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贴壁式无人机的隧道裂缝修复系统.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957666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0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51496.9

申请日:

2017.01.20

公开号:

CN106837381A

公开日:

2017.06.1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D 11/10申请日:20170120|||公开

IPC分类号:

E21D11/10; B64C27/08; B60P3/11

主分类号:

E21D11/10

申请人:

绍兴文理学院

发明人:

李博; 金栋; 黄嘉伦; 周楷峰; 杜时贵

地址: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环城西路50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代理人:

王利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基于贴壁式无人机的隧道裂缝修复系统,包括:用于附在隧道衬砌表面,并按设定路径移动的贴壁式无人机;用于对无人机进行导航的GPS/INS组合导航模块;用于与地面工作站双向通信的机载通信及传输模块;用于控制无人机移动的运动控制器;用于确认裂缝位置并监控灌注过程的摄像装置;用于修复隧道衬砌裂缝的修复模块;用于对贴壁式无人机导航路径进行设计和控制,并能接收、分析和显示无人机传回的检测数据的地面工作站;GPS/INS组合导航模块、车载通信及传输模块、运动控制器、摄像装置和修复模块均安装在所述贴壁式无人机上。本发明无需封闭交通、成本较低、效率较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贴壁式无人机的隧道裂缝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裂缝修复系统
包括:
用于附在隧道衬砌表面,并按设定路径移动的贴壁式无人机;
用于对无人机进行导航的GPS/INS组合导航模块;
用于与地面工作站双向通信,接受工作站的指令信号,并把定位信号、检测信号传给工
作站的机载通信及传输模块;
用于控制无人机移动的运动控制器;
用于确认裂缝位置并监控灌注过程的摄像装置;
用于修复隧道衬砌裂缝的修复模块;
用于对贴壁式无人机导航路径进行设计和控制,并能接收、分析和显示无人机传回的
检测数据的地面工作站;
所述GPS/INS组合导航模块、车载通信及传输模块、运动控制器、摄像装置和修复模块
均安装在所述贴壁式无人机上。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贴壁式无人机的隧道裂缝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贴
壁式无人机包括旋翼、台架和车轮,所述车辆安装在台架底部,所述台架顶部安装所述旋
翼,所述台架上放置所述GPS/INS组合导航模块、车载通信及传输模块、运动控制器、摄像装
置和超声波检测模块。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基于贴壁式无人机的隧道裂缝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
轮与台架的连接处有转向机构。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基于贴壁式无人机的隧道裂缝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GPS/INS组合导航模块由GPS和INS耦合实现组合导航定位,内部封装GPS模块和IMU
模块,能在隧道内无信号的环境下进行自主导航,在接受到GPS信号时进行误差分析和调
整。
5.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基于贴壁式无人机的隧道裂缝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装置包括两个带光源的摄像头,用于确认裂缝的位置并监控灌注过程。
6.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基于贴壁式无人机的隧道裂缝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修复模块包括压缩空气罐、活塞、灌注装置及伸缩弹簧,所述压缩空气罐安装在固定
支座上,在伸缩弹簧作用下灌注装置紧贴裂缝处;在不进行灌注时,伸缩弹簧缩进提起灌注
装置使其离开衬砌表面;所述压缩空气罐的出气口处有控制阀并通过软管进入填充材料罐
并推动其中的活塞;滚筒通过连杆与车体连接,所述滚筒中设有电热丝。

说明书

一种基于贴壁式无人机的隧道裂缝修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中的隧道修复领域,涉及隧道裂缝的修复,具体是一种基于
贴壁式无人机的隧道裂缝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交通建设得到迅速的发展,而我国山
地众多,工程建设中经常需要修建大量的隧道,在长时间使用后,隧道衬砌会出现裂缝等常
见的病害,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对策,将严重影响隧道的通行安全。目前,国内对隧道裂缝的
修复主要依靠人工修复,一般需要有着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来实施,效率低且可靠度差。特
别是在对隧道顶部进行修复时,一般要利用升降台帮助技术人员进行近距离修复,从而需
要封闭交通,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安全性差。总的来说,目前的隧道裂缝修复技术还十分落
后,急需研发价格低、效率高、精度高、不影响交通的隧道裂缝修复设备和方法。

裂缝表面修复法是一种较常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基于向裂缝内灌注修复材料达
到修复裂缝的目的,适用于对结构承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的处理。与其它修复方法相
比较,表面修复法具有操作简便、适应性高、成本较低的优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隧道修复方法需要封闭交通且成本高、效率低的不足,本发明提供
了一种无需封闭交通、成本较低、效率较高的基于贴壁式无人机的隧道裂缝修复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贴壁式无人机的隧道裂缝修复系统,所述隧道裂缝修复系统包括:

用于附在隧道衬砌表面,并按设定路径移动的贴壁式无人机;

用于对无人机进行导航的GPS/INS组合导航模块;

用于与地面工作站双向通信,接受工作站的指令信号,并把定位信号、检测信号传
给工作站的机载通信及传输模块;

用于控制无人机移动的运动控制器;

用于确认裂缝位置并监控灌注过程的摄像装置;

用于修复隧道衬砌裂缝的修复模块;

用于对贴壁式无人机导航路径进行设计和控制,并能接收、分析和显示无人机传
回的检测数据的地面工作站;

所述GPS/INS组合导航模块、车载通信及传输模块、运动控制器、摄像装置和修复
模块均安装在所述贴壁式无人机上。

进一步,所述贴壁式无人机包括旋翼、台架和车轮,所述车辆安装在台架底部,所
述台架顶部安装所述旋翼,所述台架上放置所述GPS/INS组合导航模块、车载通信及传输模
块、运动控制器、摄像装置和超声波检测模块。

再进一步,所述车轮与台架的连接处有转向机构。

所述的GPS/INS组合导航模块由GPS和INS耦合实现组合导航定位,内部封装GPS模
块和IMU模块,能在隧道内无信号的环境下进行自主导航,在接受到GPS信号时进行误差分
析和调整。

所述摄像装置包括两个带光源的摄像头,用于确认裂缝的位置并监控灌注过程。

所述的修复模块包括压缩空气罐、活塞、灌注装置及伸缩弹簧,所述压缩空气罐安
装在固定支座上,在伸缩弹簧作用下灌注装置紧贴裂缝处;在不进行灌注时,伸缩弹簧缩进
提起灌注装置使其离开衬砌表面;所述压缩空气罐的出气口处有控制阀并通过软管进入填
充材料罐并推动其中的活塞;滚筒通过连杆与车体连接,所述滚筒中设有电热丝。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为:近几年来,无人机因其成本低,效费比好,机动性能好,使用
方便等特点在各个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本发明拟基于无人机进行创新性的优化改
造,结合隧道衬砌裂缝表面修复的原理,为隧道维护管理提供一种新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

1)基于贴壁式无人机的隧道衬砌损伤检测系统,在修复时无需封闭隧道,不影响
正常的交通。

2)采用GPS/INS组合导航,隧道出入口有GPS信号处,利用GPS导航修正INS导航误
差,实现隧道内的自主巡航。

3)修复时无人机通过轮子紧贴隧道表面,能增加修复的平稳度,保障修复效果。

4)摄像机近距离拍摄裂缝图像,能够分辨出开度大于0.01mm的微小裂缝,并能够
监控灌注装置的位置,通过工作站对无人机进行遥控来修复裂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下部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上部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惯性导航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的系统示意图;

图1-6中,1-旋翼;2-台架;3-车轮;4-悬臂;5-伺服电机;6-旋翼保护罩;7-转向装
置;8-GPS/INS(全球定位系统/惯性导航系统)组合导航模块;9-运动控制器;10-通信及传
输模块;11-摄像机;12-光源;13-空气压缩罐;14-支座;15-软管;16-活塞;17-扣带;18-灌
注装置;19-伸缩弹簧;20-滚筒;21-连杆;22-电池;图7中,23-地面工作站;24-移动式电源;
25-信号接收器;26-电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7,一种基于贴壁式无人机的隧道裂缝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能
够吸附在隧道衬砌表面,并按设定路径移动的贴壁式无人机;用于对无人机进行导航的
GPS/INS组合导航模块;控制无人机移动的运动控制器;机载通信及传输模块;确认裂缝位
置并监控灌注过程的摄像装置;修复隧道衬砌裂缝的修复模块;能够对贴壁式无人机导航
路径进行设计和控制,并能接受、分析和显示无人机传回的检测数据的地面工作站。

所述的贴壁式无人机包括旋翼、台架和车轮,所述台架上放置修复装置和监控设
备。

所述的贴壁式无人机采用旋翼提供反向推力,让无人机紧贴于衬砌表面。所述旋
翼可偏转方向,从而提供前进、后退及转向的动力。

所述的贴壁式无人机的车轮与台架的连接处有转向机构,可灵活的实现转向。

所述的GPS/INS组合导航模块由GPS和INS耦合实现组合导航定位,内部封装GPS模
块和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惯性测量单元)模块,能在隧道内无信号的环境下
进行自主导航,并能在接受到GPS信号时进行误差分析和调整。

所述的通信及传输模块与地面工作站双向通信,接受工作站的指令信号,并把定
位信号、检测信号传给工作站。

所述的运动控制器通过通信及传输模块接受地面工作站的指令后,通过电机控制
无人机的运动。

所述的摄像装置包括两个带光源的摄像头,用于确认裂缝的位置并监控灌注过
程。

所述的隧道裂缝修复模块包括压缩空气罐、活塞、灌注装置及伸缩弹簧,用于对隧
道裂缝的灌注,并使用加热的滚筒压平灌注后的衬砌表面。

如图1-5所示,所述贴壁式无人机包括旋翼(1)、台架(2)和车轮(3)。为了减轻车体
的重量,加大有效载重,旋翼(1)、台架(2)和车轮(3)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悬臂(4)上安
装伺服电机(5)并与台架(2)相连接;伺服电机(5)将电信号转化成转矩和转速;旋翼(1)产
生垂直于墙面的反向推力使无人机吸附在检测面上;旋翼(1)可转动一定角度,推动无人机
前后左右移动;四个旋翼(1)的转速保持一致,能使无人机匀速地运动;旋翼保护罩(6)能够
保护旋翼(1)免受损伤。台架(2)上能安装修复装置和控制装置。车轮(3)与台架(2)的连接
处有转向装置(7);所述转向装置(7),包括转向传动轴、齿轮和齿条;转向时,转向传动轴带
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与齿条啮合,带动齿条左右直线运动,可以推动车轮(3)左右转动,从
而实现转向功能。本实例选择的是四旋翼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可根据具体重量和尺寸选择
合适的旋翼结构,例如六旋翼结构。

所述的GPS/INS组合导航模块(8),包括GPS模块和IMU模块。如图6所示,GPS模块是
一个集成电路,能接受卫星的定位信号,定位出无人机的位置;IMU惯性测量模块是由三个
陀螺和三个加速度计组成的参数解算系统,基于陀螺的输出值,可以得到无人机在导航坐
标系中的位置,同时基于加速度计的输出值,可以解算出车体的速度和位置。在本实施方案
中,选用加拿大NovAtel公司生产的SPAN-IGM-A1组合导航模块控制导航。

所述的通信及传输模块(10),包括编码模块和高频发射接受模块。能与地面工作
站(24)双向通信,接受工作站的指令信号,并把定位信号、检测信号传给工作站(24)。

所述的运动控制器(9),由一块单机片组成。是控制伺服电机(5)运行的专用控制
器,能够控制伺服电机的转矩和转速从而达到控制无人机移动的目的。

所述的摄像装置,包括摄像机(11)和光源(12)。摄像机可选择100万像素以上,实
现每秒50帧以上全画幅摄像的型号,由于距离衬砌表面很近,得到的图像可以分辨出开度
大于0.01mm的裂隙;通过光源(12)能提供充足光照,帮助高清相机(11)拍摄出清晰的裂缝
图像;两台摄像机(11)检测得出的图像通过传输模块(10)传送到地面工作站(25)中进行处
理;操作人员可根据实时的图像遥控车体,保证灌注装置(18)对准裂缝。

如图5所示,所述的修复模块,包括压缩空气罐(13)、填充材料罐(16)、灌注装置
(18)及伸缩弹簧(19)。压缩空气罐(13)安装在固定支座(14)上,用扣带(17)扣紧,防止压缩
空气罐(13)脱落;在伸缩弹簧(19)作用下,灌注装置(18)紧贴裂缝处,在遇到表面起伏时可
提供缓冲,以保护装置;在不进行灌注时,伸缩弹簧(19)缩进,提起灌注装置(18)使其离开
衬砌表面,便于无人机移动;压缩空气罐(13)的出气口处有控制阀,当控制阀打开时,压缩
空气流过软管(15)进入填充材料罐(16)并推动其中的活塞,通过灌注装置(18)将填充材料
灌注到裂缝中。滚筒(20)通过连杆(21)与车体连接,滚筒(20)中的电热丝给滚筒(20)加热
至一定温度后,对刚灌注完填充材料的裂隙表面进行压平。压缩空气罐(13)可反复注气,填
充材料罐(16)可反复注入填充材料,车体电池(22)可反复充电并快速更换。本实例中修复
材料选用环氧石英砂浆。

伺服电机(5)、通信及传输模块(10)、GPS/INS(全球定位系统/惯性导航系统)组合
导航模块(8)、摄像机(11)以及光源(12)的供电均由电池(22)提供。无人机的电量情况受到
地面工作站的监控,当电池(22)的电量不足以维持无人机贴壁行进时,地面工作站(24)发
出信号,运动控制器(9)会控制无人机从隧道表面移动到地面,防止摔落。

如图7所示,所述的地面工作站(24),包括电脑(27)、移动式电源(25)和信号收发
器(26)。信号收发器(26)能够接受摄像机(11)拍摄的图像,并能够发射导航检测指令,控制
无人机的修复路径;无人机可按照事先输入的裂缝三维坐标地址自行运行到裂缝处;电脑
(27)能够储存数据,便于后期分析处理;电脑(27)内的数据处理软件能对接收的修复数据
进行处理,生成直观的隧道表面裂缝分布和修复图;电脑(27)的显示器能把修复结果直观
的展现出来,并能够实时显示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便于监控灌注的位置;移动式电源(25)可
以为电脑(27)和信号收发器(26)提供电力,在无人机电池缺电时可对电池充电。

一种基于贴壁式无人机的隧道裂缝修复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基于贴壁式无人机的隧道裂缝修复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基于贴壁式无人机的隧道裂缝修复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基于贴壁式无人机的隧道裂缝修复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贴壁式无人机的隧道裂缝修复系统.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基于贴壁式无人机的隧道裂缝修复系统,包括:用于附在隧道衬砌表面,并按设定路径移动的贴壁式无人机;用于对无人机进行导航的GPS/INS组合导航模块;用于与地面工作站双向通信的机载通信及传输模块;用于控制无人机移动的运动控制器;用于确认裂缝位置并监控灌注过程的摄像装置;用于修复隧道衬砌裂缝的修复模块;用于对贴壁式无人机导航路径进行设计和控制,并能接收、分析和显示无人机传回的检测数据的地面工作站;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