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楼盖用一次性气囊内模模芯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空心楼盖用一次性气囊内模模
芯。
背景技术
充气芯模又叫桥梁充气芯模,橡胶充气芯模,是一种可膨胀、收缩的圆柱袋子,由
橡胶与纤维加强层硫化而制成,具有很高的抗张强度,弹性和气密性,用来形成混凝土构件
的空腔,在制造空心构件时,将它放入中间,并充入压缩空气,充气膨胀后具有足够的强度
来承受混凝土的压力,能代替原有的木模、竹模、钢模,打开阀门胶囊即收缩,并可以从空腔
中抽出胶囊。它使用简便,经济耐用,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未充气能柔软收缩,任意折叠、卷
曲,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抽孔,包括桩、屋架、屋面板柱、梁、建筑工程,水利工程(船坞、船
台、码头)。施工实践证明,胶囊抽孔工艺设备简单,不仅节约材料,并且有形状多变等特点,
可成圆形、椭圆形、矩形、拱形、八边形、梯形等管道。也可以成直孔、变截面孔等,可使建筑
结构变轻型、薄壁空心、改变混凝土性能一直沿用刚性模板的状况是一种降低成本和加快
施工进度的砼制品配套产品。
然而,现有的充气芯模使用和运输不便,浇筑混凝土后,气囊内模需要差取出来,
材料环保性和成型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空心楼盖用一次性气囊内模模芯,以现有的充气芯
模使用和运输不便,浇筑混凝土后,气囊内模需要差取出来,材料环保性和成型效果较差解
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心楼盖用一次性气囊内模模芯,包括外层箱体和模芯内层,模芯内层设置
于外层箱体内,外层箱体上设置有箱体盖,箱体盖的与外层箱体接触的一面设有不干胶层,
模芯内层的端部设有充气气嘴,外层箱体上设有与充气气嘴相匹配的气嘴通孔,气嘴通孔
上设有气嘴密封盖。
进一步限定,外层箱体采用硬质的纸质复合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限定,模芯内层采用软质的纸质复合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限定,模芯内层可拆卸地设置于外层箱体内。
进一步限定,不干胶层上设置有牛皮纸层。
进一步限定,外层箱体和模芯内层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
进一步限定,充气气嘴采用硬质PVC制作而成。
进一步限定,气嘴密封盖可拆卸地连接于充气气嘴上。
进一步限定,气嘴密封盖通过螺旋的方式连接于充气气嘴上。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空心楼盖用一次性气囊内模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原件符号说明如下:
外层箱体1、模芯内层2、箱体盖3、不干胶层4、牛皮纸层5、充气气嘴6、气嘴通孔、气
嘴密封盖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
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空心楼盖用一次性气囊内模模芯,包括外层箱体1
和模芯内层2,模芯内层2设置于外层箱体1内,外层箱体1上设置有箱体盖3,箱体盖3的与外
层箱体1接触的一面设有不干胶层4,模芯内层2的端部设有充气气嘴6,外层箱体1上设有与
充气气嘴6相匹配的气嘴通孔7,气嘴通孔7上设有气嘴密封盖8。
外层箱体1采用硬质的纸质复合材料制作而成。
模芯内层2可拆卸地设置于外层箱体1内。
不干胶层4上设置有牛皮纸层5。
外层箱体1和模芯内层2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
充气气嘴6采用硬质PVC制作而成。
气嘴密封盖8可拆卸地连接于充气气嘴6上。
气嘴密封盖8通过螺旋的方式连接于充气气嘴6上。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空心楼盖用一次性气囊内模模芯,包括外层箱体1
和模芯内层2,模芯内层2设置于外层箱体1内,外层箱体1上设置有箱体盖3,箱体盖3的与外
层箱体1接触的一面设有不干胶层4,模芯内层2的端部设有充气气嘴6,外层箱体1上设有与
充气气嘴6相匹配的气嘴通孔7,气嘴通孔7上设有气嘴密封盖8。
外层箱体1采用硬质的纸质复合材料制作而成。
模芯内层2采用软质的纸质复合材料制作而成。
模芯内层2可拆卸地设置于外层箱体1内。
不干胶层4上设置有牛皮纸层5。
外层箱体1和模芯内层2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
充气气嘴6采用硬质PVC制作而成。
气嘴密封盖8可拆卸地连接于充气气嘴6上。
气嘴密封盖8通过螺旋的方式连接于充气气嘴6上。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实施例2中模芯内层采用软质的纸质复合材
料制作而成,这材料具有密封性好,强度高,可折叠的优点,根据工程需要,横截面形状可以
为任意形状。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气囊内模模芯:把内层气囊内模放置于外层
箱体内后,进行充气,在将外层箱体密封后即可使用,浇筑混凝土后,本气囊内模不用取出
来。这种气囊内模模芯可作为替代目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里面的轻质填充材料和空
心管之类,使用更方便,运输更轻便,此外,材料环保,燃烧无毒,成型效果极好。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心楼盖用一次性气囊内模模芯。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
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
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