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框山洞穴的覆土清除机械.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955711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25250.3

申请日:

2015.11.24

公开号:

CN106759612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E02F5/32; E02F9/28

主分类号:

E02F5/32

申请人:

重庆恒晟矿山设备制造厂

发明人:

王涛

地址:

401305 重庆市巴南区南彭街道巨龙桥村6社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用于框山洞穴的覆土清除机械,包括连接板,在所述接板上部的两侧安装有带有轴孔的耳板,在两个耳板之间焊接有梯形的加固板,在连接板的底部中间位置焊接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带斗齿的弧形的齿杆,在连接板方形的四周边缘处与齿杆的外壁之间焊接有加强板,相邻两个齿杆上端部之间的间距为40~60㎝,在齿杆弧形的曲面内侧通过销轴安装有合金护套,在斗齿上部安装有齿套,在斗齿下部外侧壁上开有两个突起,突起沿斗齿底部指向齿套底部的方向上延伸,突起的厚度大小沿其延伸方向递增。突起的厚度沿其延伸方向递增,使得随着斗齿的深入,斗齿外侧壁与物料基体之间释放挤压力作用的空间逐步增加,进一步提高斗齿的下切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框山洞穴的覆土清除机械,包括方形的连接板(1),在所述接板(1)上部的两侧安装有带有轴孔(4)的耳板(2),在两个耳板(2)之间焊接有梯形的加固板(3),在所述连接板(1)的底部中间位置焊接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带斗齿(9)的弧形的齿杆(6),在所述连接板(1)方形的四周边缘处与所述齿杆(6)的外壁之间焊接有加强板(5),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齿杆(6)上端部之间的间距为40~60㎝,在所述齿杆(6)弧形的曲面内侧通过销轴安装有合金护套(7),在所述斗齿(9)上部通过销轴安装有齿套(8),在所述斗齿(9)下部外侧壁上开有两个弧形的突起(10),且所述突起(10)沿斗齿(9)底部指向齿套(8)底部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突起(10)的厚度大小沿其延伸方向递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框山洞穴的覆土清除机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斗齿(9)内侧壁的底端设置有齿尖(11),所述齿尖(11)沿斗齿(9)顶部指向其底部的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框山洞穴的覆土清除机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斗齿(9)内侧壁的底端设置有齿尖(11),所述齿尖(11)沿斗齿(9)顶部指向其底部的方向倾斜角度为30°。

说明书

一种用于框山洞穴的覆土清除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挖掘机,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框山洞穴的覆土清除机械。

背景技术

推土机是一种工程车辆,前方装有大型的金属推土刀,使用时放下推土刀,向前铲削并推送泥、沙及石块等,推土刀位置和角度可以调整。推土机能单独完成挖土、运土和卸土工作,具有操作灵活、转动方便、所需工作面小、行驶速度快等特点。其主要适用于一至三类土的浅挖短运,如场地清理或平整,开挖深度不大的基坑以及回填,推筑高度不大的路基等。履带式推土机(track-type tractor,也有称crawler dozer)是由美国人Benjamin Holt在1904 年研制成功的,它是在履带式拖拉机前面安装人力提升的推土装置而形成,当时的动力是蒸汽机,之后又先后研制成功由天然气动力驱动和汽油机驱动的履带式推土机,推土铲刀也由人力提升发展为钢丝绳提升。Benjamin Holt也是美国卡特彼勒(Caterpillar Inc.)公司的创始人之一,1925年5Holt制造公司和C.L,Best推土机公司合并,组成卡特彼勒推土机公司,成为世界首家推土设备制造者,并于1931年成功下线第一批采用柴油发动机的60 推土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土机动力已经全部采用柴油机,推土铲刀和松土器全部由液压缸提升。推土机除履带式推土机外,还有轮胎式推土机,它的出现要比履带式推土机晚十年左右。由于履带式推土机具有较好的附着性能,能发挥更大的牵引力,因此在国内外,其产品的品种和数量远远超过轮胎式推土机。在国际上,卡特彼勒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公司,其生产的履带式推土机有大、中、小共9 个系列D3-D11,最大的D11 RCD,柴油机飞轮功率达到634kw;日本的小松(komatsu)公司列第二位,1947 年才开始引进生产D50 履带推土机,履带式推土机有13 个系列,从D21-D575,最小的为D21,柴油机飞轮功率为29.5kw,最大的为D575A-3SD,柴油机飞轮功率达858kw,它也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推土机;另外一家独具特色的推土机制造企业是德国的利勃海尔集团(Liebheer),其推土机全部采用静液压驱动,该技术历经十几年的研究与发展,1972年推出样机,1974 年开始批量生产PR721-PR731 和PR741 静液压驱动履带推土机,由于液压元件的限制,其最大功率仅为295Kw,型号为PR751矿用。

目前,推土机、平地机等工程机械使用松土器时,由于作业环境恶劣,复杂,工作载荷、冲击负荷都较大,松土器的齿杆和齿尖受力较大,容易造成损伤,降低了齿杆和齿尖的使用寿命,成本提高,影响企业的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框山洞穴的覆土清除机械,提高松土器的使用范围,同时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框山洞穴的覆土清除机械,包括方形的连接板,在所述接板上部的两侧安装有带有轴孔的耳板,在两个耳板之间焊接有梯形的加固板,在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中间位置焊接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带斗齿的弧形的齿杆,在所述连接板方形的四周边缘处与所述齿杆的外壁之间焊接有加强板,相邻两个所述齿杆上端部之间的间距为40~60㎝,在所述齿杆弧形的曲面内侧通过销轴安装有合金护套,在所述斗齿上部通过销轴安装有齿套,在所述斗齿下部外侧壁上开有两个弧形的突起,且所述突起沿斗齿底部指向齿套底部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突起的厚度大小沿其延伸方向递增。

工作时,将挖掘机机等工程机械的连接端通过连接轴插入到耳板的轴孔中,对作业场所进行施工操作,由于连接板方形的四周边缘处与所述齿杆的外壁之间焊接有加强板,进而增加了齿杆的强度,并且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齿杆,使得在大范围的物料基体上可实现大面积挖掘松土操作,同时相邻的两个齿杆之间的间距在40~60㎝之间,使得齿杆在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避免两个齿杆的受力不平衡而导致的连接板受损,当两个齿杆之间的间距小于40㎝时,松土结构的操作范围过小,当两个齿杆之间的间距大于60㎝时,松土结构受物料基体的本身特征所限,容易出现连接板两侧的受力不平衡,进而单个齿杆受到的应力集中而导致连接板受损;在斗齿上部通过销轴安装有齿套,而在斗齿下部的外侧壁上开有两个弧形的突起,使得斗齿下部在与物料基体接触时,斗齿外侧壁与物料基体之间形成相对的挤压,而突起作为该挤压力释放的缓冲空间使得斗齿外侧壁快速切入物料基体内,加快物料基体的松动,方便物料的挖掘和转运,其中所谓的物料基体是指土壤层、混凝土层或是岩石层等地质结构。并且突起的厚度沿其延伸方向递增,使得随着斗齿的深入,斗齿外侧壁与物料基体之间释放挤压力作用的空间逐步增加,进一步提高斗齿的下切效率。

在所述斗齿外侧壁的底端设置有齿尖,所述齿尖沿斗齿顶部指向其底部的方向倾斜。倾斜设置的齿尖使得斗齿的端部具有一个高强度且锐利的下切点,同时可减小物料基体对斗齿的下切阻力,同时使得向上翻滚的物料在突起内快速移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突起作为该挤压力释放的缓冲空间使得斗齿外侧壁快速切入物料基体内,加快物料基体的松动,方便物料的挖掘和转运,其中所谓的物料基体是指土壤层、混凝土层或是岩石层等地质结构。并且突起的厚度沿其延伸方向递增,使得随着斗齿的深入,斗齿外侧壁与物料基体之间释放挤压力作用的空间逐步增加,进一步提高斗齿的下切效率;

2、本发明倾斜设置的齿尖使得斗齿的端部具有一个高强度且锐利的下切点,同时可减小物料基体对斗齿的下切阻力,同时使得向上翻滚的物料在突起内快速移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后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连接板、2-耳板、3-加固板、4-轴孔、5-加强板、6-齿杆、7-合金护套、8-齿套、9-斗齿、10-突起、11-齿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方形的连接板1,在所述接板上部的两侧安装有带有轴孔4的耳板2,在两个耳板2之间焊接有梯形的加固板3,在所述连接板1的底部中间位置焊接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带斗齿9的弧形的齿杆6,在所述连接板1方形的四周边缘处与所述齿杆6的外壁之间焊接有加强板5,相邻两个所述齿杆6上端部之间的间距为40~60㎝,在所述齿杆6弧形的曲面内侧通过销轴安装有合金护套7,在所述斗齿9上部通过销轴安装有齿套8,在所述斗齿9下部外侧壁上开有两个弧形的突起10,且所述突起10沿斗齿9底部指向齿套8底部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突起10的厚度大小沿其延伸方向递增。

工作时,将挖掘机机等工程机械的连接端通过连接轴插入到耳板的轴孔4中,对作业场所进行施工操作,由于连接板1方形的四周边缘处与所述齿杆6的外壁之间焊接有加强板5,进而增加了齿杆6的强度并且连接板1的下方设置有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齿杆6,使得在大范围的物料基体上可实现大面积挖掘松土操作,同时相邻的两个齿杆6之间的间距在40~60㎝之间,使得齿杆6在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避免两个齿杆6的受力不平衡而导致的连接板1受损,当两个齿杆6之间的间距小于40㎝时,松土结构的操作范围过小,当两个齿杆6之间的间距大于60㎝时,松土结构受物料基体的本身特征所限,容易出现连接板1两侧的受力不平衡,进而单个齿杆6受到的应力集中而导致连接板1受损;在斗齿9上部通过销轴安装有齿套8,而在斗齿9下部的外侧壁上开有两个弧形的突起10,使得斗齿9下部在与物料基体接触时,斗齿9内侧壁与物料基体之间形成相对的挤压,而突起10作为该挤压力释放的缓冲空间使得斗齿9内侧壁快速切入物料基体内,加快物料基体的松动,方便物料的挖掘和转运,其中所谓的物料基体是指土壤层、混凝土层或是岩石层等地质结构。并且突起10的厚度沿其延伸方向递增,使得随着斗齿9的深入,斗齿9内侧壁与物料基体之间释放挤压力作用的空间逐步增加,进一步提高斗齿9的下切效率。

其中,在所述斗齿9内侧壁的底端设置有齿尖11,所述齿尖11沿斗齿9顶部指向其底部的方向倾斜。倾斜设置的齿尖11使得斗齿9的端部具有一个高强度且锐利的下切点,同时可减小物料基体对斗齿9的下切阻力,同时使得向上翻滚的物料在突起10内快速移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用于框山洞穴的覆土清除机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用于框山洞穴的覆土清除机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用于框山洞穴的覆土清除机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框山洞穴的覆土清除机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框山洞穴的覆土清除机械.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用于框山洞穴的覆土清除机械,包括连接板,在所述接板上部的两侧安装有带有轴孔的耳板,在两个耳板之间焊接有梯形的加固板,在连接板的底部中间位置焊接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带斗齿的弧形的齿杆,在连接板方形的四周边缘处与齿杆的外壁之间焊接有加强板,相邻两个齿杆上端部之间的间距为4060,在齿杆弧形的曲面内侧通过销轴安装有合金护套,在斗齿上部安装有齿套,在斗齿下部外侧壁上开有两个突起,突起沿斗齿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