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946495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0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31469.1

申请日:

2013.06.13

公开号:

CN103790539A

公开日:

2014.05.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21B 31/03申请公布日:2014051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31/03申请日:20130613|||公开

IPC分类号:

E21B31/03

主分类号:

E21B31/03

申请人:

李世銮

发明人:

陈丁; 王习武; 孙永强; 苏赫; 石瑞斌; 张兆杰

地址:

251900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信阳乡大西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属于一种油田生产用工艺,所述的工艺步骤是,a,准备;b,探砂面并冲砂;c,套管试压;d,通井;e,刮管;f,挤防膨剂:正洗井至出口见液后,关闭套管闸门,正挤粘土稳定剂液,排量400L/min,关井24小时;g,水力正压冲击:下入高压管柱,安装压裂井口,连接地面管汇,进行试压,试压压力高出施工限压1—2MPa;试压合格后,从套管内向井内泵入流体,控制流体压力平稳上升至油层破裂压力临界点,降低泵速;h,返排。这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将高粘度的流体以大大超过地层吸收能力的排量注入井筒,解除射孔附近的污染,提高了解堵效果,且操作方便,成功率高,作业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步骤是,
a,准备:起出油井内的抽油杆、油管及井下工具;
b,探砂面并冲砂:用不带其他井下工具的冲砂管柱探砂面,笔尖距油层30米时,下放速度应小于1.2米/min,大钩悬重下降10—20KN时,则表明遇到砂面,上提冲砂管柱重新试探,两次误差不超过0.5米时,探得原始砂面,记录砂面位置;使冲砂管柱位于砂面3米以上开泵循环,泵工作正常后下放冲砂管柱冲砂,冲砂至人工井底后,保持循环至出口排量400L/min,出口含砂量按重量计小于0.2%时,冲砂合格,将冲砂管柱起出;
 c,套管试压:下入套管封隔器,在油层上界10米处座封, 在15MPa压力下试压15分钟,压力不下降为合格;
d,通井:下入带有通井规的光油管通井至人工井底,通井时,下放速度控制在10—20米/min,下到距人工井底100米后,下放速度不超过5—10米/min;
e,刮管:下入带有刮管器的光油管至人工井底,刮去套管内壁的污垢,刮削至井底后,进行大排量洗井,然后,起出带有刮管器的光油管;刮管时,下放速度控制在20—30米/min,下至距油层上界50米后,下放速度控制在5—10米/min,在油层部位反复多次刮削;
f,挤防膨剂:下入光油管至油层上界10—30米,地面管线试压25MPa,正洗井至出口见液后,关闭套管闸门,正挤粘土稳定剂液,排量400L/min,关井24小时; 在粘土稳定剂液中,每30立方米粘土稳定剂液中含有粘土稳定剂SL3.0吨,其余为水;
g、水力正压冲击:下入高压管柱,安装压裂井口,连接地面管汇,进行试压,试压压力高出施工限压1—2MPa;试压合格后,从套管内向井内泵入流体,控制流体压力平稳上升至油层破裂压力临界点,降低泵速;
h,返排:从套管加入液氮助返;根据地层矿化度及离子类型选择合适气体助排,使地层液快速排出。

说明书

一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生产用工艺,尤其是一种油井解堵工艺。
背景技术
长时间采油生产后的油井近井地带油层污染、堵塞严重,造成产量降低,因此需要找到有效的解堵方法。现有的解堵方法有水力压裂、酸化解堵等,操作繁琐,解堵费用较高;还有超声波、水力振荡解堵、高压旋转水射流、负压解堵等,解堵效果差,有效期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以提高解堵效果。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所述的工艺步骤是,
a,准备:起出油井内的抽油杆、油管及井下工具;
b,探砂面并冲砂:用不带其他井下工具的冲砂管柱探砂面,笔尖距油层30米时,下放速度应小于1.2米/min,大钩悬重下降10—20KN时,则表明遇到砂面,上提冲砂管柱重新试探,两次误差不超过0.5米时,探得原始砂面,记录砂面位置;使冲砂管柱位于砂面3米以上开泵循环,泵工作正常后下放冲砂管柱冲砂,冲砂至人工井底后,保持循环至出口排量400L/min,出口含砂量按重量计小于0.2%时,冲砂合格,将冲砂管柱起出;
 c,套管试压:下入套管封隔器,在油层上界10米处座封, 在15MPa压力下试压15分钟,压力不下降为合格;
d,通井:下入带有通井规的光油管通井至人工井底,通井时,下放速度控制在10—20米/min,下到距人工井底100米后,下放速度不超过5—10米/min;
e,刮管:下入带有刮管器的光油管至人工井底,刮去套管内壁的污垢,刮削至井底后,进行大排量洗井,然后,起出带有刮管器的光油管;刮管时,下放速度控制在20—30米/min,下至距油层上界50米后,下放速度控制在5—10米/min,在油层部位反复多次刮削;
f,挤防膨剂:下入光油管至油层上界10—30米,地面管线试压25MPa,正洗井至出口见液后,关闭套管闸门,正挤粘土稳定剂液,排量400L/min,关井24小时; 在粘土稳定剂液中,每30立方米粘土稳定剂液中含有粘土稳定剂SL3.0吨,其余为水;
g、水力正压冲击:下入高压管柱,安装压裂井口,连接地面管汇,进行试压,试压压力高出施工限压1—2MPa;试压合格后,从套管内向井内泵入流体,控制流体压力平稳上升至油层破裂压力临界点,降低泵速;
h,返排:从套管加入液氮助返;根据地层矿化度及离子类型选择合适气体助排,使地层液快速排出。
这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将高粘度的流体以大大超过地层吸收能力的排量注入井筒,在射孔油层附近憋起高压,在射孔孔眼处形成高速射流,冲击油井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滤饼及堵塞胶结物。当压力大于滤饼破裂压力时,形成裂缝,同时形成微裂缝与次生裂缝,然后利用液氮加速返排,从而解除射孔附近的污染,提高了解堵效果,达到了增产目的,且操作方便,成功率高,有效期长,作业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在探砂面并冲砂步骤中,冲砂管柱位于砂面3米以上,一般为3.1—4米。
在水力正压冲击步骤中,高压管柱最好是压裂管柱。
在水力正压冲击步骤中,油层破裂压力临界点为预先测试获得的数据。
在所述的挤膨胀剂步骤中,粘土稳定剂液所用的水为本区块的采出水。
在返排步骤中,从套管加入的液氮为液氮泡沫液。
以下说明本发明之工艺的实验效果。
该油井为滨648-13井。该井完井日期为1994年4月,油层为砂三下,井段为2200—2286米,共8层26米。初期日产液7.4吨、日产油5.65吨。自2009年以后,产量储层孔隙度9.27%,渗透率5.65X10-3μm2,日产液降低至2.4吨,为低孔、低渗油藏,产量低,实行间开。该井在2010年利用本发明之工艺进行解堵实验。地层的破裂压力临界点为64MPa。控制流体压力平稳上升至64MPa,逐渐降低压力,泵入本区块的采出水94立方米,加入液氮泡沫液8.5立方米。采用本发明之工艺进行解堵后,日产液从解堵前的2.4—2.5吨增加到4.9—5.2吨,日产油增加到3.0—3.2吨。动液面也从解堵前的1408—1420米提高到927—937米。说明本发明之方法解堵效果良好。
本发明之解堵工艺与水力压裂、水力震荡解堵的区别:水力压裂主要是在地层中形成裂缝并向前延伸,然后将支撑剂沉降在裂缝中,在地层中形成具有高导流能力的支撑裂缝。水力震荡解堵是在射孔部位下入水力震荡器,通过产生的水力震荡波解除堵塞的方法。而本发明之解堵工艺主要是利用在射孔孔眼部位形成射流冲击,配合高压在滤饼处形成的裂缝及次生裂缝,解除射孔孔眼附近的堵塞。

一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790539A43申请公布日20140514CN103790539A21申请号201310231469122申请日20130613E21B31/0320060171申请人李世銮地址251900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信阳乡大西村72发明人陈丁王习武孙永强苏赫石瑞斌张兆杰54发明名称一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属于一种油田生产用工艺,所述的工艺步骤是,A,准备;B,探砂面并冲砂;C,套管试压;D,通井;E,刮管;F,挤防膨剂正洗井至出口见液后,关闭套管闸门,正挤粘土稳定剂液,排量400L/MIN,关井24小时;G,水力正压冲击下入高压管。

2、柱,安装压裂井口,连接地面管汇,进行试压,试压压力高出施工限压12MPA;试压合格后,从套管内向井内泵入流体,控制流体压力平稳上升至油层破裂压力临界点,降低泵速;H,返排。这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将高粘度的流体以大大超过地层吸收能力的排量注入井筒,解除射孔附近的污染,提高了解堵效果,且操作方便,成功率高,作业成本低。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790539ACN103790539A1/1页21一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步骤是,A,准备起出油井内的抽油杆、油管及井下工。

3、具;B,探砂面并冲砂用不带其他井下工具的冲砂管柱探砂面,笔尖距油层30米时,下放速度应小于12米/MIN,大钩悬重下降1020KN时,则表明遇到砂面,上提冲砂管柱重新试探,两次误差不超过05米时,探得原始砂面,记录砂面位置;使冲砂管柱位于砂面3米以上开泵循环,泵工作正常后下放冲砂管柱冲砂,冲砂至人工井底后,保持循环至出口排量400L/MIN,出口含砂量按重量计小于02时,冲砂合格,将冲砂管柱起出;C,套管试压下入套管封隔器,在油层上界10米处座封,在15MPA压力下试压15分钟,压力不下降为合格;D,通井下入带有通井规的光油管通井至人工井底,通井时,下放速度控制在1020米/MIN,下到距人工。

4、井底100米后,下放速度不超过510米/MIN;E,刮管下入带有刮管器的光油管至人工井底,刮去套管内壁的污垢,刮削至井底后,进行大排量洗井,然后,起出带有刮管器的光油管;刮管时,下放速度控制在2030米/MIN,下至距油层上界50米后,下放速度控制在510米/MIN,在油层部位反复多次刮削;F,挤防膨剂下入光油管至油层上界1030米,地面管线试压25MPA,正洗井至出口见液后,关闭套管闸门,正挤粘土稳定剂液,排量400L/MIN,关井24小时;在粘土稳定剂液中,每30立方米粘土稳定剂液中含有粘土稳定剂SL30吨,其余为水;G、水力正压冲击下入高压管柱,安装压裂井口,连接地面管汇,进行试压,试压。

5、压力高出施工限压12MPA;试压合格后,从套管内向井内泵入流体,控制流体压力平稳上升至油层破裂压力临界点,降低泵速;H,返排从套管加入液氮助返;根据地层矿化度及离子类型选择合适气体助排,使地层液快速排出。权利要求书CN103790539A1/2页3一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生产用工艺,尤其是一种油井解堵工艺。背景技术0002长时间采油生产后的油井近井地带油层污染、堵塞严重,造成产量降低,因此需要找到有效的解堵方法。现有的解堵方法有水力压裂、酸化解堵等,操作繁琐,解堵费用较高;还有超声波、水力振荡解堵、高压旋转水射流、负压解堵等,解堵效果差,有效期短。发明内容0。

6、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以提高解堵效果。0004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所述的工艺步骤是,A,准备起出油井内的抽油杆、油管及井下工具;B,探砂面并冲砂用不带其他井下工具的冲砂管柱探砂面,笔尖距油层30米时,下放速度应小于12米/MIN,大钩悬重下降1020KN时,则表明遇到砂面,上提冲砂管柱重新试探,两次误差不超过05米时,探得原始砂面,记录砂面位置;使冲砂管柱位于砂面3米以上开泵循环,泵工作正常后下放冲砂管柱冲砂,冲砂至人工井底后,保持循环至出口排量400L/MIN,出口含砂量按重量计小于02时,冲砂合格,将冲砂管柱起出;C,套管。

7、试压下入套管封隔器,在油层上界10米处座封,在15MPA压力下试压15分钟,压力不下降为合格;D,通井下入带有通井规的光油管通井至人工井底,通井时,下放速度控制在1020米/MIN,下到距人工井底100米后,下放速度不超过510米/MIN;E,刮管下入带有刮管器的光油管至人工井底,刮去套管内壁的污垢,刮削至井底后,进行大排量洗井,然后,起出带有刮管器的光油管;刮管时,下放速度控制在2030米/MIN,下至距油层上界50米后,下放速度控制在510米/MIN,在油层部位反复多次刮削;F,挤防膨剂下入光油管至油层上界1030米,地面管线试压25MPA,正洗井至出口见液后,关闭套管闸门,正挤粘土稳定剂。

8、液,排量400L/MIN,关井24小时;在粘土稳定剂液中,每30立方米粘土稳定剂液中含有粘土稳定剂SL30吨,其余为水;G、水力正压冲击下入高压管柱,安装压裂井口,连接地面管汇,进行试压,试压压力高出施工限压12MPA;试压合格后,从套管内向井内泵入流体,控制流体压力平稳上升至油层破裂压力临界点,降低泵速;H,返排从套管加入液氮助返;根据地层矿化度及离子类型选择合适气体助排,使地层液快速排出。0005这种水力正压冲击解堵工艺,将高粘度的流体以大大超过地层吸收能力的排量注入井筒,在射孔油层附近憋起高压,在射孔孔眼处形成高速射流,冲击油井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滤饼及堵塞胶结物。当压力大于滤饼破裂压力时,。

9、形成裂缝,同时形成微裂缝与次生裂说明书CN103790539A2/2页4缝,然后利用液氮加速返排,从而解除射孔附近的污染,提高了解堵效果,达到了增产目的,且操作方便,成功率高,有效期长,作业成本低。具体实施方式0006下面进一步说明本发明。0007在探砂面并冲砂步骤中,冲砂管柱位于砂面3米以上,一般为314米。0008在水力正压冲击步骤中,高压管柱最好是压裂管柱。0009在水力正压冲击步骤中,油层破裂压力临界点为预先测试获得的数据。0010在所述的挤膨胀剂步骤中,粘土稳定剂液所用的水为本区块的采出水。0011在返排步骤中,从套管加入的液氮为液氮泡沫液。0012以下说明本发明之工艺的实验效果。0。

10、013该油井为滨64813井。该井完井日期为1994年4月,油层为砂三下,井段为22002286米,共8层26米。初期日产液74吨、日产油565吨。自2009年以后,产量储层孔隙度927,渗透率565X103M2,日产液降低至24吨,为低孔、低渗油藏,产量低,实行间开。该井在2010年利用本发明之工艺进行解堵实验。地层的破裂压力临界点为64MPA。控制流体压力平稳上升至64MPA,逐渐降低压力,泵入本区块的采出水94立方米,加入液氮泡沫液85立方米。采用本发明之工艺进行解堵后,日产液从解堵前的2425吨增加到4952吨,日产油增加到3032吨。动液面也从解堵前的14081420米提高到927937米。说明本发明之方法解堵效果良好。0014本发明之解堵工艺与水力压裂、水力震荡解堵的区别水力压裂主要是在地层中形成裂缝并向前延伸,然后将支撑剂沉降在裂缝中,在地层中形成具有高导流能力的支撑裂缝。水力震荡解堵是在射孔部位下入水力震荡器,通过产生的水力震荡波解除堵塞的方法。而本发明之解堵工艺主要是利用在射孔孔眼部位形成射流冲击,配合高压在滤饼处形成的裂缝及次生裂缝,解除射孔孔眼附近的堵塞。说明书CN10379053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