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及防水工艺.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959346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6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084387.9

申请日:

2016.11.30

公开号:

CN106759516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29/16申请日:20161130|||公开

IPC分类号:

E02D29/16

主分类号:

E02D29/16

申请人:

北京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新; 林海侠

地址:

101309 北京市顺义区顺平路沙岭段甲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代理人:

宋林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防水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及防水工艺;所述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包括中埋式止水带,用来防止外来水进入变形缝;变形缝衬垫板,用来填充所述变形缝;外贴式金属板承压止水带,用来密封所述变形缝;以及防水结构,用来对所述外贴式金属板承压止水带进行防水。本发明所公开的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通过设置外贴式金属承压止水带,在建筑地下工程顶板变形缝防水的薄弱节点进行隔离环境水处理,防水结构铺贴其上,本身具有一定的性能保证,能够承受一定的环境压力,起到了节点加强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埋式止水带,用来防止外来水进入变形缝;
变形缝衬垫板,用来填充所述变形缝;
外贴式金属板承压止水带,用来密封所述变形缝;
以及防水结构,用来对所述外贴式金属板承压止水带进行防水;
所述防水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层处理层和弹性防水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由第一
顶板混凝土墙体和第二顶板混凝土墙体构成,所述中埋式止水带设置在所述变形缝中部,
所述中埋式止水带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顶板混凝土墙体内,所述中埋式止水带的另一端伸
入所述第二顶板混凝土墙体内;所述变形缝衬垫板设置在所述变形缝内,并填满所述变形
缝,所述变形缝衬垫板与所述中埋止水带上下紧密接触;所述外贴式金属板承压止水带设
置在所述变形缝的上端,并将所述变形缝密封;所述外贴式金属板承压止水带通过螺钉分
别与所述第一顶板混凝土墙体和所述第二顶板混凝土墙体固定;;所述防水结构设置在所
述外贴式金属板承压止水带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防水毡的
材料为热熔SBS改性沥青卷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防水毡施
工前采用BPS-201基层处理剂涂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处理层的
材料采用BPS-201基层处理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结构还包
括深度处理层,所述深度处理层设置在所述基层处理层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贴式金属板
承压止水带包括至少一层金属承压板;或根据工程和防水设防要求所述外贴式金属板承压
止水带包括两层金属承压板,各金属承压板之间通过密封膏进行密封连接。
8.一种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的防水工艺,其特
征在于:包括:
利用中埋止水带,防止外来水透过变形缝;
利用变形缝衬垫板,填充所述变形缝;
利用外贴式金属板承压止水带,密封所述变形缝;
利用防水结构,对所述外贴式金属板承压止水带进行防水;所述防水结构包括从下至
上依次设置的基层处理层和弹性防水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利用螺钉将所述外贴式金属板承压止水带与地下室顶板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利用密封
膏金属承压板进行密封。

说明书

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及防水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防水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
及防水工艺。

背景技术

地下工程渗漏水调研中,地下工程顶板的渗漏水多发生在顶板变形缝处,常规地
下工程顶板变形缝的现有节点构造做法如图1所示;图1中,1为混凝土结构,2为填缝材料,3
为止水带,12为防水结构,13为隔离层,14为密封材料。外贴式止水带的设计需要止水带两
端咬合的混凝土层或其他构造层有一定的加持力,而在顶板工程中,防水措施在结构外侧,
为外贴式止水带一定提供加持力有困难,这就出现了虽然设计合理,但是施工可操作性差
的情况,这就对止水带的采用不适用。不考虑施工可行性和工程应用性,没有实现与结构的
紧密贴合,易形成窜水通道;盲目的在结构外侧采用增强措施即认为可以实现防水功能,这
就是为什么防水方案设计理论合理,防水材料性能优异,施工操作规范,但依然存在地下工
程渗漏水严重的情况。此外,新建项目不同类型的变形缝进行不同的处理做法基本都要求
止水带两侧有足够且密实的构造或夹持力,才能有效保障该部位的防水效果,现有做法虽
设计合理,但是施工操作性差,不符合工程实际需求。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急需发明一种新的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及防水
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及防水工艺,为地下工
程的防水设防提供保障,降低渗漏水率。

本发明提供了下述方案:

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包括:

中埋式止水带,用来防止外来水透过变形缝;

变形缝衬垫板,用来填充所述变形缝;

外贴式金属板承压止水带,用来密封所述变形缝;

以及防水结构,用来对所述外贴式金属板承压止水带进行防水;

所述防水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层处理层和弹性防水毡。

优选地,所述变形缝由第一顶板混凝土墙体和第二顶板混凝土墙体构成,所述止
水带设置在所述变形缝中部,所述止水带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顶板混凝土墙体内,所述止
水带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顶板混凝土墙体内;所述变形缝衬垫板设置在所述变形缝内,
并填满所述变形缝,所述变形缝衬垫板与所述止水带上下紧密接触;所述外贴式金属板承
压止水带设置在所述变形缝的上端,并将所述变形缝密封;所述外贴式金属板承压止水带
通过螺钉分别与所述第一顶板混凝土墙体和所述第二顶板混凝土墙体固定;所述防水结构
设置在所述外贴式金属板承压止水带上。

优选地,所述弹性防水毡的材料为热熔SBS改性沥青卷材。

优选地,所述基层处理层的材料采用BPS-201基层处理剂。

优选地,所述防水结构还包括深度处理层,所述深度处理层设置在所述基层处理
层下方。

优选地,所述防水结构还包括深度处理层,所述深度处理层设置在所述基层处理
层下方。

优选地,所述外贴式金属板承压止水带包括至少一层金属承压板;或根据工程和
防水设防要求所述外贴式金属板承压止水带包括两层金属承压板,各金属承压板之间通过
密封膏进行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实现所述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的防水工
艺,包括:

利用中埋式止水带,防止外来水透过变形缝;

利用变形缝衬垫板,填充所述变形缝;

利用外贴式金属板承压止水带,密封所述变形缝;

利用防水结构,对所述外贴式金属板承压止水带进行防水;所述防水结构包括从
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层处理层和弹性防水毡。

优选地,所述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还包括:利用螺钉将所述外贴式金属板
承压止水带与地下室顶板固定。

优选地,所述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还包括:利用密封膏金属承压板进行密
封。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公开的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通过设置外贴式金属承压止水带,
在建筑地下工程顶板变形缝防水的薄弱节点进行隔离环境水处理,防水结构铺贴其上,本
身具有一定的性能保证,能够承受一定的环境压力,起到了节点加强的效果,除了依靠本身
的粘附性与结构粘结固定,还采用配件螺钉将其固定,实现与结构的满粘结防护,附有稳定
的加持力,保证该节点部位的外贴式金属承压止水带能够稳定,更符合该部位的结构特点,
工程应用性强;所述外贴式金属承压止水板为复合结构,中间为金属加强胎体,两面覆以自
粘沥青;利用材料本身的拉伸变形能力,适应变形缝的结构损伤;利用双面自粘沥青的粘附
性,能够实现与混凝土结构的粘结,同时与大面改性沥青防水结构的热熔满粘结。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变形缝防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受压变形后的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地下室顶板变形缝的防水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
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
“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
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
“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
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
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
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
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2和图3,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包括:止水带3,设置在变形缝
中,用来防止外来水透过变形缝;变形缝衬垫板18,用来填充所述变形缝;外贴式金属板承
压止水带19,用来密封所述变形缝并阻止水的进入;以及防水结构12,用来对所述外贴式金
属板承压止水带进行防水;所述防水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层处理层和弹性防水
毡。所述基层处理层的材料采用BPS-201基层处理剂。所述弹性防水毡的材料为热熔SBS改
性沥青卷材,所述外贴式金属板承压止水带通过螺钉23与地下室顶板固定,所述防水结构
还包括深度处理层,所述深度处理层采用抛丸工艺形成,图中未展示,为现有公知技术,在
此不再累述,所述深度处理层设置在所述基层处理层下方。具体实施时,所述外贴式金属板
承压止水带还可以包括至少一层金属承压板,两层金属承压止水板时各金属承压板之间通
过密封膏进行密封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变形缝由第一顶板混凝土墙体和第二顶板混凝土墙体构成,所
述止水带设置在所述变形缝中部,所述止水带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顶板混凝土墙体内,所
述止水带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顶板混凝土墙体内;所述变形缝衬垫板设置在所述变形缝
内,并填满所述变形缝,所述变形缝衬垫板与所述止水带上下紧密接触;所述外贴式金属板
承压止水带设置在所述变形缝的上端,并将所述变形缝密封;所述外贴式金属板承压止水
带通过螺钉分别与所述第一顶板混凝土墙体和所述第二顶板混凝土墙体固定;所述防水结
构设置在所述外贴式金属板承压止水带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通过设置外贴式金属承压止水带,
在建筑地下工程顶板变形缝防水的薄弱节点进行隔离环境水处理,防水结构铺贴其上,本
身具有一定的性能保证,能够承受一定的环境压力,起到了节点加强的效果,除了依靠本身
的粘附性与结构粘结固定,还采用配件螺钉将其固定,实现与结构的满粘结防护,附有稳定
的加持力,保证该节点部位的外贴式金属承压止水带能够稳定,更符合该部位的结构特点,
工程应用性强;所述外贴式金属承压止水板为复合结构,中间为金属加强胎体,两面覆以自
粘沥青;利用材料本身的拉伸变形能力,适应变形缝的结构损伤;利用双面自粘沥青的粘附
性,能够实现与混凝土结构的粘结,同时与大面改性沥青防水结构的热熔满粘结。

本实施例中提出的在变形缝处外贴金属承压水带:该金属承压止水带有金属增强
层,可以抵抗足够的外力损伤;覆以双面自粘沥青的金属承压止水带具有一定的粘结拉伸
性能,可以与结构混凝土实现良好粘结,双层使用时并可以实现良好的搭接;采用自攻螺钉
对金属承压止水板进行安装固定,给予一定的外力加持,可以保证金属承压止水板与结构
的固定,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性能。

参见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实现所述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的防水工艺,包
括:利用中埋式止水带,设置在变形缝中,防止外来水透过变形缝;利用变形缝衬垫板,填充
所述变形缝;利用外贴式金属板承压止水带,密封所述变形缝并阻止水的进入;利用防水结
构,对所述外贴式金属板承压止水带进行防水;所述防水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
层处理层和弹性防水毡。所述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还包括:利用螺钉将所述外贴式
金属板承压止水带与地下室顶板固定。所述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还包括:利用密封
膏金属承压板进行密封。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建建筑高可靠度的、设计合理,易于施工,工程实际应用性
强的地下工程顶板变形缝的构造做法,该系统包含一种系统防水防护的技术理念;该系统
提供构造做法;该系统提出构造的施工工法;该系统有若干配套配件保障;区别传统做法的
同时,为地下工程的防水设防提供保障,降低渗漏水率,可供整个行业参考。该系统可以有
效解决地下工程中长期存在的渗漏问题,经得起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验证的一种防水节点
做法,旨在提供一种防水节点做法安全、可靠、耐久、可行,以避免渗漏水的发生。本实施例
的地下工程顶板变形缝节点防水构造合理,依据结构特点设计节点专用材料外贴式金属承
压止水板,采用的材料安全可靠;解决现有外贴式止水带没有外加持力,粘结不牢,后期变
形大,与结构脱离,宜形成窜水通道的渗漏现状;实现地下工程顶板变形缝节点构造做法可
行,易于施工安装,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本实施例的施工工艺为:结构顶板中预埋止水带,嵌填密封材料;铺贴外贴式金属
承压止水板,该外贴式金属承压止水板可自粘结在结构顶板上,采用自攻螺钉进行固定;当
采用双层外贴式金属承压止水板时,采用密封膏进行连接;基层处理,涂刷基层处理剂,铺
贴大面防水结构,采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时,热熔满粘于结构混凝土上,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与外贴式金属承压止水板可实现热熔满粘结;上部结构施工。

本实施例依据可靠度分析原理提供一种高可靠度的地下工程顶板变形缝防水防
护细部做法,其设计理念为科学合理,材料性能优良,易于施工安装,工程可操作性强。更科
学更合理更有效度降低渗漏水率,值得行业借鉴参考;本发明包括细部节点全新的构造做
法,构造做法相关的施工工艺;本发明包括系列系统配套配件产品,注重细节保障,提高系
统可靠度。

本实施例通过对工程实际中存在很多可能深远影响工程安全的因素的分析,运用
系统可靠性分析法法对当今各种防水材料在地下工程防水应用进行分析评估、发现到目前
为止,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系统的可靠度最高:SBS改性沥青卷材的产品设计构成(塑性涂
层+高强胎基+塑性涂层)具有最高的抗外界因素损伤能力,是最佳的有机-无机的复合体
系。石油沥青具有最优异的无机界面(水泥混凝土)附着性能,并具有最简单的实现途径(低
浓度涂料界面处理、热熔附着粘结),工程中可以实施许多辅助措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卷
材的现场拼接采用热熔搭接,具有操作简单、可以过度烘烤而不损伤防水结构质量,从而提
供了更为宽广的作业条件,符合中国用工现状。系统设计灵活性高,在统一体系下可分区域
实施不同附着结合的组合:(卷材)沥青–混凝土结构、卷材-高模量、薄涂渗透性沥青涂层-
混凝土、卷材-中等模量、厚涂沥青涂层-混凝土,等等,工程适应性能宽广、且强大;耐久。沥
青是天然矿化材料,其耐久性超过任何建筑结构体系。

本实施例中依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QYH50108-2008),系统设计遵循以防
为主,刚柔结合,注重材料,重视构造合理,追求细节保障,追求系统可靠度的原则。顶板是
最重要部位,因此防水安全是工程的首要需求。该项目的地下空间使用功能特点要求是防
水和保温功能必须得到充分保障。为此我们建议采用下述基本防水体系:建议该工程地下
空间顶板采用:A、钢筋混凝土顶板无找坡,直接在混凝土结构上密实附着防水体系;B、顶板
变形缝等细部节点采用外贴金属承压板止水带加强处理措施,构筑高可靠性平台顶板系
统:

1)、顶板不找坡、不采用水泥砂浆找平,直接在钢筋混凝土结构顶板上实施防水。

2)、如果可能的话,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顶板进行深度处理(抛丸),彻底清除混凝土
表面浮浆、养护不足等形成软弱表面,为防水结构提供一个稳定、高强的粘结基面;并充分
暴露混凝土结构的表层缺陷便于深度抗渗处理。

3)、顶板变形缝等节点的处理,在变形缝处填充复合型衬垫板,然后外贴金属承压
止水板,用自攻螺钉进行固定,如果采用双层止水板,则采用密封膏进行连接。

4)、大面防水结构施工。采用BPS-201基层处理剂、对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灌涂处
理,以形成高强附着薄膜、增强混凝土结构抗渗性、并为后期高稠度热熔改性沥青提供粘结
界面。

5)、热熔SBS改性沥青卷材具有足够的熔融改性沥青填筑混凝土表面凹隙,从而获
得无间隙刚柔复合的防水体系。

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的特点为:这是一道充分利用石油沥青的憎水性、粘附粘结
性构筑永久性防水结构,由于其设置于最稳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上、且混凝土表层若界
面已被抛丸处理过,热熔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获得了与混凝土结构持久无间隙隙粘结的效
果,防水系统具有下列性能:

1)、BPS-201基层粘结处理剂与混凝土具有超强的粘结力,能够渗透、灌注到混凝
土表层的凹隙、微细缝隙、孔隙中,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提高热熔SBS卷材的粘结效果。

2)、采用外贴式金属承压止水板进行变形缝节点处理,方案合理,易于施工安装,
工程可操作性强。

3)、该基本防水体系可确保地下空间获得最高防水可靠性定等级,在任何情况下
都能确保地下空间的防水安全。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
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
内。

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及防水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及防水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及防水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及防水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及防水工艺.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防水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及防水工艺;所述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包括中埋式止水带,用来防止外来水进入变形缝;变形缝衬垫板,用来填充所述变形缝;外贴式金属板承压止水带,用来密封所述变形缝;以及防水结构,用来对所述外贴式金属板承压止水带进行防水。本发明所公开的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通过设置外贴式金属承压止水带,在建筑地下工程顶板变形缝防水的薄弱节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