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上下平行的集水框的雨水收集装置.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959376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0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078729.6

申请日:

2016.11.30

公开号:

CN106759643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3B 3/02申请日:20161130|||公开

IPC分类号:

E03B3/02

主分类号:

E03B3/02

申请人:

东莞市天合机电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鸿斌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科技园11号楼2楼201D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连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上下平行的集水框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蓄水槽和集水装置;集水装置包括支座、上集水框和下集水框;支座为开设有左右贯穿的收纳槽的长方体;支座的下侧壁上开设有落水槽;落水槽与蓄水槽连通;上集水框和下集水框自上而下水平设置在支座的收纳槽内;上集水框沿着侧卧的“L”型路径向右下方水平滑行;下集水框向左水平滑行。在未下雨时,上集水框和下集水框自上而下水平设置在支座的收纳槽内;下雨收集雨水时,上集水框沿着侧卧的“L”型路径滑行向右下方水平滑行,下集水框向左水平滑行,最终上集水框和下集水框水平展开,这样提高雨水收集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具有上下平行的集水框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蓄水槽(10)和集水装置(20);集
水装置(20)包括支座(200)、上集水框(22)和下集水框(21);支座(200)为开设有左右贯穿
的收纳槽的长方体;支座(200)的下侧壁上开设有落水槽(201);落水槽(201)与蓄水槽(10)
连通;其特征在于:上集水框(22)和下集水框(21)自上而下水平设置在支座(200)的收纳槽
内;上集水框(22)沿着侧卧的“L”型路径向右下方滑行;下集水框(21)向左水平滑行;上集
水框(22)内固定有向右倾斜向下的上引流板(221);下集水框(21)内固定有相左倾斜向下
的下引流板(211);下集水框(21)为上侧和右侧不封口的矩形框;上集水框(22)为上侧和左
侧不封口的矩形框;下集水框(21)的右阻挡板(210)的下端铰接在下集水框(21)的前后侧
壁的右端;上集水框(22)的左阻挡板(220)的下端铰接在上集水框(22)的前后侧壁的左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上下平行的集水框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支
座(200)的下侧壁上开设有一对前后对称的水平滑行槽;下集水框(21)的下端面上固定有
一对前后对称的滑块(212);下集水框(21)通过滑块(212)水平滑行在支座(200)的水平滑
行槽内;水平滑行槽的左右侧壁上枢接有螺纹杆(213);滑块(212)螺接在螺纹杆(213)上;
水平滑行槽的右侧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214);驱动电机(214)的输出轴与螺纹杆(213)固
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上下平行的集水框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支
座(200)的前后侧壁上开设有前后对称的第一导槽(202)、第二导槽(203)和第三导槽
(204);第一导槽(202)和第二导槽(203)自上而下水平设置;第三导槽(204)竖直设置在支
座(200)的前后侧壁的右端并且上端与第一导槽(202)连通、中部与第二导槽(203)连通;第
一导槽(202)的横截面呈矩形;第二导槽(203)的横截面呈侧卧的“T”字型;第二导槽(203)
的深度小于第一导槽(202)的深度;第一导槽(202)的上侧壁上成型有水平齿条(2021);第
三导槽(204)的横截面呈侧卧的“T”字型;第三导槽(204)的右侧壁上成型有竖直齿条
(2041);上集水框(22)的前后侧壁上均垂直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222)和第二驱动电机
(223);第一驱动电机(222)和第二驱动电机(223)自上而下竖直分布;第一驱动电机(222)
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水平齿轮(2221);第二驱动电机(223)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竖直齿轮
(2231);水平齿轮(2221)深入支座(200)的前后侧壁的深度大于竖直齿轮(2231)深入支座
(200)的前后侧壁的深度;水平齿轮(2221)设置在第一导槽(202)内并且与水平齿条(2021)
啮合;竖直齿轮(2231)设置在第二导槽(203)内并且竖直齿轮(2231)可与第三导槽(204)的
竖直齿条(2041)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上下平行的集水框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右
阻挡板(210)通过安装在下集水框(21)的前后侧壁上的一对下电机同步旋转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上下平行的集水框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左
阻挡板(220)通过安装在上集水框(22)的前后侧壁上的一对上电机同步旋转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上下平行的集水框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支
座(200)的上侧壁均匀开设有若干上下贯穿的渗水孔。

说明书

一种具有上下平行的集水框的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绵城市基础建设,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上下平行的集水框的雨水收集
装置。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
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
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
用。

现阶段,雨水从天而降会直接进入下水道进入河流;但是以现有的海绵城市的理
来讲,希望雨水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就地消纳和利用;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技术
方案来进行雨水的收集。现有工作或者路旁具有水泥浇筑的方形平台,如果把这些平台变
为可以收集雨水的收集装置,那么对于雨水的收集和使用而言将会有极大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上下平行的集水框的雨水收集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上下平行的集水框的雨水收集装置,包
括蓄水槽和集水装置;集水装置包括支座、上集水框和下集水框;支座为开设有左右贯穿的
收纳槽的长方体;支座的下侧壁上开设有落水槽;落水槽与蓄水槽连通;上集水框和下集水
框自上而下水平设置在支座的收纳槽内;上集水框沿着侧卧的“L”型路径向右下方滑行;下
集水框向左水平滑行;上集水框内固定有向右倾斜向下的上引流板;下集水框内固定有相
左倾斜向下的下引流板;下集水框为上侧和右侧不封口的矩形框;上集水框为上侧和左侧
不封口的矩形框;下集水框的右阻挡板的下端铰接在下集水框的前后侧壁的右端;上集水
框的左阻挡板的下端铰接在上集水框的前后侧壁的左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支座的下侧壁上开设有一对前后对称的水平滑行槽;
下集水框的下端面上固定有一对前后对称的滑块;下集水框通过滑块水平滑行在支座的水
平滑行槽内;水平滑行槽的左右侧壁上枢接有螺纹杆;滑块螺接在螺纹杆上;水平滑行槽的
右侧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螺纹杆固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支座的前后侧壁上开设有前后对称的第一导槽、第二
导槽和第三导槽;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自上而下水平设置;第三导槽竖直设置在支座的前
后侧壁的右端并且上端与第一导槽连通、中部与第二导槽连通;第一导槽的横截面呈矩形;
第二导槽的横截面呈侧卧的“T”字型;第二导槽的深度小于第一导槽的深度;第一导槽的上
侧壁上成型有水平齿条;第三导槽的横截面呈侧卧的“T”字型;第三导槽的右侧壁上成型有
竖直齿条;上集水框的前后侧壁上均垂直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第一驱动
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自上而下竖直分布;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水平齿轮;第二
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竖直齿轮;水平齿轮深入支座的前后侧壁的深度大于竖直齿轮
深入支座的前后侧壁的深度;水平齿轮设置在第一导槽内并且与水平齿条啮合;竖直齿轮
设置在第二导槽内并且竖直齿轮可与第三导槽的竖直齿条啮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右阻挡板通过安装在下集水框的前后侧壁上的一对下
电机同步旋转驱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左阻挡板通过安装在上集水框的前后侧壁上的一对上
电机同步旋转驱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支座的上侧壁均匀开设有若干上下贯穿的渗水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未下雨时,上集水框和下集水框自上而下水平设置在支
座的收纳槽内;下雨收集雨水时,上集水框沿着侧卧的“L”型路径滑行向右下方水平滑行,
下集水框向左水平滑行,最终上集水框和下集水框水平展开,这样提高雨水收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上集水框22向右滑行到底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上集水框22、下集水框21完全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2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2中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蓄水槽;20、集水装置;200、支座;201、落水槽;202、第一导槽;2021、水平
齿条;203、第二导槽;204、第三导槽;2041、竖直齿条;21、下集水框;210、右阻挡板;211、下
引流板;212、滑块;213、螺纹杆;214、驱动电机;22、上集水框;220、左阻挡板;221、上引流
板;222、第一驱动电机;2221、水平齿轮;223、第二驱动电机;2231、竖直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具有上下平行的集水框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蓄水槽10和
集水装置20;集水装置20包括支座200、上集水框22和下集水框21;支座200为开设有左右贯
穿的收纳槽的长方体;支座200的下侧壁上开设有落水槽201;落水槽201与蓄水槽10连通;
上集水框22和下集水框21自上而下水平设置在支座200的收纳槽内;上集水框22沿着侧卧
的“L”型路径向右下方滑行;下集水框21向左水平滑行;上集水框22内固定有向右倾斜向下
的上引流板221;下集水框21内固定有相左倾斜向下的下引流板211;下集水框21为上侧和
右侧不封口的矩形框;上集水框22为上侧和左侧不封口的矩形框;下集水框21的右阻挡板
210的下端铰接在下集水框21的前后侧壁的右端;上集水框22的左阻挡板220的下端铰接在
上集水框22的前后侧壁的左端。

如图4、图5所示,支座200的下侧壁上开设有一对前后对称的水平滑行槽;下集水
框21的下端面上固定有一对前后对称的滑块212;下集水框21通过滑块212水平滑行在支座
200的水平滑行槽内;水平滑行槽的左右侧壁上枢接有螺纹杆213;滑块212螺接在螺纹杆
213上;水平滑行槽的右侧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214;驱动电机214的输出轴与螺纹杆213固
联。

如图2~图5所示,支座200的前后侧壁上开设有前后对称的第一导槽202、第二导
槽203和第三导槽204;第一导槽202和第二导槽203自上而下水平设置;第三导槽204竖直设
置在支座200的前后侧壁的右端并且上端与第一导槽202连通、中部与第二导槽203连通;第
一导槽202的横截面呈矩形;第二导槽203的横截面呈侧卧的“T”字型;第二导槽203的深度
小于第一导槽202的深度;第一导槽202的上侧壁上成型有水平齿条2021;第三导槽204的横
截面呈侧卧的“T”字型;第三导槽204的右侧壁上成型有竖直齿条2041;上集水框22的前后
侧壁上均垂直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222和第二驱动电机223;第一驱动电机222和第二驱动
电机223自上而下竖直分布;第一驱动电机222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水平齿轮2221;第二驱动
电机223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竖直齿轮2231;水平齿轮2221深入支座200的前后侧壁的深度大
于竖直齿轮2231深入支座200的前后侧壁的深度;水平齿轮2221设置在第一导槽202内并且
与水平齿条2021啮合;竖直齿轮2231设置在第二导槽203内并且竖直齿轮2231可与第三导
槽204的竖直齿条2041啮合。

如图2、图3所示,右阻挡板210通过安装在下集水框21的前后侧壁上的一对下电机
同步旋转驱动。

如图2、图3所示,左阻挡板220通过安装在上集水框22的前后侧壁上的一对上电机
同步旋转驱动。

支座200的上侧壁均匀开设有若干上下贯穿的渗水孔。

集水装置20的工作原理如下:

未下雨时,上集水框22和下集水框21自上而下水平设置在支座200的收纳槽内;可
以供人活动或者休息;

下雨时,首先启动驱动电机214,通过螺纹杆213驱动下集水框21水平向左移动;然
后启动一对下电机驱动右阻挡板210向右旋转直到与水槽10的左侧壁接触;接着同步启动
第一驱动电机222带动水平齿轮2221旋转,带动上集水框22沿着水平齿条2021水平向右滑
行,此时第二驱动电机223的输出轴作为导杆沿第二导槽203向右滑行;当上集水框22达到
最右端时,竖直齿轮2231与第三导槽204的竖直齿条2041啮合;此时停止第一驱动电机222,
启动第二驱动电机223,第二驱动电机223带动竖直齿轮2231旋转,带动上集水框22沿着竖
直齿条2041向下滑行,此时第一驱动电机222的输出轴作为导杆沿第三导槽204下滑行;最
终上集水框22到达最下方,完成向右下方滑行的工程,最后通过启动一对上电机驱动左阻
挡板220向左旋转直到与水槽10的右侧壁接触;

这样上集水框22和下集水框21完全打开,雨水顺着上引流板221和下引流板211经
落水槽201达到蓄水槽10内。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
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
明的限制。

一种具有上下平行的集水框的雨水收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具有上下平行的集水框的雨水收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具有上下平行的集水框的雨水收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具有上下平行的集水框的雨水收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具有上下平行的集水框的雨水收集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上下平行的集水框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蓄水槽和集水装置;集水装置包括支座、上集水框和下集水框;支座为开设有左右贯穿的收纳槽的长方体;支座的下侧壁上开设有落水槽;落水槽与蓄水槽连通;上集水框和下集水框自上而下水平设置在支座的收纳槽内;上集水框沿着侧卧的“L”型路径向右下方水平滑行;下集水框向左水平滑行。在未下雨时,上集水框和下集水框自上而下水平设置在支座的收纳槽内;下雨收集雨水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