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声发射技术检测道路基层损伤的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957810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1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201359.9

申请日:

2017.03.30

公开号:

CN106836170A

公开日:

2017.06.1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1/00申请日:20170330|||公开

IPC分类号:

E02D1/00

主分类号:

E02D1/00

申请人:

郑州大学

发明人:

李胜利; 毋光明; 石鸿帅

地址: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土木工程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代理人:

杨妙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声发射技术检测道路基层损伤的方法,道路构成包括道路面层、道路基层和道路基层损伤;检测设备包括声发射传感器、声发射采集装置、钻孔塞和波导杆;所述的声发射采集装置与声发射传感器用屏蔽线连接,声发射传感器耦合在波导杆的凸台表面,波导杆塞入钻孔塞的内孔中,钻孔塞塞入车道线上的孔洞中,所述的车道线上的孔洞是由钻孔机钻孔得到,只存在道路面层上。本发明将声发射检测应用到道路检测中,弥补了探地雷达检测细小病害检测难度较大的缺陷。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声发射技术检测道路基层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道路构成包括:道路面层、道路基层和道路基层损伤;
检测设备包括:声发射传感器、声发射采集装置、钻孔塞和波导杆;
所述的声发射采集装置与声发射传感器用屏蔽线连接,声发射传感器耦合在波导杆的
凸台表面,波导杆塞入钻孔塞的内孔中,钻孔塞塞入车道线上的孔洞中,所述的车道线上的
孔洞是由钻孔机钻孔得到,只存在道路面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声发射技术检测道路基层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道路基层为半刚性基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声发射技术检测道路基层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波导杆的材质为低碳钢,直径d为16mm,长度与道路面层的厚度L相等,且其上端带有
锥形凸台;所述的波导杆的锥形凸台高度h<1/5*L,凸台上表面直径D≥1.5*h+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声发射技术检测道路基层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钻孔塞为空心圆管状,其高度H小于波导杆长度L的4/5大于波导杆长度L的2/3,钻孔
塞的内孔尺寸小于波导杆的直径d,外径根据车道线上的孔洞直径确定,一般为100mm;钻孔
塞的材质为橡胶等强弹性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声发射技术检测道路基层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导杆紧紧地塞在钻孔塞中,钻孔塞要塞到车道线上的孔洞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声发射技术检测道路基层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导杆在钻孔塞的作用下,其下端面牢牢地顶在道路基层上表面。

说明书

一种利用声发射技术检测道路基层损伤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病害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声发射技术检测道路基层损伤
的方法,主要应用于对道路病害的超前预报,是一种无损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半刚性基层具有整体性好,强度高,造价低等优点,我国高级公路中绝大部分高等
级沥青路面道路都采用半刚性基层。随着道路投入使用,道路不断出现影响正常运营的病
害,如裂缝,含水等。为了提前预报道路病害,减少道路维修费用,保证道路正常运营,道路
无损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道路病害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是探地雷达,探地雷达检测
往往应用在检测路基空洞、脱空等较大范围的病害,对于基层的开裂等细小病害检测难度
较大。而声发射仪可以监听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损害发展,通过信号分析可以确定声发射
源的位置、分析声发射源的性质、确定材料的应力历史和材料损伤的程度,因此声发射检测
是很好的无损检测手段之一。考虑到声发射检测技术需要有荷载作用才能进行,而道路上
行驶的车辆,特别是重载车辆恰好给道路进行了加载,充分利用该特征便能进行声发射检
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道路基层铺设在道路面层下面而无法应用声发射技术进行
直接检测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声发射技术,利用波导杆检测道路基层损伤的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为:一种利用声发射技术检测道路基层损伤的方法,

道路构成包括:道路面层、道路基层和道路基层损伤;

检测设备包括:声发射传感器、声发射采集装置、钻孔塞和波导杆;所述的声发射采集
装置与声发射传感器用屏蔽线连接,声发射传感器耦合在波导杆的凸台表面,波导杆塞入
钻孔塞的内孔中,钻孔塞塞入车道线上的孔洞中,所述的车道线上的孔洞是由钻孔机钻孔
得到,只存在道路面层上。

优选的,所述的道路基层为半刚性基层。

优选的,所述的波导杆的材质为低碳钢,直径d为16mm,长度与道路面层的厚度L相
等,且其上端带有锥形凸台;所述的波导杆的锥形凸台高度h<1/5*L,凸台上表面直径D≥
1.5*h+d。

优选的,所述的钻孔塞为空心圆管状,其高度H小于波导杆长度L的4/5大于波导杆
长度L的2/3,钻孔塞的内孔尺寸小于波导杆的直径d,外径根据车道线上的孔洞直径确定,
一般为100mm;钻孔塞的材质为橡胶等强弹性材料。

优选的,所述波导杆紧紧地塞在钻孔塞中,钻孔塞要塞到车道线上的孔洞底部。

优选的,所述波导杆在钻孔塞的作用下,其下端面牢牢地顶在道路基层上表面。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将声发射检测应用到道路检测中,弥补了探地雷达检测细小病害检测难度较大的缺
陷;

2、利用波导杆将道路基层开裂时的声发射信号引出到地面,实现道路基层的声发射检
测;

3、利用钻孔塞挤压波导杆,使得波导杆牢牢地耦合到道路基层上表面,实现了在道路
基层上波导杆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声发射检测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声发射检测平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钻孔塞与波导杆详图;

图4是图3中A-A断面图;

图5是本发明波导杆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需要检测的整个道路构成包括道路面层a、道路基层b和
道路基层损伤5;本发明中所用的检测设备包括声发射传感器1、声发射采集装置2、钻孔塞3
和波导杆4。本发明需用钻孔机在道路面层a的车道线上钻一孔洞,一般钻孔直径为100mm即
可,钻孔深度最好等于道路面层厚度。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中采用的波导杆4的材质为低碳钢,直径d为16mm,长度与
道路面层a的厚度L相等,且其上端带有锥形凸台;波导杆4的锥形凸台高度h<1/5*L,凸台
上表面直径D≥1.5*h+d。波导杆4应塞入钻孔塞3中,且必须完全穿过钻孔塞3并露出波导杆
4的下端;钻孔塞3为空心圆管状,其高度H小于波导杆4长度L的4/5大于波导杆长度L的2/3,
钻孔塞3的内孔尺寸小于波导杆4的直径d,外径根据车道线上的孔洞直径确定,一般为
100mm;钻孔塞3的材质为橡胶等强弹性材料。由图4可以看出,由于波导杆4的直径大于钻孔
塞3的内孔径,当波导杆4完全塞入钻孔塞3内后,钻孔塞3的外径会略微增大,即大于孔洞直
径。此时将包持波导杆4的钻孔塞3塞入道路面层a车道线上的小孔中,钻孔塞3必须完全塞
到孔洞底部以保证波导杆4下端面牢牢顶在道路基层b上表面。随后,在波导杆4的凸台上耦
合声发射传感器1,如图5所示,最后将声发射传感器1通过屏蔽线连接到声发射采集装置2
上,等待车辆6到来。

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当车辆6行驶到检测路段时,由于车辆重力对道路的加载,
道路基层b内部会产生损伤,伴随着产生声发射现象。声发射在道路基层b内部传播,传播至
波导杆4处时会沿着波导杆4传入到声发射传感器1内,进而完成道路基层b的声发射采集;
钻孔塞3为橡胶等强弹性材料,有着“隔音”作用,故波导杆4不会接收道路面层a的声发射信
号,即声发射传感器1只收集道路基层b的声发射信号,保证了声发射信号来源的单一性。通
过声发射采集装置2分析声发射信号,完成道路基层b的声发射检测。

一种利用声发射技术检测道路基层损伤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利用声发射技术检测道路基层损伤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利用声发射技术检测道路基层损伤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利用声发射技术检测道路基层损伤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声发射技术检测道路基层损伤的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声发射技术检测道路基层损伤的方法,道路构成包括道路面层、道路基层和道路基层损伤;检测设备包括声发射传感器、声发射采集装置、钻孔塞和波导杆;所述的声发射采集装置与声发射传感器用屏蔽线连接,声发射传感器耦合在波导杆的凸台表面,波导杆塞入钻孔塞的内孔中,钻孔塞塞入车道线上的孔洞中,所述的车道线上的孔洞是由钻孔机钻孔得到,只存在道路面层上。本发明将声发射检测应用到道路检测中,弥补了探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