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空间既有地铁风亭托换结构及嵌套构造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空间既有地铁风亭托换结构
及嵌套构造。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建筑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各类
建筑与市政工程得到了飞速发展,地铁线路越来越繁杂,高层建筑不断增加,许多建筑物需
要更深、更大的地下空间来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如地下车库、地下广场等,使得深基坑工
程越来越多。随着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下深基坑施工与已建地铁线路设施之间的矛
盾冲突也越来越多,在保证地铁安全的情况下,深基坑工程地下室施工技术要求会更高、更
难。因此,在保证已建地铁线路正常运行的同时,如何确保深基坑地下室结构与地铁设施风
亭同时存在且互不影响使用功能,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重点及难点问题之一。鉴于上述提
到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一种地下空间既有地铁风亭托换结构及嵌套构造,以解决上述提到
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空间既有地铁风亭托换结构及嵌套构造,以解决
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随着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下深基坑施工与已建地铁线路设施
之间的矛盾冲突也越来越多,在保证地铁安全的情况下,深基坑工程地下室施工技术要求
会更高、更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空间既有地铁风亭托换结
构及嵌套构造,包括地下空间层,所述地下空间层的内腔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地下空间墙,所
述地下空间墙的内腔设置有桩嵌套槽,所述桩嵌套槽的内腔设置有风亭桩,所述桩嵌套槽
和风亭桩之间设置有止水带,两组所述风亭桩的顶部均设置有风亭,所述地下空间墙的内
壁设置有内衬墙,所述地下空间墙的外壁设置有防水板层,所述风亭的底部均匀设置有风
亭支柱,所述地下空间墙的内腔设置有支柱嵌套槽,所述风亭支柱的底部插接在支柱嵌套
槽的内腔,所述风亭支柱位于两组风亭桩之间,左侧所述风亭支柱和右侧所述风亭支柱之
间设置有承托梁,所述承托梁设置在风亭的底部,所述承托梁的底部设置有框架支柱,所述
框架支柱竖向设置在地下空间层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风亭的底部设置有嵌槽,所述风亭支柱的顶端设置在嵌槽的内腔,所
述嵌槽和风亭支柱之间设置有注浆层,所述风亭支柱的内腔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
外壁设置有加强钉,所述风亭支柱的右壁开设有凹槽,所述承托梁的左端设置有连接块,所
述连接块与凹槽配合连接,所述连接块和凹槽之间设置有混泥土层,所述风亭支柱的右壁
均匀设置有固定钉,所述固定钉通过风亭支柱与连接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亭支柱和支柱嵌套槽之间设置有排水条,所述风亭支柱的外壁均
匀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条的外壁设置有吸水隔膜。
优选的,所述承托梁包括三组横向承托梁和三组纵向承托梁,所述横向承托梁与
纵向承托梁为垂直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地下空间墙与内衬墙之间设置有排水沟。
优选的,所述防水板层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地下空间既有地铁风亭托换结构及
嵌套构造通过地下空间墙嵌套用于支撑风亭的部分风亭桩,并通过承托梁替代设置在风亭
下方其它位置的风亭桩,并传力与框架柱来支承该风亭,如此,使得风亭与地下室外墙刚性
连接呈一整体,确保了深基坑地下室结构与地铁风亭结构同时存在且互不影响使用功能,
同时,通过在地下空间墙与嵌设于其内的风亭桩的结合处设置排水条,并在地下空间墙的
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内衬墙和防水板层,有效地解决了地下水渗入地下室内的渗水隐患,
而且该嵌套构造的结构简单、稳固,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B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承托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下空间层、2风亭、3地下空间墙、4风亭桩、5桩嵌套槽、6止水带、7内衬墙、
8防水板层、9风亭支柱、10支柱嵌套槽、11承托梁、111横向承托梁、112纵向承托梁、12框架
支柱、13嵌槽、14注浆层、15加强筋、16连接块、17凹槽、18固定钉、19排水条、20排水孔、21吸
水隔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下空间既有地铁风亭托换结构及
嵌套构造,包括地下空间层1,所述地下空间层1的内腔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地下空间墙3,所
述地下空间墙3的内腔设置有桩嵌套槽5,所述桩嵌套槽5的内腔设置有风亭桩4,所述桩嵌
套槽5和风亭桩4之间设置有止水带6,两组所述风亭桩4的顶部均设置有风亭2,所述地下空
间墙3的内壁设置有内衬墙7,所述地下空间墙3的外壁设置有防水板层8,所述风亭2的底部
均匀设置有风亭支柱9,所述地下空间墙3的内腔设置有支柱嵌套槽10,所述风亭支柱9的底
部插接在支柱嵌套槽10的内腔,所述风亭支柱9位于两组风亭桩4之间,左侧所述风亭支柱9
和右侧所述风亭支柱9之间设置有承托梁11,所述承托梁11设置在风亭2的底部,所述承托
梁11的底部设置有框架支柱12,所述框架支柱12竖向设置在地下空间层1的内腔。
其中,所述风亭2的底部设置有嵌槽13,所述风亭支柱9的顶端设置在嵌槽13的内
腔,所述嵌槽13和风亭支柱9之间设置有注浆层14,所述风亭支柱9的内腔设置有加强筋15,
所述加强筋15的外壁设置有加强钉,所述风亭支柱9的右壁开设有凹槽17,所述承托梁11的
左端设置有连接块16,所述连接块16与凹槽17配合连接,所述连接块16和凹槽17之间设置
有混泥土层,所述风亭支柱9的右壁均匀设置有固定钉18,所述固定钉18通过风亭支柱9与
连接块16连接,所述风亭支柱9和支柱嵌套槽10之间设置有排水条19,所述风亭支柱9的外
壁均匀设置有排水孔20,所述排水条19的外壁设置有吸水隔膜21,所述承托梁11包括三组
横向承托梁111和三组纵向承托梁112,所述横向承托梁111与纵向承托梁112为垂直交错设
置,所述地下空间墙3与内衬墙7之间设置有排水沟,所述防水板层8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
水涂料层。
工作原理:通过在超深地下基坑内设置上述地下空间墙3,并在该地下空间墙3内
嵌设用于支撑上述风亭2的风亭桩4,并在风亭2的下方水平设置用于承载该风亭2的承托梁
11,同时在承托梁11的下方设置用于支撑其的框架支柱12,通过承托梁11承重风亭1并传力
于框架柱12以替代设置在风亭2底部其他位置的其它风亭桩4,如此,使得风亭2与地下室外
墙2刚性连接呈一整体,从而确保了深基坑地下室结构与地铁风亭同时存在且互不影响使
用功能,风亭支柱9内设置有加强筋15,保证了风亭支柱9的使用性,风亭支柱9和承托梁11
通过连接块16和凹槽17以及固定钉18的固定,保证了承托梁11对风亭3的支撑作用,另外在
地下空间墙3的外侧设置防水板层,通过该防水板层8形成了第一道防水作用,并且在地下
空间墙3与风亭桩4的结合处设置止水带6,通过该止水带6形成了第二道防水作用,再者在
地下空间墙3的内侧设置内衬墙6,使得地下室能够有效隔潮,如上所述防水措施有效地解
决了地下室的渗水隐患,进而保证了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并且该嵌套构造的结构简单,施工
方便,承托梁11包括三组横向承托梁111和三组纵向承托梁112,所述横向承托梁111与纵向
承托梁112为垂直交错设置,这样,承托梁11承载风亭2并传力至框架柱12,地下空间墙3与
承托梁11之间设置排水条19和吸水隔膜21提高了地下室的防水能力,为防止承托梁11与风
亭2底板无法紧密结合,且混凝土自身有一定的收缩,在注浆层14内均灌注有灌浆料,使得
上述结构之间紧密结合,有效地保证了结构的稳固性,地下空间墙3内侧表面设置有防水板
层8,此处防水涂料层优选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且该防水涂料层优选为1.5mm厚,
通过在地下空间墙3内侧表面设置防水板层8,进一步地提升了地下空间墙3的防渗水性能,
进而有效地保护了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地下空间墙3与内衬墙7之间还设置有排水沟,该排
水沟通过排水管将该排水沟内的地下水排入地下室集水坑内,确保地下空间墙3万一出现
渗水后而采取集中汇排疏导的构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
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
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