采矿机
效率发挥;而且工作面通风方式采用局扇通风,粉尘大,工作环境恶劣。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固体钾盐开采过程中存在的设备搬家倒面频繁,后配套运输设备运
输能力与连续采矿机采矿能力不匹配及通风条件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长壁条带固体
钾盐采矿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长壁条带固体钾盐采矿方法,包括巷道布置、布置安装采掘设备以及矿房开采,具
体步骤如下:
(1)巷道布置:
在回采区域,按照开采区域矿层赋存条件,布置采区主运输巷、采区辅助运输巷和采区
回风巷,其中采区辅助运输巷作为下一采区回风巷,采区主运输巷、采区辅助运输巷和采区
回风巷的巷道长度均大于1000m,采区回风巷与采区主运输巷的间距大于1000m;
采区主运输巷与采区回风巷间布置矿房,相邻两矿房间留设矿柱,矿房与矿柱的长度
均与采区主运输巷和采区回风巷之间的距离相一致,矿房与矿柱的宽度根据埋深、地应力、
矿层厚度强度、安全系数设置,而且矿房的宽度为连续采矿机切割宽度的整数倍,矿柱的宽
度大于矿房的宽度;
(2)布置安装采掘设备:
矿房采掘包括矿房掘进切眼和矿房回采两个过程,矿房切眼掘进过程中布置综掘机,
转载运输皮带,刚性架皮带,局部通风机;矿房回采过程中布置连续采矿机、行走式破碎转
载机、转载运输皮带、刚性架皮带;采区主运输巷布置主运输皮带;
(3)矿房开采:
在采区主运输巷、采区辅运输巷、采区回风巷掘进完成后,沿开采区域边界后退式回采
矿房;矿房回采工艺为:采用综掘机小断面快速掘进矿房切眼,连通采区主运输巷和采区回
风巷,形成完整负压通风系统;综掘机移至下一矿房,进行下一矿房切眼掘进;连续采矿机
对已掘好切眼的矿房进行前进式回采,每次采幅与连续采矿机切割宽度相同,沿矿房切眼
平行推进,每次推进长度与矿房长度相同;矿房回采宽度达到设计宽度后,连续采矿机退出
进行下一矿房的回采,如此往复,直至整个开采区域内矿房回采完毕;
综掘机掘进矿房切眼采落的矿体经综掘机——转载运输皮带——刚性架皮带——采
区主运输巷的主运输皮带后运出工作面,综掘机掘进过程中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
连续采矿机采落的矿体经连续采矿机——行走式破碎转载机——转载运输皮带——
刚性架皮带——采区主运输巷的主运输皮带后运出工作面,连续采矿机采矿过程中采用负
压通风。
采区主运输巷、采区辅助运输巷和采区回风巷的巷道长度均设置为1500m~
2000m,采区回风巷与采区主运输巷的间距设置为1000m~1500m;矿房与矿柱的长度均设置
为1000m~1500m;矿房的宽度设置为15m~20m,矿柱的宽度设置为18m~22m。
连续采矿机对已掘好切眼的矿房进行前进式回采,每次采幅4m~6m,每次推进长
度1000m~1500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 本发明采用综掘机小断面完成矿房切眼掘进后,再采用连续采矿机进行后续矿房
的开采,连续采矿机回采过程中采用负压通风,新鲜风流洗涮工作面后直接由切眼进入到
采区回风巷,大大改善工作面通风效果。
2. 本发明采用长壁条带布置方式,充分发挥连续采矿机连续高效采矿的优势,克
服了短壁条带开采工作面搬家次数频繁、开采效率低的问题。
3. 本发明采用长条带矿柱支撑顶板,矿柱长期稳定性好。
4. 本发明开采过程中留设长条形矿柱,各矿房之间为单独体,相互无沟通,无作
业影响。
5. 本发明切眼在连续采矿机回采前形成,掘采单独作业互不影响,提高了开采效
率。
附图说明
图1 长壁条带开采工艺布置图;
图2 长壁条带开采工作面通风系统图;
图中:1-连续采矿机;2-行走式破碎转载机;3-转载运输皮带;4-刚性架皮带;5-综掘
机;6-矿房;7-矿柱;8-采区主运输巷;9-采区辅助运输巷;10-采区回风巷;11-盘区辅助运
输巷;12-盘区主运输巷;13-盘区回风巷;14-主运输皮带;15-矿房切眼;16-风筒;17-局部
通风机;18-新鲜风流;19-污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长壁条带固体钾盐采矿方法,包括巷道布置、布置安装采掘设备
以及矿房开采,步骤如下:
(1)巷道布置:按照开采区域矿层赋存条件,布置采区主运输巷8、采区辅助运输巷9、采
区回风巷10,其中采区辅助运输巷9作为下一采区回风巷,采区主运输巷8、采区辅助运输巷
9、采区回风巷10的巷道长度均大于1000m,一般为1500m~2000m,采区回风巷10与采区主运
输巷8之间的距离大于1000m,一般为1000m~1500m。采区主运输巷8、采区辅助运输巷9、采
区回风巷10分别与盘区主运输巷12、盘区辅助运输巷11、盘区回风巷13连通,形成完整的采
区运输系统和通风系统。在采区主运输巷8与采区回风巷10间布置矿房6,相邻矿房6间留设
矿柱7,设计矿房6、矿柱7尺寸时,要综合考虑埋深、地应力、矿层厚度强度、安全系数等,保
证矿柱7对顶板的支撑作用,使矿柱7的压缩量小、顶板的下沉量小,并不导致矿房6顶板的
冒落。矿房6尺寸还应满足连续采矿机的切割宽度,一般为滚筒切割宽度的整数倍。矿房6的
宽度一般为15m~20m,矿房6的长度大于1000m,一般为1000m~1500m,矿柱7的宽度一般为
18 m~22m,矿柱7的长度大于1000m,一般为1000m~1500m。
(2)布置安装采掘设备:
工作面采用连续运输设备配套方式进行连续运输,矿房采掘包括矿房掘进切眼和矿房
回采两个过程,
矿房切眼15掘进过程中布置综掘机5,转载运输皮带3,刚性架皮带4,局部通风机17;局
部通风机17布置在采区辅助运输巷9内,局部通风机17与风筒16一端相连,风筒16另一端与
综掘机5相连,综掘机5掘进过程中采用局部通风机17进行通风;采区主运输巷8巷道内布置
主运输皮带14,矿房切眼15掘进过程中综掘机5与转载运输皮带3相连,转载运输皮带3与刚
性架皮带4相连,刚性架皮带4又与采区主运输巷的主运输皮带14相连,综掘机掘进矿房切
眼采落的矿体经综掘机——转载运输皮带——刚性架皮带——采区主运输巷的主运输皮
带后运出工作面。
矿房回采过程中布置连续采矿机1、行走式破碎转载机2、转载运输皮带3、刚性架
皮带4,连续采矿机1与行走式破碎转载机2相连,行走式破碎转载机2与转载运输皮带3相
连,转载运输皮带3与刚性架皮带4相连,刚性架皮带4又与采区主运输巷的主运输皮带14相
连,连续采矿机采落的矿体经连续采矿机——行走式破碎转载机——转载运输皮带——刚
性架皮带——采区主运巷的主运输皮带后运出工作面,连续采矿机采矿过程中采用负压通
风。
(3)开采方法:在采区主运输巷8、采区辅助运输巷9、采区回风巷10的巷道掘进完
成后,沿开采区域边界后退式回采矿房。矿房回采工艺是:采用综掘机5小断面(<4m)快速掘
进切眼,连通采区主运输巷8和采区回风巷10,形成完整负压通风系统。综掘机5移至下一矿
房6,进行下一矿房切眼掘进。连续采矿机1对已掘好切眼的矿房6进行前进式回采,每次采
幅4m~6m,沿矿房切眼平行推进,每次推进长度1000m~1500m。回采矿房宽度达到设计宽度
(15m~20m)后,连续采矿机1退出进行下一矿房的回采,如此往复,直至整个开采区域内矿
房回采完毕,整个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全部实现连续运输,即连续采矿机采落的矿体经连续
采矿机运输系统——行走式破碎转载机——转载运输皮带——刚性架皮带——采区主运
输巷的主运输皮带后运出工作面。连续采矿机截割过程中采用负压通风方式,如图2所示,
新鲜风流18洗刷工作面后,经矿房切眼进入采区回风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