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轨道及列车系统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列车轨道及列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出行时,越来越依赖交通工具,针对于各种交通工具的
轨道的建设也大大增强。然而,现有交通工具的所需轨道的建设也占用了过多的土地资源,
也有对土地资源占用稍少一些的交通工具,如高架轻轨,但高架轻轨轨道的本身质量较大,
容易出现垮塌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列车轨道及列车系统,以改善对土地资源占用稍少的
交通工具的轨道容易垮塌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列车轨道,包括两条平行的钢筋混凝土轨道以及支撑所述钢筋
混凝土轨道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架于地面并连接所述钢筋混凝土轨道,所述钢筋混
凝土轨道包括平行于地面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呈梯度分布。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钢筋混凝土轨道铺设有钢轨。钢筋混凝土轨道铺设钢
轨能够引导列车的车轮前进,为车轮提供连续、平顺和阻力最小的滚动表面。
另外,一种列车系统,包括上述的列车轨道和设置运行于所述列车轨道的列车。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列车包括车头和车厢,所述车头设有车头车轮,
所述车厢设有车厢车轮,所述车头车轮和车厢车轮对应于所述列车轨道,所述车厢车轮中
心设有轴承,所述列车固定有短轴,所述短轴穿过所述轴承,所述车头设有动力装置,所述
车头车轮连接所述动力装置。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列车轨道的高度大于所述列车的高度,所述车
头车轮和车厢车轮位于所述列车的车顶两侧,所述车头车轮和车厢车轮滚动于较低的所述
第二端面,所述列车的车顶两侧还设有能够滚动于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的垂直面
的侧滑轮。列车轨道高于列车,列车能够嵌入列车轨道中。当列车轨道无钢轨时,列车的车
顶两侧的侧滑轮滚动于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的垂直面,能够避免列车与列车轨道之间
的摩擦,同时,车头车轮和车厢车轮滚动于较低的第二端面,车头车轮、车厢车轮以及侧滑
轮的位置的设置,又对列车的运动做了基本限定,起到了导向作用。当列车轨道有钢轨时,
在列车脱轨的情况下,列车的车顶两侧的侧滑轮将滚动于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的垂直
面,极大的减小了列车与列车轨道间的碰撞,使列车在平滑环境中逐步稳定下来。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钢筋混凝土轨道铺设有钢轨。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头车轮和车厢车轮设置于所述列车的一半高
度以上的位置,所述列车轨道的高度大于所述列车的一半高度,所述车头车轮和车厢车轮
滚动于所述钢轨。将车头车轮和车厢车轮设置在列车的一半高度以上的位置,列车就相当
于嵌在列车轨道中,其重心降低,可以减小列车发生脱轨或撞出的几率,更加安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头车轮和车厢车轮包覆有塑胶。在车轮表面包覆塑
胶,能够极大的减小列车的车轮滚动时产生的噪音。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厢与所述车厢的其中一侧的短轴的总长度大于两条
所述钢筋混凝土轨道的间距。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列车的车顶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的设置,
能够吸取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从而进行利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列车轨道和列车的配合使用,
充分利用了空间,相比多数交通工具,列车轨道大大减少了土地占用的资源,同时,相比于
高架轻轨,本发明提供的列车系统能够倚靠外界建筑物来实行,列车轨道承受力强,减小了
垮塌事故发生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列车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车轮与短轴的配合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列车轨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列车系统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列车行驶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列车轨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列车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列车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列车系统,包括列车轨道和用于该列车轨
道的列车,列车轨道包括两条平行的钢筋混凝土轨道101以及支撑钢筋混凝土轨道101的支
撑结构,支撑结构架于地面并连接钢筋混凝土轨道101,列车包括车头和车厢105,车头设有
车头车轮113,车厢105设有车厢车轮103,车头车轮113和车厢车轮103对应于列车轨道,车
厢车轮103中心设有轴承110,列车固定有短轴111,短轴111穿过轴承110,车头设有动力装
置,车头车轮113连接动力装置。
支撑结构将两条平行的钢筋混凝土轨道101连接在一起,使二者之间相互支撑,进
而相互固定,使得列车轨道更加牢固。
首先,列车在列车轨道上行驶时,列车轨道不仅要承载自身重量,还要承受列车的
重量。列车轨道设置成支撑结构连接两条平行的钢筋混凝土轨道101,平行的钢筋混凝土轨
道101能够平均受力,从而承载力更强,列车系统中,其列车轨道还能够倚靠外界建筑物来
实现。其次,由于列车轨道设置成平行的两条轨道,所以其占地面积大大减小。最后,列车系
统还包括用于此种列车轨道的列车,车厢车轮103做了针对性改进,使得列车能够适应列车
轨道,二者配合使用,既安全稳定,又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做了贡献。
图2、图3、图4和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列车系统,包括列车轨道和列
车,列车轨道包括支撑结构和钢筋混凝土轨道101,钢筋混凝土轨道101铺设有钢轨102,列
车包括动力装置、车头、车头车轮113、车厢105以及车厢车轮103,车厢车轮103设有轴承
110,列车固定有短轴111,短轴111穿过轴承110。列车轨道的高度大于列车的一半高度,车
头车轮113和车厢车轮103设置于列车的一半高度以上的位置。列车轨道高度和车头车轮
113、车厢车轮103位置的配合设置,使得列车内挂于两条平行的钢筋混凝土轨道101之间,
其重心较低,而重心降低,列车发生脱轨或撞出的几率就减小,增大了安全系数。
列车连接有外挂钢筋104,外挂钢筋104与列车的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形成凹槽,钢
筋混凝土轨道101卡入凹槽,外挂钢筋104与钢筋混凝土轨道101之间存在空隙。外挂钢筋
104相当于是搭设在钢筋混凝土轨道101上,只是在列车正常运行时,二者之间无接触。其设
置实际上是起到多一重保护的作用,当列车发生故障时,由于钢筋混凝土轨道101卡入外挂
钢筋104与列车的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形成的凹槽内,外挂钢筋104能够搭住钢筋混凝土轨道
101,从而避免列车的坠落。
同时,车厢105宽度加上车厢的其中一侧的短轴111的总长度要大于两条钢筋混凝
土轨道101的内侧的距离,这样更能保证列车出现脱轨等危险情况时不至于坠落。
列车的车顶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列车在外行驶,其车顶常常受到日光照射,在列车
的车顶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车顶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从而进行利用。
车头车轮113和车厢车轮103包覆有塑胶。当列车在人群居住区行驶时,车头车轮
113和车厢车轮103上包覆塑胶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减少噪音,避免破坏人们良好的居住环
境。
图2以及图6~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列车系统,包括列车轨道和列车,
列车轨道包括支撑结构和钢筋混凝土轨道101,列车包括动力装置、车头、车厢105和设有轴
承110的车厢车轮103,列车固定的短轴111穿过轴承110。列车轨道的高度大于列车的高度,
钢筋混凝土轨道101包括平行于地面的第一端面106和第二端面107,第一端面106和第二端
面107呈梯度分布,车厢车轮103位于列车的车顶两侧,车厢车轮103滚动于较低的第二端面
107,列车的车顶两侧还设有滚动于第一端面106和第二端面107之间的垂直面的侧滑轮
108。
当列车轨道进行此种设置时,列车也进行相应的区别设置。车厢车轮103设置在车
顶的两侧,列车几乎全部嵌入两条平行的钢筋混凝土轨道101内。同时,列车的车顶两侧还
设置侧滑轮108,避免列车与列车轨道之间摩擦。列车轨道无钢轨时,列车的车顶两侧的侧
滑轮108滚动于第一端面106和第二端面107之间的垂直面,能够避免列车与列车轨道之间
的摩擦,同时,车厢车轮103滚动于较低的第二端面107,此种设置,又对列车的运动做了基
本限定,起到了导向作用。列车轨道有钢轨时,在列车脱轨的情况下,列车的车顶两侧的侧
滑轮108将滚动于第一端面106和第二端面107之间的垂直面,极大的减小了列车与列车轨
道间的碰撞,使列车在平滑环境中逐步稳定下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