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拉窗防儿童坠楼器.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943679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9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590732.X

申请日:

2015.04.08

公开号:

CN106223749A

公开日:

2016.12.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E05C 17/36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胡家宁 王萍 田小燕变更后:黄俊鹏|||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E05C 17/36登记生效日:20170721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胡家宁变更后权利人:黄俊鹏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太公岛三路29号变更后权利人: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罗溪镇前溪村内厝27号|||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5C 17/36申请日:20150408|||公开

IPC分类号:

E05C17/36; E05F11/53

主分类号:

E05C17/36

申请人:

胡家宁

发明人:

胡家宁; 王萍; 田小燕

地址:

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太公岛三路2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教学楼防坠楼装置,属于门窗零件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第一臂板、第二臂板、套筒和固定杆;所述的两个连接件一端分别与第一臂板和第二臂板一端相铰接,所述的第二臂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套筒一端相铰接,所述的第一臂板嵌套在套筒内开口远离套筒铰接端方向的孔内;所述的固定杆一部分位于所述的套筒内开口朝向套筒铰接端的孔内,另一部分露出;固定杆与所在孔的盲端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的固定杆的露出一端设有卡死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防止儿童坠楼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推拉窗防儿童坠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第一臂板、第二臂板、套筒和固
定杆;所述的连接件有两个;所述的两个连接件一端分别与第一臂板和第二臂板一端相铰
接,所述的第二臂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套筒一端相铰接,所述的套筒内部设有两个沿套筒
长度方向走向的开口方向相反的孔,所述的第一臂板嵌套在套筒内开口远离套筒铰接端方
向的孔内;所述的固定杆一部分位于所述的套筒内开口朝向套筒铰接端的孔内,另一部分
露出,露出部分位于第二臂板下方;固定杆与所在孔的盲端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的固定杆的
露出一端设有卡死装置,所述的卡死装置为倒“V”形的第二钩体,第二钩体前端与所述的固
定杆固定连接,第二钩体的后端位于第二臂板的上方;第二钩体为弹性材料;所述的第二臂
板上表面设有凸台,所述的凸台前侧面与所述的缺口相交的部分与缺口的后侧面向后下方
倾斜,共同组成一平滑斜面;凸台前侧面的斜面部分与非斜面部分交错处形成一个垂直于
前侧面的竖直平面;在第二臂板与套筒的铰接处与卡死装置之间,所述的第二臂板前侧边
上设有与卡死装置的第二钩体相适应的缺口和断杆缺口,所述的断杆缺口位于所述的第二
钩体的正下方;第二臂板内设有沿第二臂板长度方向走向的盲孔,盲孔开口位于所述的断
杆缺口的侧壁上,盲孔内设有细杆,细杆与所述的盲孔的盲端之间设有细杆弹簧,细杆一端
从盲孔开口处露出,位于所述的断杆缺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窗防儿童坠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杆上设有操作
手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窗防儿童坠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杆连接拉杆或
拉绳。

说明书

推拉窗防儿童坠楼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发明专利申请《一种防止儿童坠楼的装置》(申请号:2015101625832)的
分案申请,涉及一种门窗零件,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防止儿童坠楼的装置。

背景技术

教学楼内人员较为密集,中小学、幼儿园的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强,自我保护能
力较弱,从窗户坠楼事件时有发生。因此为了防止发生上述意外事件,有的教学场所在教学
楼窗户外侧加装防护栏,但是当发生火灾或者其他无法从楼道撤离的事件时,加装防护栏
会延缓救援速度,甚至导致自救失败。此外,当教学楼内发生突发事件时,由于教学楼内人
员数量庞大,很难在短时间内撤离,而处于一楼的人员可通过窗户外逃撤离,减小教学楼内
撤离通道的压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用新型专利《防坠楼的窗户》(ZL 201420317547.X)通过棘
轮与转动轴的机械关系控制窗框转动,但是上述结构存在以下问题:①只能用于内开或者
外开窗,不能用于水平推拉的窗户,而教学楼一般靠窗都有桌椅,所以现有教室内均为平开
窗;②该专利采用控制按钮的方式进行打开的限制,而中小学学生有能力打开按钮,使之失
去防坠楼的效果;③关闭按钮导致窗框不能打开,不适合于现有教室内日常通风换气。

因此,目前尚缺乏一种适用于学校教学楼使用的具有防坠楼功能的窗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儿童坠楼的推拉窗
防儿童坠楼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推拉窗防儿童坠楼器,其特征在于:包
括连接件、第一臂板、第二臂板、套筒和固定杆;所述的连接件有两个;所述的两个连接件一
端分别与第一臂板和第二臂板一端相铰接,所述的第二臂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套筒一端相
铰接,所述的套筒内部设有两个沿套筒长度方向走向的开口方向相反的孔,所述的第一臂
板嵌套在套筒内开口远离套筒铰接端方向的孔内;所述的固定杆一部分位于所述的套筒内
开口朝向套筒铰接端的孔内,另一部分露出,露出部分位于第二臂板下方;固定杆与所在孔
的盲端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的固定杆的露出一端设有卡死装置,所述的卡死装置为倒“V”形
的第二钩体,第二钩体前端与所述的固定杆固定连接,第二钩体的后端位于第二臂板的上
方;第二钩体为弹性材料;所述的第二臂板上表面设有凸台,所述的凸台前侧面与所述的缺
口相交的部分与缺口的后侧面向后下方倾斜,共同组成一平滑斜面;凸台前侧面的斜面部
分与非斜面部分交错处形成一个垂直于前侧面的竖直平面;在第二臂板与套筒的铰接处与
卡死装置之间,所述的第二臂板前侧边上设有与卡死装置的第二钩体相适应的缺口和断杆
缺口,所述的断杆缺口位于所述的第二钩体的正下方;第二臂板内设有沿第二臂板长度方
向走向的盲孔,盲孔开口位于所述的断杆缺口的侧壁上,盲孔内设有细杆,细杆与所述的盲
孔的盲端之间设有细杆弹簧,细杆一端从盲孔开口处露出,位于所述的断杆缺口内。

上述的固定杆上设有操作手柄。

上述的固定杆连接拉杆或拉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能够起到防坠楼、防盗的作用,且不会影响正常的通风换气;

2、通过钥匙进行控制全开和半开的方式;

3、紧急情况可在没有钥匙的情况下也可以强行开窗逃生,灵活机动;

4、可直接安装在现有窗户上,无须改造窗体,成本低廉;

5、结构紧凑,不影响美观;

6、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仰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正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A向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仰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正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仰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正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俯视示意图。

图13是图11的B-B向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13所示,本发明包括连接件1、第一臂板2、第二臂板6、套筒3和固定杆5。

为便于叙述,设定第二臂板6朝向固定杆5的方向为前,远离固定杆5的方向为后。
安装方式可以为安装在窗扇和窗框的下部或上部,为了统一结构上的叙述方式,以下实施
例中均为安装在窗扇的上部,若安装在窗扇的下部则视图视角和结构上的上下关系刚好相
反。

所述的连接件1有两个,一端分别用以连接在推拉窗的窗扇和窗框上,其中连接方
式可以为螺钉连接、焊接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连接方式,优选方式为螺钉连接。所
述的两个连接件1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臂板2和第二臂板6一端相铰接,所述的第二臂板6的另
一端与所述的套筒3一端相铰接,所述的套筒3内部设有两个沿套筒3长度方向走向的开口
方向相反的孔,所述的第一臂板2嵌套在套筒3内开口远离套筒3铰接端方向的孔内。

所述的固定杆5一部分位于所述的套筒3内开口朝向套筒3铰接端的孔内,另一部
分露出,露出部分位于第二臂板6下方。固定杆5与所在孔的盲端之间设有弹簧4。所述的固
定杆5的露出一端设有卡死装置,所述的卡死装置一部分通过第二臂板6的前侧边向上翻转
至第二臂板6上方,所述的固定杆5与卡死装置共同形成类似C形的结构,通过卡死装置位于
第二臂板6上方翻转部分和固定杆5的共同作用将第二臂板6的位置限制住,使第二臂板6与
套筒3保持同一水平线上而不能弯曲。在第二臂板6与套筒3的铰接处与卡死装置之间,所述
的第二臂板6前侧边上设有与卡死装置的翻转部分相适应的缺口62,所述的相适应是指缺
口62的大小能够容纳卡死装置的上方翻转部分通过。

优化方案中,所述的固定杆5上设有操作手柄51,便于使用者操作。

优化方案中,所述的固定杆5连接拉杆或拉绳8,便于强行开窗操作。

如图6所示,通过连接件1将本装置连接在窗扇和窗框上,从而限制住该窗扇另一
侧与窗框的另一侧之间的距离,其安装方式可以为安装在窗扇和窗框的下部或上部(如图
6),优化方案为安装在窗扇和窗框的上部,其目的在于紧急情况下,能够通过体重来进行操
作。开窗时,第一臂板2逐渐插入到套筒3内,当第一臂板2全部插入时,窗扇便不能继续打
开,此时,由于窗扇开口较小,只能用来通风,人体不能通过,因此防止了人员坠楼,保障楼
内人员的安全。同时由于从窗外无法进入室内,也能够起到防盗作用。当有其他原因需要将
窗子完全打开时,扳动操作手柄51,向弹簧4所在方向拉动固定杆5,将所述的卡死装置拉动
至所述的缺口62处,再向上(安在窗户下侧时)或向下(安在窗户上侧时)拉动固定杆5即可
将卡死装置拉出,从而可以将窗户打开;关闭时,向弹簧4方向拉动固定杆5,将所述的卡死
装置拉动至缺口62处,向上或向下推动固定杆5至水平,同时卡死装置穿过缺口62,松手即
可。由于儿童力量小,无法克服弹簧4的弹力拉动操作杆,安装在窗扇和窗框的上部时由于
儿童身材矮小,够不着本装置,无法自行将窗户完全打开,因此保障了室内儿童的安全。

安装在窗扇和窗框上部时,当发生紧急状况需要撤离时,在没有成年人在场的情
况下,被困儿童也可以通过数人合力拉动拉杆或拉绳8,将本装置拉断,从而可以将窗户完
全打开,从窗户搭消防云梯撤离。

以下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下文中的具体实施例是在上文所述内容的基础上,
为了实现更好地技术效果而增加的技术特征,上文中的基础技术特征在下文各实施例中不
再累述。

实施例1中,如图1至6所示,所述的卡死装置7为一个独立的结构,由弹性材料制
成,包括水平底板和倒“V”形的第一钩体,第一钩体前端与底板的前端相连接,第一钩体的
后端位于第二臂板6的上方,通过第一钩体和固定杆5的共同作用将第二臂板6的位置限制
住,使第二臂板6与套筒3保持同一水平线上而不能弯曲。

所述的固定杆5的露出端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连接装置52,所述的连接装置52下宽
上窄,中间设有向外凸出的凸沿结构。所述的卡死装置7下部设有与所述的连接装置52相适
应的卡槽,连接装置52正好能够插入到卡槽中,形成榫卯结构。这样的结构能够使连接装置
52插入卡槽中较为容易,拔出时较为困难。

所述的第二臂板6下表面设有沿第二臂板6长度方向走向的滑道63,所述的卡死装
置7的底板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的滑道63相适应的滑块71,通过滑道63、滑块71结构使卡死
装置7只能沿滑道63方向滑动。

所述的第二臂板6上表面设有凸台61,所述的凸台61前侧面与所述的缺口62相交
的部分与缺口62的后侧面向后下方倾斜,共同组成一平滑斜面611。凸台61前侧面的斜面
611部分与非斜面部分交错处形成一个垂直于前侧面的竖直平面612。

本实施例中,本装置安装在窗扇上部,将窗户完全打开时,向弹簧4方向拉动固定
杆5即可,固定杆5带动卡死装置7沿所述的滑道63移动,当拉动至所述的缺口62处时,所述
的卡死装置7上的第一钩体卡在凸台61前侧面的斜面611部分与非斜面部分交错处形成竖
直平面612上,此时即使松手固定杆5也不会被弹回,所述的卡死装置7为弹性材料,第一钩
体的张角有一个变大的趋势,第一钩体的后半片对斜面611部分向后的弹力,斜面611给第
一钩体一个向下的力,通过第一钩体和斜面611的共同作用将第一钩体从缺口62内向下弹
出,从而窗户可完全打开。当关闭窗户时,向上推动固定杆5即可,所述的第一钩体被所述的
第二臂板6的前边缘压迫,第一钩体张角减小从而可以到达第二臂板6的上方,将其卡住。

当发生紧急状况需要撤离时,在没有成年人在场的情况下,被困儿童也可以通过
数人合力拉动拉杆或拉绳8将固定杆5连接装置52从卡死装置7下部卡槽中拉出,避免了装
置被破坏,从而可以将窗户完全打开,从窗户搭消防云梯撤离,紧急情况结束后将连接装置
52重新插进卡槽内。

实施例2中,如图7、8、9所示,所述的卡死装置为锁9,锁9的主体位于所述的第二臂
板6的下方,锁芯竖直放置,锁孔暴露于锁体的下表面,锁舌91位于第二臂板6的上方,通过
锁舌91将第二臂板6卡住,实现通过锁舌91和固定杆5的共同作用将第二臂板6的位置限制
住,使第二臂板6与套筒3保持同一水平线上而不能弯曲。插入钥匙后转动锁芯,带动锁舌91
旋转即可将锁舌91从第二臂板6的上方移开。

所述的第二臂板6上除了设有上文中基本技术特征中的缺口62外,还设有与锁舌
91相适应的断杆缺口64,所述的断杆缺口64位于自然状态下所述的锁舌91的正下方。第二
臂板6内设有沿第二臂板6长度方向走向的盲孔,盲孔开口位于所述的断杆缺口64的侧壁
上,盲孔内设有细杆11,细杆11与所述的盲孔的盲端之间设有细杆弹簧12,细杆11一端从盲
孔开口处露出,位于所述的断杆缺口64内。所述的细杆11的硬度小于所述的锁舌91的硬度。

本实施例中,本装置安装在窗扇和窗框的上部,需要将窗户完全打开时,有以下两
种方式:①、用钥匙旋转锁芯,将锁舌91从第二臂板6的上方移开,即可将窗户完全打开;②、
向弹簧4所在方向拉动固定杆5,将锁舌91拉动至所述的缺口62处,再向上(安在窗户下侧
时)或向下(安在窗户上侧时)拉动固定杆5即可将锁舌91拉出,即可将窗户完全打开。

当发生紧急状况需要撤离时,在没有成年人在场的情况下,被困儿童也可以通过
数人合力拉动拉杆或拉绳8通过锁舌91将所述的细杆11压断,使锁舌91从所述的断杆缺口
64内拉出,从而可以将窗户完全打开,从窗户搭消防云梯撤离。细杆11被掰断后,细杆弹簧
12可将盲孔内的细杆11残端弹出,紧急情况结束后将新的细杆11重新置入所述的断杆缺口
64盲孔内,本装置可继续使用。

上文中实施例1中的凸台61、平滑斜面611、竖直平面612这些结构和连接方式,同
样应用到实施例2中,成为一种优化方式。

实施例3中,如图10至13所示,所述的卡死装置为倒“V”形的第二钩体53,第二钩体
53前端与所述的固定杆5固定连接,第二钩体53的后端位于第二臂板6的上方。通过第二钩
体53和固定杆5的共同作用将第二臂板6的位置限制住,使第二臂板6与套筒3保持同一水平
线上而不能弯曲。第二钩体53为弹性材料。

所述的第二臂板6上表面设有凸台61,所述的凸台61前侧面与所述的缺口62相交
的部分与缺口62的后侧面向后下方倾斜,共同组成一平滑斜面611。凸台61前侧面的斜面
611部分与非斜面部分交错处形成一个垂直于前侧面的竖直平面612。

所述的第二臂板6上除了设有上文中基本技术特征中的缺口62外,还设有断杆缺
口,所述的断杆缺口位于所述的第二钩体53的正下方。第二臂板6内设有沿第二臂板6长度
方向走向的盲孔,盲孔开口位于所述的断杆缺口的侧壁上,盲孔内设有细杆11,细杆11与所
述的盲孔的盲端之间设有细杆弹簧12,细杆11一端从盲孔开口处露出,位于所述的断杆缺
口内。

本实施例中,本装置安装在窗扇上部,将窗户完全打开时,向弹簧4方向拉动固定
杆5即可,当第二钩体53拉动至所述的缺口62处时,所述的卡死装置上的第二钩体53卡在凸
台61前侧面的斜面611部分与非斜面部分交错处形成竖直平面612上,此时即使松手固定杆
5也不会被弹回,所述的卡死装置为弹性材料,第二钩体53的张角有一个变大的趋势,第二
钩体53的后半片对斜面611部分向后的弹力,斜面611给第二钩体53一个向下的力,通过第
二钩体53和斜面611的共同作用将第二钩体53从缺口62内向下弹出,从而窗户可完全打开。
当关闭窗户时,向上推动固定杆5即可,所述的第二钩体53被所述的断杆缺口内的细杆11压
迫,第二钩体53张角减小从而可以到达第二臂板6的上方,将其卡住。

当发生紧急状况需要撤离时,在没有成年人在场的情况下,被困儿童也可以通过
数人合力拉动拉杆或拉绳8通过第二钩体53将所述的细杆11拉断,从而使第二钩体53从所
述的断杆缺口64内拉出,从而可以将窗户完全打开,从窗户搭消防云梯撤离。细杆11被掰断
后,细杆弹簧12可将盲孔内的细杆11残端弹出,紧急情况结束后将新的细杆11重新置入所
述的断杆缺口64内,本装置可继续使用。实施例3的第二钩体53和实施例2锁舌91的比较,其
有了一定的形变空间,轻易的拉拽并不能使第二钩体53和细杆11接触,更适合于学校时候,
防止日常误操作。

本装置为杆状结构,结构紧凑,且推拉窗的窗框上有槽,所以本装置可隐藏在槽
中,不影响窗户的美观。本装置可直接安装在现有的推拉窗上,无需对窗户本身进行改造。

上述实施例中的弹性材料可以为弹簧钢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质地较硬
的弹性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
变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推拉窗防儿童坠楼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推拉窗防儿童坠楼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推拉窗防儿童坠楼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拉窗防儿童坠楼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拉窗防儿童坠楼器.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教学楼防坠楼装置,属于门窗零件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第一臂板、第二臂板、套筒和固定杆;所述的两个连接件一端分别与第一臂板和第二臂板一端相铰接,所述的第二臂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套筒一端相铰接,所述的第一臂板嵌套在套筒内开口远离套筒铰接端方向的孔内;所述的固定杆一部分位于所述的套筒内开口朝向套筒铰接端的孔内,另一部分露出;固定杆与所在孔的盲端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的固定杆的露出一端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