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性超声换能器阵列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层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性超声换能器阵列。
背景技术
油井开采中,中、高孔渗地层在初期有一定的产能,但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产量
下降较快,在注水井中,一般处理没有吸水能力或吸水能力下降的井;油气水层被严重污染
的油水井,即因为结垢、结蜡造成堵塞的油井或其他作业过程中发生污染的油、水井;由于
油层粘土含量高,导致产能明显递减的油水井随着石油逐步开采,近井底层的渗透率降低,
地下油层堵塞物造成油井的堵塞,进而降低油井产量,导致原油含水量提高。
超声相控阵技术的基本思想来自于雷达电磁波相控阵技术。相控阵雷达是由许多
辐射单元排成阵列组成,通过控制阵列天线中各单元的幅度和相位,调整电磁波的辐射方
向,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合成灵活快速的聚焦扫描的雷达波束。线性超声换能器阵列由多个
独立的压电晶片组成阵列,按一定的规则和时序用电子系统控制激发各个晶片单元,然后
逐次按预先规定的延迟时间激发各个晶片,所有晶片发射的超声波形成一个整体波阵面,
能有效地控制发射超声束(波阵面)的形状和方向,能实现超声波的波束扫描、偏转和聚焦。
它为确定不连续性的形状、大小和方向提供出比单个或多个探头系统更大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性超声换能器阵列,能够通过超声换能
器架的旋转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油层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线性超声换能器
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种线性超声换能器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滚轮2、超声
换能器架3、超声探头阵列4、支撑柱5和固定杆6;
所述外壳为桶装外壳,上下密封;所述支撑柱两端固定在所述外壳的上下面内侧;所述
固定杆一端通过固定在支撑柱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超声换能器架内壁;所述超声换能器
架为圆环状壳体结构,壳体上等间距分布扇形超声探头阵列。
优选地,所述超声探头阵列包括延所述超声换能器架外壁自上而下呈直线分布的
压电晶片和超声波换能器组。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超声波油层处理技术适应性强、风
险小、对油层无损害,特别是对中后期开发阶段的油田,近井地带污染已成为普遍问题,采
用超声波采油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油田因低渗、泥浆污染、化学剂堵塞、作业污染等方面
造成的减产、减注等问题,超声波油层处理技术可以使油田企业有效的控制增产成本,提高
投入产出比,去的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线性超声换能器阵列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线性超声换能器阵列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提供的一种线性超声换能器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滚轮2、超声
换能器架3、超声弹头阵列4、固定杆6和支撑柱5;
所述外壳1为圆筒状外壳,上下密封;所述支撑柱5两端固定在所述外壳1的上下表面内
侧;所述固定杆6一端通过旋转结构连接在支撑柱5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超声换能器架3内
壁;所述超声换能器架3为圆环状壳体结构,壳体内部安装超声换能器4;所述超声换能器架
3外壁延圆周设置一道滑槽,所述外壳1与超声换能器架3之间设置滑轮组2以使超声换能器
架能在外壳内自由旋转;所述滑轮组1通过所述滑槽将所述超声换能器架悬挂在外壳内。
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超声相控阵的超声探头晶片组合,由多个压电晶片按一定的
规律分布排列,然后逐次按预先规定的延迟时间激发各个晶片,所有晶片发射的超声波形
成一个整体波阵面,能有效地控制发射超声束(波阵面)的形状和方向,能实现超声波的波
束扫描、偏转和聚焦,超声换能器组将输入的电功率转换成机械功率,根据扫描方向和扫描
结果完成油层的处理工作。
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线性超声换能器阵列可以有效的解决油田因低
渗、泥浆污染、化学剂堵塞、作业污染等方面造成的减产、减注等问题,超声波油层处理技术
可以使油田企业有效的控制增产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比,去的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
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
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