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杆校正的校正器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维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杆校正的校正器。
背景技术
生产实践过程中,电力线路的基础由于遭受雨水冲刷、人为破坏等,导致部分电杆
倾斜严重。常规校正电杆的作业方法需要登杆制作临时拉线;在交通不便、周围没有可提供
拉力的树木的情况下,还需要多个维护人员采用手拉的方式,完成对电杆的牵引纠正。
由于电杆本身就具有不同程度的倾斜,登杆作业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现有技术
中专用的牵引设备不便于运输和安装至田间地头、山坡上等;现有技术中采用手拉纠正的
方式需要多人协同操作,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杆校正的校正器,该电杆校正器结构简单、方便携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杆校正的校正器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用
于电杆校正的校正器,包括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设置有绳套,还包括地锚、紧线器及绝缘
杆,所述绳套用于套设电杆,拉绳的另一端用于与地锚相连,所述紧线器与拉绳相连,紧线
器用于对拉绳进行张紧,所述绝缘杆用于将绳套顶升至电杆的上端。
具体的,以上结构中,可在拉绳的一端设置一个环,拉绳的另一端绕过电杆后穿过
所述环,这样,可得到套设于电杆上的绳套;以上绳套也可将拉绳对中弯折绕电杆一圈后,
将拉绳的自由端穿过拉绳的对中弯折处,得到套设于电杆上的绳套。以上地锚用于嵌入地
表,这样,通过绝缘杆将绳套顶升至电杆的上端后,通过拉拉绳的另一端,可使得绳套收紧,
完成绳套在电杆上端的固定;紧线器可连接于拉绳的下端或串联在拉绳上,这样,将拉绳的
下端与地锚连接后,通过操作紧线器,为电杆的校正提供拉应力。待电杆校正后,可通过绝
缘杆操作绳套使之松懈,绳套松懈后跌落至电杆底部,可移除拉绳与电杆的连接。
本结构中,由于组成本校正器的各部件装拆方便,同时组成本校正器的各部件相
较于现有用于电杆校正的设备,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故使得本校正器具有携带方便的特
点;同时,本校正器结构中,只需要将地锚打入地表,即能得到拉绳下端的受力点,故本校正
器还具有对地形适应力强的特点;同时,由于通过绝缘杆可将绳套顶升至电杆的上端和松
懈箍紧的绳套,操作人员不再需要攀爬电杆,使得作业人员完成电杆校正作业更为安全;操
作人员操作紧线器即能为电杆提供足够的校正拉应力,即本结构还具有可减轻作业人员劳
动强度的优点。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由于拉绳在为电杆提供校正拉力的过程中,地锚的顶端可能会向电杆的一端偏移,为
避免拉绳与地锚的连接关系失效,所述地锚为一端设置有顶尖的杆状结构,所述地锚上还
设置有多个通孔,且多个通孔沿着地锚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拉绳通过通孔与地锚相连。以
上地锚设置顶尖的一端作为地锚的下端,以便于将地锚打入地表;同时,根据地锚打入点的
地质不同,地锚可能会嵌入地表不同深度,为使得拉绳能够尽量连接在地锚上靠近地面的
位置,以使得拉绳对地锚的作用力的力臂尽可能短,故在地锚上设置多个沿着地锚长度方
向分布的通孔。本结构中,地锚可根据施工场合特定的地形,地锚的自由端向电杆的一侧倾
斜或朝远离电杆的一侧倾斜,如将地锚插入石缝的场合。
为便于紧线器在本校正器上的组装,所述紧线器串联于拉绳上,且拉绳通过卸扣
与地锚相连。本结构中,即拉绳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的两端用于紧线器与地锚的连接,另一
部分用于紧线器与电杆的连接。由于地锚需要经常出入泥土,通孔中可能会被泥土堵塞,以
上卸扣作为刚性部件,可很方便的完成拉绳与地锚的连接。
作为所述通孔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述通孔包括截面呈长方形的扁平孔及截面呈圆
形的圆孔,所述扁平孔截面的长度方向与地锚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扁平孔及圆孔的数量
均为多个,且多个扁平孔及多个圆孔均沿着地锚的长度方向排布。以上设置的圆孔用于完
成拉绳与地锚的连接,以上设置的扁平孔用于采用撬棍等工具,将地锚由地表拔出。以上对
扁平孔的限定,作业人员在地锚设置处安装垫块后,将撬棍的弯折点置于垫块上,撬棍的扁
平尖端深入扁平孔后,可轻易的将地锚由地表中撬出。以上扁平孔及圆孔均为通孔的设置,
可方便疏通堵塞于扁平孔或圆孔中的泥土。以上对扁平孔及圆孔数量、扁平孔及圆孔各自
在地锚上排布形式的限定,旨在根据地锚嵌入地表深度的不同,将最接近地面的扁平孔和
圆孔作为相应的操作孔。
作为一种便于加工的通孔形式,所述扁平孔与圆孔的数量相等,且两者的数量均
为N,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通孔均为由一个扁平孔和一个圆孔相贯得到的相
贯孔。以上相贯孔在加工时,可首先钻制出圆孔,再由铣刀加工出与该圆孔相贯的扁平孔。
以上采用相贯孔的形式,亦可将圆孔与圆孔的间距、扁平孔与扁平孔之间的间距设置得更
小。
作为一种便于携带的绝缘杆实现形式,所述绝缘杆为由多节杆体组成的伸缩杆。
作为另一种便于携带的绝缘杆实现形式,所述绝缘杆由多段杆段串联而成,且相
连的两根杆段螺纹连接。
为便于拉绳与绝缘杆的定位,所述绝缘杆的顶端还设置有叉口。以上叉口上的卡
口用于卡设拉绳。
为根据不同的拉绳线径,匹配具有不同叉开宽度的叉口,以使得针对特定线径的
拉绳,设置为卡口的宽度略大于线径的直径,如针对在拉绳上设置环形成的绳套,通过绝缘
杆上的叉口顶升拉绳上的环,实现绳套的收紧,所述叉口与绝缘杆呈可拆卸连接关系。以上
可拆卸连接关系可通过螺纹连接实现。
在松懈绳套时,为便于将叉口的一端引入绳套与电杆之间的间隙中,所述叉口开
口端的两个端部中,至少有一个端部上设置有顶尖,且所述端部上的顶尖尖端位于叉口的
外侧。
进一步的,本校正器中,地锚为多根,还包括用于地锚之间相互连接的连接绳,这
样,多根地锚可形成地锚群,用于强化本校正器与地表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结构中,由于组成本校正器的各部件装拆方便,同时组成本校正器的各部件相较于
现有用于电杆校正的设备,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故使得本校正器具有携带方便的特点;同
时,本校正器结构中,只需要将地锚打入地表,即能得到拉绳下端的受力点,故本校正器还
具有对地形适应力强的特点;同时,由于通过绝缘杆可将绳套顶升至电杆的上端和松懈箍
紧的绳套,操作人员不再需要攀爬电杆,使得作业人员完成电杆校正作业更为安全;操作人
员操作紧线器即能为电杆提供足够的校正拉应力,即本结构还具有可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
度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杆校正的校正器一个具体实施例与电杆的连接关
系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杆校正的校正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叉口的结构示意
图。
图中的编号依次为:1、地锚,2、通孔,3、拉绳,4、卸扣,5、紧线器,6、绝缘杆,7、绳
套,8、电杆,9、叉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
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电杆校正的校正器,包括拉绳3,所述拉绳3的一端设置有绳
套7,还包括地锚1、紧线器5及绝缘杆6,所述绳套7用于套设电杆8,拉绳3的另一端用于与地
锚1相连,所述紧线器5与拉绳3相连,紧线器5用于对拉绳3进行张紧,所述绝缘杆6用于将绳
套7顶升至电杆8的上端。
具体的,以上结构中,可在拉绳3的一端设置一个环,拉绳3的另一端绕过电杆8后
穿过所述环,这样,可得到套设于电杆8上的绳套7;以上绳套7也可将拉绳3对中弯折绕电杆
8一圈后,将拉绳3的自由端穿过拉绳3的对中弯折处,得到套设于电杆8上的绳套7。以上地
锚1用于嵌入地表,这样,通过绝缘杆6将绳套7顶升至电杆8的上端后,通过拉拉绳3的另一
端,可使得绳套7收紧,完成绳套7在电杆8上端的固定;紧线器5可连接于拉绳3的下端或串
联在拉绳3上,这样,将拉绳3的下端与地锚1连接后,通过操作紧线器5,为电杆8的校正提供
拉应力。待电杆8校正后,可通过绝缘杆6操作绳套7使之松懈,绳套7松懈后跌落至电杆8底
部,可移除拉绳3与电杆8的连接。
本结构中,由于组成本校正器的各部件装拆方便,同时组成本校正器的各部件相
较于现有用于电杆8校正的设备,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故使得本校正器具有携带方便的特
点;同时,本校正器结构中,只需要将地锚1打入地表,即能得到拉绳3下端的受力点,故本校
正器还具有对地形适应力强的特点;同时,由于通过绝缘杆6可将绳套7顶升至电杆8的上端
和松懈箍紧的绳套7,操作人员不再需要攀爬电杆8,使得作业人员完成电杆8校正作业更为
安全;操作人员操作紧线器5即能为电杆8提供足够的校正拉应力,即本结构还具有可减轻
作业人员劳动强度的优点。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由于拉绳3在为电杆8提
供校正拉力的过程中,地锚1的顶端可能会向电杆8的一端偏移,为避免拉绳3与地锚1的连
接关系失效,所述地锚1为一端设置有顶尖的杆状结构,所述地锚1上还设置有多个通孔2,
且多个通孔2沿着地锚1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拉绳3通过通孔2与地锚1相连。以上地锚1设
置顶尖的一端作为地锚1的下端,以便于将地锚1打入地表;同时,根据地锚1打入点的地质
不同,地锚1可能会嵌入地表不同深度,为使得拉绳3能够尽量连接在地锚1上靠近地面的位
置,以使得拉绳3对地锚1的作用力的力臂尽可能短,故在地锚1上设置多个沿着地锚1长度
方向分布的通孔2。本结构中,地锚1可根据施工场合特定的地形,地锚1的自由端向电杆8的
一侧倾斜或朝远离电杆8的一侧倾斜,如将地锚1插入石缝的场合。
为便于紧线器5在本校正器上的组装,所述紧线器5串联于拉绳3上,且拉绳3通过
卸扣4与地锚1相连。本结构中,即拉绳3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的两端用于紧线器5与地锚1的
连接,另一部分用于紧线器5与电杆8的连接。由于地锚1需要经常出入泥土,通孔2中可能会
被泥土堵塞,以上卸扣4作为刚性部件,可很方便的完成拉绳3与地锚1的连接。
作为所述通孔2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述通孔2包括截面呈长方形的扁平孔及截面呈
圆形的圆孔,所述扁平孔截面的长度方向与地锚1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扁平孔及圆孔的数
量均为多个,且多个扁平孔及多个圆孔均沿着地锚1的长度方向排布。以上设置的圆孔用于
完成拉绳3与地锚1的连接,以上设置的扁平孔用于采用撬棍等工具,将地锚1由地表拔出。
以上对扁平孔的限定,作业人员在地锚1设置处安装垫块后,将撬棍的弯折点置于垫块上,
撬棍的扁平尖端深入扁平孔后,可轻易的将地锚1由地表中撬出。以上扁平孔及圆孔均为通
孔2的设置,可方便疏通堵塞于扁平孔或圆孔中的泥土。以上对扁平孔及圆孔数量、扁平孔
及圆孔各自在地锚1上排布形式的限定,旨在根据地锚1嵌入地表深度的不同,将最接近地
面的扁平孔和圆孔作为相应的操作孔。
作为一种便于加工的通孔2形式,所述扁平孔与圆孔的数量相等,且两者的数量均
为N,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通孔2均为由一个扁平孔和一个圆孔相贯得到的
相贯孔。以上即能得到N个通孔2,以上相贯孔在加工时,可首先钻制出圆孔,再由铣刀加工
出与该圆孔相贯的扁平孔。以上采用相贯孔的形式,亦可将圆孔与圆孔的间距、扁平孔与扁
平孔之间的间距设置得更小。
作为一种便于携带的绝缘杆6实现形式,所述绝缘杆6为由多节杆体组成的伸缩
杆。
作为另一种便于携带的绝缘杆6实现形式,所述绝缘杆6由多段杆段串联而成,且
相连的两根杆段螺纹连接。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本案作进一步限定:
为便于拉绳3与绝缘杆6的定位,所述绝缘杆6的顶端还设置有叉口9。以上叉口9上的卡口用
于卡设拉绳3。
为根据不同的拉绳3线径,匹配具有不同叉开宽度的叉口9,以使得针对特定线径
的拉绳3,设置为卡口的宽度略大于线径的直径,如针对在拉绳3上设置环形成的绳套7,通
过绝缘杆6上的叉口9顶升拉绳3上的环,实现绳套7的收紧,所述叉口9与绝缘杆6呈可拆卸
连接关系。以上可拆卸连接关系可通过螺纹连接实现。
在松懈绳套7时,为便于将叉口9的一端引入绳套7与电杆8之间的间隙中,所述叉
口9开口端的两个端部中,至少有一个端部上设置有顶尖,且所述端部上的顶尖尖端位于叉
口9的外侧。
进一步的,本校正器中,地锚1为多根,还包括用于地锚1之间相互连接的连接绳,
这样,多根地锚1可形成地锚群,用于强化本校正器与地表的连接强度。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
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