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10117338.5
2014.03.26
CN104947548A
2015.09.30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1B 1/00申请公布日:20150930|||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1B 1/00申请日:20140326|||公开
E01B1/00; E01B19/00
E01B1/00
苏州安邦轨道科技有限公司
许增国; 许正洪; 王小兵; 于鹏; 孙井林; 魏周春
215000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养育巷151号412室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32
商福全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及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它包括道砟筐,在道砟筐中设有碎石道砟层,在道砟筐下部设有底板,在道砟筐与底板之间设有第一隔振装置。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提高了隔振性能,减少了振动产生的噪声污染。
1. 一种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道砟筐,在道砟筐中设有碎石道砟层,在道砟筐下部设有底板,在道砟筐与底板之间设有第一隔振装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振装置为第一隔振垫。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其特征在于:在碎石道砟层与道砟筐之间设有第二隔振装置。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振装置包括设在上层的增强垫和设在下层的第二隔振垫。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垫与第二隔振垫一体制成。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道砟筐为直线形或人字形或X形。7. 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的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续设置在道床基础凹槽内的若干段首尾相接的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相邻两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中的两道砟筐之间通过剪力铰相连。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中的两底板之间通过剪力铰相连。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其特征在于:在有砟浮 置减振道床单体的碎石道砟层与道砟筐之间设有第二隔振装置。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振装置包括设在上层的增强垫和设在下层的第二隔振垫。
一种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及有砟浮置减振道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及有砟浮置减振道床。 背景技术: 碎石道砟在保障列车行车安全方面具有诸多优点,因而在城市地铁车辆段这类道岔密集区域仍主要采用碎石道床。目前,地铁车辆段周边土地和空间正处于不断开发和积极使用,碎石道床自身的减振能力已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为了减少振动产生的噪声污染,若直接在碎石道床上采用柔性减振扣件会在道岔处产生较大的列车脱轨安全隐患,而对于已有的一些具有较好隔振能力的整体道床,它们对道床的基础要求较高,不适于地表软土。因此,如何为道岔密集的地铁车辆段区域提供一种隔振性能优良的道床,使其既能保障列车的行车安全性,又能很好地抑制环境振动就成为当前业内的研究热点和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及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它结构设计合理,提高了隔振性能,减少了振动产生的噪声污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道砟筐,在道砟筐中设有碎石道砟层,在道砟筐下部设有底板,在道砟筐与底板之间设有第一隔振装置。 所述第一隔振装置为第一隔振垫。 在碎石道砟层与道砟筐之间设有第二隔振装置。 所述第二隔振装置包括设在上层的增强垫和设在下层的第二隔振垫。 所述增强垫与第二隔振垫一体制成。 所述道砟筐为直线形或人字形或X形。 本发明的有砟浮置减振道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依次连续设置在道床基础凹槽内的若干段首尾相接的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相邻两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中的两道砟筐之间通过剪力铰相连。 相邻两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中的两底板之间通过剪力铰相连。 在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的碎石道砟层与道砟筐之间设有第二隔振装置。 所述第二隔振装置包括设在上层的增强垫和设在下层的第二隔振垫。 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案,具有如下三个优点:1、对于原碎石道床,每一瞬时只有较少面积的道床基础受力,压强较大,即每一瞬时只有少数碎石在承受和传递车轮载荷,而本发明的道砟筐可增加道床基础的受力面积,改善属于近场问题的地铁环境振动的受力情况;2、道砟筐里的碎石能近似为一个整体参与吸能,这是现有碎石道床无法实现的;3、本发明一般都铺设在地表,表层柔土与底板之间也会构成质量弹簧系统,因而本发明实现了一种多级隔振系统。因此,相比于现有的碎石道床,本发明具有更好的隔振性能,降低了振动产生的噪声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道砟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有砟浮置减振道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道砟筐,2、碎石道砟层,3、底板,4、第一隔振垫,5、增强垫, 6、第二隔振垫,7、剪力铰。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包括道砟筐1,在道砟筐1中设有碎石道砟层2,在道砟筐下1部设有底板3,在道砟筐1与底板3之间设有第一隔振装置。第一隔振装置为第一隔振垫4。在碎石道砟层2与道砟筐1之间设有第二隔振装置。第二隔振装置包括设在上层的增强垫5和设在下层的第二隔振垫6,增强垫5与第二隔振垫6一体制成。对于道岔区,道砟筐1可以制作成人字形、X形或其它与设计线路相适应的形状。 如图4所示,本发明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包括依次连续设置在道床基础凹槽内的若干段首尾相接的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相邻两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中的两道砟筐1之间通过剪力铰7相连。相邻两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中的两底板3之间也可以通过剪力铰7相连。在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的碎石道砟层2与道砟筐1之间设有第二隔振装置。第二隔振装置包括设在上层的增强垫5和设在下层的第二隔振垫6,增强垫5与第二隔振垫6一体制成。对于道岔区,道砟筐1可以制作成人字形、X形或其它与设计线路相适应的形状。 安装时,将本发明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安装在道床基础凹槽内。道砟筐1和底板3既可以是现场浇注式,也可以是预制式。第一隔振垫4和第二隔振垫6由具有弹性和阻尼特性的一种或多种弹性材料、黏弹性材料和阻尼材料所构成,具体可为橡胶类材料、聚氨酯材料或聚脲材料等。增强垫5由具有抗拉伸破坏和剪切破坏的材料制成,如含增强纤维层的橡胶垫等。 本发明具有如下三个优点:1、对于原碎石道床,每一瞬时只有较少面积的 道床基础受力,压强较大,即每一瞬时只有少数碎石在承受和传递车轮载荷,而本发明的道砟筐1可增加道床基础的受力面积,改善属于近场问题的地铁环境振动的受力情况;2、道砟筐1里的碎石能近似为一个整体参与吸能,这是现有碎石道床无法实现的;3、本发明一般都铺设在地表,表层柔土与底板之间也会构成质量弹簧系统,因而本发明实现了一种多级隔振系统。因此,相比于现有的碎石道床,本发明具有更好的隔振性能,降低了振动产生的噪声污染。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一种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及有砟浮置减振道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及有砟浮置减振道床.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单体及有砟浮置减振道床。它包括道砟筐,在道砟筐中设有碎石道砟层,在道砟筐下部设有底板,在道砟筐与底板之间设有第一隔振装置。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提高了隔振性能,减少了振动产生的噪声污染。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