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台门的门锁及站台门.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960026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5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066364.5

申请日:

2016.11.28

公开号:

CN106761031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5B 65/08申请日:20161128|||公开

IPC分类号:

E05B65/08; E05B17/00

主分类号:

E05B65/08

申请人:

上海嘉成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股份公司

发明人:

史和平; 周斌斌; 张朝营

地址:

200331 上海市普陀区祁连山南路2889号1号楼21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代理人:

成丽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站台门,具体的说是一种站台门的门锁及带有该门锁的站台门,该门锁包含锁扣机构和锁座机构,该锁扣机构包含:可转动地锁钩、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开门信号带动锁钩进行转动的驱动单元;该锁座机构包含:带有咬合部的锁座本体;其中,在锁钩咬合住咬合部时,锁扣机构和锁座机构相互锁止;而当驱动单元在接收到开门信号后带动锁钩朝向背离咬合部的一侧进行转动,并在锁钩脱离咬合部后,锁扣机构和锁座机构相互分离。同现有技术相比,站台门在开门和关门时,由于驱动单元是作为带动锁钩转动的动力装置,因此驱动单元不会受到关门或开门时的冲击力和摩擦力,从而避免了驱动单元的磨损,以确保站台门在每次关门时,能够完全处于闭锁状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站台门的门锁,包含设置在固定门上的锁扣机构、设置在移动门上的锁座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扣机构包含:可转动地锁钩、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开门信号带动所述锁钩进行转
动的驱动单元;
所述锁座机构包含:锁座本体,且所述锁座本体具有用于被所述锁钩咬合的咬合部;
其中,当站台门在关门时,所述锁座机构朝向所述锁扣机构的一侧进行运动,并在所述
锁扣机构上的锁钩咬合住所述锁座本体的咬合部时,所述锁扣机构和所述锁座机构相互锁
止;而当站台门在开门时,所述驱动单元在接收到开门信号后带动所述锁钩朝向背离所述
锁座本体咬合部的一侧进行转动,并在所述锁钩脱离所述锁座本体的咬合部后,所述锁扣
机构和所述锁座机构相互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门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机构还包含底座,且所
述锁钩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而所述锁钩包含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的弹性铰接件、设置在所述弹性铰接件上用于
咬合住所述咬合部的钩体;
其中,所述钩体朝向所述锁座本体咬合部的一侧至少有部分为用于抵住所述咬合部的
斜面,且当站台门在关门时,所述咬合部通过抵住所述钩体的斜面带动所述钩体绕所述弹
性铰接件的轴心朝向背离所述的一侧进行转动,并在所述咬合部越过所述钩体的斜面后,
所述弹性铰接件带动所述钩体进行复位运动,直至所述钩体咬合住所述咬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站台门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铰接件包含与所述底座
转动连接的铰合轴、套设在所述铰合轴上用于带动所述钩体进行复位运动的扭簧;
其中,所述钩体与所述铰合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门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含电磁铁、用于
连接所述电磁铁和所述锁钩的连接件;
其中,所述电磁铁在接收到开门信号后吸合,而所述连接件在所述电磁铁吸合时拉动
所述锁钩进行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门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机构还包含用于被所述
锁座本体的咬合部触发的闭锁信号发生器;
其中,所述咬合部在被所述锁钩咬合住时,触发所述闭锁信号发生器向后台发送闭锁
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站台门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信号发生器为一带有常
开触点的行程开关;
其中,所述行程开关的常开触点在所述锁钩咬合住所述锁座本体的咬合部时闭合,向
后台发送闭锁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门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门的门锁还包含设置在
所述锁座本体上用于分离所述锁钩和所述锁座本体咬合部的手动解锁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站台门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解锁机构包含用于带动
所述锁钩脱离所述锁座本体咬合部的解锁件,连接所述锁座本体和所述解锁件的回弹件;
其中,所述解锁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锁座本体的咬合部上并用于抵住所述锁钩,且
所述解锁件在朝向所述锁钩的一侧转动时用于带动所述锁钩朝向背离所述锁座本体咬合
部的一侧进行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站台门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座本体设有解锁件的一侧
有部分向外凸起构成用于连接所述回弹件的凸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站台门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解锁机构还包含与所
述解锁件连接用于拉动所述解锁件进行转动的拉绳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站台门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机构还包含用于被解
锁件触发的手动解锁信号发生器;
其中,所述解锁件在带动所述锁钩脱离所述锁座本体的咬合部时,触发所述手动解锁
信号发生器向后台发送手动解锁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站台门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解锁信号发生器为一
个带有常开触点的行程开关;
其中,所述行程开关的常开触点在所述解锁件带动所述锁钩脱离所述锁座本体的咬合
部时闭合,向后台发送手动解锁信号。
13.一种站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门包含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站
台门的门锁。

说明书

站台门的门锁及站台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站台门,特别涉及一种站台门的门锁及带有该门锁的站台门。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中,为了保障列车、乘客进出站时的绝对完全,防止乘客跳轨或因意外
跌落至站台下方,需要在站台上设置站台门。而目前的站台门又针不同的轨道交通线路分
为电动门和电动栏杆。

而目前,无论是电动门或者是电动栏杆,一般都是由移动门和固定门构成,并且当
关门时,两扇移动门相互合拢;而当开门时,两扇移动门又相互分离。但由于在关门时,为了
将移动门和固定门锁住,就需要额外设置相应的门锁实现,但由于现有的门锁一般都是通
过在移动门上设置挡片或挡块,而在固定门上设置电磁铁等驱动单元,并且将挡片或挡块
倾斜设置,从而在关门时,挡片或者挡块可以先克服地磁铁的回弹力,将电磁铁下压,并在
越过电磁铁后,由于电磁铁可在自身回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从而使得挡片或挡块可牢
牢抵住电磁铁,从而实现移动门和固定门的相互锁止。

但在实际使用时发现,现有技术是将电磁铁等驱动单元直接充当用于锁住站台门
的锁扣,但由于在轨道交通中,站台门的开启和关闭是非常平凡的,所以每当站台门关门
时,挡块或挡片会反复的与电磁铁之间产生摩擦和撞击,从而就会导致电磁铁回弹部的磨
损,而当电磁铁回弹部的磨损量超过一定量时,电磁铁就有可能无法抵住挡片或挡块,造成
站台门在关门时固定门与移动门之间无法闭锁,存在安全隐患,严重时则会导致电磁铁完
全损坏无法再次进行使用。

因此,如何避免站台门在关门时电磁铁的磨损,是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站台门的门锁,可使得站台门在关门,可避免对电磁
铁等驱动部件造成磨损,可确保站台门在关门时移动门和固定门能够完全锁止,防止出现
安全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站台门的门锁,包含设置在固定门上的锁
扣机构、设置在移动门上的锁座机构;

所述锁扣机构包含:可转动地锁钩、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开门信号带动所述锁钩进
行转动的驱动单元;

所述锁座机构包含:锁座本体,且所述锁座本体具有用于被所述锁钩咬合的咬合
部;

其中,当站台门在关门时,所述锁座机构朝向所述锁扣机构的一侧进行运动,并在
所述锁扣机构上的锁钩咬合住所述锁座本体的咬合部时,所述锁扣机构和所述锁座机构相
互锁止;而当站台门在开门时,所述驱动单元在接收到开门信号后带动所述锁钩朝向背离
所述锁座本体咬合部的一侧进行转动,并在所述锁钩脱离所述锁座本体的咬合部后,所述
锁扣机构和所述锁座机构相互分离。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站台门,该站台门包含如上所述的站台门的门锁。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整扇站台门的锁扣机构具有一个可转动地锁钩
和一个带动锁钩进行转动驱动单元,而锁座机构具有一个带有咬合部的锁座本体,且该锁
座本体的咬合部用于被锁钩咬合,同时驱动单元可在接收到开门信号时带动锁钩进行转
动,从而当站台门在关闭时,可由锁钩直接咬合住锁座本体的咬合部,实现站台门的闭锁;
而在开门时,驱动单元又可在接收到开门信号后带动锁钩朝向背离锁座本体咬合部的一侧
进行转动,使得锁钩能够 脱离锁座本体的咬合部。由此可知,整扇站台门在开门和关门时,
是通过锁钩和锁座本体咬合部的配合实现站台门的闭锁和解锁的,而驱动单元只是用于带
动锁钩进行转动的动力装置,而不是直接充当锁扣本身,因此驱动单元不会受到关门或开
门时的任何冲击力和摩擦力,从而避免了驱动单元的磨损,以确保站台门在每次关门时,能
够完全处于闭锁状态,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所述锁扣机构还包含底座,且所述锁钩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而
所述锁钩包含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的弹性铰接件、设置在所述弹性铰接件上用于咬合住
所述咬合部的钩体;其中,所述钩体朝向所述锁座本体咬合部的一侧至少有部分为用于抵
住所述咬合部的斜面,且当站台门在关门时,所述咬合部通过抵住所述钩体的斜面带动所
述钩体绕所述弹性铰接件的轴心朝向背离所述咬合部的一侧进行转动,并在所述咬合部越
过所述钩体的斜面后,所述弹性铰接件带动所述钩体进行复位运动,直至所述钩体咬合住
所述咬合部。由于锁钩是由弹性铰接件和钩体构成,并且由于钩体朝向锁座本体咬合部的
一侧有部分为抵住咬合部的斜面,从而当站台两侧的移动门在相互合拢时,咬合部会在抵
住锁钩钩体的斜面后,逐渐带动钩体绕弹性铰接件的轴心朝向背离咬合部的一侧进行转
动,并在咬合部越过钩体的斜面后,钩体会在弹性铰接件的回弹作用下自动复位咬合住咬
合部,从而实现站台门的闭锁。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铰接件包含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铰合轴、套设在所述铰合
轴上用于带动所述钩体进行复位运动的扭簧;其中,所述钩体与所述铰合轴固定连接。从而
使得钩体可以绕着铰合轴的轴心进行转动,同时扭簧又可作为回弹部件在锁座本体咬合部
越过锁钩钩体的斜面后自动带动铰合轴进行翻转,实现钩体对锁座本体咬合部的自动咬
合。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单元包含电磁铁、用于连接所述电磁铁和所述锁钩的连接件;
其中,所述电磁铁在接收到开门信号后吸合,而所述连接件在所述电磁铁吸合时拉动所述
锁钩进行转动。由此可知,整个驱动单元由于是通过电磁铁的吸合实现锁钩对锁座本体咬
合部的解锁,从而使得整个门锁在工作时具有 良好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锁扣机构还包含用于被所述锁座本体的咬合部触发的闭锁信号发
生器;其中,所述咬合部在被所述锁钩咬合住时,触发所述闭锁信号发生器向后台发送闭锁
信号。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通过后台的闭锁信号得知站台门是否在关门后处于闭锁状态,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站台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闭锁信号发生器为一带有常开触点的行程开关;其中,所述行程开
关的常开触点在所述锁钩咬合住所述锁座本体的咬合部时闭合,向后台发送闭锁信号。由
于行程开关为机械开关,是通过开关内部的触点闭合实现电信号的发送,从而使的整个开
关在工作时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站台门的门锁还包含设置在所述锁座本体上用于分离所述锁钩和
所述锁座本体咬合部的手动解锁机构。通过手动解锁机构可确保当驱动单元失效时,工作
人员可通过手动解锁机构分离锁钩和锁座本体的咬合部,使得站台门可通过手动的方式打
开,便于维修人员后期对锁扣机构和锁座机构进行维修。

并且,所述手动解锁机构包含用于带动所述锁钩脱离所述锁座本体咬合部的解锁
件,连接所述锁座本体和所述解锁件的回弹件;其中,所述解锁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锁座
本体的咬合部上并用于抵住所述锁钩,且所述解锁件在朝向所述锁钩的一侧转动时用于带
动所述锁钩朝向背离所述锁座本体咬合部的一侧进行转动。从而当驱动单元失效后,工作
人员又可通过转动解锁件,通过解锁件带动锁钩朝向背离锁座本体咬合部的一侧进行转
动,使得锁钩可脱离锁座本体的咬合部,并且当锁钩脱离咬合部后,解锁件又可在回弹件的
作用下自动归位,以确保站台门在关门时,锁钩可重新咬合住锁座本体的咬合部。

进一步的,所述锁座本体设有解锁件的一侧有部分向外凸起构成用于连接所述回
弹件的凸块。通过凸块可方便回弹件分别与锁座本体和解锁件进行连接,便于回弹件的安
装。

进一步的,所述手动解锁机构还包含与所述解锁件连接用于拉动所述解锁件 进
行转动的拉绳组件。从而当驱动单元实现后,工作人员可通过打动拉绳组件实现解锁件在
锁座本体上的转动,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手动解锁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锁扣机构还包含用于被解锁件触发的手动解锁信号发生器;其中,
所述解锁件在带动所述锁钩脱离所述锁座本体的咬合部时,触发所述手动解锁信号发生器
向后台发送手动解锁信号。从而使得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通过后台所接收到
的手动解锁信号得知站台的哪扇站台门是通过手动解锁的方式打开的,从而可方便工作人
员找到相应的站台门对其进行检修。

进一步的,所述手动解锁信号发生器为一个带有常开触点的行程开关;其中,所述
行程开关的常开触点在所述解锁件带动所述锁钩脱离所述锁座本体的咬合部时闭合,向后
台发送手动解锁信号。由于行程开关为机械开关,并且是通过开关内部的触点闭合实现电
信号的发送,从而使的整个开关在工作时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站台门的门锁处于闭锁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站台门的门锁处于闭锁状态时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站台门的门锁处于分离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站台门的门锁处于闭锁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站台门的门锁处于分离状态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
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
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
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站台门的门锁,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含设置
在固定门(图中未标示)上的锁扣机构1、设置在移动门(图中未标示)上的锁座机构2。

其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锁扣机构1主要由底座11、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11上的
锁钩12、设置在底座11上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开门信号带动锁钩12进行转动的驱动单元构
成。而该锁座机构2为一个带有咬合部22的锁座本体21,且该锁座机构2的咬合部22用于被
锁钩12咬合。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当站台门在关门时,即两扇移动门相互合拢时,如图1和图2
所示,锁座机构2会朝向锁扣机构1的一侧进行运动,并在锁扣机构1上的锁钩12咬合住锁座
本体21的咬合部22时,锁扣机构1和锁座机构2相互锁止。而当站台门在开门时,即两扇移动
门相互分离时,如图3所示,驱动单元可在接收到开门信号后带动锁钩12朝向背离咬合部22
的一侧进行转动,并在锁钩12脱离咬合部22后,锁扣机构1和锁座机构2相互分离。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由于整个锁扣机构1是由底座11、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11
上的锁钩12和驱动单元构成,而锁座机构2为一个带有咬合部22的锁座本体21,同时驱动单
元可在接收到开门信号时带动锁钩22进行转动,从而当站台门在关闭时,锁钩12可直接咬
合住锁座本体21的咬合部22实现站台门的闭锁。而在开门时,驱动单元又可在接收到开门
信号后带动锁钩12朝向背离咬合部22的一侧进行转动,使得锁钩12能够脱离咬合部22。由
此可知,整扇站台门在开门和关门时,由于是通过锁钩12和咬合部22的配合实现站台门的
闭锁和解锁的,而驱动单元只是用于带动锁钩12进行转动的动力装置,而不是直接充当锁
扣本身,因此驱动单元不会受到开门或关门时的任何冲击力和摩擦力,从而避免了对驱动
单元造成磨损,以确保站台门在每次关门时,能够完全处于闭锁状态,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所提到的锁座本体21整体包含
一块水平板件211和一块与水平板件211连接的竖直板件212,并 且该竖直板件212背离水
平板件211的一侧构成咬合部22。同时上述所提到的锁钩12的结构,如图3所示,主要包含一
个与底座11可转动连接的弹性铰接件、设置在弹性铰接件上用于咬合住咬合部22的钩体
121。

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弹性铰接件主要是由一根与底座11转动连接的铰合轴
122、一个套设在铰合轴122上用于带动钩体121进行复位运动的扭簧123构成。并且,结合图
2所示,钩体121直接与铰合轴122固定连接,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可将钩体121直接套设在铰
合轴122上,或者也可将钩体121与铰合轴122设计为一个整体,同时当扭簧123在套设到铰
合轴122上后,该扭簧123的头端可与底座11固定连接,而尾端可与铰合轴122固定连接。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所提到的钩体121,该钩体121朝向咬合部22的一侧具
有一斜面124,该斜面124用于抵住咬合部22。从而当站台门在关门时,结合图1所示,锁座本
体21的竖直部件212可逐渐随着移动门的运动向锁钩12的钩体靠拢,并在咬合部22抵住钩
体121的斜面124后,通过钩体斜面124的导向作用逐渐带动钩体121绕铰合轴122的轴心朝
向背离咬合部22的一侧进行转动,促使扭簧123产生一定的形变,而当咬合部22在越过钩体
121的斜面124后,扭簧123又可通过自身的回弹力,通过带动铰合轴122使钩体121进行复位
运动,直至钩体121咬合住咬合部22,从而实现锁扣机构与锁座机构之间的闭锁。

由此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的锁扣机构和锁座机构在实现闭锁时,由于是直接通
过锁钩12咬合住锁座本体21的咬合部22实现的,并且锁钩12在对咬合部22进行咬合时,咬
合部22是通过与锁钩钩体121的斜面进行配合实现整个锁钩12的转动,通过此种方式确保
锁座本体21的咬合部22与锁钩12之间不会因移动门的运动而产生相互撞击现象,由此避免
了咬合部22与锁钩12之间相互造成磨损和损害,从而提高了整个门锁的可靠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所提到的驱动单元13,如图2和图3所示,主
要由电磁铁131、用于连接电磁铁131和锁钩12的连接件132构成。 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电
磁铁13可在接收到开门信号后吸合,而连接件132在电磁铁13吸合时拉动锁钩12朝向背离
咬合部22的一侧进行转动,使得锁钩12的钩体123可直接脱离咬合部22。由此可知,由于本
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驱动单元是通过电磁铁13的吸合实现锁钩12对咬合部22的解锁,而电
磁铁13的吸合是通过通电和断电的方式实现的,从而简化了整个驱动单元的电路设计,使
得整个驱动单元在工作时具有更好的可靠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站台门的门锁还包含设置在锁座本体21上用于分离锁钩12和
咬合部22的手动解锁机构4。

具体的说,该手动解锁机构4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主要由可转动地设置在锁座本体
21上用于带动锁钩12脱离咬合部22的解锁件41、连接锁座本体21和解锁件41的回弹件构
成。并且,结合图1和图2可知,当锁钩12的钩体121在咬住锁座本体21的咬合部22时,该解锁
件41是完全位于锁钩钩体121的上方,用于在解锁件41朝向锁钩12的一侧转动时抵住锁钩
12的钩体121,并带动钩体121脱离咬合部22。同时,为了实现解锁件41在锁座本体21上的转
动,如图2和图3所示,锁座本体21上还设有用于铰接解锁件41的铰合轴43,解锁件41在安装
到锁座本体21的铰合轴43上后,可以铰合轴43的中心进行自由转动。

并且,如图3所示,上述所提到的回弹件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是弹簧42,并且在
实际装配时,该弹簧42的一端与解锁件41固定连接,而弹簧42的另一端与锁座本体21固定
连接。同时,为了方便弹簧42的安装固定,锁座本体21安装有解锁件41的一侧有部分向外凸
起构成用于连接弹簧42的凸块45,从而当弹簧42在完成安装后,通过块45能够确保弹簧42
在被安装后可始终处于直线的状态。

由此不难发现,当整个驱动单元完全失效后,如需要开启站台门,如图1、图2所示,
工作人员可通过朝向锁钩12的一侧转动解锁件41,通过解锁件41带动锁钩12朝向背离咬合
部22的一侧进行转动,使得锁钩12可完全脱离咬合 部22。而当锁钩12在脱离咬合部22后,
解锁件41又可在弹簧42的回弹作用下自动归位,以确保站台门在关门时,锁钩12又能够重
新咬住咬合部22,实现锁扣机构与锁座机构之间的闭锁。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方便工作人员通过手动解锁机构实现锁钩12与咬合部
22之间的分离,该手动解锁机构还包含与解锁件41连接用于拉动解锁件41在锁座本体21上
进行滑动的拉绳组件。

具体的说,该拉绳组件包含一根与解锁件41连接的钢丝绳(图中未标示),设置在
移动门上与钢丝绳连接的把手(图中未标示),且该把手可转动地设置在移动门上。由此不
难发现,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通过转动把手,通过转动把手的方式来拉动钢
丝绳,即可带动解锁件41朝向锁钩12的一侧进行转动,从而实现锁钩12与咬合部22之间的
分离。由此可知,由于锁扣机构与锁座机构之间的解锁可直接通过转动移动门上的把手来
实现,从而使得整个手动解锁机构的操作更为方便。

并且,为了使得钢丝绳可以方便的与解锁件41进行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可在锁
座本体的凸块45上开设一个用于被钢丝绳穿入的穿线孔47,从而使得钢丝绳在与解锁件41
进行固定连接时,可将钢丝绳的一端直接从凸块45的穿线孔47中穿入,并在通过弹簧42的
中心孔后与解锁件41固定连接。由此不难发现,通过凸块45的穿线孔47和弹簧42的中心孔,
可在实现钢丝绳与解锁件41紧密连接的同时,还可对钢丝绳的位置进行限定,确保钢丝绳
在拉动解锁件41时的形态可始终保持竖直方向,使得钢丝绳在拉动解锁件41时的拉力可以
较为集中的汇聚在解锁件41的同一处,进一步提高了解锁件41的转动性能,方便了锁扣机
构与锁座机构之间的手动解锁。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站台门的门锁,第二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
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改进,其主要改进在于:为了进一步提高站台和列车行车时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所提到的锁扣机构1还包含用于被咬合部22触发的闭锁信号发生器
14,且如图4和图5所示,闭锁信号发生器 14设置在锁钩12的钩体121上。在实际的使用过程
中,锁座本体21的咬合部22在被锁钩12咬合住时触发闭锁信号发生器14向后台发送闭锁信
号,使得工作人员可通过后台接收到的闭锁信号得知站台门是否在关门后处于闭锁状态,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站台的安全性。

具体的说,该闭锁信号发生器14为一个带有常开触点的行程开关,且该行程开关
如图4和图5所示,具有一个开关本体141和一个设置在开关本体141上的开关弹片142,该开
关弹片142可用于控制开关本体141内的常开触点的闭合和断开,当开关弹片142处于初始
状态时,开关本体41内的常开触点是处于断开的状态,而当锁座本体21的咬合部22在被锁
钩12的钩体121咬合住时,咬合部22会直接触碰到开关本体141上的开关弹片142,并向开关
弹片141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使得开关弹片142可直接带动开关本体141内的常开触点吸合,
从而实现行程开关闭锁信号的发送。同时,由于行程开关为机械开关,并且是通过开关内部
的触点闭合实现电信号的发送,从而使的整个开关在工作时可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稳定
性。

此外,为了进一步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锁扣机
构还包含用于被解锁件41触发的手动解锁信号发生器15,如图4和图5所示,可在底座11上
预先设置一个用于对手动解锁信号发生器15进行固定的支架16,并将手动解锁信号发生器
15直接设置在支架16上。并且,该手动解锁信号发生器15与上述所提到的闭锁信号发生器
14的类型相同,同样为一行程开关,且具体结构主要由一个带有常开触点的开关本体151和
一个设置在开关本体151上的开关弹片152构成。同时相应的,结合图4和5所示,解锁件41有
部分是朝向行程开关的一侧进行延伸,形成一延伸段46,且该延伸段46用于在解锁件41朝
向锁钩12的一侧转动时直接触碰开关弹片152,并向开关弹片152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使得
开关弹片152可直接带动开关本体141内的常开触点吸合,从而实现行程开关手动解锁信号
的发送。

并且,如图4和5所示,为了使得解锁件41在转动时,支架16不会对解 锁件41的延
伸段46造成影响,可在支架16上开设一个用于容纳解锁件延伸段46的槽口17,从而使得解
锁件41在转动时不会受到任何的阻力影响,以确保每次工作人员在采取手动解锁时,手动
解锁信号发生器15的手动解锁信号可正常发送至后台。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由于本实施方式的门锁在手动解锁的过程中,还可向后
台发送手动解锁信号,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通过后台所接收到的相应的手动解锁信号得知
站台的哪扇站台门是通过手动解锁的方式打开的,从而可方便工作人员找到相应的站台门
对其进行检修。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站台门,该站台门包含如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所
述的站台门的门锁。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由于整个锁扣机构1是由底座11、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11
上的锁钩12和驱动单元构成,而锁座机构2为一个带有咬合部22的锁座本体21,同时驱动单
元可在接收到开门信号时带动锁钩22进行转动,从而当站台门在关闭时,锁钩12可直接咬
合住锁座本体21的咬合部22实现站台门的闭锁。而在开门时,驱动单元又可在接收到开门
信号后带动锁钩12朝向背离咬合部22的一侧进行转动,使得锁钩12能够脱离咬合部22。由
此可知,整扇站台门在开门和关门时,由于是通过锁钩12和咬合部22的配合实现站台门的
闭锁和解锁的,而驱动单元只是用于带动锁钩12进行转动的动力装置,而不是直接充当锁
扣本身,因此驱动单元不会受到开门或关门时的任何冲击力和摩擦力,从而避免了对驱动
单元造成磨损,以确保站台门在每次关门时,能够完全处于闭锁状态,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站台门的门锁及站台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站台门的门锁及站台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站台门的门锁及站台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站台门的门锁及站台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站台门的门锁及站台门.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站台门,具体的说是一种站台门的门锁及带有该门锁的站台门,该门锁包含锁扣机构和锁座机构,该锁扣机构包含:可转动地锁钩、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开门信号带动锁钩进行转动的驱动单元;该锁座机构包含:带有咬合部的锁座本体;其中,在锁钩咬合住咬合部时,锁扣机构和锁座机构相互锁止;而当驱动单元在接收到开门信号后带动锁钩朝向背离咬合部的一侧进行转动,并在锁钩脱离咬合部后,锁扣机构和锁座机构相互分离。同现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