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染河流的治理装置与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55877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2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205852.X

申请日:

2016.12.23

公开号:

CN106630424A

公开日:

2017.05.1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9/14申请日:20161223|||公开

IPC分类号:

C02F9/14; C02F3/02; C02F3/10; C02F3/32; C02F3/34; C02F3/06; C02F3/18; C02F11/02; E02B15/06

主分类号:

C02F9/14

申请人:

常州大学

发明人:

万玉山; 顾义锋; 周超; 沈梦; 温馨

地址: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污染河流的治理装置与方法,包括曝气拦渣区、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统、强化驯养区、协同降解区;曝气拦渣区包括橡胶底坝、拦渣板、浮渣槽、曝气系统;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统安装在拦渣板的露出水面的上半部分上,并通过电缆与曝气泵连接;强化驯养区包括循环流动墙、表曝机、流化填料、溢流坝、拦截格网和生物剂添加装置;协同降解区位于下游,与强化驯养区的溢流坝相接,依据河流的自然形状建造而成,协同降解区内设置有植物浮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染河流的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拦渣区(1)、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
统、强化驯养区(2)和协同降解区(3);
所述曝气拦渣区(1)包括橡胶底坝(1-1)、拦渣板(1-2)、浮渣槽(1-3)和曝气系统;
所述橡胶底坝(1-1)采用袋式结构,橡胶底坝用高强度合成纤维织物为受力骨架,内外
涂敷橡胶作保护层,加工成高强度胶布,将其垂直河岸设置,橡胶底坝的两端固定在河岸
上,通过充填水或气体使其膨胀,利用充填的水或气体的多少来调节橡胶底坝的高度;
所述拦渣板(1-2)设置在橡胶底坝上,由木板制成,或者采用聚氨酯防水泡沫板制成;
拦渣板两端固定在河岸上;拦渣板上半部分设置在水面上,拦渣板下半部分浸没在水面下,
拦渣板和橡胶底坝之间留有空隙,作为水流通道(1-4);
所述浮渣槽(1-3)设置在河岸上,接收河流吹浮过来的漂浮物;
所述曝气系统包括曝气泵、进气管、布气管和曝气头,曝气泵和进气管安装在拦渣板的
露出水面的上半部分上,布气管和曝气头布设在拦渣板的浸没在水面下的下半部分上,曝
气头吹出的气流朝向河岸一侧,气流带动水流和漂浮物沿着拦渣板飘向河岸,漂浮物进入
浮渣槽;进气管连接曝气泵和布气管;
所述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统安装在拦渣板的露出水面的上半部分上,并通过电缆与曝
气泵连接;
所述强化驯养区(2)位于曝气拦渣区的下游,依据河流的自然形状建造而成;所述强化
驯养区包括循环流动墙(2-1)、表曝机(2-2)、流化填料(2-3)、溢流坝(2-4)、拦截格网(2-5)
和生物剂添加装置;
所述循环流动墙(2-1)位于强化驯养区的河道中间,由无砂混凝土制成,与河岸平行;
所述表曝机(2-2)位于循环流动墙的两端,并通过电缆与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统连接;
所述流化填料(2-3)满足以下要求:①比重接近于水,挂膜后其比重略小于1,在不曝气
时浮于水的表面;②挂膜以后,在正常的曝气强度下能在水中呈流化状态;③老化的生物膜
靠水力冲刷和曝气搅动自动脱落,保证生物膜的活性;④可直接往水里投加;⑤靠表曝机的
曝气和水流引导其流动;⑥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酷或树脂制成;⑦流化填料的形状为
球状;
所述溢流坝(2-4)位于强化驯养区的尾部,由无砂混凝土制成,与河道垂直设置;
所述拦截格网(2-5)位于溢流坝的上部或前端,与河道垂直设置,由聚乙烯、聚丙烯、聚
氨酷或金属制成,其网眼的大小小于流化填料的直径;
所述生物剂添加装置包括塑料桶和搅拌器;
所述生物剂添加装置添加的生物剂的生产过程为:①分离、筛选治理河流中的底泥和
河水中的土著微生物,得到本土优势菌群;②对本土优势菌群进行驯化、培养;③生产出具
有强大分解污染物能力的生态消淤菌剂和生态净水菌剂;④把生态消淤菌剂和生态净水菌
剂按1:1的比例混合得到生物剂;
所述协同降解区(3)位于下游,与强化驯养区(2)的溢流坝相接,依据河流的自然形状
建造而成;所述协同降解区内设置有植物浮床(3-1);所述植物浮床(3-1)由木料、竹竿、尼
龙绳、钢丝和填料块制成;具体地,所述浮床床体的制作过程为:①用木料或竹竿制成浮床
床体的长方体外框架,接头处用螺丝或钢丝捆扎连接;②用尼龙绳在长方体外框架的上层
和下层织成网状,上层网眼大于下层网眼,上下网眼错开;③在网眼内种植植物;④在下层
网眼下悬挂填料块,填料块由聚乙烯材料制成,比表面积大;
所述协同降解区的水体中放养鱼类、贝类多种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河流的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本发明的污染河流的
治理装置进行污染河流治理的方法为:来自上游的污染河水到达拦渣板(1-2)后,由于拦渣
板的拦截,漂浮物集聚在拦渣板前,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带动曝气泵工作,通
过进气管、布气管和曝气头对水体进行好氧曝气,曝气头吹出的气流朝向河岸一侧,气流带
动水流沿着拦渣板流动,漂浮物飘向河岸、进入浮渣槽并被清理运走,河水通过拦渣板和橡
胶底坝之间的水流通道(1-4)进入强化驯养区(2),生物剂添加装置添加生物剂,水体和底
泥中的微生物就地大量繁殖,使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同时通过消化作用削除河
流中的部分有机底泥;表曝机(2-2)一方面对污水进行曝气,一方面推动水流加速流动,流
化填料(2-3)成为活性污泥的载体,污水沿着循环流动墙(2-1)循环流动,产生氧化沟工艺
的处理效应,拦截格网(2-5)阻止流化填料流入下游;强化驯养区处理后的水通过溢流坝
(2-4)进入协同降解区(3),植物浮床(3-1)下部的填料块上生长有大量的生物,产生生物接
触氧化池的效果,对污染的河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植物浮床床体上种植的植物通过发达
的根系吸收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降低水体中的COD、N、P的含量;协同降解区的水体中放养
的鱼类、贝类对水体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处理后的水排往下游。

说明书

一种污染河流的治理装置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环境治理技术流域,尤其是一种污染河流的治理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加大,加上河流两岸的雨水径流、农
田退水等导致污染物质在河水环境中的累积,河流的污染程度不断加重,很多河流几乎失
去自净能力,水环境日渐恶化。

现有河流治理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态修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
优点和长处,也存在不足和缺陷。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日益提高,河流整治工程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开始
尊重并保护河流的自然风貌和生态功能,通过采用一些修复技术和方法恢复河流的自然特
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投资较少的污染河流的
治理装置与方法,对污染河水进行净化,使河流恢复自净能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污染河流的治理装置包
括:曝气拦渣区、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统、强化驯养区和协同降解区。

所述曝气拦渣区包括橡胶底坝、拦渣板、浮渣槽和曝气系统。

所述橡胶底坝采用袋式结构,橡胶底坝用高强度合成纤维织物为受力骨架,内外
涂敷橡胶作保护层,加工成高强度胶布,将其垂直河岸设置,橡胶底坝的两端固定在河岸
上,通过充填水或气体使其膨胀,利用充填的水或气体的多少来调节橡胶底坝的高度。

所述拦渣板设置在橡胶底坝上,由木板制成,或者采用聚氨酯防水泡沫板制成;拦
渣板两端固定在河岸上;拦渣板上半部分设置在水面上,拦渣板下半部分浸没在水面下,拦
渣板和橡胶底坝之间留有空隙,作为水流通道。

所述浮渣槽设置在河岸上,接收河流吹浮过来的塑料袋、树枝、饮料瓶等漂浮物。

所述曝气系统包括曝气泵、进气管、布气管和曝气头,曝气泵和进气管安装在拦渣
板的露出水面的上半部分上,布气管和曝气头布设在拦渣板的浸没在水面下的下半部分
上,曝气头吹出的气流朝向河岸一侧,气流带动水流和漂浮物沿着拦渣板飘向河岸,漂浮物
进入浮渣槽;进气管连接曝气泵和布气管。

所述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统安装在拦渣板的露出水面的上半部分上,并通过电缆
与曝气泵连接。

所述强化驯养区位于曝气拦渣区的下游,依据河流的自然形状建造而成;所述强
化驯养区包括循环流动墙、表曝机、流化填料、溢流坝、拦截格网和生物剂添加装置。

所述循环流动墙位于强化驯养区的河道中间,由无砂混凝土制成,与河岸平行。

所述表曝机位于循环流动墙的两端,并通过电缆与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统连接。

所述流化填料满足以下要求:①比重接近于水,挂膜后其比重略小于1,在不曝气
时浮于水的表面;②挂膜以后,在正常的曝气强度下能在水中呈流化状态;③老化的生物膜
靠水力冲刷和曝气搅动自动脱落,保证生物膜的活性;④可直接往水里投加;⑤靠表曝机的
曝气和水流引导其流动;⑥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酷等塑料或树脂制成;⑦流化填料的
形状为球状。

所述溢流坝位于强化驯养区的尾部,由无砂混凝土制成,与河道垂直设置。

所述拦截格网位于溢流坝的上部或前端,与河道垂直设置,由聚乙烯、聚丙烯、聚
氨酷等塑料或金属制成,其网眼的大小小于流化填料的直径。

所述生物剂添加装置包括塑料桶和搅拌器。

所述生物剂添加装置添加的生物剂的生产过程为:①分离、筛选本治理河流中的
底泥和河水中的土著微生物,得到本土优势菌群;②对本土优势菌群进行驯化、培养;③生
产出具有强大分解污染物能力的生态消淤菌剂和生态净水菌剂;④把生态消淤菌剂和生态
净水菌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生物剂。

所述协同降解区位于下游,与强化驯养区的溢流坝相接,依据河流的自然形状建
造而成;所述协同降解区内设置有植物浮床。所述植物浮床由木料、竹竿、尼龙绳、钢丝和填
料块制成,具体地,所述浮床床体的制作过程为:①用木料或竹竿制成浮床床体的长方体外
框架,接头处用螺丝或钢丝捆扎连接;②用尼龙绳在长方体外框架的上层和下层织成网状,
上层网眼大于下层网眼,上下网眼错开;③在网眼内种植植物;④在下层网眼下悬挂填料
块,填料块由聚乙烯材料制成,比表面积大。

所述协同降解区的水体中放养鱼类、贝类多种生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来自上游的污染河水到达拦渣板后,由于拦渣板的拦截,漂
浮物集聚在拦渣板前,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带动曝气泵工作,通过进气管、布
气管和曝气头对水体进行好氧曝气,曝气头吹出的气流朝向河岸一侧,气流带动水流沿着
拦渣板流动,漂浮物飘向河岸、进入浮渣槽并被清理运走,河水通过拦渣板和橡胶底坝之间
的水流通道进入强化驯养区,生物剂添加装置添加生物剂,水体和底泥的微生物就地大量
繁殖,使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同时通过消化作用削除河流中的部分有机底泥;表
曝机一方面对污水进行曝气,一方面推动水流加速流动,流化填料成为活性污泥的载体,污
水沿着循环流动墙循环流动,产生氧化沟工艺的处理效应,拦截格网阻止流化填料流入下
游;强化驯养区处理后的水由溢流坝进入协同降解区,植物浮床下部的填料块上生长有大
量的生物,产生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效果,对污染的河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植物浮床床体上
种植的植物通过发达的根系吸收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降低水体中的COD、N、P的含量;协同
降解区的水体中放养的鱼类、贝类对水体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处理后的水排往下游;本发明
结构简单、运行管理方便,能较方便地清理河面上的漂浮物,同时能消化底泥,提高河流的
净化效率,美化环境,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曝气拦渣
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2中:1.曝气拦渣区,1-1.橡胶底坝,1-2.拦渣板,1-3.浮渣槽,1-4.水流通
道,2.强化驯养区,2-1.循环流动墙,2-2.表曝机,2-3.流化填料,2-4.溢流坝,2-5.拦截格
网,3.协同降解区,3-1.植物浮床。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
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污染河流的治理装置,包括:曝气拦渣区1、太阳能和风能发
电系统、强化驯养区2和协同降解区3。

所述曝气拦渣区1包括橡胶底坝1-1、拦渣板1-2、浮渣槽1-3和曝气系统。

所述橡胶底坝1-1采用袋式结构,橡胶底坝用高强度合成纤维织物为受力骨架,内
外涂敷橡胶作保护层,加工成高强度胶布,将其垂直河岸设置,橡胶底坝的两端固定在河岸
上,通过充填水或气体使其膨胀,利用充填的水或气体的多少来调节橡胶底坝的高度。

所述拦渣板1-2设置在橡胶底坝上,由木板制成,或者采用聚氨酯防水泡沫板制
成;拦渣板两端固定在河岸上;拦渣板上半部分设置在水面上,拦渣板下半部分浸没在水面
下,拦渣板和橡胶底坝之间留有空隙,作为水流通道1-4。

所述浮渣槽1-3设置在河岸上,接收河流吹浮过来的塑料袋、树枝、饮料瓶等漂浮
物。

所述曝气系统包括曝气泵、进气管、布气管和曝气头,曝气泵和进气管安装在拦渣
板的露出水面的上半部分上,布气管和曝气头布设在拦渣板的浸没在水面下的下半部分
上,曝气头吹出的气流朝向河岸一侧,气流带动水流和漂浮物沿着拦渣板飘向河岸,漂浮物
进入浮渣槽;进气管连接曝气泵和布气管。

所述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统安装在拦渣板的露出水面的上半部分上,并通过电缆
与曝气泵和连接。

所述强化驯养区2位于曝气拦渣区的下游,依据河流的自然形状建造而成;所述强
化驯养区包括循环流动墙2-1、表曝机2-2、流化填料2-3、溢流坝2-4、拦截格网2-5和生物剂
添加装置。

所述循环流动墙2-1位于强化驯养区的河道中间,由无砂混凝土制成,与河岸平
行。

所述表曝机2-2位于循环流动墙的两端,并通过电缆与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统连
接。

所述流化填料2-3满足以下要求:①比重接近于水,挂膜后其比重略小于1,在不曝
气时浮于水的表面;②挂膜以后,在正常的曝气强度下能在水中呈流化状态;③老化的生物
膜靠水力冲刷和曝气搅动自动脱落,保证生物膜的活性;④可直接往水里投加;⑤靠表曝机
的曝气和水流引导其流动;⑥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酷等塑料或树脂制成;⑦流化填料
的形状为球状。

所述溢流坝2-4位于强化驯养区的尾部,由无砂混凝土制成,与河道垂直设置。

所述拦截格网2-5位于溢流坝的上部或前端,与河道垂直设置,由聚乙烯、聚丙烯、
聚氨酷等塑料或金属制成,其网眼的大小略小于流化填料的直径。

所述生物剂添加装置包括塑料桶和搅拌器。

所述生物剂添加装置添加的生物剂的生产过程为:①分离、筛选本治理河流中的
底泥和河水中的土著微生物,得到本土优势菌群;②对本土优势菌群进行驯化、培养;③生
产出具有强大分解污染物能力的生态消淤菌剂及生态净水菌剂;④把生态消淤菌剂和生态
净水菌剂按1:1的比例混合得到生物剂。

所述协同降解区3位于下游,与强化驯养区2的溢流坝相接,依据河流的自然形状
建造而成;所述协同降解区内设置有植物浮床3-1。所述植物浮床3-1由木料、竹竿、尼龙绳、
钢丝和填料块制成,具体地,所述浮床床体的制作过程为:①用木料或竹竿制成浮床床体的
长方体外框架,接头处用螺丝或钢丝捆扎连接;②用尼龙绳在长方体外框架的上层和下层
织成网状,上层网眼大于下层网眼,上下网眼错开;③在网眼内种植植物;④在下层网眼下
悬挂填料块,填料块由聚乙烯材料制成,比表面积大。

所述协同降解区的水体中放养鱼类、贝类多种生物。

利用本发明的污染河流的治理装置进行污染河流治理的方法为:来自上游的污染
河水到达拦渣板1-2后,由于拦渣板的拦截,漂浮物集聚在拦渣板前,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
统产生的电能带动曝气泵工作,通过进气管、布气管和曝气头对水体进行好氧曝气,曝气头
吹出的气流朝向河岸一侧,气流带动水流沿着拦渣板流动,漂浮物飘向河岸、进入浮渣槽并
被清理运走,河水通过拦渣板和橡胶底坝之间的水流通道1-4进入强化驯养区2,生物剂添
加装置添加生物剂,水体和底泥的微生物就地大量繁殖,使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
同时通过消化作用削除河流中的部分有机底泥;表曝机2-2一方面对污水进行曝气,一方面
推动水流加速流动,流化填料2-3成为活性污泥的载体,污水沿着循环流动墙2-1循环流动,
产生氧化沟工艺的处理效应,拦截格网2-5阻止流化填料流入下游;强化驯养区处理后的水
通过溢流坝2-4进入协同降解区3,植物浮床3-1下部的填料块上生长有大量的生物,产生生
物接触氧化池的效果,对污染的河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植物浮床床体上种植的植物通过
发达的根系吸收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降低水体中的COD、N、P的含量;协同降解区的水体中
放养的鱼类、贝类对水体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处理后的水排往下游;本发明结构简单、运行
管理方便,能较方便地清理河面上的漂浮物,同时能消化底泥,提高河流的净化效率,美化
环境,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
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
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一种污染河流的治理装置与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污染河流的治理装置与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污染河流的治理装置与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污染河流的治理装置与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污染河流的治理装置与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污染河流的治理装置与方法,包括曝气拦渣区、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统、强化驯养区、协同降解区;曝气拦渣区包括橡胶底坝、拦渣板、浮渣槽、曝气系统;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统安装在拦渣板的露出水面的上半部分上,并通过电缆与曝气泵连接;强化驯养区包括循环流动墙、表曝机、流化填料、溢流坝、拦截格网和生物剂添加装置;协同降解区位于下游,与强化驯养区的溢流坝相接,依据河流的自然形状建造而成,协同降解区内设置有植物浮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