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基础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方
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土地资源越来越显得紧迫。促进了大学从教
育化用地向半教育化用地半商业化用地过渡,与之伴随的是大量的综合性商业大厦如雨后
春笋般地冒了出来。但是商业大厦不仅仅要满足学校的教学用地要求,而且也要满足商业
盈利的效益要求,故而商业大厦选址一般都会选择在靠近市道一侧,从而很大程度上增加
了施工的难度,而工程基坑施工更是倾向于无肥槽开挖。
建筑基坑无肥槽开挖施工方法是指建筑地下室外墙靠外的基坑内壁不挖成斜坡,
而呈竖直状态,使得地下室外墙和基坑坑壁的操作空间比较狭小的建筑基坑施工方法。一
般的建筑基础防水施工,需要在地下室外墙外表面设置防水卷材,然后再设置一层保护层,
建筑基础施工完毕后再回填。但采取了无肥槽开挖技术意味着挡墙与基坑坑壁的操作空间
狭小,地下室防水没有了施工操作面,施工难度较大。传统的自粘聚合物卷材防水施工,需
要做造型墙,并采用单侧支模施工,故这种现有防水技术存在工期长、费用高、施工难度大
等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简单,工
期短,费用低,防水效果好的建筑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方法,特别适合基坑较深的高层建筑
的建筑地下室外墙施工中实施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采用添加PNC803防水材料进
入地下室外墙浇筑混凝土的方式实现防水施工。
PNC防水材料即澎内传防水材料,是一种现有的防水材料,但申请人首次应用于上
述方式的建筑基础防水施工。具有施工方便安全,节约成本,工期较短,防水效果优秀,质量
可靠耐久性强以及绿色环保等优点。
PNC803由波特兰水泥及多种化学物质配制而成的粉末材料,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
添加,与混凝土搅拌物中水、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进行填充、封
堵毛细管和收缩裂缝,使水或其它液体从任何方向都无法进入,从而达到防水的目的。无水
时,PNC803的活性成分处于休眠状态,当再次与水接触就会被重新激活,产生新的结晶体,
使混凝土得到永久的防水、防腐保护。故能够确保不同情况各自均能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本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施工步骤:(1) 凿毛处理;即在筏板基础支模浇筑施工时,在
筏板基础边缘对应地下室外墙位置一体浇筑出一段向上凸起的外墙基础,外墙基础内预埋
竖直向上的钢筋,外墙基础中间预埋止水钢板,止水钢板一半露出外墙基础上表面,在混凝
土终凝前对该外墙基础上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形成凹凸面,并用水冲洗干净;保证连接效
果。
(2)以外墙基础内预埋钢筋为基础完成地下室外墙的钢筋绑扎;
(3)模板支设;模板支设时,地下室外墙和室内梁板以及内墙一体支模,或者在地下室
外墙对应室内梁板和内墙的位置形成外凸的一段浇筑腔;同时在地下室外墙与室内梁板以
及内墙连接处固定设置拦网;(拦网用于保证地下室外墙与室内梁板以及内墙之间的连通,
同时又增加混凝土流动阻碍性,这样避免地下室外墙与室内梁板以及内墙之间混凝土的流
动,使得室内梁板和内墙的位置浇筑可以采用未添加PNC防水材料的混凝土,节省成本,同
时避免混凝土流动也保证了衔接处外墙墙体的防水效果)
(4) 混凝土浇筑,包括混凝土配置的步骤和浇筑的步骤;浇筑时,地下室外墙对应模板
内腔中采用添加PNC防水材料的混凝土浇筑,室内梁板和内墙对应的模板内腔采用未添加
PNC防水材料的混凝土浇筑;
(5) 拆模,砼强度达到2.5MPa以上,进行拆模施工。
这样,采用上述方式步骤,将防水材料添加到混凝土中进行浇筑,得到的混凝土建
筑自然具备良好的防水效果,且不影响建筑施工的正常施工步骤。
作为优化,浇筑用混凝土中添加PNC防水材料进行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过程中,当
地下室外墙浇筑至高度超过施工者高度后,模板安装加固时,采用在地下室外墙外侧安装
施工平台,操作者站在施工平台上进行向上的模板安装与加固;施工平台结构包括竖向设
置且水平间隔排布在地下室外墙和基坑内壁之间的一排竖向立杆,竖向立杆上水平设置有
多排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的短横杆,短横杆一端焊接固定在已浇筑的地下室外墙止水螺栓
外端,另一端锚固在基坑内壁上,短横杆和竖向立杆之间采用扣件固定,每排短横杆上表面
沿水平垂直的方向均搭接设置有第一长横杆和第二长横杆,第一长横杆和第二长横杆间隔
排布且其长度方向和地下室外墙长度方向一致,第一长横杆和第二长横杆各自和短横杆之
间采用扣件固定,第一长横杆和第二长横杆表面铺设有竹联板。
这样,短横杆作为平台的支撑基础,一端锚固于基坑内壁,另一端焊接固定于止水
螺栓,再依靠中部简单的单根竖向立杆实现支撑,简单的结构保证了支撑的稳定性,同时由
于竖向立杆只有单排且采用扣件和短横杆连接,故不会产生干涉,安装拆卸均极为方便快
捷。设置的两根长横杆和铺设的竹联板结构简单,且方便工人在其上行走,提高了安全性。
作为优化,地下室外墙和基坑内壁之间地面沿地下室外墙的长度方向还水平铺设
有支撑底板,支撑底板上表面沿地下室外墙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竖向立杆
下端对应插接在安装凹槽内。这样,方便竖向立杆的安装定位,同时支撑底板提高了施工平
台下端承力面积,避免竖向立杆下端陷入泥土内而影响施工平台稳定性。作为优化,所述短
横杆、第一长横杆和第二长横杆均采用φ48×3.0的钢管得到,具有成本低廉,施工方便,稳
定可靠的优点。作为优化,相邻两排短横杆之间的高度距离为1.5米,每排短横杆之间每相
邻两根短横杆水平间距1.2米;该尺寸既可以保证施工平台整体的结构稳固性,又不会过多
地浪费材料,节省成本,且非常方便工人上下攀越。作为优化,短横杆一端锚固入基坑内壁
30cm;该尺寸既可以降低锚固的难度。方便施工,又能够保证锚固承重的可靠性。
作为优化,所述竖向立杆与靠近基坑内壁的第一长横杆相邻设置。这是因为短横
杆和基坑内壁为锚固的方式固定,短横杆另一端为焊接在止水螺栓上,前者稳固性不如后
者,故将竖向立杆设置于靠近前者位置,可以更好地提高施工平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
靠性。
作为优化,浇筑用混凝土中添加PNC防水材料进行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过程中,混
凝土配置时,采用以下的防水混凝土配置装置实现,包括一台混凝土罐车,还包括一个搅拌
桶,搅拌桶内设置有一个塑料水袋,塑料水袋上端开口边缘和搅拌桶上端口边缘一致且相
连,塑料水袋延展后的长度等于或高于搅拌桶深度,搅拌桶底部位于塑料水袋下方设置有
电子称重器,电子称重器具有一个位于最上端的水平设置的称重面且该称重面位于搅拌桶
中部,搅拌桶上端一侧还向外连通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内端密封连接至塑料水袋内部,进
水管上安装有进水开关阀,搅拌桶下端一侧还向外连通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内端密封连
接至塑料水袋内部,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开关阀和水泵,出水管出水端连接至混凝土罐车
上搅拌罐的入口。
这样,使用时,可以先关闭出水开关阀,打开进水开关阀,依靠进水管向塑料水袋
内进水,依靠电子称重器计量进入固定质量的水后关闭进水开关阀,然后加入对应比例的
PNC防水材料到塑料水袋内,搅拌均匀后,再打开出水开关阀和水泵将均匀混合有PNC防水
材料的水直接抽入到搅拌罐内,加入混凝土配方进行搅拌。这样,先依靠搅拌桶实现PNC防
水材料的搅拌混匀后直接加入到混凝土搅拌罐内,保证了混凝土中PNC防水材料混入的均
匀性,和及时性,使其和防水材料自身使用的时间条件匹配,保证了良好的防水效果。
作为优化,还包括自动搅拌装置,自动搅拌装置包括一个三角架,三角架包括周向
上均匀分布的三根脚杆,脚杆内端固定连接一个电机,脚杆长度和搅拌桶半径匹配且脚杆
外端为下弯的用于和搅拌桶边缘卡接的弯曲状,电机输出端连接有一个竖直向下延伸的搅
拌轴,搅拌轴下端延伸至搅拌桶中下部位置并在该下端设置有搅拌叶片。
这样,可以依靠三角架脚杆卡接固定在搅拌桶边缘,使得搅拌叶片深入到搅拌桶
内部,依靠电机带动搅拌叶片实现对防水材料的搅拌,更加方便快捷且提高搅拌效果又不
影响计重称量。
作为优化,电子称重器和塑料水袋之间还设置有一块中间板,中间板水平设置且
形状和搅拌桶内腔横截面一致,中间板边缘和搅拌桶内腔之间留有能够供中间板上下滑动
的间隙,中间板上表面直接和塑料水袋相贴设置,中间板下表面中部和电子称重器的称重
面相贴设置。这样依靠中间板可以更好地将塑料水袋的重量传递到电子称重器上,提高称
重准确性。进一步地,中间板下表面设置有一层弹性橡胶材料,这样使其能够更好地和电子
称重器的称重面相贴合,使其称重准确。
作为优化,电子称重器具有一个位于侧面的显示屏,显示屏正对的搅拌桶侧面上
设置有观察窗口。这样,利于读数。
作为优化,地下室外墙采用分层分段循环浇捣法,将外墙沿周边绕周长分段分层
依次循环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大于500mm;每圈接头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转圈进行周
而复始,直至外墙浇捣完成;可以更好地保证浇筑质量,并提高浇筑效率,同时这种分段分
层浇筑方式,使得每段混凝土浇筑时间和防水材料使用时间相匹配,更好地保证每段混凝
土浇筑后的防水效果。
作为优化,地下室外墙浇筑完毕后,采用涂刷PNC防水材料溶液的方式对于筏板基
础外侧与地下室外墙相交部位防水施工时,PNC401材料和水按照质量比例5:3的比例混合
搅拌均匀得到涂料,将涂料涂刷于筏板基础外侧与地下室外墙相交部位,分两遍涂刷,待第
一遍涂层不粘手时,进行第二次涂刷。这样,具有施工简单,可以更好地防止衔接处渗漏,保
证地下建筑整体的防水效果。其中使用PNC401对建筑外墙进行涂刷,要求部位基面清洁、湿
润、无明水,且涂刷高度在止水钢板上延300mm,形成有效的防水搭接长度,确保外围防水质
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施工简单,工期短,费用低,防水效果好的优点,特别适合在
基坑较深的高层建筑的建筑地下室外墙施工中实施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中,采地下室外墙浇筑施工平台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地下室外墙浇筑施工平台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中,防水混凝土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单独搅拌桶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建筑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方法,其特点在于,本方法采用添加PNC803防水材料进
入地下室外墙浇筑混凝土的方式实现防水施工。
PNC防水材料即澎内传防水材料,是一种现有的防水材料,但申请人首次应用于上
述方式的建筑基础防水施工。具有施工方便安全,节约成本,工期较短,防水效果优秀,质量
可靠耐久性强以及绿色环保等优点。
PNC803由波特兰水泥及多种化学物质配制而成的粉末材料,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
添加,与混凝土搅拌物中水、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进行填充、封
堵毛细管和收缩裂缝,使水或其它液体从任何方向都无法进入,从而达到防水的目的。无水
时,PNC803的活性成分处于休眠状态,当再次与水接触就会被重新激活,产生新的结晶体,
使混凝土得到永久的防水、防腐保护。故能够确保不同情况各自均能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本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 凿毛处理;即在筏板基础支模浇筑施工时,在筏板基础边缘对应地下室外墙位置
一体浇筑出一段向上凸起的外墙基础,外墙基础内预埋竖直向上的钢筋,外墙基础中间预
埋止水钢板,止水钢板一半露出外墙基础上表面,在混凝土终凝前对该外墙基础上表面进
行凿毛处理,形成凹凸面,并用水冲洗干净;保证连接效果。
(2)以外墙基础内预埋钢筋为基础完成地下室外墙的钢筋绑扎;
地下室外墙必须按施工图留设墙体插筋型号、数量及间距、同墙体配筋;墙体竖向钢筋
在施工过程中直螺纹套管连接,且同一截面搭接面积不大于50%,上下层楼板的墙位插筋间
距,位置要一致,防止错位;
(3)模板支设;模板支设时,地下室外墙和室内梁板以及内墙一体支模,或者在地下室
外墙对应室内梁板和内墙的位置形成外凸的一段浇筑腔;同时在地下室外墙与室内梁板以
及内墙连接处固定设置拦网;(拦网用于保证地下室外墙与室内梁板以及内墙之间的连通,
同时又增加混凝土流动阻碍性,这样避免地下室外墙与室内梁板以及内墙之间混凝土的流
动,使得室内梁板和内墙的位置浇筑可以采用未添加PNC防水材料的混凝土,节省成本,同
时避免混凝土流动也保证了衔接处外墙墙体的防水效果)
实施过程中,具体支模时,模板和模板之间支撑系统要求横平竖直,支点牢固,侧模斜
撑的底部加设垫木,并有足够的受压面积;墙和柱子模板的底面要求找平,下端与事先做好
的基准靠紧垫平;在墙、柱子上继续安装模板时,模板都有可靠的支承点,为确保墙、柱断面
尺寸,在支模时用混凝土内寸来保证断面尺寸,间距为2m左右;其平整度及垂直度应进行校
正;
(4) 混凝土浇筑,包括混凝土配置的步骤和浇筑的步骤;浇筑时,地下室外墙对应模板
内腔中采用添加PNC防水材料的混凝土浇筑,室内梁板和内墙对应的模板内腔采用未添加
PNC防水材料的混凝土浇筑;
地下室外墙采用分层分段循环浇捣法,将外墙沿周边绕周长分段分层依次循环浇筑,
分层厚度不得大于500mm;每圈接头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转圈进行周而复始,直至外
墙浇捣完成;可以更好地保证浇筑质量,并提高浇筑效率,同时这种分段分层浇筑方式,使
得每段混凝土浇筑时间和防水材料使用时间相匹配,更好地保证每段混凝土浇筑后的防水
效果。
(5) 拆模,砼强度达到2.5MPa以上,进行拆模施工;
在拆模时不要损坏混凝土,正面模板主要采用整体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注意模板的稳
定性、安全性,保证施工安全。
这样,采用上述方式步骤,将防水材料添加到混凝土中进行浇筑,得到的混凝土建
筑自然具备良好的防水效果,且不影响建筑施工的正常施工步骤。
采用浇筑用混凝土中添加PNC防水材料进行筏板基础防水施工的具体浇筑施工步
骤和普通筏板基础施工相同,采用浇筑用混凝土中添加PNC防水材料进行深基坑防水施工
的具体浇筑施工步骤和普通深基坑施工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浇筑用混凝土中添加PNC防水材料进行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过程
中,当地下室外墙浇筑至高度超过施工者高度后,模板安装加固时,采用在地下室外墙外侧
安装施工平台,操作者站在施工平台上进行向上的模板安装与加固。
所述施工平台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竖向设置且水平间隔排布在地下室外墙
11和基坑内壁12之间的一排竖向立杆13,竖向立杆13上水平设置有多排沿上下方向间隔排
布的短横杆14,短横杆14一端焊接固定在已浇筑的地下室外墙止水螺栓外端15,另一端锚
固在基坑内壁12上,短横杆14和竖向立杆13之间采用扣件固定,每排短横杆14上表面沿水
平垂直的方向均搭接设置有第一长横杆16和第二长横杆17,第一长横杆16和第二长横杆17
间隔排布且其长度方向和地下室外墙长度方向一致,第一长横杆和第二长横杆各自和短横
杆之间采用扣件固定,第一长横杆和第二长横杆表面铺设有竹联板18。
这样,短横杆作为平台的支撑基础,一端锚固于基坑内壁,另一端焊接固定于止水
螺栓,再依靠中部简单的单根竖向立杆实现支撑,简单的结构保证了支撑的稳定性,同时由
于竖向立杆只有单排且采用扣件和短横杆连接,故不会产生干涉,安装拆卸均极为方便快
捷。设置的两根长横杆和铺设的竹联板结构简单,且方便工人在其上行走,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施方式中,地下室外墙和基坑内壁之间地面沿地下室外墙的长度方向还水平
铺设有支撑底板19,支撑底板上表面沿地下室外墙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竖
向立杆下端对应插接在安装凹槽内。这样,方便竖向立杆的安装定位,同时支撑底板提高了
施工平台下端承力面积,避免竖向立杆下端陷入泥土内而影响施工平台稳定性。作为优化,
所述短横杆14、第一长横杆16和第二长横杆17均采用φ48×3.0的钢管得到,具有成本低
廉,施工方便,稳定可靠的优点。作为优化,相邻两排短横杆之间的高度距离为1.5米,每排
短横杆之间每相邻两根短横杆水平间距1.2米;该尺寸既可以保证施工平台整体的结构稳
固性,又不会过多地浪费材料,节省成本,且非常方便工人上下攀越。作为优化,短横杆一端
锚固入基坑内壁30cm;该尺寸既可以降低锚固的难度。方便施工,又能够保证锚固承重的可
靠性。
实施时,所述竖向立杆与靠近基坑内壁的第一长横杆相邻设置。这是因为短横杆
和基坑内壁为锚固的方式固定,短横杆另一端为焊接在止水螺栓上,前者稳固性不如后者,
故将竖向立杆设置于靠近前者位置,可以更好地提高施工平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
本实施方式中,浇筑用混凝土中添加PNC防水材料进行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过程
中,混凝土配置时,采用图 3-图5所示的防水混凝土配置装置实现,包括一台混凝土罐车
21,还包括一个搅拌桶22,搅拌桶22内设置有一个塑料水袋23,塑料水袋23上端开口边缘和
搅拌桶22上端口边缘一致且相连,塑料水袋延展后的长度等于或高于搅拌桶深度,搅拌桶
22底部位于塑料水袋下方设置有电子称重器24,电子称重器24具有一个位于最上端的水平
设置的称重面且该称重面位于搅拌桶中部,搅拌桶22上端一侧还向外连通设置有进水管
25,进水管25内端密封连接至塑料水袋23内部,进水管25上安装有进水开关阀26,搅拌桶22
下端一侧还向外连通设置有出水管27,出水管27内端密封连接至塑料水袋内部,出水管27
上设置有出水开关阀28和水泵29,出水管27出水端连接至混凝土罐车21上搅拌罐的入口。
这样,使用时,可以先关闭出水开关阀,打开进水开关阀,依靠进水管向塑料水袋
内进水,依靠电子称重器计量进入固定质量的水后关闭进水开关阀,然后加入对应比例的
PNC防水材料到塑料水袋内,搅拌均匀后,再打开出水开关阀和水泵将均匀混合有PNC防水
材料的水直接抽入到搅拌罐内,加入混凝土配方进行搅拌。这样,先依靠搅拌桶实现PNC防
水材料的搅拌混匀后直接加入到混凝土搅拌罐内,保证了混凝土中PNC防水材料混入的均
匀性,和及时性,使其和防水材料自身使用的时间条件匹配,保证了良好的防水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自动搅拌装置,自动搅拌装置包括一个三角架30,三角架30
包括周向上均匀分布的三根脚杆,脚杆内端固定连接一个电机31,脚杆长度和搅拌桶半径
匹配且脚杆外端为下弯的用于和搅拌桶边缘卡接的弯曲状,电机输出端连接有一个竖直向
下延伸的搅拌轴32,搅拌轴32下端延伸至搅拌桶中下部位置并在该下端设置有搅拌叶片
33。
这样,可以依靠三角架脚杆卡接固定在搅拌桶边缘,使得搅拌叶片深入到搅拌桶
内部,依靠电机带动搅拌叶片实现对防水材料的搅拌,更加方便快捷且提高搅拌效果又不
影响计重称量。
本实施方式中,电子称重器24和塑料水袋23之间还设置有一块中间板34,中间板
34水平设置且形状和搅拌桶内腔横截面一致,中间板边缘和搅拌桶内腔之间留有能够供中
间板上下滑动的间隙,中间板上表面直接和塑料水袋相贴设置,中间板下表面中部和电子
称重器的称重面相贴设置。这样依靠中间板可以更好地将塑料水袋的重量传递到电子称重
器上,提高称重准确性。进一步地,中间板34下表面设置有一层弹性橡胶材料35,这样使其
能够更好地和电子称重器的称重面相贴合,使其称重准确。
本实施方式中,电子称重器24具有一个位于侧面的显示屏36,显示屏正对的搅拌
桶侧面上设置有观察窗口。这样,利于读数。
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涂刷PNC防水材料溶液的方式对于筏板基础外侧与地下室外
墙相交部位防水施工时,PNC401材料和水按照质量比例5:3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涂料,
将涂料涂刷于筏板基础外侧与地下室外墙相交部位,分两遍涂刷,待第一遍涂层不粘手时,
进行第二次涂刷。这样,具有施工简单,可以更好地防止衔接处渗漏,保证地下建筑整体的
防水效果。其中使用PNC401对建筑外墙进行涂刷,要求部位基面清洁、湿润、无明水,且涂刷
高度在止水钢板上延300mm,形成有效的防水搭接长度,确保外围防水质量。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施工方法还具有以下特点:
1施工方便、安全易保证;澎内传(PNC401)可用于混凝土结构迎水面或背水面的防水处
理,所需工作面小,可采用干撒、涂刷等工艺操作,同时无需在狭小的挡墙外侧空间进行防
水施工,能免受边坡垮塌和遭受物体打击的危险,安全性高。
2节约成本;澎内传防水无需找平层和保护层,涂刷外墙工作强度小,所需工作面
小,节省了部分劳工费,且进行回填土、铺设钢筋或钢丝网、或其它常规工序时,涂层无需特
别保护。建筑结构后期的维护费用低,综合造价低。
3节约工期;在无肥槽基础中对地下室外墙中进行澎内传(PNC803)添加,无需做造
形墙和单侧支模施工,不占绝对施工工期,可直接在外墙混凝土施工中添加澎内传
(PNC803),工作强度小,工作效率高,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工期。
4永久防水;澎内传防水混凝土容许混凝土透气(呼吸),不让水蒸气积聚,使混凝
土保持完全干燥,并通过材料配置来抑制或减少混凝土内部空隙的产生,改变空隙的形成
和大小特征,堵塞混凝土内部的通水道路,提高自身的密实性来达到防水的目的。同时对混
凝土表面出现刮蹭现象,对澎内传防水无影响,形成了混凝土的永久防水。
5质量可靠,耐久性强;建筑地下结构出现不大于0.4mm的微裂缝,澎内传的活性化
学物质会重新催化新的结晶体,进行填充、封堵裂缝,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建
筑物的经济寿命,并且可承受高的静水压力,无论来自迎水面或背水面,为混凝土结构提供
永久的防渗透、防侵蚀的保护,耐久性增强。
6绿色环保;澎内传产品无毒、无味,降低了工地上存在的化学危害,并且避免了建
筑垃圾的产生,积极响应了国家号召的“绿色”建筑、“绿色”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