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木集水器.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946043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713442.X

申请日:

2016.08.24

公开号:

CN106258868A

公开日:

2017.01.0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29/00申请日:20160824|||公开

IPC分类号:

A01G29/00; E03B3/02

主分类号:

A01G29/00

申请人:

张西森

发明人:

张西森; 张振乾; 潘云平; 高淑荣; 李林; 李学涛

地址:

261061 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577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代理人:

李江;庄宝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树木集水器,包括锥形的集水外壳壁,所述集水外壳壁的内侧连接有锥形的分水隔板,所述集水外壳壁和分水隔板反向设置;所述苗木筒设置在分水隔板的中心位置并与分水隔板连接;所述分水隔板与集水外壳壁连接,所述分水隔板与集水外壳壁的连接处形成环形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内固定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树木集水器,包括锥形的集水外壳壁(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外壳壁(1)的内
侧连接有锥形的分水隔板(2),所述集水外壳壁(1)和分水隔板(2)反向设置;
所述苗木筒(4)设置在分水隔板(2)的中心位置并与分水隔板(2)连接;
所述分水隔板(2)与集水外壳壁(1)连接,所述分水隔板(2)与集水外壳壁(1)的连接处
形成环形的集水槽(6);
所述集水槽(6)内固定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集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水外壳壁(1)的内侧固定
设置有若干个弧形凸起(11),所述相邻的两个弧形凸起(11)之间形成导流槽(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3)上设置有防尘帽
(31),所述防尘帽(31)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透水孔(3)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集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围板(7),所述围板(7)的
高度与集水外壳壁(1)和分水隔板(2)的高度平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外壳壁(1)可分体设置,
集水外壳壁(1)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外壳壁(1)和分水隔板
(2)上敷有反光膜;所述分水隔板(2)一直延伸到底部透水槽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隔板(2)分体设置,分水
隔板(2)分为对称的两部分,所述集水外壳壁(1)上设置插头(8)和插孔。

说明书

一种树木集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木集水器,属于农业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面临的旱情越来越严重,而树木、特别是果树大部分
种植在山地丘陵区,一般山地丘陵区都严重缺水,所以,树木的灌溉水源极度缺乏,已严重
影响到树木的正常生长,因此,开拓水源、增加树林灌溉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降水稀少的地区,一年中会有多次降水量不足5毫米的降雨,这些降雨中约有1/
2的被植物茎叶截留,约有1/2的降落到地面,但很快就会被蒸发掉,没有转化成作物可以利
用的有效降雨,设计一种专用设备将这部分无效降雨和露水转化为有效的灌溉用水,是缓
解树木干旱问题、促进作物生长的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树木集水器,该集水器可将
无效降雨和露水转化成有效的灌溉用水。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树木集水器,包括锥形的集水外壳壁,所述集水外壳壁的内侧连接有锥形的分水
隔板,所述集水外壳壁和分水隔板反向设置;

集水槽;

所述集水槽内固定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

所述集水外壳壁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弧形凸起,所述相邻的两个弧形凸起之
间形成导流槽。

所述透水孔上设置有防尘帽,所述防尘帽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透水孔连通。

所述围板的高度与集水外壳壁和分水隔板的高度平齐。

所述集水外壳壁可分体设置,集水外壳壁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所述集水外壳壁和分水隔板上敷有反光膜;所述分水隔板一直延伸到底部透水槽
内。

所述分水隔板分体设置,分水隔板分为对称的两部分,所述集水外壳壁上设置插
头和插孔。

使用时,将本发明套接在树木上,底部透水槽接触地面,本发明可以有效的利用露
水和无效降水对树木根区进行集中灌溉,大大的节省了水资源。分水隔板2上敷有反光膜,
可给树木下部叶片增光,提高树木的光合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树木集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A-A向剖视图;

附图3是导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实施例2透水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实施例2透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 集水外壳壁;2-分水隔板;3-透水孔;31-防尘帽;4-苗木筒;5-分水隔板凸起;6-集
水槽;7-围板;8-插头; 11-集水外壳壁弧形凸起;12-导流槽; 32-透水装置壳体;33-透水
尖端部;34-侧透水刺;35-主透水针;36-透水腔室;37-连接部;38-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一种树木集水器,包括锥形的集水外壳壁1,
所述集水外壳壁1的内侧连接有锥形的分水隔板2,所述集水外壳壁1和分水隔板2反向设
置。

所述集水外壳壁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围板7,所述围板7围绕成筒状结构。

所述苗木筒4设置在分水隔板2的中心位置并与苗木筒4连接;集水器半径80-
100cm,集水槽的半径为60-70cm,高度20cm。

所述分水隔板2与集水外壳壁1连接,所述分水隔板2与集水外壳壁1的连接处形成
环形的集水槽6。

所述集水槽6内固定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3。

所述透水孔3上设置有防尘帽31,所述防尘帽31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透水孔
3连通。

所述集水外壳壁1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弧形凸起11,所述相邻的两个弧形凸
起11之间形成导流槽12。

所述围板7的高度与集水外壳壁1和分水隔板2的高度平齐。

所述集水外壳壁1可分体设置,集水外壳壁1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所述分水隔板2分体设置,分水隔板2分为对称的两部分,所述集水外壳壁1上设置
插头8和插孔。

所述集水外壳壁1和分水隔板2的两部分对合可形成完整的锥形结构。

所述集水外壳壁1和分水隔板2上敷有反光膜;所述分水隔板2一直延伸到底部透
水槽内。

透水孔的数量为20个、透水孔间距12.4cm,也就有20条导水沟;凸面做成半园台形
外径15.7cm(外侧)、内径12.56cm(在底部);凸面做成半圆台形 外径12.25cm(在底部)、内
径3.14cm(靠树一侧)。

使用时,将本发明套接在树木上,集水槽6接触地面,本发明可以有效的利用露水
和无效降水对树木进行灌溉,大大的节省了水资源;无效降水和露水可通过导流槽12汇集
到集水槽6,通过透水孔3透入到地面,形成有效的灌溉水。

实施例2,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所述透水孔3三个为一组成品字形设置。

所述透水孔3插接有透水装置,所述透水装置包括连接部38,所述连接部38与透水
孔3插接,还包括透水装置壳体32,所述透水装置壳体32上设置有,所述透水装置壳体32内
设置有透水腔室36,所述透水腔室36的底部连接有透水尖端部33,所述透水尖端部33的侧
面设置有若干个侧透水刺34,所述透水尖端部33的端部形成主透水针35,所述主透水针35
和侧透水刺34内均具有与透水腔室36连通的通道。

所述侧透水刺34与透水尖端部33成36度夹角。

所述连接部31与透水装置壳体32通过弹簧37连接。

使用时,将本发明套接在树木上,底部透水槽9接触地面,本发明可以有效的利用
露水和无效降水对树木进行灌溉,大大的节省了水资源。

一种树木集水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树木集水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树木集水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树木集水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树木集水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树木集水器,包括锥形的集水外壳壁,所述集水外壳壁的内侧连接有锥形的分水隔板,所述集水外壳壁和分水隔板反向设置;所述苗木筒设置在分水隔板的中心位置并与分水隔板连接;所述分水隔板与集水外壳壁连接,所述分水隔板与集水外壳壁的连接处形成环形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内固定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