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山区河道上的取水结构.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950294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4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92592.0

申请日:

2015.07.06

公开号:

CN104963379A

公开日:

2015.10.0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3B 3/04申请日:20150706|||公开

IPC分类号:

E03B3/04; E02B8/02; E02B15/06; E02B8/06

主分类号:

E03B3/04

申请人: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易文明; 刘兴春; 刘期勇; 刘亚洲; 李万军; 王永刚; 梁娟

地址:

610072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浣花北路一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24

代理人:

林天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水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山区河道上的取水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设计建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在发洪水或泥石流时,能有效减少泥沙或泥石流进入取水设施内的用于山区河道上的取水结构。所述取水结构包括挡水坝和取水坝,所述的挡水坝沿所述山区河道横向设置在所述取水坝的两侧,所述的山区河道通过所述的挡水坝和所述的取水坝截流挡水,在所述的取水坝内设置有取水隧洞,在所述取水坝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取水隧洞连通的取水口,所述的取水结构还包括布置在所述挡水坝与所述取水坝之前的泄洪排污冲砂机构,洪水或泥石流发生时期,水流中裹挟的污物、泥砂以及超标洪流通过所述的泄洪排污冲砂机构排入下游。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山区河道上的取水结构,包括挡水坝(1)和取水坝(2),所述的挡水坝(1)沿所述山区河道横向设置在所述取水坝(2)的两侧,所述的山区河道通过所述的挡水坝(1)和所述的取水坝(2)截流挡水,在所述的取水坝(2)内设置有取水隧洞(3),在所述取水坝(2)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取水隧洞连通(3)的取水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水结构还包括布置在所述挡水坝(1)与所述取水坝(2)之前的泄洪排污冲砂机构(5),洪水或泥石流发生时期,水流中裹挟的污物、泥砂以及超标洪流通过所述的泄洪排污冲砂机构(5)排入下游。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山区河道上的取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洪排污冲砂机构(5)包括泄洪冲砂闸(6),所述泄洪冲砂闸(6)的底板高程底于所述取水坝(2)的顶板高程。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山区河道上的取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洪排污冲砂机构(5)还包括溢流坝(7),所述溢流坝(7)设置在所述泄洪冲砂闸(6)与所述的挡水坝(1)之间,所述溢流坝(7)的坝顶高程高于所述取水坝(2)的坝顶高程而低于所述挡水坝(1)的坝顶高程。

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用于山区河道上的取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取水口(4)上还设置有清污拦挡机构(8),通过所述取水口(4)进入所述取水隧洞(3)的水流通过所述的清污拦挡机构(8)清除污物并阻挡水流中裹挟的大直径砂石。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山区河道上的取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污拦挡结构(8)为设置在所述取水口上的底格栏栅。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山区河道上的取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格栏栅为金属结构的底格栏栅。

说明书

用于山区河道上的取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水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山区河道上的取水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设计建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山溪河道上,河床坡度较陡,水流中带有大量的卵石、砾石、沙、枯木甚至巨石,为防止大量泥沙进入渠道、沉沙池或取水隧洞,常采用底格栏栅结构。但当上游发生洪水或泥石流时,底格栏栅结构本身不能调节上游水位及控制取水流量,大量泥沙或泥石流通过底格栏栅坝进入下游渠道、沉沙池或取水隧洞并可能形成淤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发洪水或泥石流时,能有效减少泥沙或泥石流进入取水设施内的用于山区河道上的取水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山区河道上的取水结构,包括挡水坝和取水坝,所述的挡水坝沿所述山区河道横向设置在所述取水坝的两侧,所述的山区河道通过所述的挡水坝和所述的取水坝截流挡水,在所述的取水坝内设置有取水隧洞,在所述取水坝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取水隧洞连通的取水口,所述的取水结构还包括布置在所述挡水坝与所述取水坝之前的泄洪排污冲砂机构,洪水或泥石流发生时期,水流中裹挟的污物、泥砂以及超标洪流通过所述的泄洪排污冲砂机构排入下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所述挡水坝与所述取水坝之前的设置一套泄洪排污冲砂机构,并在洪水或泥石流发生时期,使水流中裹挟的污物、泥砂以及超标洪流通过所述的泄洪排污冲砂机构排入下游。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所述的泄洪排污冲砂机构调节上游水位及控制取水量,而且可以有效的将水流中裹挟的污物、泥砂等容易造成取水设施淤堵的裹挟物从泄洪排污冲砂机构排入下游,达到减小通过取水口进行取水设施中造成下游渠道、沉沙池或取水隧洞淤堵的机率。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泄洪排污冲砂机构包括泄洪冲砂闸,所述泄洪冲砂闸的底板高程底于所述取水坝的顶板高程。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泄洪排污冲砂机构还包括溢流坝,所述溢流坝设置在所述泄洪冲砂闸与所述的挡水坝之间,所述溢流坝的坝顶高程高于所述取水坝的坝顶高程而低于所述挡水坝的坝顶高程。
进一步的是在所述的取水口上还设置有清污拦挡机构,通过所述取水口进入所述取水隧 洞的水流通过所述的清污拦挡机构清除污物并阻挡水流中裹挟的大直径砂石。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清污拦挡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取水口上的底格栏栅。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底格栏栅为金属结构的底格栏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山区河道上的取水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为:挡水坝1、取水坝2、取水隧洞3、取水口4、泄洪排污冲砂机构5、泄洪冲砂闸6、溢流坝7、清污拦挡机构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在发洪水或泥石流时,能有效减少泥沙或泥石流进入取水设施内的用于山区河道上的取水结构。所述的取水结构包括挡水坝1和取水坝2,所述的挡水坝1沿所述山区河道横向设置在所述取水坝2的两侧,所述的山区河道通过所述的挡水坝1和所述的取水坝2截流挡水,在所述的取水坝2内设置有取水隧洞3,在所述取水坝2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取水隧洞连通3的取水口4,所述的取水结构还包括布置在所述挡水坝1与所述取水坝2之前的泄洪排污冲砂机构5,洪水或泥石流发生时期,水流中裹挟的污物、泥砂以及超标洪流通过所述的泄洪排污冲砂机构5排入下游。上述通过在所述挡水坝1与所述取水坝2之前的设置一套泄洪排污冲砂机构5,并在洪水或泥石流发生时期,使水流中裹挟的污物、泥砂以及超标洪流通过所述的泄洪排污冲砂机构5排入下游。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所述的泄洪排污冲砂机构5调节上游水位及控制取水量,而且可以有效的将水流中裹挟的污物、泥砂等容易造成取水设施淤堵的裹挟物从泄洪排污冲砂机构5排入下游,达到减小通过取水口4进行取水设施中造成下游渠道、沉沙池或取水隧洞3淤堵的机率。
参考现有技术中泄洪排污设施的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所述泄洪排污冲砂机构5的结构,减小设计、施工成本,实现标准化和通用化,所述的泄洪排污冲砂机构5包括泄洪冲砂闸6,所述泄洪冲砂闸6的底板高程底于所述取水坝2的顶板高程。进一步的,为了在没有达到泄洪冲砂要求时,避免开启所述的泄洪冲砂闸6也同样能将多余的水流和/或污物排入下游,所述的泄洪排污冲砂机构5还包括溢流坝7,所述溢流坝7设置在所述泄洪冲砂闸6与所述的挡水坝1之间,所述溢流坝7的坝顶高程高于所述取水坝2的坝顶高程而低于所述挡水坝1的坝顶高程。
本申请除了采用所述的泄洪排污冲砂机构5对水流进行泥砂冲洗、飘浮污物的排除外,为了最大限度的减轻下游渠道、沉沙池或取水隧洞3淤堵的机率,在本申请所述的取水口4上还设置有清污拦挡机构8,通过所述取水口4进入所述取水隧洞3的水流通过所述的清污 拦挡机构8清除污物并阻挡水流中裹挟的大直径砂石。此时,所述的清污拦挡结构8最好为设置在所述取水口上的底格栏栅。而且优选为金属结构的底格栏栅。这样,便可以通过所述的底格栏栅将水流中的大直径砂石和飘浮污物阻挡在取水口以外,达到最大限度避免下游渠道、沉沙池或取水隧洞3淤堵的目的。

用于山区河道上的取水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用于山区河道上的取水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用于山区河道上的取水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山区河道上的取水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山区河道上的取水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水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山区河道上的取水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设计建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在发洪水或泥石流时,能有效减少泥沙或泥石流进入取水设施内的用于山区河道上的取水结构。所述取水结构包括挡水坝和取水坝,所述的挡水坝沿所述山区河道横向设置在所述取水坝的两侧,所述的山区河道通过所述的挡水坝和所述的取水坝截流挡水,在所述的取水坝内设置有取水隧洞,在所述取水坝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