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钻井作业船.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955685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80054884.1

申请日:

2015.10.09

公开号:

CN106794889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3B 35/44申请日:20151009|||公开

IPC分类号:

B63B35/44; E21B19/00; E21B19/15

主分类号:

B63B35/44

申请人:

伊特里克公司

发明人:

J·鲁登伯格; D·B·韦宁

地址:

荷兰,斯希丹

优先权:

2014.10.10 NL 2013614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代理人:

程伟;韩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船(1),所述船(1)适配成进行海底钻井相关作业,所述作业涉及海底钻井和船之间的立管柱,例如钻探和/或钻井介入,所述船包括具有甲板(9)的船体(2)。所述船包括:立管储存舱(40),所述立管储存舱(40)存在于所述船体内并且位于所述甲板下方,所述立管储存舱包括储存机架,所述储存机架适配成在其中以水平定向储存多个立管部段和/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的平行堆叠。所述船具有位于所述甲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的细长的立管转移开口(45),所述立管转移开口在平行于所述储存机架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立管转移开口的长度和宽度允许经由所述立管转移开口以水平定向转移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使其离开和进入立管储存舱,其中立管搬运系统适配成以两个不同的长度来同时工作。

权利要求书

1.船(1),所述船(1)适配成进行海底钻井相关作业,所述作业涉及海底钻井与船之间
的立管柱,例如钻探和/或钻井介入,所述船包括具有甲板(9)的船体(2),所述船包括:
-立管储存舱(40),所述立管储存舱(40)存在于所述船体(2)内并且位于所述甲板下
方,
所述立管储存舱包括储存机架,所述储存机架适配成在其中以水平定向储存多个立管
部段和/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的平行堆叠,
所述立管储存舱具有地板、侧壁和顶板,
-位于所述甲板和与所述顶板之间的细长的立管转移开口(45),所述立管转移开口
(45)在平行于所述储存机架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立管转移开口的长度和宽度允许经由所述
立管转移开口以水平定向转移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62)使其离开和进入立管储
存舱,
-立管转移站(50),所述立管转移站(50)设置在所述立管储存舱内并且位于所述立管
转移开口的下方并且设置有转移升降机(55),所述转移升降机(55)适配成以其水平定向升
高和降低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使得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穿过立管转移开口,
-第一桥式行进梁起重机(60),所述第一桥式行进梁起重机(60)设置在立管储存舱
(40)内,所述第一起重机(60)适配成提升和降低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85、95)从
而至少分别允许从储存机架(80、90)中移除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以及将单个立管
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放入储存机架中,并且所述第一起重机(60)适配成至少在所述转移站
与储存机架上方的位置之间横向运送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
其中,所述第一起重机(60)包括:
-行进梁,所述行进梁在平行于所述储存机架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其每个端部被支撑在
垂直于所述储存机架的起重机轨道上,
-绞盘吊运车,所述绞盘吊运车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绞盘并且能够沿着所述行进梁移动,
-细长的夹持件框架,所述夹持件框架被一个或多个来自所述绞盘吊运车的绞盘驱动
缆线悬挂,所述夹持件框架设置有多个立管夹持件,所述立管夹持件适配成在其间隔开的
夹持位置处接合至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
其中,立管储存舱设置有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80),所述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80)适
配成在其中储存长度分别为至少100英尺(30.48m),例如120英尺(36.57m)或150英尺
(45.72m)的单个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85)和/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
并且
其中,立管储存舱设置有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90),所述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90)适
配成在其中储存单个的长度分别在50英尺(15.24米)至90英尺(27.43米)之间例如75英尺
(22.86米)的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95),
其中优选地,两个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90)彼此对齐设置并且平行于所述第一长度的
储存机架,
并且其中,第一桥式行进梁起重机(60)适配成在每个所述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90)与
转移站之间转移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95),并且适配成在每个所述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与
转移站之间转移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85)或立管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其中,转移升降机包括第一升降机单元(55)和第二升降机
单元(55),所述第一升降机单元(55)和第二升降机单元(55)在平行于所述储存机架的方向
上间隔开,其中,所述第一升降机单元(55)和第二升降机单元(55)中的每一者适配成选择
性地独立操作或协同操作,其中对于独立操作,每个升降机单元适配成升高和降低第二长
度的立管部段(95),并且其中对于协同操作,所述第一升降机单元和第二升降机单元进一
步适配成升高和降低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85)或单个立管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其中,每个升降机单元包括优选固定安装在所述储存舱中
的竖直引导结构(56)和被所述竖直引导结构引导的伸缩构件(57),其中,升降机单元还包
括绞盘(58)和绞盘驱动缆线(59),所述绞盘驱动缆线(59)连接至所述伸缩构件从而造成其
竖直运动,并且其中,立管支撑构件(55a)安装在所述伸缩构件上并且适配成支撑立管部段
或立管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船,其中,第一组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80)邻近转移
站(50)的一侧设置并且第二组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80)邻近转移站的另一侧设置,并且其
中,第一组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90)沿着所述第一组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设置并且其中第
二组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90)沿着所述第二组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船,其中,立管储存舱设置有至少一个细长的立管车
间(110、120),所述立管车间(110、120)具有地板,优选还具有壁并且可能还具有顶板,所述
立管车间平行于储存机架(80、90)设置并且所述车间适配成以水平定向容纳至少一个立管
部段(85、95)或立管支架,所述车间提供空间,优选为围挡场地,使人员在立管上进行工作,
例如立管的维修和/或检查,并且其中第一桥式行进梁起重机(60)适配成将立管放置在车
间中以及从车间中移除立管,例如车间具有顶板,所述顶板中具有立管转移开口,优选所述
开口设置有可移动顶盖,例如一个或多个舱门或油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其中,第一细长的立管车间(110)和第二细长的立管车间
(120)沿着储存机架的相对的侧部设置在立管储存舱(40)中,转移站(50)优选居中位于储
存机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船,其中,立管储存舱设置有第二桥式行进梁起重机
(60’),所述第二桥式行进梁起重机(60’)设置在立管储存舱(40)内,所述第二起重机(60’)
适配成提升和降低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从而至少分别允许从储存机架中移除单
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以及将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放入储存机架中,并且所
述第二起重机(60’)适配成至少在所述转移升降机与储存机架上方的位置之间横向运送单
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
其中,所述第二起重机(60’)包括:
-第二行进梁,所述第二行进梁在平行于所述储存机架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其每个端部
被支撑在垂直于所述储存机架的起重机轨道上,所述起重机轨道优选是与第一桥式行进梁
起重机相同的起重机轨道,
-第二绞盘吊运车,所述第二绞盘吊运车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绞盘并且能够沿着所述行
进梁移动,
-可能地,细长的夹持件框架,所述夹持件框架被一个或多个来自所述绞盘吊运车的绞
盘驱动缆线悬挂,所述夹持件框架设置有多个立管夹持件,所述立管夹持件适配成在其间
隔开的夹持位置处接合至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5和7,优选权利要求5、6和7所述的船,其中,第一细长的立管车间
(110)和第二细长的立管车间(120)设置在立管储存舱中,所述立管车间的至少一者沿着立
管储存舱的一侧设置,并且其中,第二行进梁起重机(60’)具有停放位置,所述停放位置沿
着立管储存舱的一侧位于所述车间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船,其中,夹持件框架(68)设置有两个立管夹持件
(70a、b),所述立管夹持件(70a、b)适配成并且被设置成接合至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95)的
例如具有钩状件(140)的端部,例如接合至75英尺的立管部段的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船,其中,一个或多个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85)或
立管支架的中间位置沿着其长度设置有两个立管夹持件可接合部分(140),所述立管夹持
件可接合部分(140)的间隔与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的端部之间的间隔相同从而允许所述两
个立管夹持件(70a、b)接合至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的所述夹持件可接合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船,其中,夹持件框架(68)在其每个端部处设置有
具有延伸器端部的伸缩延伸器(68a、b),所述延伸器能够延伸使得延伸器端部邻近第一长
度的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的端部,其中,每个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80)在端部处包括一对
邻近的立管端部支撑柱,所述立管端部支撑柱形成竖直狭槽,所述竖直狭槽适配成在其中
接收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的端部,例如凸缘,并且其中,延伸器端部适配成能够滑动地被接
收在所述柱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船,其中,基本上水平的轨道(150)沿着立管转移
开口(45)的纵向相对的侧部延伸,
并且其中,所述船包括立管水平运送设备(200),所述立管水平运送设备(200)安装在
所述水平轨道上并且适配成接收和保持通过立管升降机升高通过所述转移开口的立管部
段或立管支架并且适配成水平地运送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使得其前端能够连接至立管柱
提升工具,所述立管柱提升工具适配成支撑位于船的作业线(20)中的立管柱的重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船,其中,所述立管水平运送设备包括便道机(200),所述便
道机(200)具有能够在所述水平导轨上方移动的可移动便道机框架,其中,所述便道机框架
具有后端和前端并且能够在水平轨道上至少在负载位置和立管竖立位置上移动,
其中,所述便道机框架具有两个平行和水平的框架梁(201、202),并且其中,滑块(205)
被所述框架梁支撑并且在所述框架梁上行进,其中滑块包括立管端部支撑件从而在其上支
撑分别支撑在各个水平轨道上的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的后端,
其中,便道机框架的水平框架梁(201、202)在其之间限定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允许,
优选通过转移升降机(55),使以水平定向的单个立管部段(85、95)或单个立管支架竖直穿
过所述开口,
并且其中,除了滑块之外,所述便道机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额外的立管支撑构件(206),
所述立管支撑构件(206)能够在非活动位置与活动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非活动位置允许单
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竖直穿过,而在所述活动位置下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被支撑在
所述立管支撑构件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船,其中框架梁(201、202)通过便道机框架后端附近的横梁
(203)而刚性地相互连接,并且其中,所述框架梁通过一个或多个可移动横向连接件(204)
而相互连接,所述可移动横向连接件(204)各自能够在非活动位置与活动位置之间移动,所
述非活动位置允许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竖直穿过,而在所述活动位置下横向连接
件将框架梁相互连接,例如便道机框架在便道机框架的前端处具有单个的横向连接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船,其中,所述船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可移动舱门,所述可移
动舱门在其关闭位置下关闭转移开口并且在其打开位置下打开转移开口,所述可移动舱门
例如是枢转舱门,其中,第一组枢转舱门沿着转移开口的一个纵向侧设置并且第二组枢转
舱门沿着转移开口的纵向相对的侧部设置,使得当所述舱门处于水平位置时转移开口关
闭,并且当所述舱门处于向上枢转位置时转移开口打开,并且其中,在向上枢转位置下,所
述舱门以一定间隔位于水平轨道的外部从而允许便道机在所述水平轨道上在所述向上枢
转的舱门之间行进。
16.船(1),所述船(1)适配成进行海底钻井相关作业,所述作业涉及海底钻井与船之间
的立管柱,例如钻探和/或钻井介入,所述船包括具有甲板的船体(2),所述船包括:
-立管储存舱,所述立管储存舱存在于所述船体内并且位于所述甲板下方,
所述立管储存舱包括储存机架,所述储存机架适配成在其中以水平定向储存多个立管
部段和/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的平行堆叠,
所述立管储存舱具有地板、侧壁和顶板,
其中,所述立管储存舱设置有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所述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适配成
在其中储存长度分别为至少100英尺(30.48m),例如120英尺(36.57m)或150英尺(45.72m)
的单个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和/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62),
并且
其中,所述立管储存舱设置有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所述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适配成
在其中储存长度分别在50英尺(15.24米)至90英尺(27.43米)之间,例如75英尺(22.86米)
的单个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
其中,两个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彼此对齐设置并且平行于所述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
17.船(1),所述船(1)适配成进行海底钻井相关作业,所述作业涉及海底钻井与船之间
的立管柱,例如钻探和/或钻井介入,所述船包括具有甲板的船体(2),所述船包括:
-立管储存舱,所述立管储存舱存在于所述船体内并且位于所述甲板下方,
所述立管储存舱包括储存机架,所述储存机架适配成在其中以水平定向储存多个立管
部段和/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的平行堆叠,
所述立管储存舱具有地板、侧壁和顶板,
-第一桥式行进梁起重机(50),所述第一桥式行进梁起重机(50)设置在立管储存舱
(40)内,所述第一起重机(50)适配成提升和降低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62)从而至
少分别允许从储存机架(41)中移除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以及将单个立管部段或
单个立管支架放入储存机架中,并且所述起重机(50)适配成至少在所述转移升降机与储存
机架上方的位置之间横向运送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
其中,所述第一起重机包括:
-行进梁,所述行进梁在平行于所述储存机架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其每个端部被支撑在
垂直于所述储存机架的起重机轨道上,
-绞盘吊运车,所述绞盘吊运车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绞盘并且能够沿着所述行进梁移动,
-细长的夹持件框架,所述夹持件框架被一个或多个来自所述绞盘吊运车的绞盘驱动
缆线悬挂,所述夹持件框架设置有多个立管夹持件,所述立管夹持件适配成在其间隔开的
夹持位置处接合至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
并且
其中,立管储存舱设置有第二桥式行进梁起重机(),所述第二桥式行进梁起重机设置
在立管储存舱(40)内,所述第二起重机()适配成提升和降低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
架(62)从而至少分别允许从储存机架(41)中移除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以及将单
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放入储存机架中,并且所述第二起重机(50)适配成至少在所述
转移升降机与储存机架上方的位置之间横向运送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
其中所述第二起重机包括:
-第二行进梁,所述第二行进梁在平行于所述储存机架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其每个端部
被支撑在垂直于所述储存机架的起重机轨道上,所述起重机轨道优选是与第一桥式行进梁
起重机相同的起重机轨道,
-第二绞盘吊运车,所述第二绞盘吊运车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绞盘并且能够沿着所述行
进梁移动,
-可能地,细长的夹持件框架,所述夹持件框架被一个或多个来自所述绞盘吊运车的绞
盘驱动缆线悬挂,所述夹持件框架设置有多个立管夹持件,所述立管夹持件适配成在其间
隔开的夹持位置处接合至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
18.船(1),所述船(1)适配成进行海底钻井相关作业,所述作业涉及海底钻井和船之间
的立管柱,例如钻探和/或钻井介入,所述船包括具有甲板的船体(2),所述船包括:
-立管储存舱,所述立管储存舱存在于所述船体内并且位于所述甲板下方,
所述立管储存舱包括储存机架,所述储存机架适配成在其中以水平定向储存多个立管
部段和/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的平行堆叠,
所述立管储存舱具有地板、侧壁和顶板,
-位于所述甲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细长的立管转移开口(45),所述细长的立管转移开
口(45)在平行于所述储存机架的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细长的立管转移开口的长度和宽度
允许经由所述立管转移开口以水平定向转移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62)使其离开
和进入立管储存舱,
-立管转移站,所述立管转移站设置在所述立管储存舱内并且设置有转移升降机(55),
所述转移升降机(55)适配成以其水平定向来升高和降低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使
得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穿过立管转移开口,
-第一起重机(60),所述第一起重机(60)设置在立管储存舱(40)内,所述第一起重机
(60)适配成提升和降低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从而至少分别允许从储存机架()
中移除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以及将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放入储存机架
中,并且所述起重机(60)适配成至少在所述转移升降机和储存机架上方的位置之间横向运
送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
其中,立管储存舱适配成在其中储存长度分别为至少100英尺(30.48m),例如120英尺
(36.57m)或150英尺(45.72m)的单个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和/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62),
并且
其中,所述立管储存舱中适配成储存长度分别在50英尺(15.24米)至90英尺(27.43米)
之间例如75英尺(22.86米)的单个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
其中,转移升降机包括第一升降机单元(55)和第二升降机单元(55),所述第一升降机
单元(55)和第二升降机单元(55)在平行于所述储存机架的方向上间隔开,其中,所述第一
升降机单元和第二升降机单元的每一者适配成选择性地独立操作或协同操作,其中对于独
立操作,每个升降机单元适配成升高和降低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并且其中对于协同操作,
所述第一升降机单元和第二升降机单元进一步适配成升高和降低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
单个立管支架。
19.船(1),所述船(1)适配成进行海底钻井相关作业,所述作业涉及海底钻井和船之间
的立管柱,例如钻探和/或钻井介入,所述船包括具有甲板的船体(2),所述船包括:
-立管储存舱,所述立管储存舱存在于所述船体内并且位于所述甲板下方,
所述立管储存舱包括储存机架,所述储存机架适配成在其中以水平定向储存多个立管
部段和/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的平行堆叠,
所述立管储存舱具有地板、侧壁和顶板,
-在所述甲板与所述顶板之间延伸的细长的立管转移开口(45),所述细长的立管转移
开口(45)平行于所述储存机架,并且所述细长的立管转移开口的长度和宽度允许经由所述
立管转移开口以水平定向转移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使其离开和进入立管储存舱,
-立管转移站,所述立管转移站设置在所述立管储存舱内并且设置有转移升降机(55),
所述转移升降机(55)适配成以其水平定向升高和降低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使得
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穿过立管转移开口,
其中,第一细长的立管车间和第二细长的立管车间设置在立管储存舱中,其中,每个立
管车间具有地板,优选还具有壁并且可能还具有顶板,
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各自沿着储存舱的一侧设置,储存机架设置在所述第一车间与第
二车间之间,
其中每个立管车间平行于储存机架设置并且车间适配成以水平定向容纳至少一个立
管部段或立管支架,车间提供空间,优选为围挡场地,使人员在立管上进行工作,例如立管
的维修和/或检查,
其中,所述船包括起重机,所述起重机适配成将立管放入车间以及从车间中移除立管,
例如车间具有顶板,在所述顶板中具有立管转移开口,优选所述开口设置有可移动顶盖,例
如一个或多个舱门或油布,
其中优选地,转移站居中位于储存机架之间。
20.船(1),所述船(1)适配成进行海底钻井相关作业,所述作业涉及海底钻井与船之间
的立管柱,例如钻探和/或钻井介入,所述船包括具有甲板的船体(2),所述船包括:
-立管储存器,
所述立管储存器包括储存机架,所述储存机架适配成在其中以水平定向储存多个立管
部段和/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的平行堆叠,
其中,立管储存器设置有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其中储存长度分别为至少100英尺
(30.48m),例如120英尺(36.57m)或150英尺(45.72m)的单个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和/或预
组装的立管支架(62),
并且
其中,立管储存器设置有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其中储存长度分别在50英尺(15.24米)
至90英尺(27.43米)之间,例如75英尺(22.86米)的单个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
-第一桥式行进梁起重机(60),所述第一桥式行进梁起重机(60)适配成提升和降低单
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从而至少分别允许从储存机架中移除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
管支架并且将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放入储存机架中,并且所述起重机(60)适配成
用于横向运送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
其中所述第一起重机包括:
-行进梁,所述行进梁在平行于所述储存机架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其每个端部被支撑在
垂直于所述储存机架的起重机轨道上,
-绞盘吊运车,所述绞盘吊运车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绞盘并且能够沿着所述行进梁移动,
-细长的夹持件框架,所述夹持件框架被一个或多个来自所述绞盘吊运车的绞盘驱动
缆线悬挂,所述夹持件框架设置有两个立管夹持件,
其中,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在各自的中间位置沿着其长度设置有两个立管
夹持件可接合部分,所述立管夹持件可接合部分的间隔与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的端部之间
的间隔相同从而允许所述两个立管夹持件接合至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的所述
夹持件可接合部分。
21.单个立管部段,所述单个立管部段的长度为至少100英尺(30.48m),例如120英尺
(36.57m)或150英尺(45.72m),其中立管部段的中间位置沿着其长度设置有两个立管夹持
件可接合部分,所述立管夹持件可接合部分的间隔对应于75英尺(22.86米)立管部段的端
部之间的间隔。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单个立管部段,其中,每个夹持件可接合部分包括安装至立
管部段或立管支架的钩状件构件,例如与围绕立管管件安装的套管一体的钩状件。
23.立管柱,所述立管柱在海底钻井与海底钻井作业船之间延伸,其中立管柱包括由相
互连接的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组成的下方柱部分和由相互连接的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
立管支架组成的上方柱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和所述第二长度
的立管部段各自设置有浮力组件,
并且其中,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的浮力组件具有比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的浮力组件更
大的深度等级。
24.用于组装立管柱的方法,其中,使用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船。

说明书

海底钻井作业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配成进行海底钻井相关作业的船,所述作业涉及海底钻井与船之间
的立管柱,例如钻探和/或钻井介入。

本发明还涉及在船与海底钻井之间延伸的立管柱。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船的立管储存器中储存多个立管部段,由所述立管部段组成
海底立管柱。

通常地,立管部段包括立管管件并且在许多已知的实施方案中还在外部并沿着立
管管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卫星管件或外围管件。卫星管件例如用作通往BOP或其它海底设施
的流体管线,例如节流管线、压井管线、液压管线、增压管线、注入管线(例如用于二醇)等。
每个立管部段在其每个端部包括连接件安装布置。例如连接件安装布置包括具有螺栓孔的
凸缘,通过螺栓和螺母将凸缘相互连接从而结合立管部段。卫星管件可以具有单独的连接
件安装件(例如卡销安装件)或者被设计成以密封的方式安装在邻接立管部段的卫星管件
中而无需直接轴向固定至卫星管件。在许多实际的实施方案中,立管部段设置有一个或多
个例如由泡沫材料制成的浮力和/或隔热构件,但是也使用所谓的裸露接头。

立管部段具有不同长度。通常地,立管部段具有在50英尺(15.24米)至90英尺
(27.43米)之间的长度。立管部段的非常常见的长度为75英尺(22.86米)。

立管部段通常笨重;远比海上钻探工业中使用的其它管更重。例如单个75英尺的
海底立管部段的重量可能在20至25吨之间,这是相同长度的钻管的重量所无法匹敌的。因
此主要鉴于其尺寸(直径)和重量,要相对管搬运采用与钻管搬运不同的考虑。

例如WO2009/102196公开了一种单体船,所述单体船具有船体和船体内的立管储
存舱。在立管储存船体中,立管部段以其水平定向堆叠。设置门式起重机从而从储存舱中升
高立管部段或者将立管部段降低至储存舱中并且将每个单独的立管部段放置在立管便道
机上或者从便道机上拾起立管部段。立管部段的前端在实际中连接至立管柱提升工具,所
述立管柱提升工具将立管部段连接至船的立管柱搬运能力升降设备。通过升高提升工具以
及便道机的操作,使立管部段达到与作业线对齐的竖直定向或竖立定向,沿着所述作业线
悬挂立管柱使其进入海洋中。立管柱的已经入水的部分然后被船的立管柱悬挂器(通常被
称为立管卡盘)临时保持。然后使新的立管部段在入水的立管柱的上方保持对齐并且使所
述连接件安装布置相互连接从而将新的立管部段结合至立管柱。然后通过立管柱悬挂器释
放立管柱并且以新附接的部段的长度进行降低。然后立管柱再次被立管柱悬挂器悬挂并且
重复新的立管部段的结合过程。

已经发现这种组装立管柱的已知方法是耗时的。特别地,需要作出大量努力从而
适当地进行立管部段的连接件安装布置之间的连接。特别地,鉴于每次连接所希望或需要
进行的测试,让人不希望地是所述已知方法非常缓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措施,鉴于立管柱能够的组装速度和/或拆卸速度以及
鉴于船上的立管部段的实际储存和/或搬运,所述措施允许改进已知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

由于存在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以及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船可以储存长度分别为
至少100英尺(30.48m),例如120英尺(36.57m)或150英尺(45.72m)的单个第一长度的立管
部段和/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62)以及长度分别在50英尺(15.24米)至90英尺(27.43米)之
间例如75英尺(22.86米)的单个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在非常实际的实施方案中,存在用于
150英尺(45.72m)立管部段和/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的储存机架以及用于75英尺(22.86米)
立管部段的储存机架。

立管储存器可以在用于储存预组装的立管支架的空间的相对的端部处包括平台
组件,所述平台组件在多个水平处设有人员可到达的平台,从而允许人员到达位于立管支
架的端部处的连接件安装布置。

例如,立管支架转移开口具有在1.5至4.0米之间的宽度。

立管转移开口的长度至少等于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例如约50米的长
度从而使150英寸(45.72m)的立管部段和/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穿过。

可能是唯一的第一桥式行进梁起重机适配成在每个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与转移
站之间转移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并且适配成在每个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与转移站之间转
移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两个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彼此对齐设置并且平行于所述第
一长度的储存机架。这允许有效地使用船的船体内的容积空间并且允许通过桥式起重机而
有效地到达所述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船储存长度分别为至少100英尺(30.48m),例如120英尺
(36.57m)或150英尺(45.72m)的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和/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以及长度分
别在50英尺(15.24米)至90英尺(27.43米)之间例如75英尺(22.86米)的第二长度的单个立
管部段。

例如优选地,每个立管支架由两个立管部段组成,所述立管部段优选与单个立管
部段一样长。每个单个立管部段包括立管管件和沿着立管管件位于外部的任选的一个或多
个卫星管件。每个立管部段在其每个端部处包括连接件安装布置。优选地,每个立管部段包
括一个或多个浮力组件。

相比于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在作业线中相互连接的当前实践,通过使用储存在立
管储存器中的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部署和/或回收立管柱所需的时
间减少。使用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例如允许将防喷器或其组件附接至
立管柱的下端而不会造成钻探过程的过度延迟。防喷器或其组件则可以例如经受检查和/
或维修,这提高了例如在较大水深的情况下海底钻探的安全性。鉴于立管柱的密封性的重
复试验(通常在柱上增加三个新的立管部段之后进行所述重复试验),在部署过程中也实现
了巨大进步。通过使用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可以显著减少所需的压
力试验的次数,或者可以在每个待进行的试验中使用更小的时间压力进行试验。

为了最佳地得益于本发明,设想船上的立管部段的主要储存器实施为用于第一长
度的立管部段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的储存器,使得储存在船上的大部分(例如至少60%)立
管柱长度以这些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的形式储存。例如,储存机架实施为在其
中储存总共至少6000英寸的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例如各自为150英寸的至少
40个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

储存机架还可以实施为在其中储存总共至少1500英尺的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例
如各自为75英尺的至少20个立管部段。

还可能地,工业中通常使用的一些长度非常有限的所谓的管件部段可以储存在船
上,例如储存在立管储存舱内。

其它立管柱物品(例如伸缩接头、悬挂接头等)也可以储存在船上。

注意到在未提前公开的PCT/NL2014/050201中公开了一种船,所述船具有船体内
并位于甲板下方的立管储存舱。立管储存舱包括储存机架,所述储存机架适配成在其中以
水平定向储存多个立管部段和/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的平行堆叠。船在储存舱的甲板与顶
板之间设置有细长的立管转移开口。该立管转移开口在平行于储存机架的方向上延伸并且
具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从而允许经由立管转移开口以水平定向转移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
立管支架使其离开和进入立管储存舱。船进一步具有设置在立管储存舱内的位于立管转移
开口下方的立管转移站。所述站设置有转移升降机,所述转移升降机适配成以其水平定向
升高和降低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从而使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穿过立管转移开口。
在立管储存舱内设置桥式行进梁起重机,所述起重机适配成提升和降低单个立管部段或单
个立管支架从而至少分别允许从储存机架中移除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以及将单
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放入储存机架中。起重机还适配成至少在转移站和储存机架上
方的位置之间横向运送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转移升降机包括第一升降机单元和第二升降机单元,所述单
元在平行于储存机架的方向上间隔开。每个第一升降机单元和第二升降机单元适配成选择
性地独立操作或协同操作。当在独立模式下操作时,每个升降机单元用于升高和降低第二
长度的立管部段,例如75英尺(22.86米)的立管部段。当协同操作时,第一升降机单元和第
二升降机单元用于升高和降低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单个第一长度的立管支架,例如150
英尺(45.72m)的立管部段和/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每个升降机单元包括优选固定安装在储存舱中的竖直引导结
构,和通过竖直引导结构引导的伸缩构件。立管支撑构件安装在伸缩构件上并且适配成在
所述立管支撑构件上支撑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升降机单元还包括绞盘和绞盘驱动缆线,所述绞盘驱动缆线
连接至伸缩构件从而造成其竖直运动。例如,鉴于冗余构造,两个绞盘可以操作单个绞盘驱
动缆线,例如每个绞盘附接至不同的缆线端部,使得在绞盘故障的情况下操作可以继续。在
一个替代形式中,可以设想用于伸缩构件的齿条-小齿轮驱动或者例如一个或多个液压缸。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立管支撑构件是长度在20至50英寸之间的立管支撑台。这个
较大的长度可以允许立管支撑台与安装在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上的一个或多个浮力组件
直接接合,这是因为负载分布在较大面积上。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立管支撑构件枢转地连接至伸缩构件并且可以在水平操作位
置与竖直非操作储存位置之间倾斜,在所述水平操作位置下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可以抵靠
在所述立管支撑构件上。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组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邻近转移站的一侧设置并且第二
组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邻近转移站的另一侧设置。这允许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
在其各自的储存机架和转移站之间的相对短的行进距离。当搬运长且笨重的第一长度的立
管部段和/或立管支架时,这提高了操作速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组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沿着第一组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
设置并且第二组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沿着第二组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设置。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组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沿着舱的舱口侧设置,并且另一组
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沿着舱的右舷侧设置。一组或多组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则在所述舱口
侧和右舷侧之间设置有多组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这意味着最长的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更
多地设置在舱的中央,而更短的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沿着舱的舱口侧和右舷侧。就搬运最
长的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来说,例如当甲板中的转移开口设置在船的中央时,
上述情况例如是有利的。

正如下文所解释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设想相对更短的(目前常见的)第二长度
的立管部段设置有待安装在立管柱的下部的浮力组件,因此设置有具有高深度等级的浮力
组件。通常地,鉴于浮力组件经受的水压随着水深增加,浮力组件随着深度等级的增加而具
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和总质量。例如鉴于当通过桥式梁起重机输送并且保持水平时的下沉情
况,设想为储存在储存器中的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第一长度的立管支架安装高深度等级
的浮力组件将造成每个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的总重量使其非常难以搬运。因此,在一个实
施方案中,设想多个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和多个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各自设置
有浮力组件,其中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的浮力组件具有比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的浮力组件
更大的深度等级。因此更短的元件具有相对重的浮力组件而立管柱的更长的元件具有相对
轻的浮力组件,这样可以有效地对两者进行搬运。

本发明还设想一种立管柱,所述立管柱在海底钻井和海底钻井作业船之间延伸,
其中立管柱包括由相互连接的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组成的下方柱部分和由相互连接的第
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组成的上方柱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立管支
架和所述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各自设置有浮力组件,并且其中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的浮力
组件具有比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的浮力组件更大的深度等级。应理解当使用本文描述的船
时可以有效组装这种立管柱。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每个储存机架在端部处包括一对邻近的立管端部支撑柱,所
述立管端部支撑柱形成竖直狭槽,所述竖直狭槽中适配成接收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的端
部,例如凸缘。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立管储存舱设置有至少一个细长的立管车间,所述立管车间
具有地板优选还具有壁和可能还具有顶板。

立管车间平行于储存机架设置并且车间适配成以水平定向容纳至少一个立管部
段或立管支架,优选例如150英尺长度的至少一个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

车间提供空间,优选为围挡场地,使人员在立管上进行工作,例如立管和/或两个
立管部段的组件的维修和/或检查从而形成预组装的立管支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桥式行进梁起重机适配成将立管放入车间中以及从车间
中移除立管,例如车间具有顶板,所述顶板中设有立管转移开口,优选所述开口设置有可移
动顶盖,例如一个或多个舱门或油布。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细长的立管车间和第二细长的立管车间沿着储存机架
的相对的侧部设置在立管储存舱中,转移站优选居中位于储存机架之间。例如沿着单体船
的船体的舱口侧和右舷侧将立管车间设置于储存机架的侧面,这允许有效地使用空间,减
少起重机的搬运距离,并且提高人员对车间的可及性。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除了第一桥式行进梁起重机之外,立管储存舱还具有设置在
立管储存舱内的第二桥式行进梁起重机。该第二起重机还适配成提升和降低单个立管部段
或单个立管支架从而至少分别允许从储存机架中移除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以及
将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放入储存机架中。第二起重机还适配成至少在所述转移升
降机和储存机架上方的位置之间横向运送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第二起重机包
括:

-第二行进梁,所述第二行进梁在平行于所述储存机架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其每个
端部被支撑在垂直于所述储存机架的起重机轨道上,所述起重机轨道优选是与第一桥式行
进梁起重机相同的起重机轨道,

-第二绞盘吊运车,所述第二绞盘吊运车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绞盘并且能够沿着所
述行进梁移动,

-可能地,细长的夹持件框架,所述夹持件框架被一个或多个来自所述绞盘吊运车
的绞盘驱动缆线悬挂,所述夹持件框架设置有多个立管夹持件,所述立管夹持件适配成在
其间隔开的夹持位置处接合至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

第二起重机的设置建立了冗余的起重机系统,这在第一起重机故障时其可以连续
操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想将夹持件框架安装至第二起重机上,但是每个起重机也可
以具有其自身的夹持件框架从而允许迅速地转换至另一个起重机。当第一细长的立管车间
和第二细长的立管车间设置在立管储存舱中并且所述立管车间中的至少一者沿着立管储
存舱的侧面设置时,以及当第二行进梁起重机具有位于所述车间上方的沿着立管储存舱的
侧面的停放位置时,设置第二起重机是特别有利的。最优选的是如下实施方案:另一个车间
沿着立管储存舱的相对的侧部从而使得不使用的起重机在车间的上方停放在舱的侧面,同
时通过操作起重机仍然可以到达所述另一个车间。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船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可移动舱门,所述可移动舱门在其关闭
位置下关闭转移开口并且在其打开位置下打开转移开口,例如是枢转舱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夹持件框架设置有两个立管夹持件,所述立管夹持件适配成
并且被设置成接合至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的端部,例如接合至75英尺的立管部段的端部。
例如使用US 7905529中公开的立管夹持件。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设想立管夹持件
各自实施为与安装在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上的钩状件(例如与围绕立管管件安装的套管一
体的钩状件)配合使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优选全部)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的中
间位置沿着其长度设置有两个立管夹持件可接合部分(例如每个位置处的钩状件),所述立
管夹持件可接合部分的间隔与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的端部之间的间隔相同从而允许两个
立管夹持件接合至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的这些夹持件可接合部分。因此在一个
实施方案中,立管夹持件设置在夹持件框架上从而接合75英尺的立管部段的例如设置有钩
状件的端部,同时船还储存150英尺的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所述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以相
同间隔或至少接近所述75英尺的端部间隔的间隔设置有两个夹持件可接合部分,例如钩状
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特别地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的中间位置沿着其长度设置有两
个立管夹持件可接合部分,夹持件框架的每个端部设置有具有延伸器端部的伸缩延伸器,
所述延伸器可延伸使得延伸器端部邻近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的端部。延伸器优
选用于与储存机架配合使用从而在提升和降低的过程中保证夹持件框架和由其保持的立
管部段或立管支架的竖直引导。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每个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的端部包括一对邻近的立管端部支
撑柱,所述立管端部支撑柱形成竖直狭槽,所述竖直狭槽适配成在其中接收立管部段或立
管支架的端部例如凸缘,并且其中延伸器端部适配成可滑动地被接收在这些柱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基本上水平的轨道沿着立管转移开口的纵向相对的侧部延
伸,并且船包括立管水平运送设备,所述立管水平运送设备安装在这些水平轨道上并且可
以沿着其移动。所述设备适配成接收和保持通过立管升降机升高通过转移开口的立管部段
或立管支架并且适配成水平地转移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使得其前端可连接至立管柱提升
工具,所述立管柱提升工具适配成支撑位于船的作业线中的立管柱的重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立管水平运送设备包括在未提前公开的PCT/NL2014/050201
中公开的强力背材组件,所述公开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立管水平运送设备包括便道机,所述便道机具有能够在所
述水平导轨上方移动的可移动便道机框架,其中便道机框架具有后端和前端并且能够在水
平轨道上至少在负载位置上和立管竖立位置上移动。便道机框架具有两个平行和水平的框
架梁,并且滑块被所述框架梁支撑并且在框架梁上方行进。滑块包括立管端部支撑件从而
在其上支撑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的后端。所述便道机框架的水平框架梁在其之间限定开
口,所述开口的宽度允许优选通过转移升降机使以水平定向的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
架竖直穿过所述开口。

除了滑块之外,便道机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额外的立管支撑构件,所述立管支撑构
件能够在非活动位置与活动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非活动位置允许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
支架竖直穿过,而在所述活动位置下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被支撑在所述立管支撑构件上。

便道机的框架梁通过便道机框架后端附近的横梁而刚性地相互连接,并且框架梁
通过一个或多个可移动横向连接件相互连接,所述可移动横向连接件各自能够在非活动位
置和活动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非活动位置允许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竖直穿过,在
所述活动位置下横向连接件将所述框架梁相互连接,例如便道机框架在便道机框架的前端
具有单个横向连接件。设置一个或多个可移动横向连接件允许便道机框架的长度明显小于
转移开口的长度并且小于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的长度,这是因为当连接件处于
其非活动位置时,第一长度的元件可以例如通过转移升降机而以竖直方向穿过。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便道机设置有收尾臂设备,所述收尾臂设备安装在便道机框
架的前端。例如,一个收尾臂设置在框架的每个主梁上,当在竖立过程的最后阶段对立管部
段或立管支架进行收尾时,所述臂可以移动至操作位置上从而协同作用。安装在便道机上
造成收尾臂设备沿着便道机移动,因此当便道机收回时(例如不使用时)不会在作业线附近
形成障碍。在一个替代形式中,收尾臂设备以不同方式(例如可在塔中移动)被支撑在船上。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船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可移动舱门,所述可移动舱门在其
关闭位置下关闭转移开口并且在其打开位置下打开转移开口,例如是枢转舱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组枢转舱门沿着转移开口的一个纵向侧设置并且第二组
枢转舱门沿着转移开口的纵向相对的侧部设置,使得当所述舱门处于水平位置时转移开口
关闭,并且当所述舱门处于上下枢转位置时转移开口打开。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对于转移开口的向上打开枢转的舱门,设想当所述舱门处于
向上枢转位置时,所述舱门以一定间隔位于水平轨道的外部从而允许便道机在所述水平轨
道上在所述向上枢转的舱门之间行进。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船为单体船并且立管储存器实施为平行于船的纵轴从而在其
中储存立管部段和/或立管支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转移开口位于单体船的纵向中平面上,优选地,所述船的立管
组装作业线也位于所述中平面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船具有船井并且塔设置在船井处,例如设置在船井的一侧或
船井的上方,例如WO2009/102196中所述。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船设置有立管柱悬挂器,所述立管柱悬挂器适配成将立管柱
悬挂在作业线中使其进入海洋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船例如在船井处或船井上方具有塔,立管柱组装作业线
例如延伸通过船井,并且设置作业线升降设备,所述升降设备包括可以相对于塔上下移动
的悬挂器设备。优选地,悬挂器设备实施为可以沿着安装在塔上的一个或多个竖直轨道上
下移动的行进悬挂器设备,例如具有接合一个或多个竖直轨道的轮子的轮式行进悬挂器设
备。优选地,所述升降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绞盘和至少一根缆线,其中悬挂器设备由至少一根
缆线悬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船井具有侧面、前侧和后侧,塔实施为中空构造的井架,所述
井架具有顶部和与船体成一体的底部,底部在船井的相对的侧部上的船体部段之间延伸,
底部与船井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间隔开,因此形成井架前方的前方船井区域和井架后方的后
方船井区域,其中井架具有前侧和相对的后侧以及相对的侧部。在所述船井区域中的一者
处,优选在后方船井区域处,船设置有立管柱组装悬挂器,在立管组装和拆卸过程中所述立
管柱组装悬挂器适配成将立管柱悬挂在作业线中使其进入海洋。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船具有包括立管柱提升工具的立管柱搬运能力升降设
备,所述立管柱提升工具可以相对于井架上下移动并且适配成连接至立管部段(优选预组
装的立管支架)的端部,并且当立管柱从立管柱组装悬挂器释放时所述立管柱提升工具实
施为支撑作业线中的立管柱的重量。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船具有第二作业升降设备,所述第二作业升降设备具
有负载附接设备,所述负载附接设备可以相对于井架在与立管作业线相对的一侧上下移
动,从而允许搬运物品使其沿着第二作业线穿过另一个船井区域,所述第二作业线不同于
进行立管柱组装的第一作业线并且与其间隔开。优选地,所述第二升降设备实施为钻探绞
车,并且设置有从负载附接设备悬挂的顶部驱动器从而进行钻探操作。

优选地,船具有船井并且船设置有立管柱支撑滑车,所述立管柱支撑滑车能够在
船井内在两个作业线之间移动,这允许在例如位于后方船井区域的立管柱组装作业线中组
装立管柱,然后将立管柱转移至例如位于前方船井区域的钻探作业线。例如,该滑车实施为
滑动滑车,所述滑动滑车可以在沿着船井以纵向方向延伸的一对相联的滑动轨道上滑动,
这允许滑车通常在一个船井区域与另一个船井区域之间(因此在井架的基部的下方)在船
井的纵向方向上移动同时支撑立管柱(并且优选具有附接至立管柱的下端的BOP)将其降低
并进入海洋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立管柱支撑滑车还实施为支撑防喷器或防喷器组件,因此滑
车位于防喷器或其组件的下方。

优选地,一个或两个立管柱搬运能力升降设备和第二作业线提升设备(如果存在
的话)包括一个或多个缆线和一个或多个相联的绞盘。

优选地,一个或两个立管柱搬运能力升降设备和第二作业提升设备(如果存在的
话)包括波浪升沉补偿机构。

如果船为单体船,设想(如果存在的话)立管转移开口的长度朝向船井定向,优选
沿着或平行于船的中心轴线定向。例如,船具有位于船井的船尾的立管储存舱。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船具有船井。在船井处设置塔,例如中空构造的井架。船设置
有立管柱悬挂器,所述立管柱悬挂器适配成将立管柱悬挂在作业线中使其通过船井进入海
洋中。提升设备被设置成具有可以相对于塔上下移动的悬挂器设备,例如由连接至一个或
多个绞盘的缆线悬挂的悬挂器设备。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涉及船,所述船适配成进行海底钻井相关作业,所述作业涉及
海底钻井与船之间的立管柱,例如钻探和/或钻井介入,所述船包括具有甲板的船体,所述
船包括:

-立管储存舱,所述立管储存舱存在于所述船体内并且位于所述甲板下方,

所述立管储存舱包括储存机架,所述储存机架适配成在其中以水平定向储存多个
立管部段和/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的平行堆叠,

所述立管储存舱具有地板、侧壁和顶板,

其中立管储存舱设置有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所述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中适配成
储存长度分别为至少100英尺(30.48m),例如120英尺(36.57m)或150英尺(45.72m)的单个
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和/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62),

并且

其中立管储存舱设置有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所述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中适配成
储存长度分别在50英尺(15.24米)至90英尺(27.43米)之间例如75英尺(22.86米)的单个第
二长度的立管部段,

其中两个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彼此对齐设置并且平行于所述第一长度的储存机
架。

本发明还涉及船,所述船适配成进行海底钻井相关作业,所述作业涉及海底钻井
与船之间的立管柱,例如钻探和/或钻井介入,所述船包括具有甲板的船体,所述船包括:

-立管储存舱,所述立管储存舱存在于所述船体内并且位于所述甲板下方,

所述立管储存舱包括储存机架,所述储存机架适配成在其中以水平定向储存多个
立管部段和/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的平行堆叠,

所述立管储存舱具有地板、侧壁和顶板,

-第一桥式行进梁起重机,所述第一桥式行进梁起重机设置在立管储存舱内,所述
第一起重机适配成提升和降低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从而至少分别允许从储存机
架中移除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以及将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放入储存机
架,并且所述起重机适配成至少在所述转移升降机和储存机架上方的位置之间横向运送单
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

其中所述第一起重机包括:

-行进梁,所述行进梁在平行于所述储存机架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其每个端部被支
撑在垂直于所述储存机架的起重机轨道上,

-绞盘吊运车,所述绞盘吊运车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绞盘并且能够沿着所述行进梁
移动,

-细长的夹持件框架,所述夹持件框架被一个或多个来自所述绞盘吊运车的绞盘
驱动缆线悬挂,所述夹持件框架设置有多个立管夹持件,所述立管夹持件适配成在其间隔
开的夹持位置处接合至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

并且

其中立管储存舱设置有第二桥式行进梁起重机,所述第二桥式行进梁起重机设置
在立管储存舱内,所述第二起重机适配成提升和降低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从而至
少分别允许从储存机架中移除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以及将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
立管支架放入储存机架中,并且所述第二起重机(50)适配成至少在所述转移升降机和储存
机架上方的位置之间横向运送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

其中所述第二起重机包括:

-第二行进梁,所述第二行进梁在平行于所述储存机架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其每个
端部被支撑在垂直于所述储存机架的起重机轨道上,所述起重机轨道优选是与第一桥式行
进梁起重机相同的起重机轨道,

-第二绞盘吊运车,所述第二绞盘吊运车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绞盘并且能够沿着所
述行进梁移动,

-可能地,细长的夹持件框架,所述夹持件框架被一个或多个来自所述绞盘吊运车
的绞盘驱动缆线悬挂,所述夹持件框架设置有多个立管夹持件,所述立管夹持件适配成在
其间隔开的夹持位置处接合至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船,所述船适配成进行海底钻井相关作业,所述作业涉及
海底钻井与船之间的立管柱,例如钻探和/或钻井介入,所述船包括具有甲板的船体,所述
船包括:

-立管储存舱,所述立管储存舱存在于所述船体内并且位于所述甲板下方,

所述立管储存舱包括储存机架,所述储存机架适配成在其中以水平定向储存多个
立管部段和/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的平行堆叠,

所述立管储存舱具有地板、侧壁和顶板,

-位于所述甲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的细长的立管转移开口,所述细长的立管转移开
口在平行于所述储存机架的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细长的立管转移开口的长度和宽度允许
经由所述立管转移开口以水平定向转移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使其离开和进入立
管储存舱,

-立管转移站,所述立管转移站设置在所述立管储存舱内并且设置有转移升降机,
所述转移升降机适配成以其水平定向升高和降低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使得单个
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穿过立管转移开口,

-第一起重机,所述第一起重机设置在立管储存舱内,所述第一起重机适配成提升
和降低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从而至少分别允许从储存机架中移除单个立管部段
或单个立管支架以及将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放入储存机架中,并且所述第一起重
机适配成至少在所述转移升降机和储存机架上方的位置之间横向运送单个立管部段或单
个立管支架,

其中立管储存舱适配成在其中成储存长度分别为至少100英尺(30.48m),例如120
英尺(36.57m)或150英尺(45.72m)的单个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和/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
(62),

并且

其中立管储存舱适配成在其中储存长度分别在50英尺(15.24米)至90英尺(27.43
米)之间例如75英尺(22.86米)的单个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

其中转移升降机包括第一升降机单元和第二升降机单元,所述第一升降机单元和
第二升降机单元在平行于所述储存机架的方向上间隔开,其中所述第一升降机单元和第二
升降机单元中的每一者适配成选择性地独立操作或协同操作,其中对于独立操作,每个升
降机单元适配成升高和降低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并且其中对于协同操作,所述第一升降
机单元和第二升降机单元进一步适配成升高和降低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涉及船,所述船适配成进行海底钻井相关作业,所述作业涉及
海底钻井和船之间的立管柱,例如钻探和/或钻井介入,所述船包括具有甲板的船体,所述
船包括:

-立管储存舱,所述立管储存舱存在于所述船体内并且位于所述甲板下方,

所述立管储存舱包括储存机架,所述储存机架适配成在其中以水平定向储存多个
立管部段和/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的平行堆叠,

所述立管储存舱具有地板、侧壁和顶板,

-在所述甲板和所述顶板之间延伸的细长的立管转移开口,所述细长的立管转移
开口平行于所述储存机架的方向,并且所述细长的立管转移开口的长度和宽度允许经由所
述立管转移开口以水平定向转移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使其离开和进入立管储存
舱,

-立管转移站,所述立管转移站设置在所述立管储存舱内并且设置有转移升降机,
所述转移升降机适配成以其水平定向升高和降低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使得单个
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穿过立管转移开口,

其中第一细长的立管车间和第二细长的立管车间设置在立管储存舱中,其中每个
立管车间具有地板优选还具有壁并且可能还具有顶板,

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各自沿着储存舱的一侧设置,储存机架设置在所述第一车间
与第二车间之间,

其中每个立管车间平行于储存机架设置并且车间适配成以水平定向容纳至少一
个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车间提供空间,优选为围挡场地,从而使人员在立管上进行工作,
例如立管的维修和/或检查,

其中所述船包括起重机,所述起重机适配成将立管放入车间以及从车间中移除立
管,例如车间具有顶板,在所述顶板中设有立管转移开口,优选所述开口设置有可移动顶
盖,例如一个或多个舱门或油布,

其中优选地,转移站居中位于储存机架之间。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涉及船,所述船适配成进行海底钻井相关作业,所述作业涉及
海底钻井与船之间的立管柱,例如钻探和/或钻井介入,所述船包括具有甲板的船体,所述
船包括:

-立管储存器,

所述立管储存器包括储存机架,所述储存机架中适配成以水平定向储存多个立管
部段和/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的平行堆叠,

其中立管储存器设置有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其中储存长度分别为至少100英尺
(30.48m),例如120英尺(36.57m)或150英尺(45.72m)的单个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和/或预
组装的立管支架(62),

并且

其中立管储存器设置有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其中储存长度分别在50英尺(15.24
米)至90英尺(27.43米)之间例如75英尺(22.86米)的单个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

-第一桥式行进梁起重机,所述第一桥式行进梁起重机适配成提升和降低单个立
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从而至少分别允许从储存机架中移除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
架以及将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放入储存机架中,并且所述第一起重机适配成横向
运送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

其中所述第一起重机包括:

-行进梁,所述行进梁在平行于所述储存机架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其每个端部被支
撑在垂直于所述储存机架的起重机轨道上,

-绞盘吊运车,所述绞盘吊运车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绞盘并且能够沿着所述行进梁
移动,

-细长的夹持件框架,所述夹持件框架被一个或多个来自所述绞盘吊运车的绞盘
驱动缆线悬挂,所述夹持件框架设置有两个立管夹持件,

其中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各自的中间位置沿着其长度设置有两个立
管夹持件可接合部分,所述立管夹持件可接合部分的间隔与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的端部之
间的间隔相同从而允许所述两个立管夹持件接合至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的所
述夹持件可接合部分。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涉及单个立管部段,所述单个立管部段的长度为至少100英尺
(30.48m),例如120英尺(36.57m)或150英尺(45.72m),其中立管部段的中间位置沿着其长
度设置有两个立管夹持件可接合部分,所述立管夹持件可接合部分的间隔对应于75英尺
(22.86米)立管部段的端部之间的间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每个夹持件可接合部分包括安装至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的钩
状件构件,例如与围绕立管管件安装的套管一体的钩状件。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涉及一组多个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和多
个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其各自设置有例如在船(例如本文公开的船)上水平储存的浮力组
件,其中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的浮力组件具有比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的浮力组件更大的深
度等级。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涉及立管柱,所述立管柱在海底钻井与海底钻井作业船之间延
伸,其中立管柱包括由相互连接的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组成的下方柱部分和由相互连接的
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组成的上方柱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立管
支架和所述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各自设置有浮力组件,并且其中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的浮
力组件具有比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的浮力组件更大的深度等级。

本发明的每个方面还涉及用于组装立管柱的方法,其中使用本文公开的船和/或
立管部段和/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

本发明还涉及本文描述的立管便道机。本发明还涉及船,所述船具有甲板和位于
甲板下方的立管储存舱,其中本文描述的第一长度的立管以水平定向储存在所述储存舱
中,其中立管转移开口设置在舱和甲板之间并且在其中设置本文描述的立管便道机。

本发明还涉及本文描述的立管搬运桥式行进梁起重机。本发明还涉及本文描述的
使用所述桥式行进梁起重机例如在船的立管储存舱内搬运第一长度的和第二长度的立管
部段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

应理解参考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描述的任何特征(例如关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描述
为任选特征或所需特征)可以容易地与本文描述的本发明的其它方面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组
合。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来解释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以纵向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船,

图2显示了图1的船的尾部的平面图,

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的船的立管竖立过程中的步骤,

图4显示了图1的船的横向截面,显示了立管储存舱、立管转移升降机、桥式起重
机,

图5显示了图1的船的立管储存舱的水平截面,

图6以更大比例显示了图5的一部分,

图7a显示了升起条件下的保持立管部段的转移升降机,

图7b显示了非操作条件下的转移升降机,

图8显示了协调使用两个转移升降机单元从而搬运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

图9以更大比例显示了图8的一部分,

图10显示了以独立模式使用单个转移升降机单元从而搬运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

图11显示了在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上设置钩状件作为夹持件可接合部分,

图12显示了在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的端部处设置钩状件作为夹持件可接合部分,

图13显示了桥式起重机,所述桥式起重机搬运图1的船的储存舱中的第一长度的
立管部段,

图14显示了图13的桥式起重机的俯视图,

图15a显示了图13的起重机在搬运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时的绞盘吊运车和夹持件
框架,

图15b从上方显示了图15a的夹持件框架的视图,

图16a显示了图13的起重机在使用处于延伸位置的延伸器搬运第一长度的立管部
段时的绞盘吊运车和夹持件框架,

图16b从上方显示了图16a的夹持件框架的视图,

图17显示了通过图13的起重机搬运储存舱中的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

图18显示了图1的船的便道机、转移开口和关联舱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具有船体2的单体船1,所述船体2具有船首3、船尾4和延伸穿过船体1的
船井5。

船1适配成进行海底钻井相关作业,所述作业涉及海底钻井与船之间的立管柱,特
别是钻探操作例如勘探钻探。所述船还可以进行其它海底钻井相关作业,例如钻井介入。

在该示例中,船1在船首3处具有包括船员起居舱和船桥的容纳干舷部6。

船1具有通常位于容纳干舷部下方的发动机室7,所述发动机室7具有在干舷部6后
部处延伸高于干舷部6的排气装置7a。

船井5优选为矩形形状,其具有相对的横向侧部、前侧和后侧。

前方主甲板8在船井5和干舷部之间延伸。

后方主甲板9在船4的船井5和船尾之间延伸。

船装配有塔10,所述塔10优选实施为中空构造的井架,所述井架具有顶部11和与
船体2成一体的底部12。底部12在船井5的相对的侧部上的船体部段之间延伸并且底部12与
船井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间隔开,因此形成井架10前方的前方船井区域5a和井架10后方的后
方船井区域5b。

井架10具有前侧和与之相对的后侧10b以及相对的侧部。

在该示例中,如本领域已知的,钻管机架(在此实施为转台式机架14)邻近井架10
的侧面设置。

在后方船井区域处,船具有设置在后方船井区域5b上方的工作甲板15。优选地,工
作甲板15为可移动工作甲板,在此可以沿着井架10提升至一定高度从而可以在相对于井架
10的提高位置下将防喷器引入和保持在处于升高位置的工作甲板15的下方。在降低的操作
位置下,工作甲板15在此优选与相邻主甲板区域齐平。

鉴于通过后方船井区域5b沿着作业线20组装和拆卸立管柱,船装配有立管柱组装
悬挂器17,在立管组装和拆卸过程中所述立管柱组装悬挂器17适配成将立管柱悬挂在作业
线20中使其进入海洋中。优选地,所述悬挂器17安装在工作甲板15上,悬挂器17例如实施为
立管卡盘,并例如设置有万向支撑件从而允许例如由于船的由于海洋造成的运动所造成的
立管柱与工作甲板之间的角度变化。

船1具有包括立管柱提升工具25的立管柱搬运能力升降设备,所述立管柱提升工
具25可以相对于井架10上下移动并且适配成连接至(优选下文解释的预组装的立管支架
的)立管部段的端部,并且当立管柱从立管柱组装悬挂器17释放时所述立管柱提升工具25
实施为支撑作业线20中的立管柱的重量。

这里,立管柱提升工具25被行进悬挂器设备26悬挂,所述行进悬挂器设备26可以
沿着井架10的后侧沿着一个或多个竖直轨道27上下移动。

悬挂器设备26被来自井架顶部的滑轮装置29的一个或多个缆线28悬挂,所述一个
或多个缆线28连接至一个或多个例如设置在井架10内的绞盘29a。

应注意作业线20位于井架10的后侧10b的外部从而可以到达作业线20而不会阻碍
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从船后方竖立的过程。

在一个替代性实施方案中,井架10被铁架塔式塔替代,所述铁架塔式塔具有网格
框架,所述网格框架具有角柱并且形成在船井上方延伸的框架。然后应设想到立管储存器
位于铁架塔式塔的外部并且铁架塔设置有V形门或类似物从而允许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穿
过V形门进入和离开铁架塔。

船还具有第二升降设备,所述第二升降设备具有负载附接设备30,所述负载附接
设备30可以相对于井架在与立管作业线20相对的一侧上下移动,从而允许搬运物品使其沿
着第二作业线21穿过另一个船井区域,所述第二作业线21不同于进行立管柱组装的第一作
业线20并且与其间隔开。

第二作业线21延伸穿过前方船井区域5a。主要沿着该作业线21进行钻探操作。

第二升降设备实施为钻探绞车,并且设置有从负载附接设备30悬挂的顶部驱动器
31从而进行钻探操作。负载附接设备30优选实施为与行进悬挂器设备26相似。

工作甲板32设置在船井区域5a的上方并且可以包括旋转台、铁钻工机等。

船1因此能够在作业线20中组装立管柱。为了将立管柱转移至另一个作业线21,设
置立管柱支撑滑车35,所述立管柱支撑滑车35能够在船井内移动,例如可沿着船井5的侧面
在轨道上滑动。

船具有立管储存舱40,所述立管储存舱40在此优选位于船井5的船尾船体2内。

立管储存舱40包括储存机架,所述储存机架适配成在其中以水平定向储存多个立
管部段和/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的平行的堆叠。

立管储存舱设置有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80,所述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80适配成在
其中储存长度分别为至少100英尺(30.48m),例如120英尺(36.57m)或150英尺(45.72m)的
单个的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85和/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第一长度为
150英尺。

立管储存舱设置有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90,所述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90适配成在
其中储存长度分别在50英尺(15.24米)至90英尺(27.43米)之间,例如75英尺(22.86米)的
单个的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95。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第二长度为75英尺。

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90设置成两个一组,两个机架90彼此对齐并且平行于邻近的
更长的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80。

第一组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80邻近转移站50的一侧设置并且第二组第一长度的
储存机架80邻近转移站50的另一侧设置。

第一组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90沿着第一组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设置并且第二组
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90沿着第二组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设置。

每个储存机架80、90在其端部包括一对邻近的立管端部支撑柱,所述立管端部支
撑柱形成竖直狭槽,所述竖直狭槽适配成在其中接收立管部段85、95的端部,例如凸缘。

立管储存舱具有地板40a、舱口和右舷侧壁40b、c和顶板41。

在甲板9与顶板41之间存在细长的立管转移开口45。

立管转移开口45在平行于储存机架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此具有至少150英寸的长
度和一定的宽度从而允许经由立管转移开口以水平定向转移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
架使其离开和进入立管储存舱。

在储存器40内,立管转移站50设置在立管转移开口45的下方。所述站设置有转移
升降机,所述转移升降机适配成以其水平定向升高和降低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从
而使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穿过立管转移开口45。

在储存舱40中设置第一桥式行进梁起重机60。

起重机60能够提升和降低本文描述的具有第一长度或第二长度的单个的立管部
段85、95以及本文描述的单个的预组装的第一长度的立管支架,至少分别允许从储存机架
移除单个的立管部段或单个的立管支架以及将单个立管部段85、95或单个立管支架放入储
存机架中。起重机60还能够至少在转移站50与储存器40中的每个储存机架80、90上方的位
置之间横向运送单个立管部段85、95或单个立管支架。

第一起重机60包括:

-行进梁61,所述行进梁61在平行于储存机架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其每个端部被支
撑在垂直于储存机架(在此横向于船体2)的起重机轨道62、63上,

-绞盘吊运车65,所述绞盘吊运车65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绞盘66、67并且可以沿着行
进梁61移动,

-细长的夹持件框架68,所述夹持件框架68被来自绞盘吊运车65的一个或多个绞
盘驱动缆线69a、69b悬挂。夹持件框架68设置有多个立管夹持件70a、b,所述立管夹持件
70a、b各自适配成在其间隔开的夹持位置处接合至单个立管部段85、95或单个立管支架。

夹持件框架68设置有两个立管夹持件70a、b,所述立管夹持件70a、b适配成并且被
设置成接合至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95的端部,在此接合至75英尺的立管部段的端部。

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85在中间位置处沿着其长度设置有两个立管夹持件可接合
部分(在此为钩状件140),所述立管夹持件可接合部分的间隔与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95的
端部之间的间隔相同从而允许所述两个立管夹持件70a、b接合至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85的
所述夹持件可接合部分140。

夹持件框架68在每个端部处设置有具有延伸器端部的伸缩延伸器68a、b。每个延
伸器68a、b可延伸使得延伸器端部邻近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85或立管支架的端部。端部的
尺寸使其可滑动地被接收在储存机架的两个柱之间从而在竖直行进的过程中引导夹持件
框架和立管。

起重机60适配成在每个第二长度的储存机架80与转移站50之间转移第二长度的
立管部段95,并且适配成在每个第一长度的储存机架90与转移站50之间转移第一长度的立
管部段85或立管支架。

正如相同设计优选地,转移升降机包括第一升降机单元55和第二升降机单元55。
这些单元55在平行于储存机架的方向上间隔开。

每个升降机单元55适配成选择性地独立操作或协同操作。在独立模式下,每个升
降机单元55适配成升高和降低第二长度的立管部段(图10)。当协同操作时,升降机单元55
一起升高和降低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图8、9)。

每个升降机单元55包括固定安装在储存舱40中的竖直引导结构56。还设置有伸缩
构件57,所述伸缩构件57被竖直引导结构56引导。升降机单元还包括绞盘58和绞盘驱动缆
线59,所述绞盘驱动缆线59连接至伸缩构件57从而造成其竖直运动。立管支撑构件55a安装
在伸缩构件57上并且适配成支撑立管部段85、95或立管支架。

立管支撑构件是长度在20至50英寸之间的立管支撑台55a。

立管支撑构件55a枢转地连接至伸缩构件57并且可以在水平操作位置与竖直非操
作储存位置之间倾斜(在此通过液压缸),在所述水平操作位置下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可以
抵靠在所述立管支撑构件上(参见图7a、7b)。

立管储存舱40设置有第一细长的立管车间110和第二细长的立管车间120,每个立
管车间的长度至少足以接收第一长度的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每个立管车间具有地板并且
优选还具有壁和顶板。

每个立管车间110、120平行于储存机架设置并且车间适配成以水平定向容纳至少
一个立管部段85、95或立管支架。车间提供围挡场地使人员在立管部段上进行工作,例如立
管部段和/或相互连接部段的维修和/或检查从而形成预组装支架。

桥式行进梁起重机60适配成将立管部段85、95放入每个车间110、120中并且从车
间移除立管部段。在该示例中,设想车间110、120具有顶板,在所述顶板上具有立管转移开
口,优选所述开口设置有可移动顶盖,例如一个或多个舱门或油布。

如图可见,车间110、120沿着储存机架80、90的相对的侧部并沿着舱40的舱口和右
舷侧设置。转移站50居中设置在储存机架80、90之间。

立管储存舱设置有第二桥式行进梁起重机60’,设置所述第二桥式行进梁起重机
60’从而获得用于搬运立管部段85、95的冗余起重机系统。起重机60’优选具有与起重机60
相同的设计。起重机60‘的行进梁优选在与第一桥式行进梁起重机60相同的起重机轨道62、
63上行进。

第二行进梁起重机60’在此具有位于一个车间(在此为120)上方的停放位置,所述
车间120优选沿着立管储存舱的一侧设置。

图4显示了起重机60具有位于另一个车间110上方的另一个停放位置,例如当需要
检修时允许将起重机60停放在所述另一个停放位置,并且起重机60’则完全可以到达储存
机架中储存的所有立管部段。

船设置有可移动舱门,所述可移动舱门在其关闭位置下关闭转移开口45并且在其
打开位置下打开转移开口,例如是枢转舱门130a、130b。

基本上水平的轨道150沿着立管转移开口45的纵向相对的侧部延伸。

船包括立管水平运送设备200,所述立管水平运送设备200安装在水平轨道150上
并且适配成接收和保持通过一个或多个立管升降机单元55升高通过所述转移开口45的立
管部段85、95或立管支架并且适配成水平地转移立管部段85、95或立管支架使得其前端可
连接至立管柱提升工具,所述立管柱提升工具适配成支撑位于船的作业线20中的立管柱的
重量。

立管水平运送设备包括便道机,所述便道机具有可以在水平导轨150上方移动的
可移动便道机框架。便道机框架具有后端和前端并且可以在水平轨道150上至少在负载位
置和立管竖立位置上移动,所述负载位置通常位于开口45上方,而所述立管竖立位置更接
近作业线20。

便道机框架具有两个平行和水平的框架梁201、202。梁201、202的后端通过横梁
203而刚性和持久地相互连接。梁201、202比转移开口45和储存在舱40中的第一长度的立管
部段或立管支架更短。为了在立管部段的运送过程中获得坚固框架,设想这里仅框架梁
201、202的前端通过可移动横向连接件204相互连接,所述可移动横向连接件204可以在非
活动位置与活动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非活动位置允许单个立管部段或单个立管支架竖直穿
过,在所述活动位置下横向连接件204与框架梁201、202相互连接。当提升和降低第一长度
的部段时,连接件204不活动或者打开。当连接件保持关闭时可以搬运更短的第二长度,因
为机器的框架中的开口足够大。

滑块205被框架梁201、202支撑并且在框架梁上行进。正如本领域已知的,滑块205
包括立管端部支撑件从而在其上支撑立管部段85、95或立管支架的后端。

应理解在便道机框架的水平框架梁201、202之间限定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允许
优选通过一个或多个转移升降机单元55使以水平定向的单个立管部段85、95(装配有浮力
组件)或单个立管支架竖直穿过所述开口。

除了滑块205之外,便道机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额外的立管支撑构件206,所述立管
支撑构件206可以在非活动位置与活动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非活动位置允许单个立管部段
85、95或单个立管支架竖直穿过,在所述活动位置下立管部段或立管支架被支撑在所述立
管支撑构件206上。

如果需要的话,便道机200设置有收尾臂(tailing-in arm)设备,例如具有一个安
装至每个梁201、202的前端的收尾臂。

如图18可见,第一组枢转舱门130a、b沿着转移开口45的一个纵向侧设置并且第二
组枢转舱门130a、b沿着转移开口45的纵向相对的侧部设置,使得当所述舱门130a、b处于水
平位置时转移开口45关闭,并且当所述舱门处于向上枢转位置时转移开口45打开。

如图可见,在向上枢转位置下,这些舱门130a、b以一定间隔位于水平轨道150的外
部从而允许便道机200在所述水平轨道150上在所述向上枢转的舱门之间行进。

海底钻井作业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海底钻井作业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海底钻井作业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底钻井作业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底钻井作业船.pdf(4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船(1),所述船(1)适配成进行海底钻井相关作业,所述作业涉及海底钻井和船之间的立管柱,例如钻探和/或钻井介入,所述船包括具有甲板(9)的船体(2)。所述船包括:立管储存舱(40),所述立管储存舱(40)存在于所述船体内并且位于所述甲板下方,所述立管储存舱包括储存机架,所述储存机架适配成在其中以水平定向储存多个立管部段和/或预组装的立管支架的平行堆叠。所述船具有位于所述甲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的细长的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船舶或其他水上船只;与船有关的设备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