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页岩气增产设备及其使用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947207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7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039173.X

申请日:

2016.11.24

公开号:

CN106321040A

公开日:

2017.01.1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43/24申请日:20161124|||公开

IPC分类号:

E21B43/24; E21B36/00

主分类号:

E21B43/24

申请人:

贵州大学

发明人:

左宇军; 孙文吉斌; 邬忠虎; 许云飞

地址: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北校区科学技术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代理人:

李龙;程新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页岩气增产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蒸汽发生器、惰性气体发生器、控制阀、输送泵和内管,所述内管沿竖向设置于页岩气井内,页岩气井的上端封闭,内管由页岩气井的上端伸至气井外部,所述蒸汽发生器通过输送管与内管相连通,所述惰性气体发生器通过输送管与页岩气井相连通,且所述输送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和输送泵,所述内管和页岩气井之间还设置有隔热垫片,内管的下端伸至页岩层,内管位于页岩层的一段上设有蒸汽出入孔,所述隔热垫片设置于蒸汽出入孔的上方,以解决现有页岩气增产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制约页岩气开采的问题。本发明属于页岩气开采技术领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页岩气增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发生器(1)、惰性气体发生器(2)、控制
阀(3)、输送泵(4)和内管(5),所述内管(5)沿竖向设置于页岩气井(6)内,页岩气井(6)的上
端封闭,内管(5)由页岩气井(6)的上端伸至气井外部,所述蒸汽发生器(1)通过输送管(7)
与内管(5)相连通,所述惰性气体发生器(2)通过输送管(7)与页岩气井(6)相连通,且所述
输送管(7)上均设置有控制阀(3)和输送泵(4),所述内管(5)和页岩气井(6)之间还设置有
隔热垫片(8),内管(5)的下端伸至页岩层,内管(5)位于页岩层的一段上设有蒸汽出入孔
(10),所述隔热垫片(8)设置于蒸汽出入孔(10)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页岩气增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页岩气井(6)的内侧设
置有外管(9),外管(9)的外壁与页岩气井(6)的内壁之间密封,外管(9)的上端封闭,所述惰
性气体发生器(2)通过输送管(7)与外管(9)相连通,所述隔热垫片(8)设置于外管(9)和内
管(5)之间,外管(9)也伸至页岩层,外管(9)位于页岩气所在页岩层的一段上页设有蒸汽出
入孔(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页岩气增产设备,其特征在于:隔热垫片(8)为环形结构,且
隔热垫片(8)的内外两侧分别与内管(5)的外壁和外管(9)的内壁之间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页岩气增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3)设置于蒸汽
发生器(1)与输送泵(4)之间,或惰性气体发生器(2)与输送泵(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页岩气增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垫片(8)有多个,各
隔热垫片(8)间隔分布,所述隔热垫片(8)由氧化铝陶瓷纤维材料制成。
6.权利要求2所述页岩气增产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
首先,通过惰性气体发生器(4)向外管(9)与内管(5)之间输入惰性气体,形成惰性气体
层;
而后,通过蒸汽发生器(1)和输送管(7)向内管(5)内注入热蒸汽,通过输送管(7)上设
置的控制阀(3)和输送泵(4)对热蒸汽进行有效控制,使热蒸汽能够快速地通入内管(5),热
蒸汽通过内管(5)及外管(9)上的蒸汽出入孔(10)进入页岩层(11)内,使页岩层(11)的温度
升高,当指定范围内的页岩层(11)的平均温度升高指定幅度时,停止向内管(5)输送热蒸
汽,停止向内管(5)输送热蒸汽,关闭页岩井5-10天;此时被加热的页岩层(11)中页岩气的
解析速度提高,同时页岩气受热膨胀,流向页岩井,通过外管(9)及内管(5)上的蒸汽出入孔
流入内管(5);打开页岩井后页岩气可流向地面,通过收集设备将页岩气收集即可。

说明书

一种页岩气增产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页岩气增产装置及方法,属于页岩气开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页岩气是蕴藏于页岩层可供开采的天然气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页岩气
的形成和富集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页岩气是赋存于暗色泥页岩层或高碳泥页岩层中的天
然气,它可以生成于有机成因的各种各个阶段,一部分以游离相态(大约50%)存在于页岩
层裂缝、页岩层孔隙及其它储集空间,另一部分以吸附状态(大约50%)存在于干酪根、粘土
颗粒及粘土孔隙表面。页岩气是宝贵的资源、优质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可作为常规天然气的
接替能源或补充能源。

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大部分产气页岩分布范围广、
厚度大,且普遍含气,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地稳定产气。但页岩气储集层渗透率低,开采
难度较大,抽采率低。页岩气藏的储层一般呈低孔、低渗透率的物性特征,气流的阻力比常
规天然气大,所有的井都需要实施储层压裂改造才能开采出来。另一方面,页岩气抽采率比
常规天然气低,常规天然气采收率在60%以上,而页岩气仅为5%~60%,产量很低。低产影
响着人们对它的热衷,页岩气层深度的增加无疑在我们本不成熟的技术上又增添了难度,
页岩气采气设备工作效率低下和技术不成熟造成了现在页岩气商业开发的瓶颈。

为了提高页岩气的抽采率,现有的增产措施主要采用水力压裂进行储层改造。其
原理是通过地面泵车将压裂液泵入到井底,高压压裂液在页岩气储层内压裂出一条或多条
裂缝,从而为页岩气的渗流提供更多的通道。这种方法虽然增加了渗流通道,使部分解吸的
页岩气流出,但没有从根本上加速吸附态页岩气的解吸,增产效果有限,产量有限。这种页
岩气增产的设备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也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综上,页岩气抽采率低,产量低,现有的页岩气增产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这种
现况制约着页岩气的开采,所以现在急需一种页岩气增产设备,不仅具有提高页岩采收率
与产量的功能,而且设备投资小,能节约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页岩气增产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页岩气
增产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制约页岩气开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页岩气增产设备,包括蒸汽发生器、惰性气体发
生器、控制阀、输送泵和内管,所述内管沿竖向设置于页岩气井内,页岩气井的上端封闭,内
管由页岩气井的上端伸至气井外部,所述蒸汽发生器通过输送管与内管相连通,所述惰性
气体发生器通过输送管与页岩气井相连通,且所述输送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和输送泵,所
述内管和页岩气井之间还设置有隔热垫片,内管的下端伸至页岩层,内管位于页岩层的一
段上设有蒸汽出入孔,所述隔热垫片设置于蒸汽出入孔的上方,且临近蒸汽出入孔设置,通
过设置隔热垫片能够防止从内管蒸汽出入孔出来的热蒸汽从内管与页岩气井之间的隔热
腔排出,隔热垫片的设计能够有效保证热蒸汽的可靠工作,保证设备的工作效果,提高设备
工作效率;

内管与外管之间通过惰性气体发生器设置惰性气体层,通过惰性气体发生器、控
制阀与输送泵将惰性气体通入惰性气体层能够减缓内管中的热蒸汽将热量传输出去,从而
能够提供热蒸汽的热损失,能够节约能源。

前述页岩气增产设备中,页岩气井的内侧设置有外管,外管的外壁与页岩气井的
内壁之间密封,外管的上端封闭,所述惰性气体发生器通过输送管与外管相连通,所述隔热
垫片设置于外管和内管之间,外管位于页岩气所在页岩层的一段上页设有蒸汽出入孔。

前述页岩气增产设备中,外管和内管均伸至页岩层,且外管和内管均与页岩层相
连通,

前述页岩气增产设备中,隔热垫片为环形结构,且隔热垫片的内外两侧分别与内
管的外壁和外管的内壁之间密封。

前述页岩气增产设备中,控制阀设置于蒸汽发生器与输送泵之间,或惰性气体发
生器与输送泵之间;

前述页岩气增产设备中,隔热垫片有多个,各隔热垫片间隔分布,所述隔热垫片由
氧化铝陶瓷纤维材料制成,耐受温度1000℃以上,造价成本低,经济实用性强。

其使用方法如下:将外管与页岩气井内侧相对固定,通过蒸汽发生器和输送管向
内管内注入热蒸汽,通过输送管上设置的控制阀和输送泵对热蒸汽进行有效控制,使热蒸
汽能够快速地通入内管,热蒸汽通过内管及外管上的蒸汽出入孔进入页岩层内,使页岩层
的温度升高,当指定范围内的页岩层的平均温度升高指定幅度时,例如:当以页岩井为中
心,半径100m范围内的页岩层的平均温度升高10-20度时,停止向内管输送热蒸汽,停止向
内管输送热蒸汽,关闭页岩井5-10天;此时被加热的页岩层中页岩气的解析速度提高,同时
页岩气受热膨胀,流向页岩井,通过外管及内管上的蒸汽出入孔流入内管;打开页岩井后页
岩气可流向地面,通过收集设备将页岩气收集即可。

本发明的页岩气增产装置结构简单、投资小、页岩气增产效果好,通过设置控制阀
和输送泵对热蒸汽与惰性气体输入量进行有效控制,能够节约能源,并且通过设置隔热垫
片,防止热蒸汽的散失,保证了设备的工作效果,隔热垫片的材料是氧化铝陶瓷纤维,实用
型强,造价低,节约了设备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页岩气增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页岩气增产设备隔热垫片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页岩气增产设备,包括蒸汽发生器1、惰性气
体发生器2、控制阀3、输送泵4,内管5,页岩气井6的内侧设置有外管9,外管9的外壁与页岩
气井6的内壁之间密封,外管9的上端封闭,所述内管5沿竖向设置于外管9内,内管5由外管9
的上端伸至气井外部,所述蒸汽发生器1通过输送管7与内管5相连通,所述惰性气体发生器
2通过输送管7与外管9相连通,且所述输送管7上均设置有控制阀3和输送泵4,控制阀3设置
于蒸汽发生器1与输送泵4之间,或惰性气体发生器2与输送泵4之间,所述内管5和外管9之
间还设置有隔热垫片8,内管5和外管9的下端均伸至页岩层,且内管5和外管位于页岩层11
的一段上均设有蒸汽出入孔10,所述隔热垫片8设置于蒸汽出入孔10的上方,隔热垫片8为
环形结构,且隔热垫片8的内外两侧分别与内管5的外壁和外管9的内壁之间密封,隔热垫片
8有多个,各隔热垫片8间隔分布,所述隔热垫片8由氧化铝陶瓷纤维材料制成,耐受温度
1000℃以上。

这种页岩气增产设备在使用时,将外管9与页岩气井6内侧相对固定,通过蒸汽发
生器1向内管5内注入热蒸汽,通过蒸汽发生器1与内管5之间设置的控制阀3和输送泵4对热
蒸汽进行有效控制,使热蒸汽能够快速地通入内管5。热蒸汽通过内管5及外管9上的蒸汽出
入孔进入页岩层11内,使页岩层11的温度升高,当一定范围内(例如以页岩井为中心,半径
100m的范围)的页岩层11的平均温度升高一定幅度时,停止向内管5输送热蒸汽,关闭页岩
井5-10天;此时被加热的页岩层11中页岩气的解析速度提高,同时页岩气受热膨胀,流向页
岩井,通过外管9及内管5上的蒸汽出入孔流入内管5;打开页岩井后页岩气可流向地面,通
过收集设备可将页岩气收集。

本实施例中,惰性气体发生器4通过控制阀3与输送泵4向外管9与内管5之间的输
入惰性气体,形成惰性气体层,惰性气体层能够减缓内管5中的热蒸汽将热量传输出去,从
而能够提供热蒸汽的热损失,能够节约能源、提供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内管5的侧壁具有若干隔离垫片8,隔离垫片8位于蒸汽出入孔10的上
方,且临近蒸汽出入孔10。通过设置隔离垫片能够防止从内管蒸汽出入孔出来的热蒸汽从
隔热腔排出,隔离垫片8的材料选取为氧化铝陶瓷纤维,隔离垫片的设计能够有效保证热蒸
汽的可靠工作,保证装置的工作效果。本实施例的隔离垫片有多个,各隔离垫片间隔分布。
多个隔离垫片的设计能够增加隔离的可靠性。

一种页岩气增产设备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页岩气增产设备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页岩气增产设备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页岩气增产设备及其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页岩气增产设备及其使用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页岩气增产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蒸汽发生器、惰性气体发生器、控制阀、输送泵和内管,所述内管沿竖向设置于页岩气井内,页岩气井的上端封闭,内管由页岩气井的上端伸至气井外部,所述蒸汽发生器通过输送管与内管相连通,所述惰性气体发生器通过输送管与页岩气井相连通,且所述输送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和输送泵,所述内管和页岩气井之间还设置有隔热垫片,内管的下端伸至页岩层,内管位于页岩层的一段上设有蒸汽出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