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囊气囊组合式浮桥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浮桥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囊气囊组合式浮桥。
背景技术
浮桥是一种常见的临时水面通行浮体,用于水面工程通行施工以及应急抢险通行,尤其
是战争时期和自然灾害发生时,桥梁垮塌的情况下,浮桥可快速搭建以恢复通行。随着海洋
作业的增多,传统的固定式防波堤可在水面起到防浪作用,结构牢固,稳定性高,但是不具
有车辆和人员通行的作用,而且其体积大,不便于仓储运输和应急运输安装,无法满足海上
移动作业的要求,加之固定防波堤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因此以通行和防浪功能于一体且节
能、环保的新型浮桥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囊气囊组合式浮桥,既能使车辆和人员安全通行又能起到防浪作用,
能够快速安装施工,大大降低仓储运输空间和重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水面气囊组、设于其下方的水囊组、用以对水面气囊组充
气和水囊组注水的管路总成及设于水面气囊组上的快速桥面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水面气囊组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气囊,所述水囊组包括多个
沿浮桥纵向排列的水囊。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水囊组下方设有包括多个平行排列气囊的水下气囊组。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管路总成包括与气囊连通的充气管路、与水囊连通的注水管
路及分别将充气管路和注水管路与外界充气设备和注水设备连接的管路控制器,所述管路控
制器设于桥面板上,内部设有管接头、电磁阀和压力表。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水下气囊组的相邻气囊之间间隔分布其间隔大于两米。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气囊和水囊的排列方向相互平行或者垂直。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水面气囊组和水囊组错位搭接,两侧形成方向相反的台阶状
搭接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水面气囊组、水囊组、水下气囊组及快速桥面板通过固定带
绑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浮桥置于施工水面,供施工人员、车辆和其他设备通行,
在现有水面气囊组下方设置水囊组,利用水囊注水形成刚性体,具有一定抗压,以支撑水面
气囊,同时水囊有一定质量提高浮桥的稳定性,本浮桥承载能力强,而且其结构简单,安装、
回收时间短,运输方便,占用存储空间小,一个标准的8米宽,100米长浮桥仓储包装时只
有25立方,应急施工时只需要20分钟就能正常使用,能够大大降低施工的相关成本,提高
施工效率,保证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4、图5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包括水面气囊组2、设于其下方的水囊组1、用以对水面气
囊组2充气和水囊组1注水的管路总成及设于水面气囊组上的快速桥面板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面气囊组2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气囊,所述水囊组1包括多个平
行沿浮桥纵向排列的水囊,所述水囊组1下方设有包括多个平行排列气囊的水下气囊组4,
所述管路总成包括与气囊连通的充气管路7、与水囊连通的注水管路6及分别将充气管路7
和注水管路6与外界充气设备和注水设备连接的管路控制器8,所述管路控制器8设于桥面
板3上,内部设有管接头、电磁阀和压力表。所述水面气囊组2、水囊组1及水下气囊组4
通过固定带5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水囊组和水下气囊组位于水面9以下,水面气囊组浮于水面9,利用水囊
注水形成刚性体,具有一定抗压的特点,支撑水面气囊,同时水囊有一定质量提高浮桥的稳
定性,在水囊组下方设置水下气囊组,能够进一步有效提高整个浮桥的刚性和稳定性。
利用外界充气设备和注水设备通过管路控制器对气囊和水囊注水,压力表检测气囊和水
囊内的对应压力,通过电磁阀对气囊和水囊进行压力调节。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水下气囊组2的气囊间隔排列,如图2所示,其间隔距离大于两
米。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水面气囊组2的气囊可以为横向(即垂直于浮桥长度方向)排列
也可以为纵向(即沿浮桥长度方向)排列,水下气囊组4的气囊排列方向可以为横向也可以
为纵向(如图2、3、4、5所示),中间水囊组1的水囊排列方向为纵向(如图2、3、4、5所
示)。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水面气囊组和水囊组错位设置,两侧形成方向相反的台阶状
搭接部,如图2所示。形成的台阶状搭接部便于多个浮桥的拼接,使安装更加方便。
上述四种结构的浮桥,安装和拆卸方便,回收后运输和存储占用空间小。而且上述结构
的浮桥稳定性高,能够有效保证施工安全,降低施工的相关成本,提高施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