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塔基座及通信塔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通信塔基座及通信塔。
背景技术
无线站点建造泛指在无线网络规划站址上建造支持通讯设备安装所需的一切基
础设施,具体一般包含通信铁塔(支撑系统)、铁塔基座、围栏、设备基座,防雷接地系统、电
力系统、机房等。其中铁塔和铁塔基座的建造最为重要,无论从成本占比或建造周期等方面
来说,对无线站点建造影响最大。
通信铁塔是装设通信天线的一种高耸结构,特点是高度较高,横截面相对小,横向
荷载起主要作用,是一种细长的构筑物。一般通信铁塔可分为几个部分,上部结构(地面以
上铁塔主体,形态结构多样,主要有桁架结构、单管结构,用于实现装载通信天线的功能);
下部结构(即基座,用于稳固上部结构,于上部结构底下);其他辅助结构(泛指除上部结构,
其他有结构功能的固件,或加强主体上部结构,或节省整体结构成本)。
通信铁塔基座将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安全可靠地传递到地基,并保持结构的整体
稳定,是构成通信铁塔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铁塔基座的设计与上部结构形式、结构布
置、外部荷载作用类别、建设场地和地质条件等有密切关系。合理的基座设计,对于降低结
构造价,缩短建造周期和保证结构安全可靠至关重要。常用绿地站自立塔基座有独立基座
和阀板基座,主要的材料都是钢筋混凝土。独立基座形式为小面积底板加长立柱,并按塔脚
数量配置同等数量的基座;筏板基座形式则使用大面积(覆盖全部塔脚位置)底板,并在塔
脚位置设置短立柱。两种基座形式示意图如下:
现在传统站点铁塔基座建设中,无论是独立基座还是筏板基座,一般选用钢筋混
凝土为主要建筑材料,原因为混凝土可塑性强、强度高、耐久性高等特点。建造过程一般有
如下流程:基坑开挖整平后,在目标位置安装混凝土模板、绑扎钢筋、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浇
筑、振捣、混凝土养护等等。由于上述步骤为混凝土建筑的必要步骤,而且每个工序均需要
各工种建筑人员,导致整个基座建筑过程非常复杂,而且建筑周期非常长,据统计,无线站
点基座设施建筑时间可长达80天。
但是采用上述结构时,使用混凝土作为建造材料过程复杂,周期长,从而造成站点
整体交付周期长,影响商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塔基座及通信塔,用以方便通信塔的安装固定,提高通信
塔的安装效率。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塔基座,该基座包括:多个钢结构件连接形成的栅格状的
的支撑结构;固定设置在每个栅格内的栅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多个钢结构件上的连接基
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钢结构件搭接形成的支撑结构来作为通信塔的基
座,在使用时,只需要将该支撑结构埋设到设定位置既可以作为通信塔的支撑,与现有技术
中的采用水泥浇灌形成的基座相比,极大的方便了通信塔的安装,有效的改善了通信塔安
装的效率。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通信塔基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栅板上的土工布。将土
工布覆盖在栅板上,从而使得基座在被埋设时,土工布能够提高基座的受力面积,进而提高
基座在埋设后的稳定性。
在具体设置该土工布时,该土工布通过连接件与栅板固定连接,如通过铁丝、钢丝
捆绑在栅板上,或者,该土工布可以直接铺设在栅板上,应当理解的是,该土工布在铺设时,
土工布略大于栅板,使得土工布在铺设后,边沿能够向上折弯,在采用上述结构时,使得土
工布能够兜住更多的土石。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通信塔基座还包括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并包裹
在所述支撑结构外侧的钢围板。通过设置的钢围板更进一步的提高基座在埋设后的受力面
积,进步提高基座的稳定性。在具体连接时,该钢围板与支撑结构通过焊接或者连接件实现
固定连接,比外,该钢围板上设置了肋条,以提高钢围板的支撑强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栅板采用钢栅板,从而使得栅板具有足够的强度,使得
土工布在受力时,栅板能够给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其中的多个钢结构件包括多个第一型号工字钢,所述多个第一型号工字钢通过所
述螺栓连接形成栅格状的支撑结构。即该支撑结构采用多个第一型号工字钢连接组成,在
具体连接时,多个第一型号工字钢中,相互连接的两个第一型号工字钢中,一个第一型号工
字钢的一侧焊接有连接板,另一个第一型号工字钢的端部的竖直部分外露并与所述连接板
通过螺栓连接。具体的,在连接时,一个第一型号工字钢上的竖直部分及翼板焊接连接一个
连接板,另一个第一型号工字钢的端部的翼板被切除,使得竖直部分外露,该竖直部分与连
接板通过螺栓连接,从而实现两个第一型号工字钢的连接,并且,在具体切割时,翼板被切
除的长度不能大于连接板的宽度。
此外,为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支撑结构的强度,该第一型号工字钢在连接时,还设置
了加强板,该加强板通过螺栓与所述相互连接的两个第一型号工字钢中的两个第一型号工
字钢的同侧翼板分别连接。即在两个第一型号工字钢连接时,其中的一个第一型号工字钢
的竖直部分与另一个第一型号工字钢的连接板连接,两个第一型号工字钢的翼板在相互连
接,从而提高了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钢结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型号工字
钢,每个栅格内设置有一个第二型号工字钢将所述栅格分割成两个小栅格,所述栅板设置
在被分割成的每个小栅格。通过设置的第二型号工字钢将栅格分割成更小的小栅格,栅板
设置在每个小栅格内,即采用较小的栅板,相比于较大的栅板,小栅板具有较高的受力强
度。
其中的连接基座包括: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的下连接板,设置在所述下连接
板上的加筋基座,固定在所述加筋基座的上连接板,还包括多个调节组件,所述上连接板通
过所述多个调节组件与通信塔本体连接。在该方案中,通过采用调节组件实现了通信塔本
体在连接时的角度调整,通过调节组件实现了弥补基座在埋设后出现的倾斜情况,提高了
装配的效果。
其中,每个调节组件包括穿设在所述上连接板及通信塔本体塔脚之间的螺杆,将
所述螺杆与所述上连接板锁紧的第一螺母组,将所述螺杆与所述通信塔本体塔脚锁紧的第
二螺母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塔,该通信塔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通信塔基座
及通信塔本体;且所述通信塔本体的塔脚与所述通信塔基座上的连接基座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钢结构件搭接形成的支撑结构来作为通信塔的基
座,在使用时,只需要将该支撑结构埋设到设定位置既可以作为通信塔的支撑,与现有技术
中的采用水泥浇灌形成的基座相比,极大的方便了通信塔的安装,有效的改善了通信塔安
装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塔基座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字钢之间连接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字钢之间连接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塔基座的栅板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塔基座的土工布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塔基座的连接基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支撑结构 11-第一型号工字钢 12-第二型号工字钢
13-加强板 14-连接板 15-插接口 20-栅板
30-连接座 31-上连接板 32-下连接板
33-加筋基座 34-调节组件 40-土工布 50-通信塔本体塔脚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塔基座的俯视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塔基座,该基座包括:多个钢结构件连接形成的栅
格状的的支撑结构10;固定设置在每个栅格内的栅板20;还包括设置在多个钢结构件上的
连接基座30。
由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塔基座主体结构为多个钢结构件连接
形成的支撑结构10,该支撑结构10埋设在土层下方以支撑通信塔本体,为了提高整个结构
的承受力,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10内的栅格内设置了栅板20,通过设置的栅板20提高
了在通信塔基座在埋设后,能够兜住更多的土,从而提高通信塔基座的支撑效果,同时,采
用支撑结构10+栅板20的结构,可以有效的减少支撑结构10的重量,方便支撑结构10的生产
以及运输。
在具体设置使用时,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塔基座只需要将支撑结构10埋设到设定
位置既可以作为通信塔的支撑,与现有技术中的采用水泥浇灌形成的基座相比,极大的方
便了通信塔的安装,有效的改善了通信塔安装的效率。
其中的多个钢结构件包括多个第一型号工字钢11,多个第一型号工字钢11通过螺
栓连接形成栅格状的支撑结构10。即该支撑结构10采用多个第一型号工字钢11连接组成,
在具体连接时,如图2及图3所示,多个第一型号工字钢11中,相互连接的两个第一型号工字
钢11中,一个第一型号工字钢11的一侧焊接有连接板14,另一个第一型号工字钢11的端部
的竖直部分外露并与连接板14通过螺栓连接。具体的,在连接时,一个第一型号工字钢11上
的竖直部分及位于该竖直部分两侧壁上的翼板之间焊接连接一个连接板14,该连接板14分
别与该第一型号工字钢11上的竖直部分及翼板连接,另一个第一型号工字钢11的端部的翼
板被切除,使得竖直部分外露形成插接口15,切割长度为连接目标工字钢的翼缘宽度,该竖
直部分与连接板14搭接在一起并通过螺栓连接,从而实现两个第一型号工字钢11的连接,
并且,在具体切割时,翼板被切除的长度不能大于连接板14的宽度。从而保证在连接时,翼
板能够与连接板14搭接在一起,同时,又避免翼板切割较大,导致两个第一型号工字钢11的
翼板之间的间隙过大。
此外,为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支撑结构10的强度,该第一型号工字钢11在连接时,还
设置了加强板13,该加强板13通过螺栓与相互连接的两个第一型号工字钢11中的两个第一
型号工字钢11的同侧翼板分别连接。如图1所示,在两个第一型号工字钢11连接时,其中的
一个第一型号工字钢11的竖直部分与另一个第一型号工字钢11的连接板14连接,两个第一
型号工字钢11的翼板之间再通过加强板13固定连接,在具体连接时,加强板13与两个第一
型号工字钢11的翼板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或者焊接连接。此外,在一个第一型号工字钢
11的两侧均连接有一个第一型号工字钢11时,即形成一个十字交叉点,此时,加强板13分别
与三个第一型号工字钢11通过螺栓或者焊接连接,从而保证了第一型号工字钢11在连接时
的强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多个钢结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型号工字钢12,每个栅格
内设置有一个第二型号工字钢12将栅格分割成两个小栅格,栅板20设置在被分割成的每个
小栅格。具体结构如图1及图4所示,该支撑结构1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型号工字钢11分割成
的栅格内的第二型号工字钢12,该第二型号工字钢12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一型号工字钢11
连接起来,通过设置的第二型号工字钢12将栅格分割成更小的小栅格。栅板20设置在每个
小栅格内,该栅板20具体的可以采用钢栅板,钢栅板可利用工字钢的下翼缘,直接搭放,简
单配以短角钢固定钢栅板位置。通过第二型号工字钢12及第一型号工字钢11支撑栅板20,
本实施例采用较小的栅板20,相比于较大的栅板20,小栅板20具有较高的受力强度。
为了提高通信塔基座的支撑效果,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塔基座还包括
设置在栅板20上的土工布40。在具体设置该土工布40时,该土工布40通过连接件与栅板20
固定连接,如通过铁丝、钢丝捆绑在栅板20上,或者,该土工布40可以直接铺设在栅板20上,
应当理解的是,该土工布40在铺设时,土工布40略大于栅板20,使得土工布40在铺设后,边
沿能够向上折弯,在采用上述结构时,使得土工布40封堵上栅板20上的缝隙,保证在土埋设
在支撑结构10上时,支撑结构10能够兜住较多的土,即钢栅板上部铺设土工布40,钢栅板与
土工布40的组合一方面保证基座底部的刚度,另一方面可形成密封底部,基座被填埋后,
“钢栅板+土工布40”基座可有效承载上部覆土,为稳定基座提供下压力。进而提高基座在埋
设后的稳定性。
为了提高钢基座的稳定性,同时使之适用种类范围更广的覆土,本发明实施在钢
框架基座外围加装钢围板,在具体连接时,该钢围板与支撑结构通过焊接或者连接件实现
固定连接,比外,该钢围板上设置了肋条,以提高钢围板的支撑强度。在使用时,基座放置开
挖基坑后,覆土填埋至钢围板高度,基座埋深设计不需考虑覆土的土质类型,仅考虑其重度
对基座的作用。通过设置的钢围板更进一步的提高基座在埋设后的受力面积,进步提高基
座的稳定性。
人工开挖的基坑难以达到绝对的水平,后续钢框架放置安装及铁塔安装必然会跟
随并延伸,导致铁塔连铁塔基座整个钢结构的不稳定。为了保证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
10在支撑通信塔时能够保证通信塔与地面之间的垂直,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基座30为一个
可调节的基座,通过该连接基座30可以对通信塔进行微调,在支撑结构10埋设时出现倾斜
误差时,通过调整连接基座30即可以调整通信塔的垂直度。在具体设置时,如图6所示,该连
接基座30包括:与支撑结构10固定连接的下连接板32,设置在下连接板32上的加筋基座33,
固定在加筋基座33的上连接板31,还包括多个调节组件34,上连接板31通过多个调节组件
34与通信塔本体连接。在具体的设置时,每个调节组件34包括穿设在上连接板31及通信塔
本体塔脚50之间的螺杆,将螺杆与上连接板31锁紧的第一螺母组,将螺杆与通信塔本体塔
脚50锁紧的第二螺母组。其中螺杆穿过上连接板31及通信塔本体塔脚50,且螺杆通过第一
螺母组与上连接板31锁紧,通过第二螺母组与通信塔本体塔脚50锁紧。其中,每组螺母组包
含四个螺母,四个螺母两两分列在上连接板31或通信塔本体塔脚50的两侧。以螺杆与上连
接板31连接为例,第一螺母组的两个螺母位于上连接板31的下方,另两个螺母位于上连接
板31的上方,其中靠近上连接板31的两个螺母拧紧后,螺杆与上连接板31的连接位置确定,
之后,旋紧远离上连接板31的两个螺母,将靠近上连接板31的两个螺母锁紧,从而避免在受
到外力时,靠近上连接板31的螺母出现松动的情况。螺杆与通信塔本体塔脚50连接的方式
与上述连接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塔,该通信塔包括上述任一项的通信塔基座及通
信塔本体;且通信塔本体的塔脚50与通信塔基座上的连接基座30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钢结构件搭接形成的支撑结构10来作为通信塔的基
座,在使用时,只需要将该支撑结构10埋设到设定位置既可以作为通信塔的支撑,与现有技
术中的采用水泥浇灌形成的基座相比,极大的方便了通信塔的安装,有效的改善了通信塔
安装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