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油管打捞装置.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958580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0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55211.9

申请日:

2017.01.24

公开号:

CN106703734A

公开日:

2017.05.2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31/18申请日:20170124|||公开

IPC分类号:

E21B31/18

主分类号:

E21B31/18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新疆石油管理局工程技术公司

发明人:

艾白布·阿不力米提; 庞德新; 郭新维; 达勇; 赵签; 王健; 王雅静

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代理人:

汤建武;周星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打捞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连续油管打捞装置,其包括上接头、外筒、分流套、水平闸板和扭力弹簧,上接头和外筒之间设有密封安装有分流套的安装槽,分流套外侧设有导流环槽,分流套中部设有坐封孔,分流套上端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与导流环槽相通的分流孔;外筒上部侧壁上沿圆周分布有的溢流孔,外筒的下端面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能与导流环槽相通的下出液口,外筒下部外侧设有至少一个能与导流环槽相通的侧出液口,外筒下部内侧铰接有水平闸板。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其内侧设有分别容钻井液下行和上行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循环通道,保证了树脂球的打捞率,省时省力,加快油水井的生产进度,具有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连续油管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外筒、分流套、水平闸板和扭力弹
簧,上接头下端和外筒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且上接头内侧和外筒内侧分别设有上下相通
的上导液孔和下导液孔,上接头下端面和外筒上端面之间设有位于上接头和外筒内侧的安
装槽,安装槽内密封安装有分流套,在分流套外侧的上接头和外筒之间设有导流环槽,分流
套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大径孔、坐封孔和小径孔,坐封孔呈上宽下窄的倒锥形,且其中部设
有坐封球,坐封孔的上端和大径孔的下端重合、坐封孔的下端和小径孔的上端重合,对应大
径孔位置的分流套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与导流环槽相通的分流孔;分流孔上方的大径
孔内固定安装有压盖,压盖上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直径小于坐封球的工作通孔;对应分流
套下方的外筒上部侧壁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与下导液孔相通的溢流孔,外筒的下端面
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能与导流环槽相通的下出液口,外筒下部外侧设有至少一个能与
导流环槽相通的侧出液口,侧出液口下方的外筒下部内侧铰接有能向上翻转的水平闸板,
铰接轴上套装有能在水平闸板翻转后使其复位的扭力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油管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筒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
安装在一起的转换接头、筒体和尾管,转换接头上端内侧与上接头下端外侧固定安装在一
起,上接头下端内侧和转换接头上端内侧之间设有安装槽,转换接头侧壁上沿圆周均匀分
布有至少两个上注液体通道,每两个相邻的上注液体通道之间均设有一个溢流孔;筒体侧
壁上沿圆周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下注液体通道,转换接头下端和筒体上端之间设有与每个
上注液通道和每个下注液通道均相通的第一环腔;铰接轴上方的尾管侧壁上间隔分布有个
侧出液口,尾管下端面上沿圆周间隔分布有个下出液口,在筒体下端和尾管上端之间设有
能与每个侧出液口和每个下出液口均相通的第二环腔,每个下注液体通道均与第二环腔相
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油管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每个侧出液口位置的尾
管侧壁上均设有呈向内侧上方倾斜的外斜通道,对应每个外斜通道上端位置的尾管侧壁上
均设有上端开口并与第二环腔相通的竖直导流槽,每个外斜通道的左端面均和与其对应的
竖直导流槽的下端外侧相贯;对应每个下出液口位置的尾管侧壁上均设有竖直通道,每个
竖直通道的上端均与第二环腔相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油管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外斜通道与竖直方向的
夹角均在30°至3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连续油管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接头下端外侧和转
换接头上端内侧之间设有O形密封圈;对应上注液体通道内侧的分流套下端和转换接头上
端之间设有O形密封圈;对应第一环腔内外两侧的筒体上端和转换接头下端之间分别设有O
形密封圈;对应第二环腔内外两侧的尾管上端和筒体下端之间分别设有O形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连续油管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盖外侧通过螺纹
连接固定安装在大径孔内侧,工作通孔包括定位孔和导流孔,定位孔位于压盖的中心位置,
对应定位孔外侧的压盖上沿圆周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导流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油管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盖外侧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安装在大径孔内侧,工作通孔包括定位孔和导流孔,定位孔位于压盖的中心位置,对应定位
孔外侧的压盖上沿圆周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导流孔。

说明书

连续油管打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捞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连续油管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施工的压裂作业后,井内会遗留有树脂球,而现有的井下打捞工具仅适用
于管类落物、杆类落物、绳类落物、井下仪器和小件落物的打捞作业,其中打捞小件落物的
工具一把抓、反循环打捞器等。但是上述打捞工具对树脂球的打捞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
树脂球捕获成功率较低,难以一次将其全部捞出,经常需要多次重复打捞作业,影响油水井
的生产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油管打捞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
决现有打捞工具对树脂球打捞过程中存在的费时费力、施工效率较低、存在安全隐患的问
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连续油管打捞装置,包括上接
头、外筒、分流套、水平闸板和扭力弹簧,上接头下端和外筒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且上接头
内侧和外筒内侧分别设有上下相通的上导液孔和下导液孔,上接头下端面和外筒上端面之
间设有位于上接头和外筒内侧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密封安装有分流套,在分流套外侧的上
接头和外筒之间设有导流环槽,分流套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大径孔、坐封孔和小径孔,坐封
孔呈上宽下窄的倒锥形,且其中部设有坐封球,坐封孔的上端和大径孔的下端重合、坐封孔
的下端和小径孔的上端重合,对应大径孔位置的分流套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与导流环
槽相通的分流孔;分流孔上方的大径孔内固定安装有压盖,压盖上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直
径小于坐封球的工作通孔;对应分流套下方的外筒上部侧壁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与下
导液孔相通的溢流孔,外筒的下端面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能与导流环槽相通的下出液
口,外筒下部外侧设有至少一个能与导流环槽相通的侧出液口,侧出液口下方的外筒下部
内侧铰接有能向上翻转的水平闸板,铰接轴上套装有能在水平闸板翻转后使其复位的扭力
弹簧。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外筒可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在一起的转换接头、筒体和尾管,转换接头上
端内侧与上接头下端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上接头下端内侧和转换接头上端内侧之间设有
安装槽,转换接头侧壁上沿圆周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上注液体通道,每两个相邻的上注液
体通道之间均设有一个溢流孔;筒体侧壁上沿圆周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下注液体通道,转
换接头下端和筒体上端之间设有与每个上注液通道和每个下注液通道均相通的第一环腔;
铰接轴上方的尾管侧壁上间隔分布有个侧出液口,尾管下端面上沿圆周间隔分布有个下出
液口,在筒体下端和尾管上端之间设有能与每个侧出液口和每个下出液口均相通的第二环
腔,每个下注液体通道均与第二环腔相通。

上述对应每个侧出液口位置的尾管侧壁上均可设有呈向内侧上方倾斜的外斜通
道,对应每个外斜通道上端位置的尾管侧壁上均设有上端开口并与第二环腔相通的竖直导
流槽,每个外斜通道的左端面均和与其对应的竖直导流槽的下端外侧相贯;对应每个下出
液口位置的尾管侧壁上均设有竖直通道,每个竖直通道的上端均与第二环腔相相通。

上述每个外斜通道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可在30°至35°之间。

上述上接头下端外侧和转换接头上端内侧之间可设有O形密封圈;对应上注液体
通道内侧的分流套下端和转换接头上端之间设有O形密封圈;对应第一环腔内外两侧的筒
体上端和转换接头下端之间分别设有O形密封圈;对应第二环腔内外两侧的尾管上端和筒
体下端之间分别设有O形密封圈。

上述压盖外侧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大径孔内侧,工作通孔包括定位孔和导
流孔,定位孔位于压盖的中心位置,对应定位孔外侧的压盖上沿圆周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
导流孔。

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其内侧设有分别容钻井液下行和上行的两个相对独
立的循环通道,保证了树脂球的打捞率,省时省力,加快油水井的生产进度,具有省力、简
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在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在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1中在C-C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1中压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1中水平闸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上接头,2为分流套,3为水平闸板,4为扭力弹簧,5为上
导液孔,6为下导液孔,7为导流环槽,8为大径孔,9为坐封孔,10为小径孔,11为分流孔,12为
溢流孔,13为下出液口,14为侧出液口,15为铰接轴,16为转换接头,17为筒体,18为尾管,19
为上注液体通道,20为下注液体通道,21为第一环腔,22为第二环腔,23为坐封球,24为压
盖,25为定位孔,26为导流孔,27为O形密封圈,28为外斜通道,29为竖直导流槽,30为竖直通
道,ɑ为外斜通道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
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
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
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3、4、5、6所示,该连续油管打捞装置包括上接头1、外筒、分流套2、水平闸板
3和扭力弹簧4,上接头1下端和外筒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且上接头1内侧和外筒内侧分别
设有上下相通的上导液孔5和下导液孔6,上接头1下端面和外筒上端面之间设有位于上接
头1和外筒内侧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密封安装有分流套2,在分流套2外侧的上接头1和外筒
之间设有导流环槽7,分流套2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大径孔8、坐封孔9和小径孔10,坐封孔9
呈上宽下窄的倒锥形,且其中部设有坐封球23,坐封孔9的上端和大径孔8的下端重合、坐封
孔9的下端和小径孔10的上端重合,对应大径孔8位置的分流套2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
与导流环槽7相通的分流孔11;分流孔11上方的大径孔内固定安装有压盖24,压盖24上间隔
分布有至少两个直径小于坐封球23的工作通孔;对应分流套2下方的外筒上部侧壁上沿圆
周分布有至少一个与下导液孔6相通的溢流孔12,外筒的下端面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
能与导流环槽7相通的下出液口13,外筒下部外侧设有至少一个能与导流环槽7相通的侧出
液口14,侧出液口14下方的外筒下部内侧铰接有能向上翻转的水平闸板3,铰接轴15上套装
有能在水平闸板3翻转后使其复位的扭力弹簧4。

可通过在上接头1下端内侧或/和外筒上端内侧车制环槽实现安装槽的设置,水平
闸板3与下导液孔6之间可设有间隙,以保证水平闸板3能够绕铰接轴15顺利上翻和复位,但
是间隙的宽度应小于树脂球直径,从而使水平闸板3能够对树脂球的下行通道形成封堵;在
使用时,先将上接头1上端与管串连接,将本发明下放至井底位置后,从管串上方注入高压
钻井液,坐封球23在钻井液的冲击下被抵紧在坐封孔9中部后,钻井液依次经过上导液孔5、
工作通孔、分流孔11和导流环槽7,并经侧出液口14和下出液口13涌出,侧出液口14内涌出
的钻井液搅动井底的树脂球,同时由于液体泵的泵压较高,下出液口13内涌出的钻井液受
到井底反射后向上冲击水平闸板3,使其打开,下导液孔6内产生一定的负压,钻井液携树脂
球沿下导液孔6上行,到达顶部后,钻井液经溢流孔12流出,降低下导液孔6内的液压,一旦
下导液孔6内的液压将坐封球23顶起,压盖24 起到了隔挡作用,由于在压盖24上设置有至
少两个的工作通孔,保证了钻井液能够通过压盖24涌入分流孔11内,使本发明下方的钻井
液始终有向导液孔6内流动的趋势,当液体泵停止后,水平闸板3在扭力弹簧4的作用下复
位,封锁树脂球的下行通道,从而将全部树脂球存储在下导液孔6内,最后上提钻具即可。在
本发明内设有分别容钻井液下行和上行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循环通道,保证了树脂球的打捞
率,省时省力,加快油水井的生产进度。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连续油管打捞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3、4、5、6所示,外筒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在一起的转换接头16、筒体
17和尾管18,转换接头16上端内侧与上接头1下端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上接头1下端内侧
和转换接头16上端内侧之间设有安装槽,转换接头16侧壁上沿圆周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上
注液体通道19,每两个相邻的上注液体通道19之间均设有一个溢流孔12;筒体17侧壁上沿
圆周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下注液体通道20,转换接头16下端和筒体17上端之间设有与每个
上注液通道19和每个下注液通道20均相通的第一环腔21;铰接轴15上方的尾管18侧壁上间
隔分布有3个侧出液口14,尾管18下端面上沿圆周间隔分布有6个下出液口13,在筒体17下
端和尾管18上端之间设有能与每个侧出液口14和每个下出液口13均相通的第二环腔22,每
个下注液体通道20均与第二环腔22相通。将外筒分体设置为固定安装在一起的转换接头
16、筒体17和尾管18三段,便于本发明的安装和拆卸,转换接头16和筒体17之间、筒体17和
尾管18之间均可采用公知的螺纹连接进行固定安装,使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的
优点;第一环腔21和第二环腔22的设置,保证了转换接头16、筒体17和尾管18三段内的液体
通道始终处于相通状态,进一步方便本发明的安装。

如附图1、2、3、4、5、6所示,对应每个侧出液口14位置的尾管18侧壁上均设有呈向
内侧上方倾斜的外斜通道28,对应每个外斜通道28上端位置的尾管18侧壁上均设有上端开
口并与第二环腔22相通的竖直导流槽29,每个外斜通道28的左端面均和与其对应的竖直导
流槽29的下端外侧相贯;对应每个下出液口13位置的尾管18侧壁上均设有竖直通道30,每
个竖直通道的上端均与第二环腔22相相通。外斜通道28呈向内侧上方倾斜,使下行的钻井
液能够充分搅动本发明与钻井内壁之间的环形空腔,保证了树脂球的流动性,从而保证本
发明对树脂球的捕捉率;从竖直通道30涌出的钻井液在井底的反射下能够持续推动水平闸
板3向上张开,使树脂球进入本发明的通道始终畅通。

如附图1、2、3、4、5、6所示,每个外斜通道28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在30°至35°之间。
上述设置进一步保证从外斜通道内下行的钻井液对本发明与钻井内壁之间的环形空腔有
足够的冲击力,进一步保证本发明对树脂球的捕捉率。

如附图1、2、3、4、5、6所示,上接头1下端外侧和转换接头16上端内侧之间设有O形
密封圈27;对应上注液体通道19内侧的分流套2下端和转换接头16上端之间设有O形密封圈
27;对应第一环腔21内外两侧的筒体17上端和转换接头16下端之间分别设有O形密封圈27;
对应第二环腔22内外两侧的尾管18上端和筒体17下端之间分别设有O形密封圈27。上述设
置,保证了本发明的密封性,使得内外两个通道的完全独立,不相互干扰,保证本发明对树
脂球的捕捉率。

如附图1、2、3、4、5、6所示,压盖24外侧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大径孔8内侧,工
作通孔包括定位孔25和导流孔26,定位孔25位于压盖24的中心位置,对应定位孔25外侧的
压盖24上沿圆周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导流孔26。当钻井液携树脂球由下方进入分流套2内
时,会对坐封球23形成冲击,推动坐封球23上行后卡在定位孔25下部,上方的高压钻井液可
经导流孔26继续下行,保证了钻井液下行通道的连续性。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
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连续油管打捞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连续油管打捞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连续油管打捞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续油管打捞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续油管打捞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打捞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连续油管打捞装置,其包括上接头、外筒、分流套、水平闸板和扭力弹簧,上接头和外筒之间设有密封安装有分流套的安装槽,分流套外侧设有导流环槽,分流套中部设有坐封孔,分流套上端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与导流环槽相通的分流孔;外筒上部侧壁上沿圆周分布有的溢流孔,外筒的下端面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能与导流环槽相通的下出液口,外筒下部外侧设有至少一个能与导流环槽相通的侧出液口,外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