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斜溜井便捷式分段支护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开采领域,具体涉及矿山斜溜井便捷式分段支护
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地下矿山多由于围岩破碎,施工和支护作业困难,溜
井施工完成后,支护过程中由于围岩破碎,溜井井壁围岩暴露面积和
空间较大,对作业人员及施工机具、设备造成安全威胁,不便施工。
在支护期间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常造成工期较长,安全隐患多,
这对矿山安全施工生产,及采、选等各系统的稳定生产较为不利,矿
山整体效益影响较大。
目前,国内外大中型地下矿山溜井支护法,多为吊罐法、或整体
滑模等支护方法,该方法适合溜井井壁围岩较好的直溜井支护。围岩
破碎的斜溜井无法采用吊罐法、整体滑模工艺,且井壁围岩暴露面积
大,检撬浮石困难,井壁围岩塌落性较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
发明公开了矿山斜溜井便捷式分段支护方法。
技术方案:矿山斜溜井便捷式分段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按照现有的山体稳定性分析方法,
对溜井的井壁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确定支护形式;
(2)、在斜溜井的井口向下每隔15米开凿一溜井联巷,溜井联
巷分别与斜溜井、地面相通;
(3)、用回填碴填充斜溜井,直到回填碴的表面距井口2m为止;
在井内回填碴上表面铺设木板,施工人员踩在木板上进行支护施工作
业;
(4)、采用井下无轨铲运机在下一个分段的溜井联巷进行出碴,
直到溜井内的碴位下降2m为止;
(5)、施工人员踩在木板上进行下一个支护施工作业;
(6)、重复步骤(4)~(5),直到完成作业为止。
进一步地,步骤(3)中的支护施工作业包括以下步骤:
(31)、首先对溜井井壁的浮石进行检撬,
(32)、进行临时喷砼支护,
(33)、待基本安全后,施工锚杆孔进行锚杆支护,
(34)、在溜井井壁上编制钢筋网,将钢筋网与外露的锚杆焊接
为一起;
(35)将紧邻钢筋网的外侧架设支护模板,再向支护模板中浇筑
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支护模板。
进一步地,步骤(33)中的锚杆为直径18mm长度为3m的螺纹钢。
进一步地,所述锚杆注入井壁墙体2.7m,外露0.3m。
进一步地,步骤(34)中的钢筋网的间距为0.3m*0.3m。
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的矿山斜溜井便捷式分段支护方法具有以
下有益效果:
(1)、溜井填碴,分次放碴、分次支护,支护循环随碴面下降至
溜井支护完成;
(2)、围岩破碎的斜溜井安全可靠的进行支护,支护过程中不但
没有影响进度,而且安全可靠,实现了较大的安全效益、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公开的矿山斜溜井便捷式分段支护方法的示
意图;
其中:
1-回填碴 2-井下无轨铲运机
3-溜井联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某个矿山的高度为35m。
矿山斜溜井便捷式分段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按照现有的山体稳定性分析方法,
对溜井的井壁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确定支护形式;
(2)、在斜溜井的井口向下每隔15米开凿一溜井联巷3(即进
行分段,分为+35m分段、+20m分段、+5m分段),溜井联巷3分别与
斜溜井、地面相通,
(3)、用回填碴1填充斜溜井,直到回填碴1表面距井口2m为
止,在井内回填碴1上表面铺设木板,施工人员踩在木板上进行支护
施工作业;
(4)、采用井下无轨铲运机2在+20m分段的溜井联巷3进行出
碴,直到溜井内的碴位下降2m为止;
(5)、施工人员踩在木板上进行下一个支护施工作业;
(6)、重复步骤(4)~(5),直到完成作业为止。
进一步地,步骤(3)中的支护施工作业包括以下步骤:
(31)、首先对溜井井壁的浮石进行检撬,
(32)、进行临时喷砼支护,
(33)、待基本安全后,施工锚杆孔进行锚杆支护,
(34)、在溜井井壁上编制钢筋网,将钢筋网与外露的锚杆焊接
为一起;
(35)将紧邻钢筋网的外侧架设支护模板,再向支护模板中浇筑
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支护模板。
进一步地,步骤(33)中的锚杆为直径18mm长度为3m的螺纹钢。
进一步地,所述锚杆注入井壁墙体2.7m,外露0.3m。
进一步地,步骤(34)中的钢筋网的间距为0.3m*0.3m。
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
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
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