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948015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758982.X

申请日:

2016.08.30

公开号:

CN106223461A

公开日:

2016.12.1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1/19申请日:20160830|||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19; E04B2/58; E04C3/20; E04H9/02

主分类号:

E04B1/19

申请人:

姚攀峰

发明人:

姚攀峰

地址:

100073 北京市丰台区华源一里13号楼203房间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代理人:

晁璐松;朱丽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其中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包括结构柱、结构梁、剪力墙和楼板连接组成的结构体系,所述结构柱为钢柱或者钢管混凝土柱或者钢管钢筋混凝土柱;所述结构梁中至少有一片为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所述剪力墙中至少有一片为预制剪力墙;所述预制剪力墙连接于结构柱和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围合而成的框架结构中;所述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包括有钢骨架和设置在钢骨架腹板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块。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是抗震性能差、施工时间长以及传统的钢结构耐火性差的技术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包括结构柱(1)、结构梁、剪力墙和楼板(4)连接组
成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构柱(1)为钢柱或者钢管混凝土柱或者钢管钢筋混凝土柱;
所述结构梁中至少有一片为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
所述剪力墙中至少有一片为预制剪力墙(3);
所述预制剪力墙(3)连接于结构柱 (1)和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围合而成的框
架结构中;
所述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包括有钢骨架(21)和设置在钢骨架(21)腹板两侧的
钢筋混凝土块(22);
所述钢骨架包括有上、下翼缘板和靠近翼缘板中部位置处、连接在上、下翼缘板之间的
腹板;
所述钢筋混凝土块(22)位于钢骨架(21)的腹板与上、下翼缘板构成的框架中,钢筋混
凝土块(22)与钢骨架(21)之间的间隙以及钢筋混凝土块(22)的外侧浇筑有混凝土保护层
(23);所述钢骨架(21)的端部超出钢筋混凝土块(22)的端部、并与结构柱(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沿混凝
土保护层(23)的外侧面和钢骨架(21)下翼缘底部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层(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变刚度
混合式组合梁(2)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通过连接件共同构成变刚度混合式梁板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有一块
或者一组,其中一组腹板相互平行、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缘板、
下翼缘板之间、平行于上下翼缘板还设置有一层或者多层中隔板;所述中隔板与腹板固定
连接。
6.一种运用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中的预制剪力墙,其特征
在于:所述预制剪力墙(3)包括有钢板墙芯(31)和钢板墙芯(31)两侧的面外约束钢筋混凝
土墙板(32);所述钢板墙芯(31)的四边超出预制剪力墙(3)的四周侧面;所述钢板墙芯(31)
上开有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所述钢板墙芯(31)通过穿在第一通孔(5)中的连接钢
筋(15)、穿在第二通孔(6)中的抗剪栓(16)与面外约束钢筋混凝土墙板(3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在框架结构的内侧设有连接板一
(7);所述连接板一(7)与预制剪力墙(3)的钢板墙芯(31)超出部分叠合焊接和/或通过连接
螺栓(9)栓接,或者连接板一(7)的一端连接在框架结构的内侧,另一端通过连接螺栓(9)连
接在预制剪力墙(3)的上。
8.一种运用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中的预制剪力墙,其特征
在于:所述预制剪力墙(3)包括有交叉钢板条带板(33)、布置在交叉钢板条带板(33)周围的
钢筋网架(34)以及浇筑在钢筋网架(34)外部的墙板混凝土(36);交叉钢板条带板(33)的端
头均预制剪力墙(3)的四个转角,与框架结构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制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钢板条带板(33)伸出预制
剪力墙(3)的端头与框架结构固定连接;
在框架结构的内侧设有连接板一(7);所述预制剪力墙(3)四周侧面、垂直于侧面方向
还设有连接板二(8);所述连接板一(7)与连接板二(8)叠合焊接和/或通过连接螺栓(9)栓
接,或者连接板一(7)的一端连接在框架结构的内侧,另一端通过连接螺栓(9)连接在预制
剪力墙(3)的上。
10.一种运用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中的预制剪力墙,其特
征在于:所述预制剪力墙(3)包括有交叉钢筋网片(35)、布置在交叉钢筋网片(35)两侧的钢
筋网架(34)以及浇筑在钢筋网架(34)外的墙板混凝土(36)。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预制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在框架结构的内侧设有连接板一
(7);所述预制剪力墙(3)的四周侧面、垂直于侧面方向还设有连接板二(8);所述连接板一
(7)与连接板二(8)叠合焊接和/或通过连接螺栓(9)栓接,或者连接板一(7)的一端连接在
框架结构的内侧,另一端通过连接螺栓(9)直接与框架结构连接为一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楼板(4)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或者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或者压型钢板现浇钢筋混凝
土楼板或者现场支模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者预制与现浇结合的叠合楼板;所述楼板
(4)的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或者再生混凝土或者粉煤灰混凝土或者矿渣混凝土或者添加剂
的混凝土。
13.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基础(14),所述基础(14)为钢筋混凝土基础或者钢筋混凝土基础为独立基础或者筏
板基础或者梁式基础或者箱型基础。
14.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构柱(1)为钢管钢筋混凝土柱或者钢管混凝土柱;所述钢管钢筋混凝土柱中的钢筋
为搭接或者焊接或者机械连接;所述结构柱(1)中的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或者再生混凝土
或者粉煤灰混凝土、矿渣混凝土。
15.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包括基础(14)、结构柱(1)、结构梁、抗侧力构件
和楼板(4)连接组成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构梁中至少有一片为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
所述抗侧力构件中至少有一个预加工支撑;所述预加工支撑为防屈曲约束支撑、钢支
撑、预制钢骨钢筋混凝土支撑、预制钢筋混凝土支撑;所述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包
括有钢骨架(21)和设置在钢骨架(21)腹板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块(22);所述钢筋混凝土块
(22)位于钢骨架(21)的腹板与上、下翼缘板构成的框架中;所述钢骨架(21)的两端超出钢
筋混凝土块(22)的两端,并且超出部分与结构柱(1)固定连接,组成框架结构;所述预加工
支撑与框架结构固定连接。
16.一种由权利要求6中所述预制剪力墙构成的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的施工方
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工厂内预制结构柱(1)的外包钢筒(11)、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预制
剪力墙(3);
根据钢骨架(21)的尺寸大小设计需要制作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然后将钢筋置于钢
骨架(21)腹板两侧、上下翼缘之间,在钢筋外侧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块
(22),养护至预定强度;其中钢骨架(21)的两端裸露,钢骨架(21)与钢筋混凝土块(22)形成
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
在钢板墙芯(31)上开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在第一通孔(5)中穿连接钢筋,在第
二通孔(6)中穿抗剪栓(16),连接钢筋和抗剪栓(16)的两端均超出钢板墙芯(31)面外;在钢
板墙芯(31)两侧绑扎钢筋,在钢筋两侧支模,浇筑混凝土形成面外约束钢筋混凝土墙板
(32),使钢板墙芯(31)的四边超出面外约束钢筋混凝土墙板(32)四周侧面;养护至预定强
度,钢板墙芯(31)与两侧的面外约束钢筋混凝土墙板(32)形成预制剪力墙(3);
在结构柱(1)、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相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板一(7);
步骤二,施工基础(14);
步骤三,施工结构柱(1)的外包钢筒(11)的起始层标准节和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
(2);将外包钢筒(11)的起始层标准节和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连接;
步骤四,吊装安装楼板(4)的预加工部分;
步骤五,在外包钢筒(11)内浇筑柱混凝土(13)形成钢管混凝土柱;
步骤六,重复步骤三-步骤五施工至顶层,整个结构体系的框架结构完成;
步骤七,逐层施工预制剪力墙(3);将预制剪力墙(3)与框架结构固定连接,结构体系施
工完毕。
17.一种由权利要求8中所述剪力墙构成的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
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工厂内预制结构柱(1)的外包钢筒(11)、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预制
剪力墙(3);根据钢骨架(21)的尺寸大小设计需要制作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然后将钢筋
置于钢骨架(21)腹板两侧、上下翼缘之间,在钢筋外侧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
土块(22),养护至预定强度;其中钢骨架(21)的两端裸露,钢骨架(21)与钢筋混凝土块(22)
形成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沿着预制剪力墙(3)的对角线布置交叉钢板条带板
(33),在交叉钢板条带板(33)两侧布置钢筋网架(34),然后在钢筋网架(34)外部的浇筑墙
板混凝土(36),养护至预定强度,形成预制剪力墙(3),并保证交叉钢板条带板(33)的端部
位于预制混凝土预制剪力墙(3)外;
在结构柱(1)、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相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板一(7);
步骤二,施工基础(14);
步骤三,施工结构柱(1)的外包钢筒(11)的起始层的标准节和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
梁(2);将外包钢筒(11)的起始层标准节和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连接;
步骤四,吊装安装楼板(4)的预加工部分;
步骤五,在外包钢筒(11)内浇筑柱混凝土(13)形成钢管混凝土柱;
步骤六,重复步骤三至步骤五施工至顶层,整个结构体系的框架结构完成;
步骤七,逐层施工预制剪力墙(3);将预制剪力墙(3)与框架结构固定连接,结构体系施
工完毕。
18.一种由权利要求10中所述剪力墙构成的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工厂内预制结构柱(1)的外包钢筒(11)、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预制
剪力墙(3);根据钢骨架(21)的尺寸大小设计需要制作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然后将钢筋
置于钢骨架(21)腹板两侧、上下翼缘之间,在钢筋外侧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
土块(22),养护至预定强度;其中钢骨架(21)的两端裸露,钢骨架(21)与钢筋混凝土块(22)
形成预制变刚度组合梁;
所述预制剪力墙(3)包括有交叉钢筋网片(35)、布置在交叉钢筋网片(35)两侧的钢筋
网架(34)以及浇筑在钢筋网架(34)外的墙板混凝土(36);
沿着预制剪力墙(3)的对角线布置交叉钢筋网片(35),在交叉钢筋网片(35)两侧布置
钢筋网架(34),然后在钢筋网架(34)外部的浇筑墙板混凝土(36),养护至预定强度,形成预
制剪力墙(3);在结构柱(1)、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相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板一(7);
步骤二,施工基础(14);
步骤三,施工结构柱(1)的外包钢筒(11)的起始层标准节和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
(2);将外包钢筒(11)的起始层标准节和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连接;
步骤四,吊装安装楼板(4)的预加工部分;
步骤五,在外包钢筒(11)内浇筑柱混凝土(13)形成钢管混凝土柱;
步骤六,重复步骤三至步骤五施工至顶层,整个结构体系的框架结构完成;
步骤七,逐层施工预制剪力墙(3);将预制剪力墙(3)与框架结构固定连接,结构体系施
工完毕。
19.根据权利要求16-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的施工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中的剪力墙不全为预制剪力墙(3)或结构
梁不全为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时,
步骤三的步骤为施工结构柱(1)的外包钢筒(11)的起始层标准节、预制变刚度混合式
组合梁(2)和现浇剪力墙、普通梁;将外包钢筒(11)的起始层标准节和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
合梁(2)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6-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的施工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柱(1)为钢筋钢管混凝土时,在步骤四与步骤五之间还包括在外
包钢筒(11)中施工钢管钢筋混凝土柱的核心钢筋笼(12)。
21.根据权利要求16-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的施工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4)为压型钢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时,步骤四中仅吊装安装楼
板压型钢板,待步骤五完成后浇筑楼板混凝土。
22.一种由权利要求15中所述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工厂内预制结构柱(1)的外包钢筒(11)、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预制
剪力墙(3);根据钢骨架(21)的尺寸大小设计需要制作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然后将钢筋
置于钢骨架(21)腹板两侧、上下翼缘之间,在钢筋外侧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
土块(22),养护至预定强度;其中钢骨架(21)的两端裸露,钢骨架(21)与钢筋混凝土块(22)
形成预制变刚度组合梁;
在结构柱(1)、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相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板一(7);
步骤二,施工基础(14);
步骤三,施工结构柱(1)的外包钢筒(11)的起始层标准节和结构梁;将外包钢筒(11)的
起始层标准节和结构梁连接;
步骤四,吊装安装楼板(4)的预加工部分;
步骤五,在外包钢筒(11)内浇筑柱混凝土(13)形成钢管混凝土柱;
步骤六,重复步骤三至步骤五施工至顶层,整个结构体系的框架结构完成;
步骤七,逐层施工抗侧力构件;将抗侧力构件与框架结构固定连接,结构体系施工完
毕。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结构柱(1)为钢筋钢管混凝土时,在步骤四与步骤五之间还包括在外包钢筒(11)中施工钢
管钢筋混凝土柱的核心钢筋笼(12)。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楼板(4)为压型钢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时,步骤四中仅吊装安装楼板压型钢板,待步骤五
完成后浇筑楼板混凝土。

说明书

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震就是地壳的快速振动,地震象刮风、下雨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自然现
象。全世界每年约发生500万次,每天大概发生13 700次,约1%为人们可以感知的地震,造成
严重破坏的地震(7级以上)约每年18次,5级地震每年约千次,仅中国每年发生5级以上地震
约20~30次。1900年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每年约8次,遍布除贵州、浙江
两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是自然灾害中的杀手之
王,中国因地震造成死亡的人数,占国内所有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山林火灾、泥石流、滑坡等
总人数的54%,其中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 23万多人死亡,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 24万多人
死亡。地震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人员死亡5466人,3万多人
受伤,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地震是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灾难。2008.5.12中国发生汶川
地震,震级为8级,总计9万人死亡和失踪。

现浇混凝土结构体系为目前主流的结构,但是存在施工时间长,抗震性能较差等
不足。钢结构则存在耐火性差等缺点或不足。

如何找到一种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绿色、防火性能好、良好抗震性能的新型结构
体系成为工程面临重要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传统
的现浇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差、施工时间长以及传统的钢结构耐火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包括结构柱、结构梁、剪力墙和楼板连接组成的
结构体系。所述结构柱为钢柱或者钢管混凝土柱或者钢管钢筋混凝土柱。所述结构梁中至
少有一片为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所述剪力墙中至少有一片为预制剪力墙。所述预制
剪力墙连接于结构柱和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围合而成的框架结构中。所述预制变刚度
混合式组合梁包括有钢骨架和设置在钢骨架腹板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块。所述钢骨架包括有
上、下翼缘板和靠近翼缘板中部位置处、连接在上、下翼缘板之间的腹板。

所述钢筋混凝土块位于钢骨架的腹板与上、下翼缘板构成的框架中,钢筋混凝土
块与钢骨架之间的间隙以及钢筋混凝土块的外侧浇筑有混凝土保护层。所述钢骨架的端部
超出钢筋混凝土块的端部、并与结构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还包括有沿混凝土保护层的外侧面和钢
骨架下翼缘底部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层。

优选的,所述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通过连接件共同构
成变刚度混合式梁板结构。

优选的,所述腹板有一块或者一组,其中一组腹板相互平行、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上翼缘板、下翼缘板之间、平行于上下翼缘板还设置有一层或者多层
中隔板;所述中隔板与腹板固定连接。

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中的预制剪力墙,所述预制剪力墙包括有钢板墙
芯和钢板墙芯两侧的面外约束钢筋混凝土墙板;所述钢板墙芯的四边超出预制剪力墙的四
周侧面;所述钢板墙芯上开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钢板墙芯通过穿在第一通孔中的
连接钢筋、穿在第二通孔中的抗剪栓与面外约束钢筋混凝土墙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框架结构的内侧设有连接板一;所述连接板一与预制剪力墙的钢板
墙芯超出部分叠合焊接和/或通过连接螺栓栓接,或者连接板一的一端连接在框架结构的
内侧,另一端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在预制剪力墙的上。

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中的预制剪力墙,所述预制剪力墙包括有交叉钢
板条带板、布置在交叉钢板条带板周围的钢筋网架以及浇筑在钢筋网架外部的墙板混凝
土;交叉钢板条带板的端头均预制剪力墙的四个转角,与框架结构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交叉钢板条带板伸出预制剪力墙的端头与框架结构固定连接;

所述框架结构的内侧设有连接板一;所述预制剪力墙四周侧面、垂直于侧面方向还设
有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一与连接板二叠合焊接和/或通过连接螺栓栓接,或者连接板一的
一端连接在框架结构的内侧,另一端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在预制剪力墙上。

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中的预制剪力墙,所述预制剪力墙包括有交叉钢
筋网片、布置在交叉钢筋网片两侧的钢筋网架以及浇筑在钢筋网架外的墙板混凝土。

优选的,所述框架结构的内侧设有连接板一;所述预制剪力墙的四周侧面、垂直于
侧面方向还设有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一与连接板二叠合焊接和/或通过连接螺栓栓接,或
者连接板一的一端连接在框架结构的内侧,另一端通过连接螺栓直接与框架结构连接为一
体。

优选的,所述楼板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或者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或者压型钢板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者现场支模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者预制与现浇结合的叠合楼
板;所述楼板的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或者再生混凝土或者粉煤灰混凝土或者矿渣混凝土或
者添加剂的混凝土。

优选的,所述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还包括基础,所述基础为钢筋混凝
土基础或者钢筋混凝土基础为独立基础或者筏板基础或者梁式基础或者箱型基础。

优选的,所述结构柱为钢管钢筋混凝土柱或者钢管混凝土柱;所述钢管钢筋混凝
土柱中的钢筋为搭接或者焊接或者机械连接;所述结构柱中的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或者再
生混凝土或者粉煤灰混凝土、矿渣混凝土。

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包括基础、结构柱、结构梁、抗侧力构件和楼板
连接组成的结构体系;所述结构梁中至少有一片为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

所述抗侧力构件中至少有一个预加工支撑;所述预加工支撑为防屈曲约束支撑、钢支
撑、预制钢骨钢筋混凝土支撑、预制钢筋混凝土支撑;所述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包括有
钢骨架和设置在钢骨架腹板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块;所述钢筋混凝土块位于钢骨架的腹板与
上、下翼缘板构成的框架中;所述钢骨架的两端超出钢筋混凝土块的两端,并且超出部分与
结构柱固定连接,组成框架结构;所述预加工支撑与框架结构固定连接。

一种预制剪力墙构成的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工厂内预制结构柱的外包钢筒、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预制剪力墙。

根据钢骨架的尺寸大小设计需要制作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然后将钢筋置于钢
骨架腹板两侧、上下翼缘之间,在钢筋外侧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块,养护至
预定强度;其中钢骨架的两端裸露,钢骨架与钢筋混凝土块形成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

在钢板墙芯上开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第一通孔中穿连接钢筋,在第二通孔中
穿抗剪栓,连接钢筋和抗剪栓的两端均超出钢板墙芯面外;在钢板墙芯两侧绑扎钢筋,在钢
筋两侧支模,浇筑混凝土形成面外约束钢筋混凝土墙板,使钢板墙芯的四边超出面外约束
钢筋混凝土墙板四周侧面;养护至预定强度,钢板墙芯与两侧的面外约束钢筋混凝土墙板
形成预制剪力墙; 在结构柱、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相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板一。

步骤二,施工基础。

步骤三,施工结构柱的外包钢筒的起始层标准节和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将
外包钢筒的起始层标准节和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连接。

步骤四,吊装安装楼板的预加工部分。

步骤五,在外包钢筒内浇筑柱混凝土形成钢管混凝土柱。

步骤六,重复步骤三-步骤五施工至顶层,整个结构体系的框架结构完成。

步骤七,逐层施工预制剪力墙;将预制剪力墙与框架结构固定连接,结构体系施工
完毕。

一种剪力墙构成的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工厂内预制结构柱的外包钢筒、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预制剪力墙;根
据钢骨架的尺寸大小设计需要制作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然后将钢筋置于钢骨架腹板两
侧、上下翼缘之间,在钢筋外侧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块,养护至预定强度;
其中钢骨架的两端裸露,钢骨架与钢筋混凝土块形成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

沿着预制剪力墙的对角线布置交叉钢板条带板,在交叉钢板条带板两侧布置钢筋
网架,然后在钢筋网架外部的浇筑墙板混凝土,养护至预定强度,形成预制剪力墙,并保证
交叉钢板条带板的端部位于预制混凝土预制剪力墙外。

在结构柱、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相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板一。

步骤二,施工基础。

步骤三,施工结构柱的外包钢筒的起始层的标准节和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
将外包钢筒的起始层标准节和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连接。

步骤四,吊装安装楼板的预加工部分。

步骤五,在外包钢筒内浇筑柱混凝土形成钢管混凝土柱。

步骤六,重复步骤三至步骤五施工至顶层,整个结构体系的框架结构完成。

步骤七,逐层施工预制剪力墙;将预制剪力墙与框架结构固定连接,结构体系施工
完毕。

一种剪力墙构成的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工厂内预制结构柱的外包钢筒、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预制剪力墙;根
据钢骨架的尺寸大小设计需要制作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然后将钢筋置于钢骨架腹板两
侧、上下翼缘之间,在钢筋外侧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块,养护至预定强度;
其中钢骨架的两端裸露,钢骨架与钢筋混凝土块形成预制变刚度组合梁。

所述预制剪力墙包括有交叉钢筋网片、布置在交叉钢筋网片两侧的钢筋网架以及
浇筑在钢筋网架外的墙板混凝土。

沿着预制剪力墙的对角线布置交叉钢筋网片,在交叉钢筋网片两侧布置钢筋网
架,然后在钢筋网架外部的浇筑墙板混凝土,养护至预定强度,形成预制剪力墙;在结构柱、
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相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板一。

步骤二,施工基础。

步骤三,施工结构柱的外包钢筒的起始层标准节和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将
外包钢筒的起始层标准节和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连接。

步骤四,吊装安装楼板的预加工部分。

步骤五,在外包钢筒内浇筑柱混凝土形成钢管混凝土柱。

步骤六,重复步骤三至步骤五施工至顶层,整个结构体系的框架结构完成。

步骤七,逐层施工预制剪力墙;将预制剪力墙与框架结构固定连接,结构体系施工
完毕。

优选的,所述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中的剪力墙不全为预制剪力墙或结构梁
不全为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时,步骤三的步骤为施工结构柱的外包钢筒的起始层标准
节、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和现浇剪力墙、普通梁;将外包钢筒的起始层标准节和预制变
刚度混合式组合梁连接。

优选的,所述结构柱为钢筋钢管混凝土时,在步骤四与步骤五之间还包括在外包
钢筒中施工钢管钢筋混凝土柱的核心钢筋笼。

优选的,所述楼板为压型钢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时,步骤四中仅吊装安装楼板
压型钢板,待步骤五完成后浇筑楼板混凝土。

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工厂内预制结构柱的外包钢筒、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预制剪力墙;根
据钢骨架的尺寸大小设计需要制作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然后将钢筋置于钢骨架腹板两
侧、上下翼缘之间,在钢筋外侧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块,养护至预定强度;
其中钢骨架的两端裸露,钢骨架与钢筋混凝土块形成预制变刚度组合梁。

在结构柱、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相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板一。

步骤二,施工基础。

步骤三,施工结构柱的外包钢筒的起始层标准节和结构梁;将外包钢筒的起始层
标准节和结构梁连接。

步骤四,吊装安装楼板的预加工部分。

步骤五,在外包钢筒内浇筑柱混凝土形成钢管混凝土柱。

步骤六,重复步骤三至步骤五施工至顶层,整个结构体系的框架结构完成。

步骤七,逐层施工抗侧力构件;将抗侧力构件与框架结构固定连接,结构体系施工
完毕。

优选的,所述结构柱为钢筋钢管混凝土时,在步骤四与步骤五之间还包括在外包
钢筒中施工钢管钢筋混凝土柱的核心钢筋笼。

优选的,所述楼板为压型钢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时,步骤四中仅吊装安装楼板
压型钢板,待步骤五完成后浇筑楼板混凝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结合了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钢结构抗震的优势,较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房
屋抗震性能大幅度提高,使得房屋在地震中不易倒塌。

2、本发明在大震、巨震之后,只需要更换破坏的钢板剪力墙即可完成修复,使房屋
具有可再生性。

3、本发明的防火性能好;钢管钢筋混凝土柱抗火性能远优于普通的钢结构,为人
员在火灾中逃生提供良好的条件。

4、本发明中绝大部分结构可以通过预制方法完成,缩短工期,提高施工质量。

5、本发明绿色、节能环保;本发明中的钢材可以重复再利用,粉煤灰混凝土有利于
粉煤灰的二次利用。

本发明中的结构采用面外约束的钢板剪力墙为第一道抗震防线,具有质量轻,强
度大,耗能能力强的优点,且破坏后便于修复和更换,防火、隔音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结构体系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结构柱为钢管混凝土柱的一种实施例图。

图3是本发明中结构柱为钢管钢筋混凝土柱的一种实施例图。

图4是本发明中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与结构柱连接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结构梁外没设钢筋混凝土层时的1-1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结构梁外设有钢筋混凝土层时的1-1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中结构梁的2-2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实施例1中剪力墙与结构框架连接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实施例1中剪力墙的正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实施例1中钢板墙芯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实施例1中剪力墙的侧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实施例2中剪力墙的正面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实施例3中剪力墙的正面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中结构柱与基础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中剪力墙与结构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中结构与楼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结构柱、11-外包钢筒、12-核心钢筋笼、13-柱混凝土、2-预制变
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1-钢骨架、22-钢筋混凝土块、23-混凝土保护层、24-钢筋混凝土
层、3-预制剪力墙、31-钢板墙芯、32-面外约束钢筋混凝土墙板、33-交叉钢板条带板、
34-钢筋网架、35-交叉钢筋网片、36-墙板混凝土、4-楼板、5-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
7-连接板一、8-连接板二、9-连接螺栓、14-基础、15-连接钢筋、16-抗剪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这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包括结构柱1、结构梁、剪力墙和楼板4连接组成的结
构体系,所述结构柱1为钢柱或者钢管混凝土柱或者钢管钢筋混凝土柱;所述结构梁中至少
有一片为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所述剪力墙中至少有一片为预制剪力墙3;所述预制
剪力墙3连接于结构柱 1和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围合而成的框架结构中;所述预制变
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包括有钢骨架21和设置在钢骨架21腹板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块22;所述
钢骨架包括有上、下翼缘板和靠近翼缘板中部位置处、连接在上、下翼缘板之间的腹板;所
述钢筋混凝土块22位于钢骨架21的腹板与上、下翼缘板构成的框架中,钢筋混凝土块22与
钢骨架21之间的间隙以及钢筋混凝土块22的外侧浇筑有混凝土保护层23;所述钢骨架21的
端部超出钢筋混凝土块22的端部、并与结构柱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还包括有沿混凝土保护层23的外侧
面和钢骨架21下翼缘底部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层24。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通过连接件
共同构成变刚度混合式梁板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腹板有一块或者一组,其中一组腹板相互平行、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翼缘板、下翼缘板之间、平行于上下翼缘板还设置有一层或者
多层中隔板;所述中隔板与腹板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这种预制剪力墙3包括有钢板墙芯31和钢板墙芯31两侧的面外约束
钢筋混凝土墙板32;所述钢板墙芯31的四边超出预制剪力墙3的四周侧面;所述钢板墙芯31
上开有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所述钢板墙芯31通过穿在第一通孔5中的连接钢筋15、穿在
第二通孔6中的抗剪栓16与面外约束钢筋混凝土墙板32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结构的内侧设有连接板一7;所述连接板一7与预制剪力墙3
的钢板墙芯31超出部分叠合焊接和/或通过连接螺栓9栓接,或者连接板一7的一端连接在
框架结构的内侧,另一端通过连接螺栓9连接在预制剪力墙3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楼板4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或者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或者压
型钢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者现场支模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者预制与现浇结合的
叠合楼板;所述楼板4的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或者再生混凝土或者粉煤灰混凝土或者矿渣
混凝土或者添加剂的混凝土。

本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还包括基础14,所述基础14为
钢筋混凝土基础或者钢筋混凝土基础为独立基础或者筏板基础或者梁式基础或者箱型基
础。

本实施例中,所述结构柱1为钢管钢筋混凝土柱或者钢管混凝土柱;所述钢管钢筋
混凝土柱中的钢筋为搭接或者焊接或者机械连接;所述结构柱1中的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
或者再生混凝土或者粉煤灰混凝土、矿渣混凝土。

这种剪力墙构成的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工厂内预制结构柱1的外包钢筒11、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预制剪力墙
3;根据钢骨架21的尺寸大小设计需要制作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然后将钢筋置于钢骨架
21腹板两侧、上下翼缘之间,在钢筋外侧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块22,养护至
预定强度;其中钢骨架21的两端裸露,钢骨架21与钢筋混凝土块22形成预制变刚度组合梁。

在结构柱1、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相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板一7。

步骤二,施工基础4。

步骤三,施工结构柱1的外包钢筒11的起始层标准节和结构梁;将外包钢筒11的起
始层标准节和结构梁连接。

步骤四,吊装安装楼板4的预加工部分。

步骤五,在外包钢筒11内浇筑柱混凝土13形成钢管混凝土柱。

步骤六,重复步骤三至步骤五施工至顶层,整个结构体系的框架结构完成。

步骤七,逐层施工抗侧力构件;将抗侧力构件与框架结构固定连接,结构体系施工
完毕。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中的剪力墙不全为预制剪力墙3或
结构梁不全为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时,步骤三的步骤为施工结构柱1的外包钢筒11的
起始层标准节、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和现浇剪力墙、普通梁;将外包钢筒11的起始层
标准节和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结构柱1为钢筋钢管混凝土时,在步骤四与步骤五之间还包括在
外包钢筒11中施工钢管钢筋混凝土柱的核心钢筋笼12。

本实施例中,所述楼板4为压型钢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时,步骤四中仅吊装安装
楼板压型钢板,待步骤五完成后浇筑楼板混凝土。

实施例2:

这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包括结构柱1、结构梁、剪力墙和楼板4连接组成的结
构体系,所述结构柱1为钢柱或者钢管混凝土柱或者钢管钢筋混凝土柱;所述结构梁中至少
有一片为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所述剪力墙中至少有一片为预制剪力墙3;所述预制
剪力墙3连接于结构柱 1和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围合而成的框架结构中;所述预制变
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包括有钢骨架21和设置在钢骨架21腹板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块22;所述
钢骨架包括有上、下翼缘板和靠近翼缘板中部位置处、连接在上、下翼缘板之间的腹板;所
述钢筋混凝土块22位于钢骨架21的腹板与上、下翼缘板构成的框架中,钢筋混凝土块22与
钢骨架21之间的间隙以及钢筋混凝土块22的外侧浇筑有混凝土保护层23;所述钢骨架21的
端部超出钢筋混凝土块22的端部、并与结构柱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还包括有沿混凝土保护层23的外侧
面和钢骨架21下翼缘底部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层24。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通过连接件
共同构成变刚度混合式梁板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腹板有一块或者一组,其中一组腹板相互平行、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翼缘板、下翼缘板之间、平行于上下翼缘板还设置有一层或者
多层中隔板;所述中隔板与腹板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这种预制剪力墙3包括有交叉钢板条带板33、布置在交叉钢板条带板
33周围的钢筋网架34以及浇筑在钢筋网架34外部的墙板混凝土36;交叉钢板条带板33的端
头均预制剪力墙3的四个转角,与框架结构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交叉钢板条带板33伸出预制剪力墙3的端头与框架结构固定连
接;

所述框架结构的内侧设有连接板一7;所述预制剪力墙3四周侧面、垂直于侧面方向还
设有连接板二8;所述连接板一7与连接板二8叠合焊接和/或通过连接螺栓9栓接,或者连接
板一7的一端连接在框架结构的内侧,另一端通过连接螺栓9连接在预制剪力墙3的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楼板4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或者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或者压
型钢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者现场支模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者预制与现浇结合的
叠合楼板;所述楼板4的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或者再生混凝土或者粉煤灰混凝土或者矿渣
混凝土或者添加剂的混凝土。

本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还包括基础14,所述基础14为
钢筋混凝土基础或者钢筋混凝土基础为独立基础或者筏板基础或者梁式基础或者箱型基
础。

本实施例中,所述结构柱1为钢管钢筋混凝土柱或者钢管混凝土柱;所述钢管钢筋
混凝土柱中的钢筋为搭接或者焊接或者机械连接;所述结构柱1中的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
或者再生混凝土或者粉煤灰混凝土、矿渣混凝土。

17、一种由权利要求8中所述剪力墙构成的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的施工方
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工厂内预制结构柱1的外包钢筒11、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预制剪力墙
3;根据钢骨架21的尺寸大小设计需要制作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然后将钢筋置于钢骨架
21腹板两侧、上下翼缘之间,在钢筋外侧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块22,养护至
预定强度;其中钢骨架21的两端裸露,钢骨架21与钢筋混凝土块22形成预制变刚度混合式
组合梁2;沿着预制剪力墙3的对角线布置交叉钢板条带板33,在交叉钢板条带板33两侧布
置钢筋网架34,然后在钢筋网架34外部的浇筑墙板混凝土36,养护至预定强度,形成预制剪
力墙3,并保证交叉钢板条带板33的端部位于预制混凝土预制剪力墙3外;

在结构柱1、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相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板一7;

步骤二,施工基础14;

步骤三,施工结构柱1的外包钢筒11的起始层的标准节和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
将外包钢筒11的起始层标准节和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连接;

步骤四,吊装安装楼板4的预加工部分;

步骤五,在外包钢筒11内浇筑柱混凝土13形成钢管混凝土柱;

步骤六,重复步骤三至步骤五施工至顶层,整个结构体系的框架结构完成;

步骤七,逐层施工预制剪力墙3;将预制剪力墙3与框架结构固定连接,结构体系施工完
毕。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中的剪力墙不全为预制剪力墙3或
结构梁不全为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时,步骤三的步骤为施工结构柱1的外包钢筒11的
起始层标准节、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和现浇剪力墙、普通梁;将外包钢筒11的起始层
标准节和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结构柱1为钢筋钢管混凝土时,在步骤四与步骤五之间还包括在
外包钢筒11中施工钢管钢筋混凝土柱的核心钢筋笼12。

本实施例中,所述楼板4为压型钢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时,步骤四中仅吊装安装
楼板压型钢板,待步骤五完成后浇筑楼板混凝土。

实施例3:

这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包括结构柱1、结构梁、剪力墙和楼板4连接组成的结
构体系,所述结构柱1为钢柱或者钢管混凝土柱或者钢管钢筋混凝土柱;所述结构梁中至少
有一片为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所述剪力墙中至少有一片为预制剪力墙3;所述预制
剪力墙3连接于结构柱 1和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围合而成的框架结构中;所述预制变
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包括有钢骨架21和设置在钢骨架21腹板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块22;所述
钢骨架包括有上、下翼缘板和靠近翼缘板中部位置处、连接在上、下翼缘板之间的腹板;所
述钢筋混凝土块22位于钢骨架21的腹板与上、下翼缘板构成的框架中,钢筋混凝土块22与
钢骨架21之间的间隙以及钢筋混凝土块22的外侧浇筑有混凝土保护层23;所述钢骨架21的
端部超出钢筋混凝土块22的端部、并与结构柱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还包括有沿混凝土保护层23的外侧
面和钢骨架21下翼缘底部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层24。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通过连接件
共同构成变刚度混合式梁板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腹板有一块或者一组,其中一组腹板相互平行、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翼缘板、下翼缘板之间、平行于上下翼缘板还设置有一层或者
多层中隔板;所述中隔板与腹板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这种预制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剪力墙3包括有交叉钢筋网
片35、布置在交叉钢筋网片35两侧的钢筋网架34以及浇筑在钢筋网架34外的墙板混凝土
36。

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结构的内侧设有连接板一7;所述预制剪力墙3的四周侧面、
垂直于侧面方向还设有连接板二8;所述连接板一7与连接板二8叠合焊接和/或通过连接螺
栓9栓接,或者连接板一7的一端连接在框架结构的内侧,另一端通过连接螺栓9直接与框架
结构连接为一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楼板4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或者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或者压
型钢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所述楼板4的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或者再生混凝土或者高粉
煤灰混凝土。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基础,所述基础14为钢筋混凝土基础或者钢筋混凝土基础为
独立基础或者筏板基础或者梁式基础或者箱型基础。

本实施例中,所述结构柱1为钢管钢筋混凝土柱或者钢管混凝土柱;所述钢管钢筋
混凝土柱中的钢筋为搭接或者焊接或者机械连接;所述结构柱1中的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
或者再生混凝土或者高粉煤灰混凝土。

这种剪力墙构成的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工厂内预制结构柱1的外包钢筒11、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预制剪力墙
3;根据钢骨架21的尺寸大小设计需要制作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然后将钢筋置于钢骨架
21腹板两侧、上下翼缘之间,在钢筋外侧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块22,养护至
预定强度;其中钢骨架21的两端裸露,钢骨架21与钢筋混凝土块22形成预制变刚度组合梁。

所述预制剪力墙3包括有交叉钢筋网片35、布置在交叉钢筋网片35两侧的钢筋网
架34以及浇筑在钢筋网架34外的墙板混凝土36。

沿着预制剪力墙3的对角线布置交叉钢筋网片35,在交叉钢筋网片35两侧布置钢
筋网架34,然后在钢筋网架34外部的浇筑墙板混凝土36,养护至预定强度,形成预制剪力墙
3;在结构柱1、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相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板一7。

步骤二,施工基础14。

步骤三,施工结构柱1的外包钢筒11的起始层标准节和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
2;将外包钢筒11的起始层标准节和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连接。

步骤四,吊装安装楼板4的预加工部分。

步骤五,在外包钢筒11内浇筑柱混凝土13形成钢管混凝土柱。

步骤六,重复步骤三至步骤五施工至顶层,整个结构体系的框架结构完成。

步骤七,逐层施工预制剪力墙3;将预制剪力墙3与框架结构固定连接,结构体系施
工完毕。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中的剪力墙不全为预制剪力墙3或
结构梁不全为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时,步骤三的步骤为施工结构柱1的外包钢筒11的
起始层标准节、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和现浇剪力墙、普通梁;将外包钢筒11的起始层
标准节和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结构柱1为钢筋钢管混凝土时,在步骤四与步骤五之间还包括在
外包钢筒11中施工钢管钢筋混凝土柱的核心钢筋笼12。

本实施例中,所述楼板4为压型钢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时,步骤四中仅吊装安装
楼板压型钢板,待步骤五完成后浇筑楼板混凝土。实施例4:

这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包括基础14、结构柱1、结构梁、抗侧力构件和楼板4
连接组成的结构体系;所述结构梁中至少有一片为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

所述抗侧力构件中至少有一个预加工支撑;所述预加工支撑为防屈曲约束支撑、
钢支撑、预制钢骨钢筋混凝土支撑、预制钢筋混凝土支撑;所述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
包括有钢骨架21和设置在钢骨架21腹板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块22;所述钢筋混凝土块22位于
钢骨架21的腹板与上、下翼缘板构成的框架中;所述钢骨架21两端超出钢筋混凝土块22的
两端,并且超出部分与结构柱1固定连接,组成框架结构;所述预加工支撑与框架结构固定
连接。

这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工厂内预制结构柱1的外包钢筒11、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预制剪力墙
3;根据钢骨架21的尺寸大小设计需要制作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然后将钢筋置于钢骨架
21腹板两侧、上下翼缘之间,在钢筋外侧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块22,养护至
预定强度;其中钢骨架21的两端裸露,钢骨架21与钢筋混凝土块22形成预制变刚度组合梁。

在结构柱1、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2相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板一7。

步骤二,施工基础14。

步骤三,施工结构柱1的外包钢筒11的起始层标准节和结构梁;将外包钢筒11的起
始层标准节和结构梁连接。

步骤四,吊装安装楼板4的预加工部分;

步骤五,在外包钢筒11内浇筑柱混凝土13形成钢管混凝土柱。

步骤六,重复步骤三至步骤五施工至顶层,整个结构体系的框架结构完成。

步骤七,逐层施工抗侧力构件;将抗侧力构件与框架结构固定连接,结构体系施工
完毕。

本实施例中,所述结构柱1为钢筋钢管混凝土时,在步骤四与步骤五之间还包括在
外包钢筒11中施工钢管钢筋混凝土柱的核心钢筋笼12。

本实施例中,所述楼板4为压型钢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时,步骤四中仅吊装安装
楼板压型钢板,待步骤五完成后浇筑楼板混凝土。

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其中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包括结构柱、结构梁、剪力墙和楼板连接组成的结构体系,所述结构柱为钢柱或者钢管混凝土柱或者钢管钢筋混凝土柱;所述结构梁中至少有一片为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所述剪力墙中至少有一片为预制剪力墙;所述预制剪力墙连接于结构柱和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围合而成的框架结构中;所述预制变刚度混合式组合梁包括有钢骨架和设置在钢骨架腹板两侧的钢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