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船机螺母柱安装辅助调节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升船机螺母柱安装辅助调节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643667A43申请公布日20140319CN103643667A21申请号201310713640222申请日20131223E02C5/0020060171申请人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443002湖北省宜昌市清波路1号申请人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72发明人卫书满徐海林王晓敏张贤哲蔡春华雷亚萍刁其福崔慧丽刘维训74专利代理机构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代理人成钢54发明名称一种升船机螺母柱安装辅助调节方法57摘要一种升船机螺母柱安装辅助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螺母柱底部二期埋件上焊接第一型钢工装;2)在第一型钢工装上布置底部千斤顶;3)。
2、将螺母柱吊装下放到底部千斤顶上;4)在螺母柱四角对应的二期埋件位置上焊接4套第二型钢工装;5)在4套第二型钢工装与螺母柱间布置侧向千斤顶;6)将16组工艺螺杆通过螺母柱及二期埋件面板上的螺栓孔布置好;7)通过上述步骤完成一对2片螺母柱的定位。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工装与工艺螺杆现场亦安装拆卸、使用快捷方便、能够循环使用、满足安装需求、能够解决各项施工难点、经济优质高效等突出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643667ACN103643667A1/1页21一种升。
3、船机螺母柱安装辅助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螺母柱底部二期埋件(2)上焊接第一型钢工装(4);2)在第一型钢工装上布置底部千斤顶(5);3)将螺母柱(1)吊装下放到底部千斤顶上;4)在螺母柱四角对应的二期埋件位置上焊接4套第二型钢工装(3);5)在4套第二型钢工装(3)与螺母柱间布置侧向千斤顶(8);6)将16组工艺螺杆(6)通过螺母柱及二期埋件面板上的螺栓孔布置好;7)通过上述步骤完成一对2片螺母柱的定位;8)将测量工装(7)布置在2片螺母柱顶部;9)利用布置在螺母柱底部的底部千斤顶进行螺母柱条高程调整及固定;10)利用布置在螺母柱侧向的侧向千斤顶进行螺母柱侧向调整及固定;11)。
4、利用布置在螺母柱正向的16组工艺螺杆进行螺母柱正向调整及固定;12)利用布置在螺母柱顶部的测量工装进行一对2片螺母柱顶部相对高程精确测量;通过上述步骤实现齿条的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船机螺母柱安装辅助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螺母柱底部的第一型钢工装安装时,工装轴线中心与螺母柱轴线中心位置偏差不大于3MM,工装顶面高程比螺母柱底部设计高程低400MM左右为宜,水平度偏差不大于3MM,且需焊接牢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船机螺母柱安装辅助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第一型钢工装上布置的2台底部千斤顶应以工装轴线为中心相对称布置,2台千斤顶顶面水平且高程相同,千斤顶需。
5、通过挡块点焊固定在工装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船机螺母柱安装辅助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齿条下放到底部千斤顶上时,需保证螺母柱底部轴线中心与工装轴线中心基本重合,偏差不大于3MM,且螺母柱底面与底部千斤顶顶面完全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船机螺母柱安装辅助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螺母柱四角第二型钢工装安装时,同一行2套第二型钢安装高程、第二型钢工装与螺母柱间距均应基本相同,偏差不大于5MM,且需焊接牢固。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船机螺母柱安装辅助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在螺母柱四角型钢与螺母柱间布置侧向千斤顶时,4副侧向千斤顶同时与螺母柱进行顶。
6、紧,确保螺母柱轴线中心不会产生较大偏移。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船机螺母柱安装辅助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16组工艺螺杆尺寸规格与螺母柱附件螺栓尺寸规格完全相同,确保工艺螺杆与高螺栓孔实现最佳装配,从而实现对螺母柱的高精度调整定位。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船机螺母柱安装辅助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8)中,螺母柱顶部的测量工装摆放时,测量工装底部与螺母柱顶部接触面间需清理干净,使二者之间紧密接触。权利要求书CN103643667A1/3页3一种升船机螺母柱安装辅助调节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升船机螺母柱安装辅助调节方法,适合应用于各类型齿轮齿条爬升式垂直升船机超高。
7、精度螺母柱安装工程,亦可为其他工程领域内相类似高精度金属结构和大型设备安装提供极有益的借鉴。背景技术0002三峡升船机为齿轮齿条爬升平衡重式垂直升船机,是世界上第一座以齿轮齿条为驱动的大型升船机,作为国内外水电工程升船机领域内的首创科研工程,其在相关领域内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面临着许多技术难题。其主要安全锁定结构螺母柱的安装具有单件尺寸重量大、结构复杂、安装质量要求极高、技术难度大、工期紧等突出施工难点,必须创新研发出适宜的辅助调节装置来克服各种难点。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提供一种升船机螺母柱安装辅助调节方法,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能够适应复杂施工环境、易安装拆卸、固定性能好、安全性高、。
8、生产成本底等优点,能够克服常规方法及高科技技术方法存在的各项缺点。0004一种升船机螺母柱安装辅助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螺母柱底部二期埋件上焊接第一型钢工装;2)在第一型钢工装上布置底部千斤顶;3)将螺母柱吊装下放到底部千斤顶上;4)在螺母柱四角对应的二期埋件位置上焊接4套第二型钢工装;5)在4套第二型钢工装与螺母柱间布置侧向千斤顶;6)将16组工艺螺杆通过螺母柱及二期埋件面板上的螺栓孔布置好;7)通过上述步骤完成一对2片螺母柱的定位;8)将测量工装布置在2片螺母柱顶部;9)利用布置在螺母柱底部的底部千斤顶进行螺母柱条高程调整及固定;10)利用布置在螺母柱侧向的侧向千斤顶进行螺。
9、母柱侧向调整及固定;11)利用布置在螺母柱正向的16组工艺螺杆进行螺母柱正向调整及固定;12)利用布置在螺母柱顶部的测量工装进行一对2片螺母柱顶部相对高程精确测量;通过上述步骤实现齿条的安装。0005上述在步骤1)中,螺母柱底部的第一型钢工装安装时,工装轴线中心与螺母柱轴线中心位置偏差不大于3MM,工装顶面高程比螺母柱底部设计高程低400MM左右为宜,水平度偏差不大于3MM,且需焊接牢固。0006上述在步骤2)中,在第一型钢工装上布置的2台底部千斤顶应以工装轴线为中心相对称布置,2台千斤顶顶面水平且高程相同,千斤顶需通过挡块点焊固定在工装上。0007上述在步骤3)中,齿条下放到底部千斤顶上时,。
10、需保证螺母柱底部轴线中心与工说明书CN103643667A2/3页4装轴线中心基本重合,偏差不大于3MM,且螺母柱底面与底部千斤顶顶面完全接触。0008上述在步骤4)中,螺母柱四角第二型钢工装安装时,同一行2套第二型钢安装高程、第二型钢工装与螺母柱间距均应基本相同,偏差不大于5MM,且需焊接牢固。0009上述在步骤5)中,在螺母柱四角型钢与螺母柱间布置侧向千斤顶时,4副侧向千斤顶同时与螺母柱进行顶紧,确保螺母柱轴线中心不会产生较大偏移。0010上述在步骤6)中,16组工艺螺杆尺寸规格与螺母柱附件螺栓尺寸规格完全相同,确保工艺螺杆与高螺栓孔实现最佳装配,从而实现对螺母柱的高精度调整定位。0011。
11、上述在步骤8)中,螺母柱顶部的测量工装摆放时,测量工装底部与螺母柱顶部接触面间需清理干净,使二者之间紧密接触。0012本发明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工装与工艺螺杆现场亦安装拆卸、使用快捷方便、能够循环使用、满足安装需求、能够解决各项施工难点、经济优质高效等突出优点。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该发明作为高精度金属结构安装的辅助调节装置,显著简化了结构、提高了效率并可保证安全;本发明适合应用于各类型齿轮齿条爬升式垂直升船机超高精度螺母柱安装工程,亦可为其他工程领域内相类似高精度金属结构和大型设备安装提供极有益借鉴。附图说明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
12、14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测试图。具体实施方式0015参见附图13所示,一种升船机螺母柱安装辅助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螺母柱底部二期埋件2上焊接第一型钢工装4;2)在第一型钢工装上布置底部千斤顶5;3)将螺母柱1吊装下放到底部千斤顶上;4)在螺母柱四角对应的二期埋件位置上焊接4套第二型钢工装3;5)在4套第二型钢工装3与螺母柱间布置侧向千斤顶8;6)将16组工艺螺杆6通过螺母柱及二期埋件面板上的螺栓孔布置好;7)通过上述步骤完成一对2片螺母柱的定位;8)将测量工装7布置在2片螺母柱顶部;9)利用布置在螺母柱底部的底部千斤顶进行螺母柱条高程调整及固定;10)。
13、利用布置在螺母柱侧向的侧向千斤顶进行螺母柱侧向调整及固定;11)利用布置在螺母柱正向的16组工艺螺杆进行螺母柱正向调整及固定;12)利用布置在螺母柱顶部的测量工装进行一对2片螺母柱顶部相对高程精确测量;通过上述步骤实现齿条的高效安装。0016在步骤1)中,螺母柱底部的第一型钢工装安装时,工装轴线中心与螺母柱轴线中心位置偏差不大于3MM,工装顶面高程比螺母柱底部设计高程低400MM左右为宜,水平度偏说明书CN103643667A3/3页5差不大于3MM,且需焊接牢固。0017在步骤2)中,在第一型钢工装上布置的2台底部千斤顶应以工装轴线为中心相对称布置,2台千斤顶顶面水平且高程相同,千斤顶需通过。
14、挡块点焊固定在工装上。0018在步骤3)中,齿条下放到底部千斤顶上时,需保证螺母柱底部轴线中心与工装轴线中心基本重合,偏差不大于3MM,且螺母柱底面与底部千斤顶顶面完全接触。0019在步骤4)中,螺母柱四角第二型钢工装安装时,同一行2套第二型钢安装高程、第二型钢工装与螺母柱间距均应基本相同,偏差不大于5MM,且需焊接牢固。0020在步骤5)中,在螺母柱四角型钢与螺母柱间布置侧向千斤顶时,4副侧向千斤顶同时与螺母柱进行顶紧,确保螺母柱轴线中心不会产生较大偏移。0021在步骤6)中,16组工艺螺杆尺寸规格与螺母柱附件螺栓尺寸规格完全相同,确保工艺螺杆与高螺栓孔实现最佳装配,从而实现对螺母柱的高精度调整定位。0022在步骤8)中,螺母柱顶部的测量工装摆放时,测量工装底部与螺母柱顶部接触面间需清理干净,使二者之间紧密接触。0023在步骤911)通过调整侧向千斤顶及工艺螺杆,可以顺利实现对螺母柱的调节加固。0024在步骤12)中,利用底部千斤顶进行螺母柱高程精确调整时,通过布置在顶部的测量工装进行一对2片螺母柱顶部相对高程差精确定位。说明书CN103643667A1/3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3643667A2/3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3643667A3/3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364366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