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臭型智能小便斗的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945600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47662.9

申请日:

2014.05.28

公开号:

CN104032817A

公开日:

2014.09.1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3D 9/052申请日:20140528|||公开

IPC分类号:

E03D9/052; E03D13/00

主分类号:

E03D9/052

申请人:

党路明

发明人:

党路明; 党坤选

地址:

710038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纺一路大华锦绣10705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臭型智能小便斗的生产方法,采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装在壳体中的排风扇从便坑中抽吸如厕臭气,能够把排泄物散发的臭气直接排往下水道从而使如厕者免遭臭气熏绕、使卫生间空气清新,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如厕的卫生需求,同时还能节约卫生用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无臭型智能小便斗由陶瓷烧结制成的小便斗母体和装于其上的便后自动喷水智能控制系统组合而成,其生产方法的特征是小便斗母体(1)壳体空腔中还装置有排风扇(7),排风扇(7)从小便斗母体(1)壳体空腔中下侧朝向便坑方向的吸风口(8)吸取如厕时小便坑中的臭气,经排风扇(7)加压后通过软管(11)、开口向上的污风出口接口(10)、位于水封液面(6)下的污风出口(9)冲出水封液位(6),从排污出口通排到污水管网中,然后从污水井的开孔处通向环境大气;排风扇(7)的排风口设置能靠重力作用在排风扇(7)不工作时自动关闭的隔板以隔断管路;排风扇(7)的排风口与开口向上的污风出口接口(10)之间用软管(11)相连通;“U”型弯管(5)在污水流动方向前侧的部分的一侧面上制造出或安装上污风出口(9),污风出口(9)位于水封液面(6)下。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臭型智能小便斗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当排风扇(7)按手动控制设计时,在如厕时手动启动排风扇(7)实现排风;当排风扇(7)按自动控制设计时,如厕时因人体位置的接近触发压力信号或红外信号等启动排风扇(7)完成排风动作;排风扇(7)的风压最高不超过排污管道的“U”型弯管中水封液位最大高差(即保证在排风扇(7)工作时水封液面使便坑与污水管道有效隔离)从而保证排风过程有效进行;由于污风出口(9)全部位于水封液面(6)下,“U”型弯管(5)中的水封液面在隔断污水管路与便坑连通的同时,也在排风扇(7)不工作时隔断了污水管路与本发明中的排污风管路的联通。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臭型智能小便斗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无臭气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便坑中排泄物散发的臭气和部分室内空气通过小便斗母体(1)壳体空腔中下侧朝向便坑方向的吸风口(8) 吸取如厕时小便坑中的臭气,再经排风扇(7)抽吸后经软管(11)直接排到建筑的排风管道中通向环境大气或着把软管(11)直接与卫生间外的环境大气连通来达到无臭目的。

说明书

无臭型智能小便斗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臭型智能小便斗的生产方法,属于卫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型小便斗大多由陶瓷烧结制成的小便斗母体和装于其上的智能控制系统组合而成:其中小便斗母体由普通陶瓷烧结制成,小便斗母体偏上方开有一排冲水通孔,下方开有排污管口。小便斗母体通常装于墙壁上,安装在小便斗母体上方的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感应人体位置来自动控制冲水,从而提高了使用舒适度。智能型小便斗因其性能进步近年来在国内外获得了较大范围的普及应用。
但是和今天人们对于卫生条件的合理需求相比,现有的智能型小便斗在使用中还存在不足之处:由于现代城市人在密集的居住条件下生活,卫生间狭小且很多情况下甚至没有窗户,因此,如厕过程中排泄物散发的臭气会蒸腾向上再漫散至整个卫生间空间,然后通过卫生间上部安装的排气扇慢慢排风散去。如厕者使用过程中不得不承受无奈之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在公众场合使用的小便斗,不得不通过放置化学药品来遮盖气味或延长冲水时间来稀释。即便如此,卫生间整日也总有一种怪怪的气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公开一种无臭型智能小便斗的生产方法,采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把如厕过程中排泄物散发的臭气从便坑中直接排往下水道从而使如厕者免遭臭气熏绕、使卫生间空气清新,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如厕的卫生需求,同时还能节约卫生用水。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附图1是按本发明所述的无臭型智能小便斗的生产方法生产的无臭型智能小便斗沿着对称中心平面剖分的总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一些不太影响理解本发明实质内容的次要结构的投影关系在附图中没有画出。附图中各数字指代含义是:1.小便斗母体、2.冲水通道、3.便坑、4.便坑出口、5.“U”型弯管、6.水封液面、7.排风扇、8.吸风口、9.污风出口、10.污风出口接口、11.软管、12.智能控制系统。
参照附图1,排风扇(7)置于由陶瓷制作的无臭型智能小便斗母体(1)壳体空腔中智能控制系统(12)的后面,排风扇(7)从小便斗母体(1)壳体空腔中下侧朝向便坑方向的吸风口(8)吸气,在排风扇(7)的排风口设置能靠重力作用在排风扇(7)不工作时自动关闭的隔板以隔断管路,排风扇(7)的排风口与开口向上的污风出口接口(10)之间用软管(11)相连通;在污水流动方向前侧的“U”型弯管(5)的一侧面上制造出或安装上污风出口(9),污风出口(9)位于水封液面(6)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描述按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无臭气目的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的:当排风扇(7)按手动控制设计时,在如厕时启动排风扇(7),便坑中排泄物散发的臭气因温度较高而自发向上混合部分室内空气通过智能盖板下侧的吸风口(8),再经排风扇(7)抽送后通过软管(11)从开口向上的污风出口接口(10)通向小便斗排污管道的“U”型弯管中,再冲出水封液位(6)从排污出口通排到污水管网中然后从污水井的开孔处通向环境大气;当排风扇(7)按自动控制设计时,在如厕者 如厕时因人体位置触发压力信号或红外信号等启动排风扇(7)完成排风动作;排风扇(7)的风压最高不超过排污管道的“U”型弯管中水封液位最大高差(即保证在排风扇(7)工作时水封液面使便坑与污水管道有效隔离)从而保证排风过程有效进行;由于污风出口(9)全部位于水封液面(6)下,虹吸弯管(7)中的水封液面在隔断污水管路与便坑连通的同时,也在排风扇(7)不工作时隔断了污水管路与本发明中的排污风管路的联通;在排风扇(7)的排风口设置的能靠重力作用在排风扇(7)不工作时自动关闭的隔板也可以在排风扇(7)不工作时隔断污水管路与本发明中的排污风管路的联通。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无臭气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便坑中排泄物散发的臭气和部分室内空气通过智能控制系统下侧的吸风口(8),再经排风扇(7)抽吸后经软管(11)直接排到建筑的排风管道中通向环境大气或着把软管(11)直接与卫生间外的环境大气连通来达到无臭目的。

无臭型智能小便斗的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无臭型智能小便斗的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无臭型智能小便斗的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臭型智能小便斗的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臭型智能小便斗的生产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32817A43申请公布日20140910CN104032817A21申请号201410247662922申请日20140528E03D9/052200601E03D13/0020060171申请人党路明地址710038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纺一路大华锦绣10705室72发明人党路明党坤选54发明名称无臭型智能小便斗的生产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臭型智能小便斗的生产方法,采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装在壳体中的排风扇从便坑中抽吸如厕臭气,能够把排泄物散发的臭气直接排往下水道从而使如厕者免遭臭气熏绕、使卫生间空气清新,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如厕的卫生需求,同时还能节约卫。

2、生用水。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32817ACN104032817A1/1页21一种无臭型智能小便斗由陶瓷烧结制成的小便斗母体和装于其上的便后自动喷水智能控制系统组合而成,其生产方法的特征是小便斗母体1壳体空腔中还装置有排风扇7,排风扇7从小便斗母体1壳体空腔中下侧朝向便坑方向的吸风口8吸取如厕时小便坑中的臭气,经排风扇7加压后通过软管11、开口向上的污风出口接口10、位于水封液面6下的污风出口9冲出水封液位6,从排污出口通排到污水管网中,然后从污水井的开孔处通向环境。

3、大气;排风扇7的排风口设置能靠重力作用在排风扇7不工作时自动关闭的隔板以隔断管路;排风扇7的排风口与开口向上的污风出口接口10之间用软管11相连通;“U”型弯管5在污水流动方向前侧的部分的一侧面上制造出或安装上污风出口9,污风出口9位于水封液面6下。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臭型智能小便斗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当排风扇7按手动控制设计时,在如厕时手动启动排风扇7实现排风;当排风扇7按自动控制设计时,如厕时因人体位置的接近触发压力信号或红外信号等启动排风扇7完成排风动作;排风扇7的风压最高不超过排污管道的“U”型弯管中水封液位最大高差即保证在排风扇7工作时水封液面使便坑与污水管道有效隔离从而保证排风。

4、过程有效进行;由于污风出口9全部位于水封液面6下,“U”型弯管5中的水封液面在隔断污水管路与便坑连通的同时,也在排风扇7不工作时隔断了污水管路与本发明中的排污风管路的联通。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臭型智能小便斗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无臭气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便坑中排泄物散发的臭气和部分室内空气通过小便斗母体1壳体空腔中下侧朝向便坑方向的吸风口8吸取如厕时小便坑中的臭气,再经排风扇7抽吸后经软管11直接排到建筑的排风管道中通向环境大气或着把软管11直接与卫生间外的环境大气连通来达到无臭目的。权利要求书CN104032817A1/2页3无臭型智能小便斗的生产方法技术领域0001。

5、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臭型智能小便斗的生产方法,属于卫浴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智能型小便斗大多由陶瓷烧结制成的小便斗母体和装于其上的智能控制系统组合而成其中小便斗母体由普通陶瓷烧结制成,小便斗母体偏上方开有一排冲水通孔,下方开有排污管口。小便斗母体通常装于墙壁上,安装在小便斗母体上方的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感应人体位置来自动控制冲水,从而提高了使用舒适度。智能型小便斗因其性能进步近年来在国内外获得了较大范围的普及应用。0003但是和今天人们对于卫生条件的合理需求相比,现有的智能型小便斗在使用中还存在不足之处由于现代城市人在密集的居住条件下生活,卫生间狭小且很多情况下甚至没有窗户,因此,如厕过程。

6、中排泄物散发的臭气会蒸腾向上再漫散至整个卫生间空间,然后通过卫生间上部安装的排气扇慢慢排风散去。如厕者使用过程中不得不承受无奈之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在公众场合使用的小便斗,不得不通过放置化学药品来遮盖气味或延长冲水时间来稀释。即便如此,卫生间整日也总有一种怪怪的气味。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公开一种无臭型智能小便斗的生产方法,采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把如厕过程中排泄物散发的臭气从便坑中直接排往下水道从而使如厕者免遭臭气熏绕、使卫生间空气清新,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如厕的卫生需求,同时还能节约卫生用水。附图说明0005以下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0006附图1是按本发明所述。

7、的无臭型智能小便斗的生产方法生产的无臭型智能小便斗沿着对称中心平面剖分的总体结构剖面示意图。0007一些不太影响理解本发明实质内容的次要结构的投影关系在附图中没有画出。附图中各数字指代含义是1小便斗母体、2冲水通道、3便坑、4便坑出口、5“U”型弯管、6水封液面、7排风扇、8吸风口、9污风出口、10污风出口接口、11软管、12智能控制系统。0008参照附图1,排风扇7置于由陶瓷制作的无臭型智能小便斗母体1壳体空腔中智能控制系统12的后面,排风扇7从小便斗母体1壳体空腔中下侧朝向便坑方向的吸风口8吸气,在排风扇7的排风口设置能靠重力作用在排风扇7不工作时自动关闭的隔板以隔断管路,排风扇7的排风口。

8、与开口向上的污风出口接口10之间用软管11相连通;在污水流动方向前侧的“U”型弯管5的一侧面上制造出或安装上污风出口9,污风出口9位于水封液面6下。说明书CN104032817A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09以下将结合附图描述按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具体实施方式0010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无臭气目的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的当排风扇7按手动控制设计时,在如厕时启动排风扇7,便坑中排泄物散发的臭气因温度较高而自发向上混合部分室内空气通过智能盖板下侧的吸风口8,再经排风扇7抽送后通过软管11从开口向上的污风出口接口10通向小便斗排污管道的“U”型弯管中,再冲出水封液位6从排污出口通排到污水管网中然后从污水井的开。

9、孔处通向环境大气;当排风扇7按自动控制设计时,在如厕者如厕时因人体位置触发压力信号或红外信号等启动排风扇7完成排风动作;排风扇7的风压最高不超过排污管道的“U”型弯管中水封液位最大高差即保证在排风扇7工作时水封液面使便坑与污水管道有效隔离从而保证排风过程有效进行;由于污风出口9全部位于水封液面6下,虹吸弯管7中的水封液面在隔断污水管路与便坑连通的同时,也在排风扇7不工作时隔断了污水管路与本发明中的排污风管路的联通;在排风扇7的排风口设置的能靠重力作用在排风扇7不工作时自动关闭的隔板也可以在排风扇7不工作时隔断污水管路与本发明中的排污风管路的联通。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无臭气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便坑中排泄物散发的臭气和部分室内空气通过智能控制系统下侧的吸风口8,再经排风扇7抽吸后经软管11直接排到建筑的排风管道中通向环境大气或着把软管11直接与卫生间外的环境大气连通来达到无臭目的。说明书CN104032817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3281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