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负压防潮系统的工艺应用方法.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944030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758283.5

申请日:

2016.08.30

公开号:

CN106245790A

公开日:

2016.12.2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1/64申请日:20160830|||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64; E02D31/02

主分类号:

E04B1/64

申请人:

北京市高度国际工程装饰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长文

地址:

100103 北京市朝阳区顺白路壹号地国际艺术园区D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代理人:

丁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室负压防潮系统的工艺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如果原有墙面是水泥界面,不用做其它任何处理;如果原有墙面是粉刷石膏层或腻子施工面,即要铲除干净至水泥砂浆界面,然后,先涂刷WPM256水性环氧树脂结合剂(对水体积比例为1:0.8~1:1.2),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次涂刷WPM300水性环氧树脂防水膜(对水体积比例为1:0.8~1:1.2),在此完成之后的界面上,进行其它面层材料的施工。本发明广泛的应用于建筑装饰/家装类的复式、别墅地下室施工环境,彻底解决地下室因潮气而产生的装饰装修后的一系列质量问题;此种防潮处理材料的应用,高环保、粘得牢、无毒、无味,且使用方便又简单,实践结果表明其施工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地下室负压防潮系统的工艺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如果原有墙面是水泥砂浆界面,不做其它任何处理;如果原有墙面是粉刷石膏层或
腻子施工面,即要铲除干净至水泥砂浆界面;
2)在水泥砂浆界面上涂刷WPM256水性环氧树脂结合剂与水的混合物,其中,WPM256水
性环氧树脂结合剂:水的体积比为1:0.8~1:1.2;
3)在步骤2)的基础上再次涂刷WPM300水性环氧树脂防水膜与水的混合物,其中,
WPM300水性环氧树脂防水膜:水的体积比为1:0.8~1:1.2;
4)在此完成之后的界面上,进行其它面层材料的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其它面层材料的施工包括刮
腻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其它面层材料的施工包括铺
贴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其它面层材料的施工包括铺
地砖。

说明书

一种地下室负压防潮系统的工艺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室负压防潮系统的工艺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我们所施工的别墅和复式(多层)房屋都存在地下室(即地平面以下),地下室
(地平面以下)室内大气压力比地平面以上大气压力小,这样就形成了压力差(即负压力);
在地下室负压力环境下实施防潮处理施工,即形成负压防潮系统。目前,原有建筑装饰/家
装类的复式、别墅地下室通常采用普通防水材料(如:普通防水砂浆、柔性防水涂料等)进行
防水、防潮处理。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经常会出现地下室发霉、墙面墙皮鼓包、脱落、地面反
碱等问题。

很多人认为防水和防潮是一回事,其实不然,地下室湿气的存在形式有两种:一种
以液态水呈现,一种以水蒸汽呈现;两种形式呈现的水分子大小又不同。打个比方来说,液
态水分子大小就像篮球,水蒸汽分子大小就像乒乓球。一般的防水材料可以阻挡液态水,而
不能阻挡水蒸汽。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地下室负压防潮系统的工艺应
用方法,能够解决地下室因潮气而产生,装饰装修出现后的发霉、墙面起鼓、脱落、地面反碱
等一系列质量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地下室负压防潮系统的工艺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如果原有墙面是水泥砂浆界面,不做其它任何处理;如果原有墙面是粉刷石膏层或
腻子施工面,即要铲除干净至水泥砂浆界面;

2)在水泥砂浆界面上涂刷WPM256水性环氧树脂结合剂与水的混合物,其中,WPM256水
性环氧树脂结合剂:水的体积比为1:0.8~1:1.2;

3)在步骤2)的基础上再次涂刷WPM300水性环氧树脂防水膜与水的混合物,其中,
WPM300水性环氧树脂防水膜:水的体积比为1:0.8~1:1.2;

4)在此完成之后的界面上,进行其它面层材料的施工。

进一步的,所述其它面层材料的施工包括刮腻子、贴墙砖、铺地砖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WPM300水性环氧树脂防水膜和WPM256水性环氧树脂
结合剂的主要原料为水性环氧树脂,具有成膜后形成高分子致密硬膜的特性,WPM300水性
环氧树脂防水膜的材料高分子结构决定了它可以阻挡任何形态下的水和潮气;WPM256水性
环氧树脂结合剂和WPM300水性环氧树脂防水膜,两种产品相结合,组成了完善的负压防潮
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地下室结构潮气持续渗透和静水压问题;该系统可以广泛的应用于
建筑装饰/家装类的复式、别墅地下室施工环境,彻底解决地下室因潮气而产生的装饰装修
后的一系列质量问题,如出现发霉、墙面起鼓、脱落、地面反碱等问题;此种防潮处理材料的
应用,高环保、粘得牢、无毒、无味,且使用方便又简单,已广泛应用于多家施工环境中,实践
结果表明其施工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
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
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

实施例1

一种地下室负压防潮系统的工艺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如果原有墙面是水泥砂浆界面,不做其它任何处理;如果原有墙面是粉刷石膏层或
腻子施工面,即要铲除干净至水泥砂浆界面;

2)在水泥砂浆界面上涂刷WPM256水性环氧树脂结合剂与水的混合物,其中,WPM256水
性环氧树脂结合剂:水的体积比为1:1;

3)在步骤2)的基础上再次涂刷WPM300水性环氧树脂防水膜与水的混合物,其中,
WPM300水性环氧树脂防水膜:水的体积比为1:1;

4)在此完成之后的界面上,进行其它面层材料,如刮腻子、贴墙砖、铺地砖等的施工。

实施例2

一种地下室负压防潮系统的工艺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如果原有墙面是水泥砂浆界面,不做其它任何处理;如果原有墙面是粉刷石膏层或
腻子施工面,即要铲除干净至水泥砂浆界面;

2)在水泥砂浆界面上涂刷WPM256水性环氧树脂结合剂与水的混合物,其中,WPM256水
性环氧树脂结合剂:水的体积比为1:0.8~1:1.2;

3)在步骤2)的基础上再次涂刷WPM300水性环氧树脂防水膜与水的混合物,其中,
WPM300水性环氧树脂防水膜:水的体积比为1:0.8~1:1.2;

4)在此完成之后的界面上,进行其它面层材料,如刮腻子、贴墙砖、铺地砖等的施工。

实施例3

一种地下室负压防潮系统的工艺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如果原有墙面是水泥砂浆界面,不做其它任何处理;如果原有墙面是粉刷石膏层或
腻子施工面,即要铲除干净至水泥砂浆界面;

2)在水泥砂浆界面上涂刷WPM256水性环氧树脂结合剂与水的混合物,其中,WPM256水
性环氧树脂结合剂:水的体积比为1:1.2;

3)在步骤2)的基础上再次涂刷WPM300水性环氧树脂防水膜与水的混合物,其中,
WPM300水性环氧树脂防水膜:水的体积比为1:1.2;

4)在此完成之后的界面上,进行其它面层材料,如刮腻子、铺贴墙、铺地砖等的施工。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WPM256水性环氧树脂结合剂和
WPM300水性环氧树脂防水膜,两种产品相结合,组成了完善的负压防潮系统,从根本上解决
了地下室结构潮气持续渗透和静水压问题;该系统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建筑装饰/家装类的
复式、别墅地下室施工环境,彻底解决地下室因潮气而产生的装饰装修后的一系列质量问
题,如出现发霉、墙面起鼓、脱落、地面反碱等问题;此种防潮处理材料的应用,高环保、粘得
牢、无毒、无味,且使用方便又简单,已广泛应用于多家施工环境中,实践结果表明其施工安
全可靠,效果良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地下室负压防潮系统的工艺应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地下室负压防潮系统的工艺应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地下室负压防潮系统的工艺应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地下室负压防潮系统的工艺应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地下室负压防潮系统的工艺应用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室负压防潮系统的工艺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如果原有墙面是水泥界面,不用做其它任何处理;如果原有墙面是粉刷石膏层或腻子施工面,即要铲除干净至水泥砂浆界面,然后,先涂刷WPM256水性环氧树脂结合剂(对水体积比例为1:0.81:1.2),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次涂刷WPM300水性环氧树脂防水膜(对水体积比例为1:0.81:1.2),在此完成之后的界面上,进行其它面层材料的施工。本发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